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水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转基因水稻处于商业化推广初期, 对现有生产与贸易格局影响不大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13亿人口 的主要口粮。转基因水稻研究一直受到国际重视, 在全球范围内仍未大面积推广,目前只有伊朗、 美国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且推广面积非 常小,对全球现有常规水稻生产格局没有影响。 • 2005年,伊朗批准种植了大约4000公顷转Bt基因 水稻,抢先拉开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序幕。 美国已批准222项转基因水稻田间试验和3项转基 因抗除草剂水稻商业化应用。 • 2006年,我国“863”等多项科技计划投入数亿 元资金开展转基因水稻研究,有世界上规模最大 的转基因水稻计划,专一防治稻螟虫和水稻白叶 枯病的转基因水稻。
发展历程
• 2009年,我国科学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杂交水稻 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获得安全证书,进入处 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这是我国转基因作物技术研发 历史上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事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从品种选育成功到示范推广,还要经历品种区域试验、品 种审定关口,否则仍不能进入生产应用。 从研发到获证,前后历时15年 • 在未完成商业化之前,发放安全证书的是两个品系而不是 品种,品系是未经审定通过的,是育种材料。两个品系的 研发工作始于1995年,1999年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的鉴定。 成果完成仅用了4年。这仅仅是一小步。 • 经安委会安全评价和农业部批准,1999—2000年,专家组 就转基因水稻开展中间试验,2001—2002年开展环境释放, 2003—2004年开展生产性试验,2004年申请转基因水稻生 产应用安全证书。包括安全性试验在内的各种试验用了11 年。
• 转基因水稻无法做到隔离生产,会与常规品种混 杂,导致消费者在短期内难以接受。 • 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一旦实施,隔离转基因品种和 常规品种非常困难,二者必然混杂,这也意味着 消费者会将该地区的稻米一律视为转基因产品。 由于水稻是我国居民的主食,在没有充分调查消 费者意愿的前提下,在某地区商业化推广转基因 水稻将直接影响该产区所有稻米的销售,这是一 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 种植转基因水稻效益不明显,推广难度较大。与 常规优质品种相比,转基因水稻在产量和成本上 均不具备优势,其最大的效益体现在减少农药的 投入量与污染。对我国广大小规模农户而言,其 种植水稻的根本动机在于是否能够获益,因此, 转基因水稻产业化面临的直接问题是农户是否愿 意种植。
中国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是出于 现实需求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 此外,我国也是一个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国家,南咸、北 碱、东西部寒冷,半壁江山干旱。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但同时面临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气候 异常、市场竞争等越来越大的压力,粮食中长期供求形势 依然十分严峻。 • 多年来我国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目前主要作物 的单产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要想进一步提高,确 保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率95%以上,必须突破现有技术的瓶 颈。因此,加快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常规技术的紧密 结合,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才能满足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
转基因水稻更安全?
• 对公众担心的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农业部委托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了长期、 大量、反复、多项目的研究,结论是:转基因水稻无论是食用,还是 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都跟非转基因水稻一样安全。由于它减少 化学农药用量80%,因此比非转基因水稻更节约成本。 • 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转入的只有一个基因,它只赋予水稻抗虫的功 能,并没有、也不会改变水稻基因的其他功能。它只在害虫食用的水 稻茎叶中显着表达。在人食用大米中,这个抗虫基因产物含量极低。 • 转入水稻的抗虫基因叫Bt蛋白,它只杀死危害水稻的鳞翅目害虫,而 对其他昆虫没有毒杀作用,也不会像化学农药那样残留在环境中,因 此不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良影响。 • 目前发现,只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肠 壁上有这种蛋白质的结合位点,因而该蛋白能选择性地有效杀死该类 害虫。 • 而人类肠道上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人 类安全使用Bt蛋白来抗虫已有70多年历史,没有发生一起让人中毒 和过敏的例子。 • 第三方权威机构还包括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等。
ຫໍສະໝຸດ Baidu
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规模迅速扩张和作物 类别不断增多的新 势下,如何应对世界转基 因水稻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其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做法的 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转基因 水稻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事前风险评估、生 产监管、事后效果评价等方面; 2、在整合现有研究技术成果和品种开发的基础上, 重点支持一部分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转基因水稻 技术的研发工作,在时机成熟时开展田间试验, 并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为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 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3、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的水稻生产应以满足 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慎重考虑通过转基因水稻产 业化推广来占领国际市场,特别是考虑到我国水 稻市场长期以来的实际情况
转基因技术的重要性
•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 球转基因技术研发日新月异,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发展势头强劲。 • 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 2011年已达到1.6亿公顷,增长94倍,因此转基 因技术被誉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 技术。 • 美国兰德公司在“2020年全球技术革命”研究报 告中,列举了16个重大革命性技术,转基因技术 排名第4位。
经农业部批准,我国已有263项转基因水稻进行 了田间试验(包括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试 验)。 自2000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受理了8项转 基因水稻的产业化申请,完成了一系列环境安全 和食品安全性评价,但仍未获准生产应用。 常规稻米充斥全球市场,我国转基因稻米近期内 将不会被接受,甚至会影响我国的整体出口格局。 我国是稻米出口大国,出口量约占全球4%左右, 占国内水稻总产的0.6% ,出口对象主要是东南 亚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同样,我国的种用稻谷 也出口到这些国家,目前向我国进口稻谷的国家 均未推广转基因水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