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尿标本的注意事项
注明是否使用抗生素 女性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会阴部分泌物过多,应先清洁冲洗再收集 4-8℃保存不可超过24小时 标本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存放于冰箱
.
21
怎么样才算是一份合格的尿液标本?
清洁中段尿 • 尽量取晨起第一次尿液 • 弃去开始流出的尿液,以冲刷尿道口的细菌,取能代表膀胱部位病原菌的中段尿
.
22
.
23
要取下针头
.
24
三、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 标本采取规范
.
25
下呼吸道标本标本送检指征
1、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血性、铁锈色或红棕 色胶胨样痰。
2、咯血:肺结核病人常痰中带血。 3、呼吸困难 4、发热 5、胸痛:当炎症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会发生胸痛。 6、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5 ~ 50%可能发生菌血症,应
⑴ 发热≥38.5℃伴下列一项 A. 寒战 B. 肺炎: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5~50%可能发生菌血症,应 同时作血培养。 C. 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5天 D. 白细胞>1.8万/mm3 E. 感染性心内膜炎 F. 收缩压低于90mmHg G. 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 ⑵ 发热≥39.5℃须抽血培养
.
10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 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80%
.
14
采血时机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
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心内膜
炎(持续性菌血症)例外;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
.
Clin Chem Lab Med. 2006;44(6):7505 -9
细菌诊断标本采集原则
用抗菌素前采集,不同时期、不同标本 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采集真正病灶处且足量标本→避免假阴性 标本需新鲜,不可添加防腐剂 立即送检→愈新鲜标本愈容易分离病原菌
.
6
一、血培养操作规范
减少细菌耐药性
.
3
规范化采集
提供重要临床 感染信息
标本
不符合要求
处理失当造成 污染
.
结果无意义 误导临床
4
检验前误差
检验前误差是导致检验结果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检验前误差: 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及运送不规范
Clin Chem. 2007 Jul;53(7):1338-42. Epub 2007 May 24
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的白细胞)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000109/L) 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 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 昏迷 ,休克 多器官衰竭 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
术后感染…) 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
.
ຫໍສະໝຸດ Baidu
9
血培养送检指征(须100%送检率)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
1
合格标本的结果才能引导(而非误导) 做出正确的临床决定
我们应该追求: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 断的前提!
.
2
标本采集的意义
明确诊断真正致病菌 病情追踪 指导制定治疗措施
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更换
预后推测
导尿管尿液 • 集尿袋内的尿液不能用作培养; • 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因为很难避免没有尿道菌群污染。 • 留置导管尿液标本常通过专门的采样端口采集,不能把导尿管与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
尿培养标本送检 • 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 • 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会生长繁殖,因此若30min内不能及时培养尿液则必须 冷藏,但也要尽可能及时送检,不宜超过8h
.
19
尿培养样本采集方法(2)
4、留置导尿管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则 松管弃其前段尿液,使用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 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或靠 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应注意不能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送检
标本采集应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 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
.
7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查病原菌对诊断以下疾病很重要 -菌血症,真菌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不明原因感染 -假体植入后感染(人工关节,人工瓣膜)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化脓性关节炎 -肺炎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最有价值的手段
.
8
临床常见的采血指征
发热(38C)或低温(36C)、寒战 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
.
18
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1)
1、 清洁中段尿(晨尿最佳)约10 ~ 20ml直接排入专用 的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h内接种。
2、 耻骨上膀胱穿刺: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 方法。
3、 直接导尿:可减少污染,准确反映膀胱感染情况。
标本采集应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 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
采集方法
1、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2、准备血培养瓶:检查血培养瓶有无破损、培养
液有无变色或混浊、是否在有效期等,用75%酒精 消毒血培养瓶塞,作用60s,待干。
整个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
11
采集方法
3、皮肤消毒:用2根安儿碘棉签,以穿刺点为圆心, 以约5cm直径画圈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0s。 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 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如果病人手臂皮肤不够干 净,则需重新擦拭。在洁净后不要触摸穿刺部位
整个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
12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不超过4小时。 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
13
抗生素使用前送检
4.14.5.6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 药监测
(B)1、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39℃才抽血,而错过时机。
.
15
血培养假阳性的危害
1、增加患者抗生素用量,破坏其微生态环境 2、延长了住院天数 3、延误病情诊断 4、增加经济负担
.
16
二、泌尿道感染标本采集规 范
.
17
尿液培养标本送检指征
1、 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2、 肉眼脓尿或血尿; 3、 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4、 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 尿常规异常:白细胞,细菌计数,亚硝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