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管网毕业设计(含图纸)

城市燃气管网毕业设计(含图纸)
城市燃气管网毕业设计(含图纸)

摘要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决定了中国将处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阶段。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供给不足,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70%以上,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严重污染;能源结构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现在必须对能源结构加以改善和优化。近年来石油、LPG进口不断增加,因此,天然气产品作为清洁能源将会日益得到人类的青睐,天然气产业将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积极推动发展。

铜川市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08°34′-109°29′、北纬34°50′-35“34′之间,是陕西省省辖市,新区现有人口20万左右,至2015年达到30万,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城区为18平方公里左右,作为新建市区,政府大力推行天然气洁净能源,从而减少污染,加快城市经济建设。

关键字:天然气燃气管网环境保护供气规划

Abstract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urbanized advancement had decided China will be in the resources environment pressure the ascent stage. The mineral resource, is specially the energy supplies is insufficient, The coal expended in our country energy structure still accounted for above 70%, As a result of the coal massive uses, cause the atmosphere to pollute seriously; Energy structure's backwardness, has become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ief obstacl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reduced pollution, to improve the resident quality of life, must improve and the optimization to the energy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petroleum, LPG the import increased unceasingly, Therefore, the natural gas product will take the clean energy to obtain humanity's favor day by day, the gas industry will receive the government to take seriousl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ositively.

Tongchuan newly developed area located at Shanxi Province middle, Is in the guanzhong plain to the North Shanxi Loess Highlands zone of transition, is the Guanzhong economical belt's important component, Is situated between the east longitude 108°34 ' - 109°29 ', the north latitude 34°50 ' - 35 “34 ', Is the Shaanxi Province municipality, The newly developed area existing population about 200,000, achieves 300,000 people to 2015, The total area is 45 square kilometers, the city is about 18 square kilometers, As newly built urban district, The government carries out the natural gas pure energy vigorously, thus the reduced pollution, speeds up the urban economy construction.

Key words:Fuel Natural gas;Fuel gas pipe network;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ir feed plan

第1章绪论 (8)

1.1城市燃气的重要性................................................................................................................................................. - 8 - 1.2 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概况 (6)

1.2.1 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天然气的考察 (6)

1.3.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11)

1.3.1 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 - 11 -

1.3.2 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 .................................................................................................................... - 16 -

1.3.3我国天然气行业未来的展望................................................................................................................. - 17 -

1.3.4影响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因素...................................................................................................... - 19 -

1.3.5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20)

1.4 城市燃气设计与规划的原则和任务......................................................................................................... - 24 -

1.4.1城市燃气设计与规划的目的................................................................................................................. - 24 -

1.4.2 城市燃气设计与规划的原则 ............................................................................................................... - 24 -

1.4.3 城市燃气设计与规划的内容 ............................................................................................................... - 25 -

1.4.4 城市燃气设计与规划的任务 ............................................................................................................... - 25 - 第2章铜川市新区概况............................................................................................................................... - 26 -

2.1 城市简介................................................................................................................................................... - 26 -2.2城市燃料资源和能源供应当有关资料..................................................................................................... - 27 - 2.3天然气及其基本性质.......................................................................................................................................... - 28 - 第3章燃气物理、化学性质的确定 ...................................................................................................... - 30 -

3.1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 - 30 -3.2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和相对密度.............................................................................................................. - 30 -

3.2.1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 30 -

3.2.2 混合气体的相对密度............................................................................................................................... - 30 -3.3 混合气体的临界参数(标准状态下) ................................................................................................... - 31 -

3.3.1 临界温度 ......................................................................................................................................................... - 31 -

3.3.2 临界压力 ......................................................................................................................................................... - 31 -3.4 混合气体的运动粘度 ........................................................................................................................................ - 31 -3.5 混合物的低热值................................................................................................................................................... - 32 -第4章各类用户用气量的计算................................................................................................................ - 33 -

4.1 用气量计算的原则 ............................................................................................................................................. - 33 -

4.1.1 设计用气量 .................................................................................................................................................... - 33 -

4.1.2 各种用户的燃气设计用气量 ............................................................................................................... - 33 -

4.1.3 居民生活和商业的用气量指标. ......................................................................................................... - 33 -

4.1.4 工业企业用气量指标............................................................................................................................... - 33 - 4.2 各类用户的年用气量 ........................................................................................................................................ - 33 -

4.2.1 居民生活年用气量 .................................................................................................................................... - 33 -

4.2.2 小型公共建筑用气量............................................................................................................................... - 34 -

4.2.3 大型公共建筑用气量............................................................................................................................... - 36 -

4.2.4 工业企业生产年用气量.......................................................................................................................... - 36 -

4.2.5 未遇见量 ......................................................................................................................................................... - 37 -

4.2.6 年总用气量 .................................................................................................................................................... - 37 - 4.3 各类用户的月用气量 ........................................................................................................................................ - 37 -

4.3.1 居民生活和小型公共建筑月用气量 ............................................................................................... - 37 -

4.3.2 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月用气量 ............................................................................................... - 37 -

4.3.3其他月用气量 ................................................................................................................................................ - 38 -

4.3.4 最大月用气量............................................................................................................................................... - 38 - 4.4 各类用户的日用气量 ........................................................................................................................................ - 38 -

4.4.1 居民生活和小型公共建筑日用气量 ............................................................................................... - 38 -

4.4.2 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日用气量 ............................................................................................... - 38 -

4.4.3 其他用气量 .................................................................................................................................................... - 38 -

4.4.4 日最大用气量............................................................................................................................................... - 38 -

4.5 各类用户的小时用气量................................................................................................................................... - 38 -

4.5.1 居民生活和小型公建筑小时用气量 ............................................................................................... - 38 -

4.5.2 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小时用气量..................................................................................................... - 39 -

4.5.3 其他小时用气量.......................................................................................................................................... - 39 -

4.5.4 最大小时用气量.......................................................................................................................................... - 39 - 第5章燃气输配系统的供需平衡 .................................................................................................................... - 40 - 5.1 供需平衡方法........................................................................................................................................................ - 40 -

5.1.1 改变气源的生产能力和设置机动气源 .......................................................................................... - 40 -

5.1.2 利用缓冲用户和发挥调度作用.......................................................................................................... - 40 -

5.1.3 利用储气设施............................................................................................................................................... - 40 - 5.2 本市燃气系统的供需平衡方案 ................................................................................................................... - 41 -

5.2.1 季节调峰和月调峰 .................................................................................................................................... - 41 -

5.2.2 日调峰............................................................................................................................................................... - 41 -

5.2.3 小时调峰 ......................................................................................................................................................... - 41 - 第6章燃气管网系统选择和管线的布置原则 . (45)

6.1 燃气管网系统的选择 (45)

6.1.1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 (45)

6.1.2 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45)

6.1.3 采用不同压力级制的原因 (45)

6.1.4 燃气管网系统的选择 (46)

6.2 铜川市新区燃气输配系统规划方案 (46)

6.2.1 城市燃气管道的布线原则 (46)

6.2.2 布线依据 (46)

6.2.3 中压管网的布置 (47)

6.2.3 低压管网的布置 (47)

第7章燃气管网水力计算 (48)

7.1 中压环网的水力计算(手算平差) (48)

7.1.1 中压管网的计算步骤 (48)

7.1.2 计算过程 (48)

第8章中压管网水力可靠性计算 (51)

8.1可靠性 (51)

第9章室内燃气管网计算 (50)

9.1 室内设计资料 (50)

