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30T10:03:45.2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8期作者:陈友军[导读] 尿路感染作为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道并在泌尿道组织中繁殖。(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 421000)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尿路感染中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患有尿路感染的患儿。采集全部入组患儿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的中段尿或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入组患儿的尿液标本中培养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病原微生物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株明显多于革兰氏阳

性菌与真菌菌株,在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占全部革兰氏阴性菌的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药敏试验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在所试验的药物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儿尿路感染中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要病原微生物。通过相关药敏试验可知,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应将其作为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可以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小儿;抗菌药物

尿路感染作为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道并在泌尿道组织中繁殖,引起泌尿道组织与局部的粘膜中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尿路感染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多发生于成人,而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泌尿道解剖结构的特点,使得儿童成为上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并且上尿路感染往往会对儿童群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再加上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因此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受到了极大影响。[1]本文探讨了在小儿尿路感染中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希望为今后临床中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患有尿路感染的患儿。患儿年龄为1岁~13岁,平均年龄(4.72±1.15)岁;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44例;病程为3天~9天,平均(4.32±1.56)天。入组标准:诊断明确并且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尿路感染患儿,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呕吐、恶心、腰痛、肾区叩击痛、精神萎靡以及全身不适等,以及败血症、黄疸等症状;患儿的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取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儿近15天内未服用过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并且患儿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药物无过敏等禁忌。

1.2 研究方法

采集全部入组患儿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的中段尿或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所用的药敏试验方法为改良琼脂扩散敏感试验,即Kirby-Bauer法。该试验是将待见尿液标本均匀涂在水解酪蛋白胨培养基,即Muller hinton上,并将培养基置于孵育箱中对标本进行培养,孵育箱温度设置在35℃左右,在孵育箱中的平板孵育时间一般为18~24小时。在标本培养结束后对抑菌环的直径进行准确测量,界限为抑菌环边缘处肉眼不可见的细菌显著生长边界,并根据抑菌环的直径来判断细菌的敏感性,同时分析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3 评价指标

对入组患儿的尿液标本中培养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病原微生物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所得的数据资料使用均值±标准误(`x±s)来表示,对各组间的数据比较则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义。

2 结果

2.1小儿尿路感染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在92例尿路感染患儿的尿液标本中培养出123例菌株。在所有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株有101株,占82.11%;革兰氏阳性菌有19株,占15.45%,真菌菌株有3例,占2.44%。由此可知,在小儿尿路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株明显多于革兰氏阳性菌与真菌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发现,占有大部分的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占全部革兰氏阴性菌的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在尿路感染患儿的尿液标本中培养出的101株革兰氏阴性菌中,有26株大肠埃希菌,19株肺炎克雷伯菌,19株奇异变形杆菌和37株其他种类的革兰氏阴性菌株。对以上菌株进行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进行药敏试验的药物包括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氨苄西林以及氨苄西林-舒巴坦。通过药敏试验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在所试验的药物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尿路感染可以依据感染部位、发病年龄的不同分为以下3中临床表现形式:①无症状性细菌尿。在年龄较小的女童中发病率较高,无症状性细菌尿的临床表现为仅在尿液标本细菌培养中出现阳性结果,而患儿自身无任何感染相关症状,此类患儿常会被忽视病情而延误治疗最佳时机,进而引起症状性尿路感染。②肾盂肾炎。在婴幼儿中肾盂肾炎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小儿更高,此类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且多合并有发热,甚至部分患儿会同时出现惊厥、寒战等,另外,也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发黄等其他全身不适症状。肾盂肾炎在年龄较大的患儿中也会出现肾区叩击痛与腰痛的症状。③膀胱炎。相比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多发于年龄较大的女童,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多为尿急、尿频、尿不尽、排尿困难、尿失禁以及下腹部不适等,还会有一小部分患儿尿液中发出恶臭味。[3]另外,由于小儿尿路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每种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抗菌药物不尽相同,因此临床中在治疗小儿尿路感染时,需要医护人员首先判断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尿路感染中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要病原微生物。通过相关药敏试验可知,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应将其作为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可以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宛传丹,秦一鸣,宋逸萍,等. 2007-2011年儿童院内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其耐药率变化趋势[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3):254-257.

[2]刘文鹍,李明生. 小儿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7(4):766-767.

[3]余灵芳,陈敏广,杨青,等. 儿童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112例临床治疗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7):534-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