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博物馆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线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省博物馆导游词】
省博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您此次省博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
叫我小朱。
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
欢迎。
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李师傅。
李师傅有着长达十年
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
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更
是全省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
馆名为原国家主席董必武
于1960年亲笔题写。
博物馆占地面积123亩,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
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将近千件。
馆藏的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
梅瓶举世闻名,为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
去感受一下荆楚风云,古曲清音。
好了,这里就是楚文化展区。
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是四方文化融合
之地。
楚国有精致灵巧的青铜器、典雅华丽的漆器、色彩鲜艳而且
种类繁多的丝织刺绣。
这些无不向我们展示着楚国文化的厚重与丰富.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越王勾践剑便也是出于这个时期。
英雄美人的故事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西施、范蠡、夫差、伍子胥,
听到这几个名字,有没有勾起大家记忆中的某些片段呢?春秋末年,夫差之父,也就是前一任吴王攻打越国,战败后回国就气死啦。
夫
差为报父仇,大败越王勾践于会稽。
勾践被迫屈膝投降,亲到吴国
服侍夫差。
在吴期间,勾践一边忍辱负重,一边重用范蠡、文种等
贤人。
终于等到被放归回国。
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最终,
在姑苏山上大败夫差。
不可否认,勾践遭遇战败重击后,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忍辱负重,
甚至为向夫差表其臣服之心,为其亲尝粪便、而后又卧薪尝胆,成
功反击的故事的确是鼓舞人心,能忍常人之所不能,也不愧为一代
霸主。
但是对其成事后对待功臣的做法实在难以苟同。
“可与之共患难,不能与之共富贵”、“狡兔死、走狗烹”。
文种之死何尝不比夫差
对伍子胥的放逐更加令人心寒呢。
或许君主之心,大抵难测。
难怪说“伴君如伴虎啦”。
让我不由想起电影“铜雀台”里,曹操对他的儿子曹丕说的一句话:“我之所以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不相信任何人”。
不过呢,我们大家现在与人交友,还是诚挚最为重要哈!
好了,故事讲完,大家继续看这边。
这柄越王勾践剑通身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5厘米,重875克。
它是于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
专家通过对剑身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所用的剑。
越王勾践剑最让人惊奇的是,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大家可以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越王勾践剑主要成分为铜,经过硫化处理的剑身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剑身完全与氧气隔绝是其不锈的主要原因。
看过郧县人头骨化石、盘龙城遗址和屈家岭文化展之后,现在,让我们来到我们今天游览的最后一个展区,也就是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现在的湖北随州。
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
因此,很难单纯的把它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
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
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秦始
皇陵的发掘。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还是让我们进去里面仔细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比较大的。
当然一万余件的出土文物,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
(说到这里,小朱又想给大家讲个冷笑话了。
说是在一列火车上啊,长途漫漫,一个城里人闲得无聊,便找人聊天。
向一个乡下人提议说,彼此互相提问,如果答出,则提问者给回答者5块
钱,若答不出则相反。
乡下人不同意,说:你们城里人都比较聪明
而且见多识广,这样不公平。
除非我答不出给你5块钱,你答不出
给我10块。
城里人自诩聪明,便同意了。
乡下人问:什么东西,飞
在天上,有四只脚,六个头?城里人思考了很久,实在想不出,不
甘的给了10块钱乡下人。
然后又问乡下人:那你回答说是什么?乡
下人说:我也不知道,喏,给你5块。
下次如果有人问什么东西,
有着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大家知不知道呢?好了啊,无
聊笑话,到此结束。
)这个鹿角立鹤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
另
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
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这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了。
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们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
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
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多
道工序。
且以其造型美观、保存完好、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而成为
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
乐器已经复制出来,可以演奏中外的各种乐曲哦。
这些上古时期的杰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是吗?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会定时安排大型的编钟
演奏,让您徜徉于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感受仙风道骨,品味人间仙乐。
现在时间正好差不多了,那么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演奏厅聆听
这时间长廊传来的乐曲吧。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旅程就到此结束了。
感谢大
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若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
大家批评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能有机会
再次与大家相聚。
最后,祝大家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谢谢大家!