9.1.1 燃气供应对象 (50)

9.1.2 燃气供应的设计参数表 (50)

9.1.3 用户灶具配备 (50)

9.2 室内管网设计计算 (51)

9.2.1 室内管道 (51)

9.2.2 室内燃气管道的管道防腐、附属设备及其安装设计 (57)

第10章调压站的设计 (59)

10.1调压站的组成及其装置 (59)

10.1.1阀门 (59)

10.1.2 过滤器 (59)

10.1.3 安全装置 (59)

10.1.4旁通管 (60)

10.1.5 测量仪表 (60)

10.2 调压站的分类和及选址 (60)

10.3调压站的布置 (61)

10.3.1区域调压站 (61)

10.3.2 专用调压站 (62)

10.3.3箱式调压装置 (62)

第11章门站的设计 (60)

11.1 设计目的和作用 (60)

11.1.1 设计目的 (60)

11.1.2 设计作用 (60)

11.2 设计规模和参数 (60)

11.2.1 设计规模 (60)

11.2.2 设计参数 (60)

11.3 工艺流程 (60)

11.4 站址选择 (64)

11.4.1 站址选择原则 (64)

11.4.2站址选择 (64)

11.5 门站 (64)

11.5.1 过滤装置 (64)

11.5.2 计量装置 (65)

11.5.3 调压装置 (65)

11.5.4 安全阀 (66)

11.5.5 管道 (67)

11.5.6 监测与控制系统 (67)

11.5.7燃气的加臭 (67)

11.5.8 除尘器选型 (69)

第12章总结 (70)

致谢 (71)

参考文献 (72)

附表一 (70)

附表二 (75)

附表三 (88)

第1章 绪论

1.1城市燃气的重要性

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70%以上,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严重污染;能源结构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现在必须对能源结构加以改善和优化,为此,国家正在加快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实施“西气东输”及“俄气南供”建设全国天然气管网,为各地输送天然气,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比空气轻的含碳低的烷烃混合物,发热量高,热值达到35.5MJ —41.8MJ ;天然气经分离合脱硫后,已基本不含硫化其他有害杂质,所以天然气作为燃料与油相比,他是一种优质高效后洁净的能源,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最少。因此被人们誉为“绿色燃料”,经济评价还环保评价最好。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相等热值得天然气候煤炭燃烧时,燃烧天然气排放的颗粒物只是燃烧煤炭的1/616、二氧化碳只是燃料煤炭的1/120、一氧化碳只是燃料煤炭的1/132、二氧化碳还不足煤炭的2/3。以38101m ?的天然气替代煤炭供城镇居民生活一年用,可以节煤t 5103?,节煤率达50%—70%;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600t ,减少烟尘排放量300t ,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的明显。此外,天然气中还不含有重金属。所以,天然气作为城镇燃气较之其他矿物燃料,如在气体质量、输送使用、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等方面不有不能相比的优越之处。

城市燃气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能源供应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气体燃料。城市燃气由气源、输配和应用三部分组成。气源是指以煤或油为原料制取得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矿井瓦斯等,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生活、商业和少量工业用户。

1.2 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概况

1.2.1 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天然气的考察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蕴藏在地下的一种重要能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众多的古籍文献记载表明,我国发现天然气的历史非常悠久,其中一个重要的史料依据就是古籍上有许多关于“火井”的记载。

火井可以说是现代天然气井的雏形,是古人在开凿水井或者盐井的过程中,地层下的天然气逸出遇火燃烧而得名。关于火井,较早且较确凿的记载要数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汉书》,书中记载了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 “火从地中出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河水注》一书引了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訚阴县(今陕西神木县南)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这条史料指明了火井庙的位置。从立庙祠祭祀看,古人把天然气的燃烧看作

是神灵显示,当时还未加以利用。也有一些史料把天然气燃烧的井火喻作古代的贤士圣人,如宋代李日方的《太平御览》中有“春秋潜潭曰,巴火从井出,有贤士从民间起,”并有注解“火明贤者,象贤者屈滞从井出”。真正把天然气当作能源加以利用的记述首见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临邛(今四川邛县)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以家火即灭,今不复燃矣。”由这条史料可知早在魏晋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用火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盐井中的卤水,这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四川是我国开凿盐井较早的地区,早在秦代孝文王时期(公元前250年),李冰就“初开广都盐井,”获取井盐。随着盐井的深凿,埋藏在地下含量丰富的天然气自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烟飞煽于天垂”,这是古人对四川火井的着意描写,可见当年火井之盛。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述了“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文中提到用竹筒盛装天然气,且“拽行终日不灭”确是很奇特的,是否类似于现行的储气罐,值得探讨。

在四川除了临邛,还有一些地方也有关于火井的记载。如《太平寰宇记》一书载:“火井在县(指篷溪县)西南三十里,水涸之时,以火投其中,焰从地中出,可以御寒,移时方灭。若掘深一、二丈,颇有水出。”又如《宋会要辑稿·食货》载:“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十二月三日,沪州言:沪州县盐井水竭,令人入井视之,下有吼声如雷,火焰突出,被焚死者八人”。特别是自贡一带的自流井气田,历史上被谓之为自流井场,不但天然气含量充足,而且开发利用的规模非常宏伟。

自流井天然气的开发初始时主要是浅层的天然气。公元1041—1053年间,凿井技术产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已能钻凿出碗口大小的小口深井,改变了以前开凿大口浅井的方式,克服了耗时多,速度慢,井壁易塌不能深掘的弊端。明代以后,钻井技术更是长足进步,加上使用竹木所制的导气管和采用石圈为固井设备,更重要的是打捞和淘井工具及技术的采用,钻井深度不断增加,出现了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气井。用天然气作燃料煮盐也越来越普遍,据清朝李榕在《十三峰书屋文稿·自流井记》中说:“道光初年(公元1821年)见微火,时烧盐者,率以柴炭,引井火者十之一耳。”但后来“至咸丰七、八年(公元1857—1858年)而盛,至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而大盛”。该书还详述了几口有名的天然气井:“火之极旺者曰海顺井,可烧锅七百余口,水、火、油三者并出;曰磨子井,水、油两种经二、三年而涸,火可烧锅四百口,经二十余年犹旺也。”据有关专家估计,1835年钻成的兴海井,深1001.4m,日产天然气5000—8000m3,海顺井的日产量估计在75000m3以上。1840年钻成深1200米的高产天然气井——磨子井,刚钻成时日产量为十五万立方米,经二十年后仍可烧锅100余口。这使得自流井场的盐产量居川盐生产的首位。

明末我国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一书第五卷《作咸·井盐》一节中对天然气

煮盐描述得更为详细:“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宋应星还绘制了“蜀省井盐图”附上,十分具体形象。形与神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对范畴,指形体与精神的一种说法。此处意思是用天然气煮盐表面上看不见火焰,实际上却起了加热的作用。这可能是那些地区的天然气纯度高,甲烷燃烧所呈现的浅蓝色火焰不甚明显,不易被觉察的缘故。

