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1、评价 2、预审 3、审批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七、特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八、建设项目重新评价
许可证制度
• 许可证制度含义 • 许可证的类型
外国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古典环境资源法(奴隶社会——工业革命) • 早期环境资源法(工业革命——二战结束前) • 当代环境资源法(二战后——至今)
1、“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资源法
2、“可持续发展”时期的环境资源法
(1)从本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国际环境法的萌芽期。这25年中,根据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登记,签订环境资源的国际公约仅有3件,其中最早出现的是1921年日内 瓦签订的关于油漆中使用无铅的公约。 (2)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前是国际环境法的初步成 长期。在这25年里国际环境法得到初步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国际公约共56件; (3)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82年内罗毕会议是国际环境法的蓬勃发展期,《人类环 境宣言》与《世界环境行动计划》 。 (4)内罗毕会议后到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国际环境法的成熟期,《内罗毕 宣言》和《世界自然宪章》。在这十年中,签订了40多件国际公约、协定,与我们关系比 较大的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 书》(1987),《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核成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 (1986),《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等等,更重要的 是,出现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高潮。 (5)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又名地球首脑会议(The Earth Summit),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 议。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1.5万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在国 际环境法方面取得的进展,突出的是:(1)通过和签署了5个文件,其中4个文件,即《里 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另一件是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维 护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是一个比较好的文件。(2)《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已经生效,是强行法,具有现行国际法最强的法律约束力。 (6)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第二次地球首脑会议)至今。由于国 际环境发展领域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相互交错,在里约环发大会以来的十年终,《21
(8、水土保持方案)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中介机构 1、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获得特定的资质证书 2、中介机构的环境评价管理:对评价结论负责 不得与负责部门存在利益关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项目指定中介机构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避免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2、公开公平公正。(除需保密外,要采取论证、听证等公众参与方式)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 1、地方建设用地总量和耕地保有量不得超过上级控制指标 2、省级规划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3、县级和乡镇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并公告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1、省级报国务院批准 2、省、自治区政府所在的市、人口百万以上的市、国务院指定的城市,其规划经 省级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3、其他的逐级上报省级批准,乡镇规划可经授权由市级政府批准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关系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的关系 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的制度 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信息管理制度
1、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4、环境听证、论证制度 5、环境公众监督
环境资源法基本制度
• • • • • • • • 概述 环境规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许可证制度 经济调控制度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恢复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自然资源禁限制度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概述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一般规划和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 划;工业、农业、 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资源的有关专项规 划。由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规划的制作者;规划的组织者;规划的评 价者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专项规划草案;环境影响报告书(内 容) 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规划草案;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编制草案和报告• 适地范围:中国领域和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 适事范围:所有对环境资源构成影响的活动和事项 • 适人范围:以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为
辅,包括自然人、单位和国家(国际组织)。
• 适时范围: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1、法律调整与法律关系
2、构成环境法律关系的社会关系(这里的社会关系应当从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和 调整范围作更为宽泛意义以上的理解,包括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3、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特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 1、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2、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3、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1、人口激增
2、大气污染
3、酸雨 4、臭氧层耗竭 5、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6、淡水危机和水体污染 7、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8、生物多样性、湿地锐减 9、森林砍伐日益严重 10、环境公害
当前环境热点问题
1、十一五发展规划 2、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3、循环经济 4、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5、环境与健康
当前环境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 • • • • • 环境权利研究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环境法 环境法主体研究 环境的诉讼机制 生态安全(生物安全) 循环经济立法
环境资源法教学内容
• 环境资源法总论
1、环境资源法的理论基础 2、环境资源法的基础理论(概念、主体、权利与义 务、法律关系、体系、基本原则、法律责任等)
3、环境资源法的制度构建
1)特定性
2)综合性 3)广泛性 4、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环境资源法体系
• • • • • • • 宪法规定 环境基本法 环境单行法 环境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法的有关规定 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条约
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国外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中国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环境规划制度
• • • • • 定义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制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 3、土地供给能力 4、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 1、下级服从上级原则 2、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3、提高土地利用率 4、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1、定义 2、特征
•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
物种平等原则
1、含义
代际公平原则
2、公约确定
2、公约确定
3、案例
1、含义
3、案例
生态优先原则
1、含义 2、法律确定 3、理论解析
预防为主原则
1、含义 2、公约确定 3、法律规定
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1、含义 2、公约确定 3、法律规定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 环境问题
1、第一环境问题与第二环境问题
• 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是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资源法特征
• • • • 1、综合性 2、技术性 3、公益性 4、共同性
立法目的和价值
