碳纤维的制作过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 n
O Cl C
2021/5/13
O
C Cl + NH2
NH2
高温性能好,高温下的强度保 持率好,以及尺寸稳定性、抗氧化 性和耐水性好,不易燃烧,具有自 熄性,耐磨和耐多次曲折性好,耐 化学试剂,绝热性能也较好。
强度和模量低,耐光性较差。
用途:主要用于易燃易爆环境的工作服,耐高温绝缘 材料,耐高温的蜂窝结构。
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制造的碳纤维 PAN原丝制备碳纤维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预氧化:200℃~300℃的氧化气氛中,原丝受张力情况下进行
2021/5/13
进行预氧化处理的原因: PAN的Tg低于100℃,分解前会软化熔融,不能直
接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碳化。先在空气中进行预氧化处 理,使PAN的结构转化为稳定的梯形六元环结构,就 不易熔融。另外,当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将产生纤维 吸氧作用,形成PAN纤维分子间的化学键合。
压力,保护气体中进行。目的是使纤维中的结晶 碳向石墨晶体取向,使之与纤维轴方向的夹角进 一步减小以提高碳纤维的弹性模量。
2021/5/13
途径: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中碳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清除表面杂质;在纤维表面形成微孔或 刻蚀沟槽,从类石墨层面改性成碳状结构以 增加表面能;引进具有极性或反应性官能团; 形成能与树脂起作用的中间层。
2021/5/13
NH
NH2
CO n
O C CH3
(2)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Poly (P-Phenlene terephthalamide) 简称PPTA纤维
CO
CON H
N H n
O C l C
O
CC l +N H 2
N H 2
2021/5/13
(1)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CO
CO NH
在惰性气氛中将小分子有机物(如 烃或芳烃等)在高温下沉积成纤维。 此法用于制造晶须或短纤维,不能用 于制造长纤维。
2021/5/13
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理变成耐焰 纤维,然后再在惰性气氛中于高温下进行 焙烧碳化,使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他 非碳原子,形成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 物。此法用于制造连续长纤维。
ARAMID纤维包括三种牌号的产品,宇并航重、改造名船称。
PRD--49--IV改称为芳纶--29;
工业的复合 材料制件。
PRD--49--III改称为芳纶--49;
B纤维改称为芳纶。
2021/5/13
主要用于橡胶增强,制造轮 胎、三角皮带、同步带等
(1)不熔融 (2)高温能保持高强度与高弹性模量 (3)耐热、不易燃烧 (4)尺寸稳定、几乎不发生蠕变 (5)耐药性好,在有机溶剂及油中性能不下降 (6)耐疲劳性,耐磨性好 (7)对放射性线的抵抗性大 (8)非导电、且诱电性能优越 (9)与无机纤维相比振动吸收性好、减衰速度快
芳纶纤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火而不熔,在180℃ 的温度下,仍能很好的保持其性能,当温度达487 ℃时 尚不熔化,但开始碳化。
由于芳纶不熔融也不助燃,短时间内暴露在300℃以上 ,对于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在-170℃的低温下也不会变脆, 仍能保持其性能。
2021/5/13
芳纶细纱和粗纱的热性能
性能 在空气中高温下长期 使用温度(℃) 分解温度(℃) 拉伸强度(MPa)
2021/5/13
水中的强度保留率高: 芳纶细纱在水中浸泡5min,而后在21℃水中
测定其拉伸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在88 ℃水中的 强度有所下降,强度保留率为21 ℃水中的85%。
收缩率和膨胀率小 具有良好的耐应力开裂性能,能在很长的时间内 保留很大的极限抗拉强度。
2021/5/13
B、 芳纶纤维的热稳定性
21
1000
9
7
化学试剂