由于火井、盐井偏于西南地区,当时一般人不甚熟悉,像生活于浙江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很想了解未曾见识过的火井、盐井。就写信给四川的亲友:“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于是作为“异闻”的火井在记述和传播的过程中就不免有讹,或者加入人为的成分,这种情况在古籍文献中常可见到。如《博物志》中的临邛火井在“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很可能属于一种偶然或者是撰写者的臆造。同是这口临邛火井,在南北朝刘敬叔的《异苑》中被说成汉盛火亦盛,到桓帝、灵帝时火力渐衰,刘阿斗景耀元年火灭,蜀不久也灭亡了。又如《太平广记》盐井一节中有述“陵州盐井,后汉仙者沛国张道陵所开凿,周回四丈,深四十尺,……奉以为神,又俗称井底有灵,不得以火投及秽污。会有汲水,误以火坠,即吼沸,涌烟气,冲上溅泥、漂石,甚为可畏。或云泉脉通东海,时有败船木浮出。”文中所述的烟气显然指盐井中的天然气,但把盐井看作与海相通,东海船板从井中漂浮出来,则是讹传。

天然气作为有机物长期在地层下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而形成的物质,它的成因与石油、煤相类似,因此天然气与石油、煤等往往会伴生在一起,在发现石油、煤的同时会发现天然气,反之亦然。对于这种伴生现象,我国古代人民亦注意到了。如上文提到的“海顺井”,水、火、油三者并出。又如明代谢肇浙的《五杂俎》提到“蜀有火井,其泉如油,热之则燃。”明显指出了火井出产天然气又伴有石油的出产。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谈到天然气与煤共生的现象:“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节中透上。”此处所谓毒气,即是与煤共生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组成的气体混合物。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有关天然气的一些史料。在欧洲,英国较早使用天然气,始于1668年,但已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至于找国发现天然气最早可追溯到何时?有关天然气的最早记载是哪一部古籍文献?目前似乎尚未定论。但据有关方面的看法,一些对天然气历史的探讨,都过于局限于对“火井”的探讨。研究天然气历史的人员曾在查阅有关史料时发现,许多关于天然气的记述并非都以火井的形式出现。如宋代孔平仲在《谈苑》中记道:“韶州岑水场往岁铜发掘地,二十余丈即见铜,今铜益少掘地益深,至七八十丈,役夫云,地中变怪至多,有冷烟气,中人即死,役夫掘地而入必以长竹筒端置火先试之,如火焰青,即是冷烟气也,急

避之勿前,乃免有地火自地中出,一出数百丈,能燎人。”文中所指的冷烟气就可能是指含有一氧化碳的天然气。又如宋代《太平御览》中有“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琅琊三万里。”火穴也有可能是自然露头(即非人工开凿)的天然气。再如晋代《抱朴子》中有“南海萧丘之上有自生火,春起秋灭”的记载,自生火似乎也与天然气有关。如果再向上推溯,不妨将我国最早期的古籍之一《易经》中“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理解为是古人对湖泊池沼中逸出的天然气燃烧的自然现象的记载,倘若这种推测能得到佐证,那么说明我国早在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便已发现了天然气,因而《易经》就有可能成为记载我国发现天然气的最早文献。

1.3.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1.3.1. 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产量仅303.4亿立方米,在中国能源生产中的比例不足4%,与世界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天然气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天然气勘探、开发、运输、销售等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一次能源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而天然气资源却不充足。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天然气储量在世界天然气总量中不足2%。天然气产量在世界排第十五位。

中国天然气分布特点:

一、结合行政区划和经济地理条件,中国划分为东部区、中部区、西部区、南方区、西藏区和海域区六个含油气大区。

二、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10%分布在2000米深度以上,埋深大于3500米的天然气资源为

58.39%。而陆上地理条件较恶劣的黄土塬、山地和沙漠区天然气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4%。

三、气层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区,占50.1%;溶解气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占68.2%。

四是已探明的气藏规模以小型为主,而大中型气田储量占绝对优势,储量以低丰度为主。五是公司分布不平衡,在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中,中国石油占有绝对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勘探积累,形成了以储层预测、气藏描述等一系列的勘探方法,发现了大批气田,使得“八五”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为天然气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勘探产业发展也日臻完善。

1980年以来,世界能源生产总量一直上升,但1990年后增速减缓。在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比重在上升,由1980年的17.7%,上升到1999年的24.4%。

同期,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不断增加,但1997年达最高点后开始呈下降趋势,2001年天然气生产达到303.4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3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5%。

中国天然气储采比除低于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外,远高于其它天然气生产国,潜力巨大。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在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且所占比重很小,2000年仅占总量的

3.4%。

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广大的天然气开发生产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形成了以四川、长庆、塔里木、青海、海洋为天然气开发生产代表的五大气区,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和建设,形成以四川气区环型运输管网、气田向周边放射型输送管网、西气东输长输管网为代表的供气格局,运输产业逐渐成为天然气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中国天然气下游消费产业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一直上升,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也在不断上升,结构在变化;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且在不断变化。从1978年的3.2%降至2001年的2.5%。天然气消费产业发展落后是制约天然气发展的瓶颈。全国各地天然气燃气公司的不断出现,也预示天然气下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十五”及远期能源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一是污染结构由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后者的排放总量所占比率迅速上升;二是污染范围由点状污染扩大到区域污染,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三是污染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逐步向农村乡镇转移,并出现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决定了中国将处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阶段。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供给不足,一批重要矿产将依靠大规模进口来满足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石油、LPG进口不断增加。因此,天然气产品作为清洁能源将会日益得到人类的青睐,天然气产业将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积极推动发展。

一、国家“十五”天然气供需计划

天然气生产量:预计到2005年天然气产量为500亿立方米,占能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

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到2005年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将提高到4.5%。

二、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预测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将进-步加快,预测2000-2020年间,国民经济将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等政策,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据有关专家测算,天然气比例将会提高到8%-10%,年需天然气2000-2500亿立方米,而中国受资源限制,将进口周边国家的天然气和LNG作为补充。

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稳步增长:有关专家预测,中国最终可探明天然气资源量9-14万亿立方米,潜力巨大。2001-2020年中国天然气随勘探技术的提高和勘探领域的拓展,天然气储量增长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年增储量仍会保持在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平,为天然气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储量增长情况分析,考虑到2020年管网和用户落实及上下游将协调发展,预测

201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660-770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970-1500亿立方米。

应当指出,随着第三次资源普查的结束,中国天然气资源量将会有更乐观的估计,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必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前景乐观。

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全面开发,天然气管网布局逐渐形成:目前,陕甘宁及新疆、青海等地区天然气运用程度低,随天然气东输管线的建成,将全面投入开发。考虑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对稀缺,天然气资源分布区和主要消费市场距离远,加之长距离输气管道及天然气利用基础设施耗资巨大,未来中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可能形成以产地为中心,向华北、东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辐射的格局。同时,随着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家修建从西北和东北分别入境的跨国长距离输气管道引进天然气,将基本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天然气需求。

天然气市场需求稳定:近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在7%以上。人均GDP的增幅也很大,从1987年的1104元/人增长到2001的7142元/人,增幅达五倍以上。中国已取得的经济成果和坚持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为下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言,中国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以保证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大批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未来城镇人口比例继续增高,将促使城市对能源的需求将进入一个急剧增长的阶段。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中国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各省市都在积极制定改善环境的具体措施,以天然气利用为主导的清洁能源无疑将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过四十多年的勘探开发,200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2.62 ×1010 m3,名列世界第十八位。由于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并把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其指导思想是:

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促使能源结构从低效高污染型向高效清洁型转变,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面向市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资金和两种技术,来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天然气资源开发战略包括两部分:加快开发国内资源和加快引进国际资源。