【篇二:航空博物馆导游词】
航空博物馆
简介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亚洲最
大的航空珍品荟萃地。
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
筹建工作始于1986年10月,经过三年时间的采集装修,于1989年11月1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目前,共收藏飞机91种163架,导弹、雷达、高炮
等武器装备600余种。
2007年8月20日,中国航空博物馆经全国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主要功能:
作为空军文化建设的窗口,博物馆翔实地记录了新中国空军诞生、
成长、壮大的奋斗史,展示了国防科技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20多
年来,中国航空博物馆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提高
国防意识、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对外交流、推动旅游事业等方面,
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与积极的作用,截至目前,已接待社会各界观众1300余万人次。
陈列馆
馆内陈列:博物馆按飞机年代、飞机类别和机体大小,分为馆标区、天魂碑、洞库大展厅、露天展厅四个主题部分,荟萃了世界200多
架飞机。
还收集展出地空导弹、防空雷达、高炮、航空炸弹、航空
照相机等700多件武器装备样品。
这里的飞机有的是世界珍品,有的是国家珍贵文物,最具代表性的
有毛泽东主席重庆谈判时所乘坐的美制c-47运输机(美龄号);孙
中山先生主持制造、宋庆龄参与试飞表演的乐士方一号;中国人自
己制造的第二架飞机冯如二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的座机;空军英雄王海、张积慧驾驶的战鹰;参
加开国大典受阅和一批参加过保家卫国空战的“功勋”飞机。
另外,
99式高级教练机、波士顿、拉、伊尔-10、雅克-17、歼-12等都是难得一见的世界珍品。
洞库展厅:航空博物馆占地50余公顷,有两座规模宏伟的展厅-洞库展厅和露天停机坪展厅举办“洞内、露天航空装备展”。
洞库展厅
是利用七十年代开凿的储机库改造的,宏伟开阔,总面积达2万平
方米,主要陈列着我国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珍贵飞机:初教-5,结
束了中国不能造飞机的历史:歼-12,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的新式
歼击机;运-5,曾将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
露天展厅:露天展厅主要陈列着世界各国制造的各种飞机,如世界
上第一种使用涡轮螺旋桨动力装置的英制“子爵”号运输机,还有其
它各类飞机精品。
除此之外馆内还设有“发动机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设备展”、“救生防护装备展”、“毛主席座机展”等陈列。
馆内共有100多种型号的200多架飞机,还有地对空、雷达等航空
展品共60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
规模如此之大的航空专题博物馆,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航空史的缩影,
也是飞行器的博览会露天展区收藏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过的飞机,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生日礼物──图-4重型
轰炸机,在“驼峰空运”、建设西藏、边界反击战中屡建战功的c-46大型运输机,参加“两航”起义的康维尔-240、c-47以及英国的子
爵式、图-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机。
珍宝馆:珍宝馆里分三个展室。
第一展室展出了航空博物馆自己制
作的各型遥控飞机模型和象真飞机模型;第二展室展出的是外国政
府首脑赠送给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的珍贵礼物;第三展室展出的是
外国军事代表团、航空界朋友以及其他友好人士赠送给人民空军的
精美军徽、部队徽等礼品。
珍贵藏品:毛泽东的座机:露天陈列场上的一架银白色伊尔-14飞机,是毛泽东的座机之一。
从1957年至1958年,毛泽东23次乘坐这
架飞机飞往全国各地。
如今,客舱内恢复了毛主席乘坐时的原状,
舱壁上挂的那张《毛泽东在飞机中工作》的彩色照片,格外醒目。
那是1957年秋天,毛泽东乘坐该机在山东视察后继续南下。
航行中,他身穿灰色大衣伏在小方桌上,左手夹烟,缭绕自燃,右手握笔,
提于半空,正聚精会神地阅改着一份材料。
毛泽东的专职摄影记者
侯波及时捕捉、抓拍了这一珍贵的镜头,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为人
民日理万机的伟人形象。
【篇三: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之前对“三线建设”的了解少之又少,第一次听到是在“三线建设”这
名词的时候是在“三线博物馆”建成的时候在贵州新闻联播里听到的。
那时就想回学校了要去参观参观,可是一直还没去。
今天在党组织的组织下和系上的党员同志们一起前去参观。
当我们到达时,博物馆导游员早已在哪等着我们,一下车就跟随者
导游一起步入了博物馆。
一进门看到的是耸立在一楼大堂的博物馆主题“大三线博物馆”几个
大字构成的一个建筑物。
看着就可以想到当年“三线建设”贡献的伟大。
带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从艰苦的“干打垒”“磅礴征程”一直参观
到“宏图大展”的现代化。
我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见证这当
年的革命前辈们的奉献,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中,数百万建
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成我国的战略
后方基地。
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
“祖国江山无限好,
襄阳一行豪情增”,“革命友谊深过海,五湖四海奔拢来。
为了革命同目标,人亲难比阶级爱。
”正是当时“三线建设”豪情万丈的真实写照。
意义深远的三线建设,是一首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乐章,对中国西部,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在参观过程中给我最大感触的的是贴在墙壁的三线建设摄影画,那些画里显现出了当年革命前辈们艰苦生活,在他们面前我们现在的苦就那么的不值一提,他们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听不过去的呢。
我相信,只要好好努力,经过一番艰苦后总会有属于我们的辉煌。
无论在多么坚难的条件下,三线人那种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簇点燃民族灵魂的圣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如今燃烧得越来越辉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