丙酮 乙醇 三氯乙烯 甲乙酮 变压油 煤油 自来水 海水 过热水 饱和蒸汽 氟利202昂1/52/123
浓度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低密度
2021/5/13
芳纶纤维的历史很短,发展很快。
1968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制。
1972年以B纤维为名发表了专利并提供产品。
主要用于绳索、电 1972年又研制了以PRD--49命名的缆纤、维涂。漆织物、带
1973年正式登记的商品名称为AR和AM带I状D纤物维,。以及防 弹背用心于等航。空、
7 8.3~8.5 38~40
38
延伸率 (%) 22
1.43~1.44 3.6 2.4
2~3.2 1.8~2.2 16~25 16~28
7~17 20~80
0.5 1.3 1.2 2.5~4
0.5~0.8 0.4
各类增强纤维比强度比模量
芳纶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因而此种增强纤 维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2021/5/13
(2) 聚N, N-间苯双-(间苯甲酰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
H N
C OH N
H NC O
C O n
H 2 N
O
C O H + H 2 N
N H 2
O
+ H O C
O C O H
主要用作抗燃纤维及耐高温绝缘材料
2021/5/13
为制得更高强度和模量的纤维,改进 纤维的耐疲劳性能,采用各种芳环和杂环 的二胺和二酰氯,与对苯二酰氯和对苯二 胺共聚。尚处于研制和试生产阶段。
2021/5/13
碳化: 在400℃~1900℃的惰性气氛中进行,碳纤
维生成的主要阶段。除去大量的氮、氢、氧等 非碳元素,改变了原PAN纤维的结构,形成了 碳纤维。碳化收率40%~45%,含碳量95%左右。
2021/5/13
2021/5/13
2021/5/13
石墨化 在2500℃~3000℃的温度下,密封装置,施加
2021/5/13
浓度 (%) 99.7 37 37 10 10 10 10 10 28
强度损失(%) 温度(℃) 时间(h)
Kevlar-29 Kevlar-49
21
24
0
21
100
72
63
21
1000
88
81
21
100
10
6
21
100
79
77
21
100
9
12
21
1000
59
31
Leabharlann Baidu
21
1000
74
53
2021/5/13
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低密度
纤维的苯环结构,使它的分子链难于旋转。 高聚物分子不能折叠,又呈伸展状态.形成棒 状结构,从而使纤维具有很高的模量。
2021/5/13
聚合物的线性结构使分子间排列得十分 紧密,在单位体积内可容纳很多聚合物分子。 这种高的密实性使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
8 碳纤维
2021/5/13
1. 碳纤维概念 2. 碳纤维的制作方法 3. 以聚丙烯腈 (PAN) 为原料制造的碳纤维 4.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2021/5/13
由有机纤维或低分子烃气体原料在惰 性气氛中经高温(1500ºC)碳化而成的纤维 状碳化合物,其碳含量在90%以上。
2021/5/13
制造的方法:
0.66 3.22 2.82 3.82 2.6~3.3 2.8~3.4 0.66~0.97 0.61~0.97 0.78~1.12 0.24~0.66 2.1 3.2 2.8 1.0~3.0 3.0~3.4 3.5 1.4~1.8
17.4 64.8 63.2 126.6 9~12 15~16 0.28~0.51 0.22~0.60 1.12~1.99 0.15~0.33 40 25 23
热膨胀系数(10-6 ℃-1)
纵向 0~1000℃
12
横向0~100℃
59
室温比热容[J/(g·℃)]
1.42
室温导热系数[W/(m ·K)]
垂直于纤维的热流 4.11×10-2
平行于纤维的热流 4.816×10-2
2021/5/13
和碳纤维一样,芳纶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具有各向异性 的特点。
如,芳纶纤维的纵向热膨胀系数在0 ~ 100℃时为-2 × 10 -6 /℃ ;在100 ~ 200℃时为-4 × 10 –6 /℃。横向热膨胀系 数为59 × 10 -6 /℃
2021/5/13
KevIar纤维表面缺少化学活性基团,用 等离子体空气或氯气处理纤维表面,可使 Kevlar纤维表面形成一些含氧或含氮的官能团, 提高表面活性及表面能,显著地改善对树脂的 浸润性和反应性,增加界面粘结强度。