(1)加强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拥有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和多轮评估,专家们认为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可采储量约有13.3×1012 m3,今后几十年,天然气探明储量将会快速增长,预计平均每年增加探明储量10×1012m3以上可持续二十到三十年,这些资源有52.3%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① 加强中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把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今后几年将重点加强对川渝地区、陕甘宁地区、新疆塔里木地区、青海地区、南海西部和东海等六个区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快输送管道、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天然气产量可达到4.5×1010~5.0×1010m3/a,到2010年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6.0×1010~7.4×1010m3/a。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情况,确定上述六个地区为今后几年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川渝地区将进一步加强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建生产能力,提高天然气产量。预计天然气产量从2000年的85×108 m3,增长到2005年的1.38×1010 m3。2010年增长到1.68×1010 m3。

陕甘宁地区今后几年将加快气田开发建设,进一步扩大储量和生产能力,为北京、西安和银川提供足够的天然气供应,为西气东输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一期工程30×108 m3/a 供气。预计天然气产量从2000年的20.6×108 m3,增长到2005年的60×108 m3,2010年增长到110×108 m3以上。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发展前景形势大好,2000年已经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50.40×1010 m3,尚未投入大规模开发。今后十年将加快生产能力建设,使天然气产量从2000年的7.5×108 m3增长到2005年120×108 m3,2010年增长到200×108 m3。

青海地区已经探明天然气储量为 1.472×1011 m3,今后十年将加快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建设,预计天然气产量将由2000年的3.9×108 m3,增长到2005年的30×108 m3,2010年达到40×108 m3。

② 国家大力加强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

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已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列为近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抓紧实施。“西气东输”包括四条输气管线,主干线从新疆塔里木盆地→上海,支线有:涩北→西宁→兰州,四川忠县→武汉,靖边→呼和浩特。

③ 大力开发煤层气,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有30×1012~35×1012 m3,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已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的优选项目,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扩大开放,吸引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投入到煤层气领域,预计到2010年中国煤层气产量将要达到100×108m3/a。

④ 加快海洋天然气开发利用,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重点向天然气倾斜,特别是南海西部海域将是我国近海天然气储量和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地区,其次是东海和渤海海域,预计我国近海地区到2010年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7×1012 m3,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2×1010 m3/a以上。

(2)加快引进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

① 引进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发展外向型能源经济的重点,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大的能源战略。初步的蓝图是长江以南沿海地区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下同),长江以北地区进口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进口俄罗斯和中亚的天然气都是通过长输管道输进我国的。国际上称为东北亚天然气管网。东北亚天然气工程是21世纪国际重大能源项目,该项工程的建设和投产对东北亚各国的能源供需、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甚至政治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俄、日、土、韩等国家进行过频繁接触,各方对建设该项工程非常积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项目2000年11月2日俄、中、韩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商规定每年要向中国出口天然气2×1010 m3, 向韩国每年供气1×1010 m3, 为期三十年(其探明储量为1.6×1012 m3),工程造价一百多亿美元。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初步测算资源量有56×1012 m3, 其中东西伯利亚约占57%,19%分布在远东萨哈地区,全区探明加控制储量约有2.5×1012 m3,其中远东地区有1.6×1012 m3, 1999年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有48.14×1012 m3, 约占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32.9%。

中亚和里海地区也是石油天然气富积区,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1999年天然气探明储量有6.57×1012 m3。中亚各国对天然气出口远东市场抱有极大兴趣。

积极参与土库曼-中国-日本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国际上称该管线为“欧亚能源大陆桥”,引进中亚和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进入中国和远东市场,意义十分重大。

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引进的天然气有可能达到4×1010~6×1010 m3/a。

② 东南沿海地区引进LNG:东南沿海引进LNG项目有三个: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福建沿海,规划研究中的情况详见表1-7所列。

广东引进LNG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在2005年投入运行,一期工程引进LNG 3 Mt/a。二期达到5 Mt/a。福建已计划兴建进口LNG接收终端,该项目LNG总处理能力为5 Mt/a。分两期进行,一期规模为2 Mt/a,包括两座12×104 m3贮罐和1座靠泊13.6×104 m3 LNG 码头,一期工程计划于“十五”初期开工建设,项目拟采取中外合资方式建设。

表1东南沿海地区规划研究中的LNG项目及需求预测(Mt/a)

表1

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建设、同时投产,实现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以达到理想的经济回报率。

天然气利用战略是:

在近中期集中力量主要解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天然气供应,“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和引进LNG,目标都是解决东部地区大城市的能源问题。如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在天然气利用上力求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佳化。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经济,科学技术,外交和政治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该战略下,国内外、上中下游有许多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特别巨大,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预计投资总额将要达到数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这些资金和技术有相当大的部分要到国际上获得,这为国际投资者创造了十分良好的商机。

1.3.2 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然气开发和利用有了很大发展。尤其在我国东北、西北、四川和沿海。以四川为例,天然气总资源量达7.4万亿立方米,年生产量天然气100亿立方米,消费90亿立方米。占能源结构中的14%,高于目前日本、法国。全省60%工业产值于天然气有关,70%企业用上天然气,在四川GDP增长中占重要地位。现在全国建成天然气输送管道约2万公里,其中主要有:陕北—北京、天津;陕北—西安;陕北—银川;鄯善—乌鲁木齐;四川盆地;南海崖城13-1-香港、海南;东海平湖—上海;渤海锦州20-2-锦西;渤西—塘沽。

油气储运管网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尤其是清洁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天然气输气干线和输配系统的建设将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应地也将会增加投资力度和加强政策支持。目前我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近海海域,天然气开发利用受到地区性的限制,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点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需求,我国将计划新建了六项天然气利用工程,形成了六个区域性输气管网。这六条管道分别是:涩北–西宁–兰州管道;“西气东输”工程—新疆轮南–上海管道;重庆忠县–武汉管道;陕北–北京复线管道;俄罗斯–东北–华北–华东管道;引进LNG和利用海上油气资源的管道。待这六项工程建成后,将把这些管道

所在区域性管网连接起来,形成产、运、储、配、销五位一体,横穿西东、纵贯南北大天然气输送网络,这样全国的天然气利用程度也将从现在的2%左右,提高到7%以上。1.3.3我国天然气行业未来的展望

--天然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

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近日指出,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能源需求量将稳步上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因此,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是我国今后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和重要选择。

我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这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气创造了资源条件。从1998年起,我国勘探成果又有增加,新增天然气规模以大型气田为主。根据专家最新评价结果,我国天然气资源量为五十四万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十四万亿平方米。从天然气消费情况看,我国天然气的用途主要是化工、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发电。

就世界情况看,天然气当今已被世界首选作为环保燃料和清洁的化工燃料,并且因其具有综合的经济效益,生产消费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最近十年,天然气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天然气勘探和利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注入天然气开采。因此,全球天然气生产及消费都呈稳步增长态势。

从国际上来看,天然气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所占比例将不断增加。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天然气开发利用共有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国内市场阶段。主要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天然气仅在产气国自产、自销、自用。第二个阶段为国际区域市场阶段。随着大型天然气田的发现,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产气国放松管制,向周边国家出口天然气。第三阶段是全球市场化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中,正努力使天然气成为全球能源商品,在全球统一的市场中进行贸易交换,进一步扩大贸易量。第四个阶段是天然气取代石油阶段。可能出现在2025年,有的预测在2030年出现。第五个阶段是天然气被太阳能、氢能所取代,成为第二能源。

