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1-06-28T10:47:16.773Z 来源:《素质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奇

[导读] 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较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李奇贵州省望谟县打易中学552301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学数学的课堂上,避免不了有后进生的存在,是什么在阻碍他们学习?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了产生后进生的原因。并从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打下基础。关键词:后进生成因对策

后进生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固、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靠抄袭他人来完成、考试经常不及格、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没有积极性等等。在这些学生面前,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那么厌学、惧学呢?”现结合四年来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主观:主观上的因素是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其表现如下。

(1)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较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自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自信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缺乏自信,漫不经心,避而不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请教他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知难而退,抄袭了事。

(3)缺乏责任感。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听不懂的消极思想,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4)自学能力和基础差。不能认真地学习分析课本,总结不出课本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从而导致了学习两极分化。

(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那么这样的学生将会越学越好。相反,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学习数学。

(6)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八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就表现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并且这类学生既不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总是以不懂装懂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

2、客观:客观上的因素也是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家庭方面: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由于自身文化低,对子女的教育无法管理,他们只注重结果,根本就不注重怎样耐心细致地去辅导的过程,他们又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于是导致学生学习差。这些家长当中有的望子成龙心切,不从自己的子女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不是打就是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对孩子的成绩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放任自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不再重视,学与不学一个样;有的又过于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地学习,从而让学生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2)教师方面:①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②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呆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③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弱势群体,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④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来自于工作、生活、家庭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迁怒于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⑤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敬畏感。

(3)社会方面:当前的社会有一部分人没读过几天书,却靠钱权关系或机遇挣到大钱;或有些靠不法手段成了“爆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过早地放弃了求学的观念。只想混日子或逃避家里的农活。部分学生觉得读书无用,有许多大学毕业没有找到饭吃呢?不读书同样可以去当老板,甚至还有许多家长也这样教育孩子;还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上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

二、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重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呢?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只要教育中能献出爱心,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非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