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幻灯片 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向距离代表时间,每一mm(一小格) 代表0.04s。
• HR(心率)=60/P-P(R-R) • 各波的时间测量应选择波形内缘起点到内
缘终点。
2021/3/15
Hale Waihona Puke 22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2021/3/15
23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纸上纵向距离代表电压,用以计算各 波振幅的高度或深度,1小格为1mm,代表 0.1mV。
2021/3/15
14
2021/3/15
15
2021/3/15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16
2021/3/15
17
胸导联
• 亦是一种单极导联,把探查电极放置在
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 这种导联方式,探查电极离心脏很近, 只隔着一层胸壁,因此心电图波形振幅 较大 常用的几个胸导联位置见(书图7-
6),包括V1至V6等6个导联。V1 、V2 、导
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 V3、V4介于两者之间。
2021/3/15
18
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 2021/3/15
19
2021/3/15
20
2021/3/15
21
心电图的测量
一、各波段时间的测量与心率检测
• 小方格的各边细线间隔均为1mm。
正向波形的测量,应以基线的上缘测至 波形的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负向波形的测量,应以基线的下缘测至 波形的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021/3/15
24
平均心电轴
• 正常心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指向左下。 • 检测方法:目测法
一般通过观察Ⅰ与Ⅲ导联QRS波群的 主波方向,可以大致估计心电轴的偏移情 况。
如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 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 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 左偏;如 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 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右心室被
转向后,故V3、V4呈现左心室外膜qR 波 型。显著逆钟向转位时,V1-2也呈现qR 型,需加做V2R 或V4R才能显示出右心室 外膜的波型,显著逆钟向转位多见左心
室肥厚。 2021/3/15
27
心电图图形转位示意图
2021/3/15
28
正常心电图1
2021/3/15
2021/3/15
4
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
一)极化状态 二)除极 三)电偶学说 四)复极
2021/3/15
5
2021/3/15
6
心肌细胞复极过程
2021/3/15
7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1、P波 2、P-R段 3、P-R间期 4、QRS波群及命 名 5、ST段 6、T波
2021/3/15
8
心电图各段波形组成和命名
心电图基本知识
2021/3/15
1
心电图概念
• 简写为ECG • 心脏机械性收缩前,先产生电激动,
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以经过人体 组织传到体表。
•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 变化的曲线图形。
2021/3/15
2
心电图机和导联线
2021/3/15
3
正常心脏传导系统
2021/3/15
9
R
20心21/3/1脏5 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10
心脏的导联系统
• 心脏除极、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
通过容积导电传至身体各部,并产生电位 差,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 图机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 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 图导联(lead)。常用的导联如下:
找有没有 “P”波, 即是否存在? 如有“P”波 ----- 是否按规律出现? 频率? “P”波波型特点是否正常:
P波 P波前1/3代表右心房除极,中1/3代表右左 心房共同除极,后1/3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的宽度(时间): <0.12s,儿童<0.09s。
振幅: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Ptfv1 >-0.04mm·s
2021/3/15
33
P波在avR导联倒置,在Ⅰ、Ⅱ、avF、 V4-V6直立,这是窦性P波的标志,其他 导联随便。
•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avF导联倒
置,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冲动起源于房 室交界区。
2021/3/15
34
① 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P波, 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 I导联:左臂(正极) • II导联:左腿(正极) • III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右臂(负极) 左臂(负极)
I导联:左臂(正极) 右臂(负极)
II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III导联:左腿(正极) 左臂(负极)
2021/3/15
13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电极位置及电极连接方式
图中实线表示aVR、aVL 、aVF导联检测电极与正极连接, 虚线表示其余二肢体电极同时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
29
正常心电图2
2021/3/15
30
波形
• P波:心房除
极产生的电位 变化
• P-R段:心房
复极及房室结、 希氏束、束支 的电活动
• QRS波群:心
室除极产生的 电位变化
• ST段及T波:
心室复极产生 的电位变化
2021/3/15
31
正常心电图与正常值
2021/3/15
32
第一步 : 找“P”波
Ⅱ
P波
2021/3/15
35
第二步 : 看PR间期 正常值:0.12 — 0.20 Sec
2021/3/15
36
2. P-R间期
• P波开始至QRS波开始的一段时间,表示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又 称房室传导时间。
• 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12s-0.20s,它
与年龄及心率快慢有关,健康人心率在 50~60次/分时,P-R间期>20s表示有房 室传导障碍。
2021/3/15
25
心电图电轴偏移目测法
2021/3/15
26
心脏循长轴转位
• 顺钟向转位 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
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察)放置
时,使右心室向左移,左心室则相应地
被转向后,故自V1至V4,甚至V5、V6均示 右心室外膜rS 波形,明显的顺钟转位多
见于右心室肥厚。
• 逆钟向转位 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
2021/3/15
11
肢体导联
• (一)标准导联
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 的电位差。包括Ⅰ、Ⅱ、Ⅲ导联 。
•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包括avR、
avL 、avF导联。
• 心电图机有红黄绿黑四种颜色的夹子,