目前,世界天然气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分布过于集中,俄罗斯、中东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二,产地远离消费区。二是天然气国际贸易量仅占总产量的20%左右,大部分还是就地自产自销。三是天然气单位热量低于石油,储运成本很高。四是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五是天然气容易受季节天气变化影响,稳定运作和峰谷差调节等后勤服务较为复杂。六是竞争对手多,包括石油、煤炭、电力、液化石油气和煤气都是天然气的竞争对手。七是除少数国家外,政策制约的影响很大。

但不管怎样,天然气消费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国际资本和能源公司投资天然气的热情不减。跨国输气管网的建设将更加活跃,天然气在能源中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直至占据首位。发电将成为一个主要方向。目前美国天然气发电占整个发电量的10%,有专

家预计在二十年以后,天然气发电可能占到世界发电的52%左右。

随着天然气总量不断增大,我国一方面将大力发展管道天然气从周边国家输入,另一方面,为解决沿海地区的急需,在LNG 引进工作中,将坚持以市场换资源,以我为主,通过招标、择优选择等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将积极发展天然气电站,以培育和开拓天然气市场。

关于政府在天然气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吴贵辉认为:第一,要制定上游、中游、下游共同发展的规划,兼顾生产运输和销售,把他们有机规划起来。第二,推进天然气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油气转化,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第三,大力培育天然气市场。天然气市场具有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市场启动的时候,要先选择大城市投资。第四,建设比较合理的价格机制。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使天然气的价格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第五,建立天然气监管体系,包括在产销环节如何设立准入门槛,放松管制,在管输和配气上加强兼容,达到既促进竞争又兼顾公平的目的。第六,加快法制建设,为制定石油天然气法积极创造条件。 “我国天然气大发展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天然气工业有较快的发展,以改善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回顾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历程,展望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第十个“五年计划”,我们完全可以预测资未来10~20年间我国的天然气工业会有一跨越式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天然气利用水平的差距会明显缩小。

1 部地区尤其实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清洁能源短缺,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快缓解。

从当前我国各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属能源输入地区,年输入量一般为t 4104000?~t 4107000?标准煤,多则t 41015000?标准煤,且输入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东北地区如不计石油输出,也需年输入t 4103000?以上的标准煤。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能源的数量、质量,还是从缓解铁路、公路等运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来看,东部地区都需要以各种方式尽快地补充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据初步预测,我国东部地区在今后5~10年间,天然气市场年需求量将达3810440m ?~33101000m ?。

2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市化发展战略需要更多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净化家园、节约会有效利用能源资源。为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需尽可能地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换作为燃油和化工原料的石油资源。近年来,随着东部能源短缺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每年用作燃油化化工原料的石油消费量为t 4102000?~t 4103000?,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从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角度考虑,必须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这部分石油资源。这样可解决石油资源消费快速膨胀

的问题。

3 天然气输气干线和输配系统将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而加快建设。

近几年来,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大财政政策,加大量对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用财政贴息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改造等工作。油气储运管网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尤其是清洁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天然气输气干线和输配系统的建设将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应地也将会增加投资力度和加强政策支持。

4 煤层气开发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达32亿万立方米,主要集中最中东部地区,华北地区占总资源的61.7%。山西河东煤田煤层气已与美国阿科石油公司签约,安徽准北煤层气已与美国德士古公司签约,并在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供气。

5 煤炭工业的总量控制为天然气等等清洁能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可以预期今后10–20年间将是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储量、产量、需求量、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利用等都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和发展。

张,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将会快速增加。

1.3.4影响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因素

1.3.4.1 天然气基础设施薄弱,天然气下游市场急需拓展

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是天然气干线管网仅有陕西靖边到北京、涩宁兰、四川环网、海洋到香港等几条大型天然气管道,城市内配气管网和天然气利用设施等基础设施薄弱。若要满足2010年及以后的天然气需求,则需建设覆盖二十多个省的天然气配气管网。

干线和配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如何吸引投资和组织是实现巨大天然气需求的关键问题之一。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项目包括:一是到主要城市门站的天然气干线管网;二是城市内天然气配气管网;三是天然气利用设施:天然气发电厂、化肥厂、工业燃料用户改造项目等。

未来,我国天然气储量仍将快速增长,若不大力开拓消费市场,目前实施的上游产能建设和中游的管道工程将会使投资进一步积压,势必影响公司的业绩,因此,当前天然气开发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面的力量加快市场的开拓。

1.3.4.2 天然气市场体制不完善

健全的市场体制对于市场的发育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在天然气价格制定、合同履行、天然气分配和市场开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在国家按天然气的应用制定井口气价,

井口价加净化费和管输费,后为用户价。净化费按国家收费标准执行,管输费现无统一标准。尽管国家已多次调整气价,但仍存在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影响企业投资天然气产业。城市天然气用户价格现由各当地政府制定,用户利用天然气还需交纳数值很大的费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情况,影响利用天然气的积极性。天然气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多个环节,现在没有能有效保护买卖双方利益的标准购销合同和保证合同履行的措施。一方面拖欠气款将影响供气企业的生存:而另一方面,保质、保量的供应是用户的基本要求。

目前,天然气是国家统配商品,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开放市场是促进天然气利用的有力措施。目前有两大垄断经营的网络影响天然气的利用。一是城市天然气管网,二是国家电网。这两大领域对第三方不平等、不透明,对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不利。长期垄断经营不利于从多渠道吸引投资天然气利用项目,更不利于通过竞争降低成本和促进消费。

1.3.4.3 天然气供需市场分布不合理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中国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地表条件多为沙漠、黄土塬、山地,地理环境恶劣。多数勘探对象具“低、深、难”的地质特点,对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而天然气消费市场却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气区距东部经济发达区,最远的轮南至上海4000公里,最近的忠县到武汉695公里,靖边至北京853公里,涩北至兰州953公里。“九五”期间储量的迅速增长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但规模浩大的工程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回报所需的时间周期会很长。“九五”已造成长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产能积压。因此,下游市场的开拓、培育,以及长输管道的建设滞后于资源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由于资源分布及其特点以及与市场消费区的不匹配,再加上天然气产业投资大、回收慢、周期长、风险大,上、下游发展不协调等不利因素,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

1.3.4.4 天然气管理体系和法规不健全

目前,中国天然气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存在政府专门管理机构缺位,有关政策、法规缺位,供应主体企业与利用主体企业合作缺位等问题。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法规是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1.3.5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1.3.5.1 树立和强化新的资源价值观

一要树立和强化资源系统观念。系统论的原理告诉我们,系统可以存在的前提,是系统之间彼此释放的功能互相耦合并建立良性互馈机制。系统的观点要求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同时,要关注和实现资源系统内部包括不同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

CAD绘图技巧与建筑识图___入门级.