• 立法目的: 1、保护和改善环境 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3、保障人体健康 4、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价值:
中国当前的环境问题
据世界银行估算,1996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中国专家测算,2003年中国 空气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15%。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 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虽排在世界第六位,但 产业水平低、规模小,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煤炭、钢材和水泥消耗量,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消耗 臭氧层物质产生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工业化过程中,管理水平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水 平以及污染负荷均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数据还显示,流经中国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 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有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 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 制度的一般理解与环境资源法律制度 • 分类: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自然资源法律制度 环境控制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环境法律责任制度以及环境纠 纷解决制度 环境预防制度、过程控制制度、环境事后救济制度 •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特征 • 1、适用对象上的特定性 • 2、规范组成上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 • 3、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约束性 •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确立的依据: • 1、具体体现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 2、依据国情 • 3、通过对法律的“立、改、废”来逐步完善
• 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宗旨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1)出现与立法
(2)我国的立法进程: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沿革与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建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计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国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古代环境资源法(儒家的生态伦理,如时 禁) • 民国时期的环境资源法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环境资源法 • 创业时期的环境资源法(文化大革命时期) • 改革开放后的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 法律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1、高度性标准 2、普遍性标准 3、特色性标准
•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概述
• 环境污染防治法 • 自然资源法 • 国际环境法
环境资源法一般概述
1、概念性研究 2、环境问题 3、环境资源法特征 4、环境资源法的目的和作用 5、环境资源法的适用范围 6、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7、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环境资源法概念性研究
• 环境与资源
1、环境与人类环境 3、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6、法律规定的环境(概括是和列举式)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5、其他 7、资源与环境 2、环境污染与自然环境破坏
当前的土地矛盾
• • • • 土地定价制度不合理(勾地制度) 对政府的政地行为缺乏有效约束 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 失地农民缺乏长久有效安置
国土空间“四类主体功能区”(十一五规划草案)
1、优先开发区域: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2、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3、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 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
• 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
1、近期目标(2010) 2、中期目标(2030) 3、远期目标(2050)
• 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布局
1、黄河上中游地区 3、“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 5、北方土石山区 7、青藏高原冻融区 2、长江上中游地区 4、南方丘陵红壤区 6、东北黑土曼岗区 8、草原区
许可证制度
• 许可证制度含义 • 许可证的类型
外国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古典环境资源法(奴隶社会——工业革命) • 早期环境资源法(工业革命——二战结束前) • 当代环境资源法(二战后——至今)
1、“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资源法
2、“可持续发展”时期的环境资源法
(1)从本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国际环境法的萌芽期。这25年中,根据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登记,签订环境资源的国际公约仅有3件,其中最早出现的是1921年日内 瓦签订的关于油漆中使用无铅的公约。 (2)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前是国际环境法的初步成 长期。在这25年里国际环境法得到初步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国际公约共56件; (3)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82年内罗毕会议是国际环境法的蓬勃发展期,《人类环 境宣言》与《世界环境行动计划》 。 (4)内罗毕会议后到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国际环境法的成熟期,《内罗毕 宣言》和《世界自然宪章》。在这十年中,签订了40多件国际公约、协定,与我们关系比 较大的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 书》(1987),《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核成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 (1986),《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等等,更重要的 是,出现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高潮。 (5)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又名地球首脑会议(The Earth Summit),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 议。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1.5万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在国 际环境法方面取得的进展,突出的是:(1)通过和签署了5个文件,其中4个文件,即《里 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另一件是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维 护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是一个比较好的文件。(2)《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已经生效,是强行法,具有现行国际法最强的法律约束力。 (6)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第二次地球首脑会议)至今。由于国 际环境发展领域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相互交错,在里约环发大会以来的十年终,《21
(8、水土保持方案)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中介机构 1、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获得特定的资质证书 2、中介机构的环境评价管理:对评价结论负责 不得与负责部门存在利益关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项目指定中介机构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避免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2、公开公平公正。(除需保密外,要采取论证、听证等公众参与方式)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 1、地方建设用地总量和耕地保有量不得超过上级控制指标 2、省级规划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3、县级和乡镇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并公告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1、省级报国务院批准 2、省、自治区政府所在的市、人口百万以上的市、国务院指定的城市,其规划经 省级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3、其他的逐级上报省级批准,乡镇规划可经授权由市级政府批准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关系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的关系 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的制度 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信息管理制度
1、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4、环境听证、论证制度 5、环境公众监督
环境资源法基本制度
