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26课《全神贯注》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教材《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
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2、4自然段。
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要学生理解体会罗丹忘我的工作情景,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而第1自然段的言行描写,要让学生体会罗丹精益求精,严肃认真,执著追求的精神。
另外,这篇课文中挚友茨威格对女像的态度是对罗丹精神品质的衬托,而他所说的话则是对罗丹精神的赞扬敬佩。
所以,我采用“挚友”这一话题,作为导入课文的契机,然后探讨罗丹的全神贯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最后又回到一个“挚友”面对完全不理睬人的罗丹是怎么看的,学习茨威格说的话谈谈体会,以加深对罗丹精神品质的认识。
这样设计使课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地把握文本,领会中心。
课文中的人物:
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35岁时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示,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他创作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物造型,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他鼓励人们关注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的犹太家庭。
在世界各地游历时,结识了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和雕塑家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心里的焦躁》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9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体会课文中人物言行、神态的具体描写并学习这一写法。
3、了解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故事,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
神贯注。
教学重、难点:
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人物言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过程:
(课前)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做事认真,全神贯注的人?你能说说他的事情吗?
一、导入揭题
1、导入:今天我们也要来认识一个著名的雕塑家全神贯注的事情,他就是罗丹。
2、你在课前了解过罗丹吗?说一说。
师补充: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也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
他一生攀登,终于登上了米开朗基罗之后又一高峰。
3、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6课,全神贯注。
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要求想说话这样读。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来看学习提示。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大家想一想在学习提示中有什么要求?
生说说学习要求: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课文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现在就去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这个问题,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放声读课文。
2.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纠正读音;邀请、挚友、斯蒂芬·茨威格、仪态端庄、叽里咕噜、痴痴地微笑、踩得吱吱响、上锁、抹刀
部分正音;
注意“挚友”的意思:挚友什么意思?怎样的朋友称得上是挚友?课文中讲
的是哪两个人是挚友?罗丹和茨威格
(2)那么,课文讲了这对挚友间的一件什么事?
生答,注意强调“挚友”
概括主要内容: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到家里做客,面对罗丹刚完成的塑像,罗丹发现了毛病,并且全神贯注地修改,完全忘记了茨威格。
三、细读课文,品读人物言行
一)学习修改前
师:在面对罗丹刚完成的塑像时,罗丹和茨威格分别是怎么看的?
课文中哪里写明了?第一段出示,自己读读
你有什么疑问?
A理解“仪态端庄”:仪态端庄是什么意思?我们常用它来形容怎样的人呢?称塑像仪态端庄,你有什么感受?
B这样的女像,罗丹怎么认为?为什么说有毛病?读一读罗丹的话,出示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端详”:端详什么意思?别人都已经称为杰作了,罗丹为什么还要仔细端详一阵呢?你有什么感受?罗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做事认真。
板书:精益求精
读这句,读出,罗丹的反复思考,精益求精做事认真
二)、修改女像
师:那么,罗丹是怎么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的呢?请再去读读课文第二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如果有什么感触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生读句子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罗丹是怎么修改女像的,你有什么体会?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出示原句学生说说体会。
(这“一会儿上前,一会后退”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闪着异样的光”说明罗丹想到办法修改了,有了灵感,可是又和刚才的想法有冲突,在激烈地争吵。
)(“吱吱响”“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
工作紧张忙碌)
(关注学生怎么说)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师追问:一会儿上前干什么?后退呢?嘴里叽里咕噜会说些什么?为什么眼睛会有异样的光?省略号(变红),说明他还在做什么?想象说话。
指导读出罗丹修改时的兴奋,喜悦。
(你体会的真好,你能读出这样的罗丹吗?)
师引:在这一个小时中,罗丹他像——(出示句子)
(2)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
学生说说体会。
理解“喝醉了酒”:喝醉了酒是怎么样的?是真的喝醉了酒?(是因为全神贯注,他完全进入艺术创作的境界中,如痴如醉。
)
板书:完全投入
说话练习: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他在创作中忘记了什么?(说2-3人)唯独没有忘记的是什么?
(回旋)指导读句子:
师引读:在这大约一小时中,罗丹观察时前后左右一丝不苟,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出示学生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只见他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师引:忽然,罗丹有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出示学生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师引:就这样,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他像喝醉酒一样,
出示学生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师引: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中,如痴如醉地修改着,
出示学生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直接出示(3)再补充出示:大约过了一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
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痴痴地微笑”这痴痴的笑容中你读出了什么?(罗丹这才满意,他心里有了创作成功的喜悦。
)
·(出示全段)再读这些句子
师:我们看,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罗丹的动作、神态,(不同颜色表示)把罗丹创作过程中的全神贯注写出来了。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写法,只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写清楚,就能很好的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出来。
现在,让我们再次把这样一个全神贯注的罗丹好好读读。
读出全神贯注的感觉。
齐读
三)学习茨威格的话
师引:在罗丹全神贯注创作的一小时中,茨威格呢?他在哪儿?
这样一位“挚友”,是罗丹自己邀请来家里做客的朋友,并参观他的工作室,竟然将茨威格冷落在一边,甚至全然把茨威格忘记了。
作为被邀请的茨威格,他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生答,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最后一段:
那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
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为什么说“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茨威格明白了什么?(做事应该全神贯注)
再读:是的,他没有埋怨罗丹,没有责怪他,有的只是感激,只是对罗丹全神贯注的赞许和敬佩。
让我们再来读读茨威格说的话。
练笔:那么,此时此刻,学完了课文,你们又有什么感触?生写几句话,选择一个开头方式写在练习纸上。
反馈
师:老师也有同感。
出示老师的感受: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全神贯注。
读四、总结全文
师:(看板书)罗丹就是这样一个工作全神贯注的人,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
求精,观察仔细,认真思考,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也正是他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对艺术的创新精神,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为人类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课件
2、小结: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搜集其他名人全神贯注地读书、工作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26*全神贯注
精益求精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完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