CAD绘图技巧与建筑识图 入门级

一、CAD基础知识 二、宿舍楼平面图 三、宿舍楼立面图 四、宿舍楼剖面图 五、建筑行业就业形势论文 第一节AutoCAD的基础知识 CAD是Computer Adide Deignde 简称(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对我们建筑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筷子, 不管以后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监理等等都要用到CAD。事实论事我们以后进入社会的从 事设计的人不会很多,大多数都要从施工做起,要想做好一个好的施工人员识图是必备的能 力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建筑行业的人员,只有通过不短的画图联系才能掌 握好识图的要领,可能一个施工员不是很会画图纸,但一个会画图纸的施工员必定是一个好 的施工员,施工员在工地上是知道施工的人员,这就要求施工员掌握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建筑CAD就是绘制各种建筑图纸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施工图等等)所以CAD 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专业人士应该掌握的技能。 一、安装要求: 为了给CAD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用户的计算机,应采用高档的CPU(最低512的如pentiun133以上的处理器如果性能太低CAD将运行缓慢影响绘图速度,其优越性无法体现CAD安装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安装向导,可以按照安装向导的操作提示逐步进行安装。 提示:1安装完成后一定要重启计算机才能是配置生效 2拷贝资料是一定要安装程序快捷方式没用一默认般在C盘 3 CAD2006的安装序列号:191-7544444 4 (有注册机) CAD2007的安装序列号111-11111111

二CAD的界面组成 三、CAD的基本操作 1灵活的使用鼠标对提高绘图速度和绘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鼠标在垫板上动时,鼠标的光标会在屏幕上不断的移动,光标所在屏幕上的位置不同,起形状也不同,所代 表的含义也就不同,下面是各种光标形状所表示的含义: 光标形状含义光标形状含义 选择目标垂直移动 正常选择水平移动 正常绘图形状上右下移动 输入状态上左下移动 等待符号输入文本符号 应用程序启动任意平移

机械手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3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整机方案设计 2.1 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2.2 利用UG建立样机模型 第三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的结构设计 3.1 取苗机构的基本构成 基本结构 (1)机械手 (2)穴盘定位平台 (3)驱动系统 (4)控制系统 PLC程序 (5)底座 3.2 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设计要求分析1穴盘育苗及穴盘的选择 2送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3送苗机构的控制系统 第五章取苗装置的实验研究 1.取苗装置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取苗成功率的因素 3取苗装置手臂角度的实验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1 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温室蔬菜、花卉及棉花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穴盘苗移栽是近年才兴起的种植新技术,它具有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提高棉花单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过去几年温室大棚育出成品苗向大田移栽,全部是靠人工移栽。穴盘苗自动移栽技术是温室蔬菜或花卉生产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穴盘苗移栽的取苗、喂苗环节主要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中小型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迫在眉睫,而移栽机械手是温室穴盘苗移栽自动化的关键部分,能够完成“穴盘定位—自动送苗—钵苗抓取—钵苗投放”这一系列连续动作,其性能直接影响移栽机的移栽质量。穴盘苗移栽机械手的研究对实现实现温室穴盘苗移栽生产过程自动化、减轻穴盘苗移栽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移栽质量,推进我国温室农业作物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特别是我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技术较成熟,而且大部分机型开始投入使用,尤其是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的大面积移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样机的试制,尚没有成型的机型投入生产应用。 1.2.1国外取苗装置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移栽机具。三十年代出现移栽装置或移栽器代替人工取苗。五十年代移栽的生产技术研究,研制出了不同结构的半自动移栽机。八十年代,半自动移栽机已在欧美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广泛被使用,培育穴盘苗、移栽作物等,实现了制造机械、播种机械、移栽机等各种机械配套使用。到90年代,有关部门加强从育苗到栽植整个系统的研究,使育苗和栽植有机地结合,研制出多种全自动移栽机,如日本90年代初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列为农业机械急需开发的项目,日本农机研究所联合三家农机公司,于1993年至1995年期间开发出了三种型号的全自动移栽机(图1-1~1-3),可移栽穴盘苗或纸钵苗,主要

最新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 策 1 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通常由指导教师确定,指导教师的水平将严重影响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由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为年轻的硕士、博士,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给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多为模拟设计,如模拟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废气处理工艺的设计等。此类题目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但与真题真做差距较大。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多简单套用国家规范、标准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设计方案的确定、工艺参数的选择等都比较随意,未能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选择,导致毕业设计形式雷同,没有特色。指导教师在指导多名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程实践经验或科学研究经验,而近年来许多硕士、博士未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一线教学岗位,缺少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在选题、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不足,影响其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1.3 学生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第8学期前3周为毕业实习,接下来是为期14周的毕业设计,而这一阶段是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期。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双向选择,竞争激烈。对于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就业问题,而导致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同时指导教师也为学生求职着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毕业设计难度。而对于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若将来从事的工作性质与专业相差较远,则认为毕业设计不太重要,进而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有限。另外,有些学生根据多年来无论毕业设计质量高低最后都能通过的现象,想当然地认为“毕业设计不卡人”,从而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消极,时间精力投入不足,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4 毕业设计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2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选题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毕业设计题目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毕业设计题目质量,在选题方式上,由指导教师“闭门编题”的传统做法逐渐改变为到设计院或相关企业寻找课题,在实践中选择课题[1]。毕业设计题目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切合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如某化工厂的废水或废气治理课题、某水泥厂的噪声控制课题、某小区的固体废物治理课题等。同时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全面应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学院通过毕业设计督导组加强对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查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将不允许开题。 2.2 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为了避免学生因求职而对毕业设计质量的不重视,可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为此,我校将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总体思想是专业课程前移,在第7学期的前8周仅安排少量专业课程学习,让学生利用第7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把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次梁配筋计算实例.doc

9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 9.1荷载设计值 9.1.1屋面 恒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 5.53×1.8×2×0.891=17.74m kN/ 次梁自重0.3×(0.5-0.1)×25=3.0m kN/ 梁上墙体荷载 1.88×(3.6-0.7)=5.45m kN/―――――――――――――――――――――――――――――――――― g=26.19m kN/ 活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q=2.0×1.8×2×0.891=6.42m kN/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p= 2.1m ? 26 = . ? + kN . 42 ( 40 42 4.1 .6 / 19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6 kN .1m 35 p= ? ? + ? = .6 . 65 ( / 41 . 42 7.0 19 4.1 因此选用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取m 41 . =。 65 kN p/ 9.1.2楼面 恒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 3.25×1.8×2×0.891=10.42m kN/ 次梁自重0.3×(0.5-0.1)×25=3.0m kN/ 梁上墙体荷载 1.88×(3.6-0.7)=5.45m kN/―――――――――――――――――――――――――――――――――― g=18.87m kN/ 活载:(梯形荷载转为均布荷载)q=2.0×1.8×2×0.891=6.42m kN/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N 2.1m p= 18 ? = . ? + 63 ( / . 31 4.1 .6 42 87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N .1m 35 18 p= ? ? + ? = 87 . 77 ( . 31 / 42 4.1 7.0 .6 因此选用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取m 31 =。 . p/ 77 kN 9.2计算简图 次梁与支撑构件整体浇筑,主梁截面为300×700mm,次梁截面为300×500mm。

施工图预算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市XX小区2号楼施工图预算学号:09160024 姓名:李树祥 专业:土木工程 系别:土木工程系 指导教师:常生福高级工程师 二〇一三年六月

摘要 施工图预算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是招标、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竣工决算的重要文件,根据具体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对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施工图预算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熟悉图纸、图集、定额,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按基础工程、士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门窗工程、砌筑工程顺序计算建筑部分工程量,按先地面、天棚,后墙面顺序计算装饰部分工程量,套定额得出总造价并复核结果是否有误。施工图预算计算和编制时,服从道理,不固执己见,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通过研究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应对不同的工程造价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综合方法的优缺点,在不同的工程条件下选择出最适宜的编制方法。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常用工料单价法,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常用综合单价法。从施工图预算最基本的两种编制方法出发,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综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造价公式等,在面对不同工程时选择最优的预算编制方法。 本设计是依据一套二层建筑的施工图纸,按照施工图预算书编制的程序,遵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天津2008定额说明为编制依据,而编制出来的一套工程预算书。在编制过程中,笔者详尽计算了各单位工程量,各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遵循定额中工程量计算规则,并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根据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形成了设计说明书工程预算书的编制是这次设计的重点,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工程量细节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 关键词:工程量;定额;规则;计算说明;心得。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自动化三班