• • • • • • • • 概述 环境规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许可证制度 经济调控制度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恢复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自然资源禁限制度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概述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一般规划和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 划;工业、农业、 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资源的有关专项规 划。由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规划的制作者;规划的组织者;规划的评 价者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专项规划草案;环境影响报告书(内 容) 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规划草案;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编制草案和报告• 适地范围:中国领域和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 适事范围:所有对环境资源构成影响的活动和事项 • 适人范围:以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为
辅,包括自然人、单位和国家(国际组织)。
• 适时范围: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1、法律调整与法律关系
2、构成环境法律关系的社会关系(这里的社会关系应当从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和 调整范围作更为宽泛意义以上的理解,包括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3、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特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 1、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2、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3、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1、人口激增
2、大气污染
3、酸雨 4、臭氧层耗竭 5、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6、淡水危机和水体污染 7、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8、生物多样性、湿地锐减 9、森林砍伐日益严重 10、环境公害
当前环境热点问题
1、十一五发展规划 2、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3、循环经济 4、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5、环境与健康
当前环境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 • • • • • 环境权利研究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环境法 环境法主体研究 环境的诉讼机制 生态安全(生物安全) 循环经济立法
环境资源法教学内容
• 环境资源法总论
1、环境资源法的理论基础 2、环境资源法的基础理论(概念、主体、权利与义 务、法律关系、体系、基本原则、法律责任等)
3、环境资源法的制度构建
1)特定性
2)综合性 3)广泛性 4、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环境资源法体系
• • • • • • • 宪法规定 环境基本法 环境单行法 环境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法的有关规定 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条约
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国外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中国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环境规划制度
• • • • • 定义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制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 3、土地供给能力 4、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 1、下级服从上级原则 2、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3、提高土地利用率 4、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1、定义 2、特征
•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
物种平等原则
1、含义
代际公平原则
2、公约确定
2、公约确定
3、案例
1、含义
3、案例
生态优先原则
1、含义 2、法律确定 3、理论解析
预防为主原则
1、含义 2、公约确定 3、法律规定
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1、含义 2、公约确定 3、法律规定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 环境问题
1、第一环境问题与第二环境问题
• 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是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资源法特征
• • • • 1、综合性 2、技术性 3、公益性 4、共同性
立法目的和价值
• 立法目的: 1、保护和改善环境 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3、保障人体健康 4、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价值:
中国当前的环境问题
据世界银行估算,1996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中国专家测算,2003年中国 空气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15%。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 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虽排在世界第六位,但 产业水平低、规模小,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煤炭、钢材和水泥消耗量,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消耗 臭氧层物质产生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工业化过程中,管理水平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水 平以及污染负荷均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数据还显示,流经中国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 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有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 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 制度的一般理解与环境资源法律制度 • 分类: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自然资源法律制度 环境控制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环境法律责任制度以及环境纠 纷解决制度 环境预防制度、过程控制制度、环境事后救济制度 •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特征 • 1、适用对象上的特定性 • 2、规范组成上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 • 3、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约束性 •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确立的依据: • 1、具体体现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 2、依据国情 • 3、通过对法律的“立、改、废”来逐步完善
• 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宗旨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1)出现与立法
(2)我国的立法进程: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沿革与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建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计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国环境资源法的演进
• 古代环境资源法(儒家的生态伦理,如时 禁) • 民国时期的环境资源法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环境资源法 • 创业时期的环境资源法(文化大革命时期) • 改革开放后的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 法律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1、高度性标准 2、普遍性标准 3、特色性标准
•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概述
• 环境污染防治法 • 自然资源法 • 国际环境法
环境资源法一般概述
1、概念性研究 2、环境问题 3、环境资源法特征 4、环境资源法的目的和作用 5、环境资源法的适用范围 6、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7、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环境资源法概念性研究
• 环境与资源
1、环境与人类环境 3、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6、法律规定的环境(概括是和列举式)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5、其他 7、资源与环境 2、环境污染与自然环境破坏
当前的土地矛盾
• • • • 土地定价制度不合理(勾地制度) 对政府的政地行为缺乏有效约束 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 失地农民缺乏长久有效安置
国土空间“四类主体功能区”(十一五规划草案)
1、优先开发区域: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2、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3、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 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
• 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
1、近期目标(2010) 2、中期目标(2030) 3、远期目标(2050)
• 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布局
1、黄河上中游地区 3、“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 5、北方土石山区 7、青藏高原冻融区 2、长江上中游地区 4、南方丘陵红壤区 6、东北黑土曼岗区 8、草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