2021/5/13
芳纶在各种化学药品中的稳定性
化学试剂
醋酸 盐酸 盐酸 氢氟酸 硝酸 硫酸 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但液相氧化多为间歇操作,处理时间长,操作繁 杂,难以和碳纤维生产线直接相连接。
2021/5/13
10 芳纶纤维
10.1 概述 10.2 芳纶纤维的结构与特性 10.3 芳纶纤维的制造 10.4 凯芙拉纤维的制品 10.5 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2021/5/13
芳纶纤维:
10.1 概述
芳香族聚酰胺类纤维的通称,国外商 品牌号为凯芙拉 (Kevlar) 纤维 (美国杜邦 公司1968年开始研究,1973年研制成功), 我国命名为芳纶纤维。
Kevlar
Kevlar-29
Kevlar-49 芳纶Ⅱ 芳纶Ⅰ 尼龙6 尼龙66 涤纶 丙纶
碳纤维M40
碳纤维T500
碳纤维T300 E玻璃纤维 高强2#玻璃纤维
硼纤维 氧化铝纤维
2021/5/13
1.38 1.43~1.44
1.44 1.44 1.44 1.465 1.14 1.14 1.38 0.90 1.81 1.74 1.75 2.54 2.54 3.9
2021/5/13
1. 表面清洁法 2. 气相氧化法 3. 液相氧化法 4. 表面涂层法
2021/5/13
液相氧化法与气相氧化法比较: 液相氧化的效果比气相氧化法好,条件适当时,复合材
料的剪切强度可增加1倍以上,而纤维的强度仅略有下降。
原因:液相时只氧化纤维表面,而气相氧化剂可能渗 透较深,尤其在表面有微裂和缺陷处。
2021/5/13
C、芳纶纤维的化学性能
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介质性能,对中性化学 药品的抵抗力一般是很强的,但易受各种酸碱的侵 蚀,尤其是强酸的侵蚀。
芳纶的湿强度几乎与干强度相等。对饱和水蒸 气的稳定性,比其它有机纤维好。芳纶对紫外线是 比较敏感的。若长期裸露在阳光下,其强度损失很 大,因此应加能阻挡紫外光的保护层。
苯环结构由于环内电子的共轭作用,使 纤维具有化学稳定性,不发生高温分解。又 由于苯环结构的刚性,使高聚物具有晶体的 本质,使纤维具有高温尺寸的稳定性。
2021/5/13
10.2.2 芳纶纤维的基本性能 A 、芳纶纤维的力学性能; B、芳纶纤维的热稳定性; C、芳纶纤维的化学性能。
2021/5/13
2021/5/13
芳纶纤维的弹性模量高,可达1.27 ~ 1.577 MPa, 比玻璃纤维高一倍,为碳纤维0.8倍。
芳纶纤维的断裂伸长在3%左右,接近玻璃纤维, 高于其他纤维。
2021/5/13
芳纶与各种纤维性能比较
纤维名称
密度(g/cm3) 拉伸强度 (MPa)
初始拉伸模量 (GPa)
Nomex
在室温下16个月 在50℃空气中2个月
在100 ℃空气中 在200 ℃空气中 拉伸模量(GPa) 在室温下16个月 在50℃空气中2个月
数据 160
性能 在100 ℃空气中
数据 113.6
500
无强度损失 无强度损失
3170 2720
无强度损失 无强度损失
在200 ℃空气中
110.3
收缩率(%)
4×10-4
2021/5/13
芳纶纤维是苯二甲酰与苯二胺的聚合体,经溶 解转为液晶纺丝而成。
2021/5/13
(1) 分子链由苯环和酰胺基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具有良好 的规整性。致使芳纶纤维具有高度的结晶性。
(2) 键合在芳香环上刚硬的直线状分子键在纤维轴向是高度 定向的,各聚合物链是由氢键作横向连结。
沿纤维方向的强共价键和横向弱的氢键,造成芳纶纤维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即纤维的纵向强度高,而横向强度低。
A 、芳纶纤维的力学性能
芳纶纤维的特点是拉伸强度高,初始模量很高,而 延伸率较低。 单丝强度可达3773 MPa;254mm长的纤 维束的拉伸强度为2744 MPa,大约为铝的5倍。
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约为E玻璃纤维的1.5倍,与碳纤 维相当或略高。拉伸模量仅次于碳纤维和硼纤维。
芳纶纤维的冲击性能好,大约为石墨纤维的6倍, 为硼纤维的3倍,为玻璃纤维0.8倍。
2021/5/13
(1) 压缩性差,压缩强度仅有不到拉伸强 度的1/5。 (2) 紫外线照射时强度大幅下降。
2021/5/13
10.2 芳纶纤维的结构与特性
10.2.1 芳纶纤维的结构
2021/5/13
(1) 聚对苯甲酰胺 (聚对胺基苯甲酰) 纤维Poly (P-benzamide) 简称PBA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