目录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 1.1.1 气动手爪 (1) 1.1.2 伸缩气缸 (1) 1.1.3 回转气缸及垫板 (2) 1.1.4 提升气缸 (2) 1.2 直线运动传动组件 (2) 1.3 气动控制回路 (3) 2 传感器部分 (5) 2.1 传感器简介 (5) 2.2 磁性开关 (5) 2.3 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5) 3 伺服电机应用 (7) 3.1 伺服系统 (7) 3.2 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模式 (8) 3.3 接线 (10) 3.4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10) 3.4.1 参数设置方式操作说明 (11) 3.4.2 面板操作说明: (11) 3.4.3 部分参数说明 (11) 3.5 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12 3.6 移动包络 (13) 4 PLC程序编写 (15) 4.1 PLC的选型和I/O接线 (15) 4.2 伺服电机驱动器参数设置 (15) 4.3 编写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16) 4.4 初态检查复位子程序和回原点子程序 (19) 4.5 急停处理子程序 (20) 个人收获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8)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1.1 气动手爪 用于在各个工作站物料台上抓取/放下工件。由一个二位五通双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1 图 1-1 气动手爪 1.1.2 伸缩气缸 用于驱动手臂伸出缩回。由一个二位五通单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2 图 1-2 伸缩气缸

环境工程专业 个人职业规划书

环境工程专业个人职业规划书 前言: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一.自我解析: 1、自我兴趣爱好盘点: (1)喜欢做的事:研究软件使用; (2)业余爱好:运动、听音乐、日语; (3)喜欢的书籍:《三分钟的你自己》《麦田里的守望者》; (4)喜欢的歌曲:《笨小孩》《welcome to my world》《Stairway to the Stars》; (5) 心中的偶像:科比*布莱恩特、比尔*盖茨; (6)信奉教条: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2、自我优缺点盘点: (1) 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 (2) 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3)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4)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5)想象力丰富,能简单构造出一个感人故事。 (6)性格方面的弱点,有时给自己压力过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7)不主动锻炼身体,除了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和其他球类运动。 (10)在交朋友的时候,喜欢故事经历丰富的朋友,不喜欢朋友没有故事,太平淡。 3、个人分析: (1)在职业兴趣测评中,我是A型的结果:人格类型特征:喜欢通过艺术进行自我表达;常常被认为是充满想象力的、内省的和独立的;重视艺术形式的美学和创新。 职业领域:摄影师、音乐家、诗人、作家、漫画家、演员、戏剧导演、作曲家、雕刻家、漫画家、乐队指挥、室内装饰专家等。 因此,我经常多愁善感,犹疑不决,总觉得会有更完美的在前面,追求更好的,以至于失去机会;(2)在职业能力测评中,我是A型的结果,与第职业兴趣测评一样,而相对较近的是R型:人格类型特征;更喜欢具体的工作任务;也许显得有些直率、实际和固执;通常具备一些技能和技巧。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 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③弯矩分配 ④调幅并绘弯矩图 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 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6.1 框架梁BC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CD跨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 三层(屋面)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节点3弯矩为125.68KN·m 3单元最大负弯矩为131.01 KN·m 结构二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结构一层计算简图 弯矩图 楼层框架梁D-1/D悬挑梁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结构一层 计 算 简 图 弯 矩 图 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6.2 结构层 M BC (KN·m) M CB (KN·m) M CD (KN·m) M DC (KN·m) M D-1/D (KN·m) 三层-65.98 65.98 -276.11 212.13 0 二层-88.48 88.48 -429.29 315.57 0 一层-88.48 88.48 -429.29 315.57 -295.93 (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 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0.9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

土建施工图预算编制毕业论文设计

市梓潼县黎雅中学学生公寓楼 土建施工图预算编制 摘要:土建施工图预算是在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预算定额、各项取费标准以及建设地区的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等资料,编制而成的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文件。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图预算可以更加精确的确定工程造价,对于工程项目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依据市梓潼县黎雅中学学生公寓楼施工图纸及有关图集,采用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以及2015《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进行计算、组价,从而确定项目的土建施工图预算造价。 在编制过程中,笔者严格遵循清单和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详细地计算了土建工程量、钢筋工程量,并据此编制了分部分项工程量与单价措施项目清单、总价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与税金项目清单、分部分项工程量与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总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规费与税金项目清单计价表、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分析表、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分析表、主要材料价格表、单位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单项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并根据编制中的心得,完成了土建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说明。 关键词:土建施工图预算;工程造价;预算文件编制

Zitong County of Mianyang City, Liy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partm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budget preparation Abstract: Civil construction budget is in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stage of the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construction drawings, budget quota, the fee standards and construction area of natur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other technical data, compil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udget cost fil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drawing budget can more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project cost for the project, can play a vital role. This project based on the Zitong County of Mianyang City, Liy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partm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related atlas, the GB50500-2013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ntity pricing norms" and "2015 Sichuan Provinc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ntity list valuation quota calculation," group pric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budge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author lists and strictly follow the quota calculation rules, detailed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teel engineering, and compiling the project quantity and price list, price measures measure item, a list of other items, fees and taxes, the project quantity list and the price measure item pricing table, price measure item pricing table, a list of other items meter, fees and taxes list valuation table, the project integrated price analysis table, measures the project comprehensive unit price analysis table, the main material price list, bidding project summary table, an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in the preparation, completion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civil construction budget. Key words:civil construction budget, project cost, budget document preparation

建筑施工图纸看图技巧

看懂建筑图纸的技巧 一、识图 1、先看现场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概况及周围建筑对本工程的影响。 2、再看施 工组织,大概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3、看施工结构图和建筑图,两图结 合看,整体了解工程概况。 4、详细看施工图结合结构施工图集 查看做法,建筑施工图结合建筑施工做 法图集。 5、结构图从轴线尺寸看,查看剪力 墙、柱、梁、板等配筋是否有无前后出 入,结构是否与建筑图相符。梁、板等 原位标高是否正确,卫生间板面是否标 注详细,沉降缝处的结构处理是否合适, 楼梯的做法是否详细,各种洞口的详细 做法。 6、建筑图看每层的布置是否合理, 非承重墙及承重墙的布置是否合理,梁、 柱等布置是否美观,位置、尺寸与结构 图是否一致,各种洞口有无遗漏。

7、建筑做法是否合理,防水材料,涂料,瓷砖等 二、建筑图纸符号大全 在建筑设计图中: l表示是梁、ll表示是连续梁、ql表示圈梁、jl表示基础梁、tl表示是梯梁、dl表示是地梁、z表示柱、gz表示构造柱、kz表示框架柱,m表示是门、c表示是窗。@表示钢筋间距Φ表示钢筋型号。 下面谈谈一些经验,与博友共享。 1、正规的建筑设计,要有设计者签名,建筑图纸负责人签名,审定者签名,校对人签名,并加盖出图章,注册执业章。 2、建筑设计图纸中,长度一般以mm为,有加以说明的除外;看图时注意结合“建筑用料说明”与其他图纸进行综合。“建筑用料说明”中,在各小项的前面有打上“√”的,为该设计所采用的做法。没有打勾的,非该设计所采用的做法。 3、如在建筑设计图中:“c20钢筋砼

jl(240400)配4φ16络φ6@200箍。”解读为:强度为c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梁,宽240mm,高400mm,配4条直径16厘(16mm)螺纹的主钢筋,每间隔200mm箍一个直径6厘的钢筋长方形环络。(长方形环络长约340--350mm,宽约180mm--190mm)。 4、如在建筑设计图中:“c20砼小柱(240240)配4φ12箍]6@200。”其中,“]6@200”为不规范标注,应为“φ6@200”。解读为:强度为c2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梁,截面为长240mm,宽240mm,配4条直径12厘(12mm)螺纹的主钢筋,每间隔200mm箍一个直径6厘钢筋的长方形络。小柱高度看该工程所标示的层高减去圈梁的高度后加上板面的厚度,因为圈梁与板面是浇筑在一起。 5、如在建筑设计图中:m5水泥砂浆砌mu10贝灰砂砖。“m5”表示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mu10”表示贝灰砂砖的强度等级。mu10代表贝灰砂砖的抗压强