分别夹在右手、左手、左脚和右脚上。
2021/3/15
12
标准双极导联的电极位置及正负极连接方式
• HR(心率)=60/P-P(R-R) • 各波的时间测量应选择波形内缘起点到内
缘终点。
2021/3/15
Hale Waihona Puke 22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2021/3/15
23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纸上纵向距离代表电压,用以计算各 波振幅的高度或深度,1小格为1mm,代表 0.1mV。
2021/3/15
14
2021/3/15
15
2021/3/15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16
2021/3/15
17
胸导联
• 亦是一种单极导联,把探查电极放置在
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 这种导联方式,探查电极离心脏很近, 只隔着一层胸壁,因此心电图波形振幅 较大 常用的几个胸导联位置见(书图7-
6),包括V1至V6等6个导联。V1 、V2 、导
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 V3、V4介于两者之间。
2021/3/15
18
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 2021/3/15
19
2021/3/15
20
2021/3/15
21
心电图的测量
一、各波段时间的测量与心率检测
• 小方格的各边细线间隔均为1mm。
正向波形的测量,应以基线的上缘测至 波形的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负向波形的测量,应以基线的下缘测至 波形的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021/3/15
24
平均心电轴
• 正常心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指向左下。 • 检测方法:目测法
一般通过观察Ⅰ与Ⅲ导联QRS波群的 主波方向,可以大致估计心电轴的偏移情 况。
如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 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 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 左偏;如 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 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右心室被
转向后,故V3、V4呈现左心室外膜qR 波 型。显著逆钟向转位时,V1-2也呈现qR 型,需加做V2R 或V4R才能显示出右心室 外膜的波型,显著逆钟向转位多见左心
室肥厚。 2021/3/15
27
心电图图形转位示意图
2021/3/15
28
正常心电图1
2021/3/15
2021/3/15
4
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
一)极化状态 二)除极 三)电偶学说 四)复极
2021/3/15
5
2021/3/15
6
心肌细胞复极过程
2021/3/15
7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1、P波 2、P-R段 3、P-R间期 4、QRS波群及命 名 5、ST段 6、T波
2021/3/15
8
心电图各段波形组成和命名
心电图基本知识
2021/3/15
1
心电图概念
• 简写为ECG • 心脏机械性收缩前,先产生电激动,
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以经过人体 组织传到体表。
•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 变化的曲线图形。
2021/3/15
2
心电图机和导联线
2021/3/15
3
正常心脏传导系统
2021/3/15
9
R
20心21/3/1脏5 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10
心脏的导联系统
• 心脏除极、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
通过容积导电传至身体各部,并产生电位 差,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 图机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 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 图导联(lead)。常用的导联如下:
找有没有 “P”波, 即是否存在? 如有“P”波 ----- 是否按规律出现? 频率? “P”波波型特点是否正常:
P波 P波前1/3代表右心房除极,中1/3代表右左 心房共同除极,后1/3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的宽度(时间): <0.12s,儿童<0.09s。
振幅: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Ptfv1 >-0.04mm·s
2021/3/15
33
P波在avR导联倒置,在Ⅰ、Ⅱ、avF、 V4-V6直立,这是窦性P波的标志,其他 导联随便。
•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avF导联倒
置,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冲动起源于房 室交界区。
2021/3/15
34
① 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P波, 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 I导联:左臂(正极) • II导联:左腿(正极) • III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右臂(负极) 左臂(负极)
I导联:左臂(正极) 右臂(负极)
II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III导联:左腿(正极) 左臂(负极)
2021/3/15
13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电极位置及电极连接方式
图中实线表示aVR、aVL 、aVF导联检测电极与正极连接, 虚线表示其余二肢体电极同时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
29
正常心电图2
2021/3/15
30
波形
• P波:心房除
极产生的电位 变化
• P-R段:心房
复极及房室结、 希氏束、束支 的电活动
• QRS波群:心
室除极产生的 电位变化
• ST段及T波:
心室复极产生 的电位变化
2021/3/15
31
正常心电图与正常值
2021/3/15
32
第一步 : 找“P”波
Ⅱ
P波
2021/3/15
35
第二步 : 看PR间期 正常值:0.12 — 0.20 Sec
2021/3/15
36
2. P-R间期
• P波开始至QRS波开始的一段时间,表示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又 称房室传导时间。
• 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12s-0.20s,它
与年龄及心率快慢有关,健康人心率在 50~60次/分时,P-R间期>20s表示有房 室传导障碍。
2021/3/15
25
心电图电轴偏移目测法
2021/3/15
26
心脏循长轴转位
• 顺钟向转位 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
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察)放置
时,使右心室向左移,左心室则相应地
被转向后,故自V1至V4,甚至V5、V6均示 右心室外膜rS 波形,明显的顺钟转位多
见于右心室肥厚。
• 逆钟向转位 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
2021/3/15
11
肢体导联
• (一)标准导联
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 的电位差。包括Ⅰ、Ⅱ、Ⅲ导联 。
•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包括avR、
avL 、avF导联。
• 心电图机有红黄绿黑四种颜色的夹子,
分别夹在右手、左手、左脚和右脚上。
2021/3/15
12
标准双极导联的电极位置及正负极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