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作业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答案

作业1

讨论: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

一、个人提纲:

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民族利益的照顾、民族权利的保障和民族发展的促进问题。这是民族关系发展进程中十分值得注意的三个突出问题。

1.民族利益——民族关系的焦点

民族利益,指的是法律赋予的正当的、合法的、民族应有和应得的各种利益。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是各民族之问的一种利益关系,特别是从经济方面来说是这样。公平合理的利益划分和享受,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和享受上的不合理或差别,有可能导致民族问的矛盾和摩擦。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无可怀疑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间或各民族地区问出现了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具体利益上的差别,这也是客观事实。比如,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各民族的利益

多少的区别;又如,在牧区,某一草场归属问题上民族问的争执;再如,原料产地的民族与以此原料加工成品的民族之间经济利益合理分成问题;等等。这些经济方面各民族的利益问题,将是民族关系发展上的焦点和热点。对合理的民族利益给予满足或照顾,将有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反之,民族间矛盾和摩擦将会增多。我们特别要注意,随着国家在民族地区投资政策的变化,民族间(主要是指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民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有所遏制,但在一段时期内差距拉大的总趋势不会出现变化。发展差距的存在,将使民族地区和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产生的矛盾增多,导致民族摩擦

和不满情绪有所增多和上升。在民族利益问题上,我们有必要重温列宁在1922年10月27日说过的一段话:“五年来我们在一个举世罕见的多民族的国家里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使我们完全相信,在类似的情况下,对待民族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就是创造条件来排除在这一方面引起冲突的一切根源。我们的经验使我们坚信,只有对各个民族的利益极其关心,才能消除冲突的可能,才能消除互不信任,才能消除对某种阴谋

的顾虑,才能建立语言不同的人们、特别是工人农民的互相信任。”①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

2.民族权利——民族关系的测量表

民族权利,指的是法律赋予的各民族应有的各方面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民族权利也是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一定意义上可以把民族平等、自治、发展的民主权利的享有和行使的程度作为民族关系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因而也叫做测量表。因为,民族权利的享有和行使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其中包括受民族关系状况的制约;反过来民族权利享有和行使状况又直接影响民族关系。在此仅从政治方面略加论述。

随着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温饱工程的基本完成,各民族人民的注意力除注意消除民族间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不平等问题外,将开始转向注意政治上充分实现和行使民族平等自治权利的问题。政治领域里各民族人民的具体要求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将逐渐增强。比如,国家政权机关、社会团体中的本民族代表、民族干部的配备问题,等等。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各民族人民的民主素质将会不断提高,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民主制度的要求将会强烈起来,明确确定和充分尊重自治机关自治权的愿望也日益明显。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自治权的行使程度,一方面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自治民族和汉族、自治民族与该自治地方内少数民族的关系。

在以上两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将是阻碍或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这种因素积累的量、

牵涉面的广度,是民族矛盾和摩擦产生及发展频率的测量表。相反,在这两方面,保障和实现民族权利并有所发展,那么,民族关系也将相应地有所完善。可以说,民族权利与民族关系的状况是互为前提的正比例关系。

我们必须明确,民族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的社会关系问题。

3.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主题

发展,永远是历史和社会的主题。发展,始终是民族和社会追求的目标。

民族关系,既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又是各民族发展的客观环境与条件。因为民族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所以,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为民族发展服务的。它们之间虽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但从根本上来说,都围绕着民族发展这个主题。

民族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民族关系中政治、社会领域里民族的权利、地位等的矛盾问题,还是经济、教育领域的利益或发展等的矛盾问题以及文化领域里的发展权利、利益和感情问题,都是为了使本民族取得均等的发展机遇、相同的发展条件、相同的竞争起点、平等的发展结果。因此,民族发展的权利和利益,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

民族问的关系和民族的发展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实现同步发展。发展的利益,特别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利益将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二、小组提纲:

1.民族利益——民族关系的焦点

2.民族权利——民族关系的测量表

3.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主题

总之,在我国民族关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上三个方面,尽可能采取特殊、灵活和优惠的政策,创造有利于民族发展和有利于协调民族关系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满足或照顾不同时期不同的民族发展利益。

作业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经历了几十年地探索和实践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过少数民族参加管理的工农苏维埃政权,如甘孜藏族地区建立民主政权,最早成立的地级的自治地方。在陕北红军西征时,在宁夏预旺和海原东部——预海回民自治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建立了几个民族自治政府,如城川的蒙古自治委员会,盐池、关中、陇东的回民自治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民族自治政权的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逐步摸索出一条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内容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和形成的过程。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5月1日,建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新中国建立后,到1954年9月《宪法》通过前,全国共建立了75个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地方。从1954年9月《宪法》通过到1966年2月,全国建立了98个民族自治地方。此后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工作被迫停止。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从1977年开始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调整和建立工作,到1985年地七年间,建立了两个自治州和26个自治县。从1985年至1989年又建立了一批自治县。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地方总面积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