工业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步从汽车拓展到其它领域。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中,模拟人体手臂而构成的关节型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运动空间大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尤其由柔性关节组成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cars to other fields. In all types of robots, the articulated robot arm simulation human for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large moving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robots. Especially flexible biomimetic robot composed of flexible joint in the field of service robot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application and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完整版)施工图预算1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 文) 天津市XX 小区2号楼施工图 预算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学号: 姓名:李树祥 专业:土木工程 系别:土木工程系 指导教师:常生福高级工程师 二〇一三年六月

摘要 施工图预算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是招标、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竣工决算的重要文件,根据具体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对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施工图预算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熟悉图纸、图集、定额,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按基础工程、士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门窗工程、砌筑工程顺序计算建筑部分工程量,按先地面、天棚,后墙面顺序计算装饰部分工程量,套定额得出总造价并复核结果是否有误。施工图预算计算和编制时,服从道理,不固执己见,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通过研究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应对不同的工程造价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综合方法的优缺点,在不同的工程条件下选择出最适宜的编制方法。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常用工料单价法,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常用综合单价法。从施工图预算最基本的两种编制方法出发,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综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造价公式等,在面对不同工程时选择最优的预算编制方法。 本设计是依据一套二层建筑的施工图纸,按照施工图预算书编制的程序,遵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天津2008定额说明为编制依据,而编制出来的一套工程预算书。在编制过程中,笔者详尽计算了各单位工程量,各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遵循定额中工程量计算规则,并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根据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形成了设计说明书工程预算书的编制是这次设计的重

建筑施工图纸看图技巧

精品文档看懂建筑图纸的技巧 一、识图 1、先看现场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概况及周围建筑对本工程的影响。 2、再看施工组织,大概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3、看施工结构图和建筑图,两图结合看,整体了解工程概况。 4、详细看施工图结合结构施工图集查看做法,建筑施工图结合建筑施工做法图集。 5、结构图从轴线尺寸看,查看剪力墙、柱、梁、板等配筋是否有无前后出入,结构是否与建筑图相符。梁、板等原位标高是否正确,卫生间板面是否标注详细,沉降缝处的结构处理是否合适,楼梯的做法是否详细,各种洞口的详细做法。 6、建筑图看每层的布置是否合理,非承重墙及承重墙的布置是否合理,梁、柱等布置是否美观,位置、尺寸与结构图是否一致,各种洞口有无精品文档2、建筑设计图纸中,长度一般以mm 为,有加以说明的除外;看图时注意结合“建筑用料说明”与其他图纸进行综合。“建筑用料说明”中,在各小项的前面有打上“啲;为该设计所采用的做法。没有打勾的,非该设计所采用的做法。 3、如在建筑设计图中:“c2(钢冈筋砼jl (240400)配4?16络?6@200箍。”解读为:强度为c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梁,宽240mm,高400mm,配4条直径16厘(16mm)螺纹的主钢筋,每间隔200mm箍一个直径6厘的钢筋长方形环络。(长方形环络长约340--350mm,宽约180mm--190mm)。 4、如在建筑设计图中:“C20砼小柱(240240)配4?12箍]6@200。”其中,“]6@200”为不规范标注,应为“?@6200”。解读为:强度为c2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梁,截面为长240mm,宽240mm,配4条直径12厘(12mm)螺纹的主钢筋,每间隔200mm箍一个直径6厘钢筋的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要求 主考:河海大学 一、毕业设计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工作实际进行选题, 选题后按任务书要求进行设计。 2、有一定的应用性和科学性,文笔流畅,表达清晰。 3、毕业设计提纲、初稿、完成稿均需A4纸打印。 4、以下为参考选题,也可自己选题。 二、做环评毕业论文的答辩要求: (1)各自准备好8-10分钟的PPT,介绍所做论文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重点部分(评级等级确定、工程分析、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等)要求介绍具体过程,不能一带而过(答辩的好坏计入成绩);(2)介绍完后由答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5分钟左右; (3)可以自带参考材料,但不能频繁翻阅,对自己做的主体内容必须熟练,并能迅速回答相关问题,答辩老师的提问主要是基于你们做的论文,但不限于此; 三、做工程设计论文的答辩要求: (1)各自准备好5-8分钟的PPT,介绍所做论文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重点介绍(工程规模、来水水质、处理目标、执行标准、处理工艺比选、工程投资、平面高程布置等)要求介绍具体过程,不能一带而过(答辩的好坏计入成绩); (2)介绍完后由答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5~8分钟左右; (3)可以自带参考材料,但不能频繁翻阅,对自己做的主体内容必须熟练,并能迅速回答相关问题 (4)答辩过程中的提问主要是基于设计的内容、步骤、要求,并会涉及主要构筑物工作的基本原理,但不限于此;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任务书(一) 一、毕业设计题目 某水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二、毕业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某水厂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研究、查阅文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 三、毕业设计任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相关要求进行某水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内容有: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污染防治措施; 4、环境风险分析; 5、总量控制; 6、公众参与等。 四、毕业设计成果 1、环境影响报告书 2、就环境影响评价中遇到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必要的讨论。 五、原始资料 选题后通过email向指导教师索取。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 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 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 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 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 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 1.4.2 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 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 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 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 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 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横向框架梁: 中跨梁(BC跨): 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 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 4 7.9 750 7250 > = = h l n= =h b) 3 1 ~ 2 1 (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 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 (2)其她梁: 连系梁: 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 = =h b) 3 1 ~ 2 1 (300mm~200mm 取b=300mm 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 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 b×h=300mm×600mm

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论文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指导教师:杨海红 二O一0年九月

一、毕业设计目的和要求 毕业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制图识图、理论分析、施工方案设计、计算机应用和工程造价编制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土建设计与施工内容、工程造价构成、工程量计算规则、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熟悉有关规范、规程、定额、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毕业设计特别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格、认真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二、设计题目 某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 三、设计内容 根据自选的建筑与结构施工图纸(多层建筑物,住宅、办公楼均可)编制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 1.熟悉图纸、定额及有关费用文件 2.划分工程项目,计算工程量 可按预算定额分部分项的顺序进行,计算时可列表计算,并写出计算公式。表格形式见表1。 使用当地的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也可使用全国统一基础定额。 4.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造价 在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出来之后,可按表2形式详细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造价。 单位工程土建造价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四部分组成。 间接费由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组成。一般以直接费为取费基础。 计划利润指按国家规定的计划利润率计取的利润,一般以直接费和间接费或人工费为基础计取。 税金指国家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该项费用按各省市规定计算。 列成表3形式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