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W-300说明书

YFW-300说明书
YFW-300说明书

一、概述

对于旋转机械(如电机、风机、发动机等)由于其旋转体不平衡而产生的振动,将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效率、寿命、设备和人身安全,而动平衡机则是解决旋转体(以下简称转子)动不平衡最为有效的手段.

动平衡机种类繁多,目前我厂生产提供的硬支承动平衡机与其它种类动平衡机相比,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一次定标和显示直观等特点。因此该机非常适用多品种大、小批量转子的动平衡检验。

二、技术规范

1、参数

项目单位量值

(1)平衡转子重量范围㎏10--300

(2)摆架中心距床面高度㎜700

(3)平衡转子轴颈范围㎜Φ10-Φ90

(4)联接端面距摆架中心最大距离㎜1600

(5)二摆架中心最小距离㎜200

(6)平衡转速:高速 rpm 1300

中速 rpm 650

低速 rpm 325

(7)电动机功率 YDl32 S—8/4 KW 3.0/4.5

2、主要技术性能

1)每校正面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Umar ≤1gmm

2)不平衡减小率 URR ≥90%

三、主机结构原理

本机由车头箱、摆架、万向联轴节、信号放大机构、传感器五部分组成。车头箱电机经双级塔轮三角皮带拖动主轴旋转,主轴通过万向联轴节带动工件旋转。工件不平衡量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迫使摆架振动,并通过传感器将机械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电缆输给电测箱。另一方面,主轴尾部与主轴联接的基准光电信号,所产生的与工件同频的脉冲信号同时输入电测箱,左右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和基准信号,在电测箱内经各电路运算放大处理后,分别输入到数字显示表,显示出左右校正面上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值,本机所用的双速电机经塔轮及万能转换开关变换后,具有四种速度,其万向联轴节输出力矩如下:

4.5KW 1300转/分 M=2.4kg.m

4.5KW 712转/分 M=4.4kg.m

3.0KW 712转/分 M=2.7kg.m

3.0KW 325转/分 M=5.9kg.m

本机详细结构,参见附图二

四、安装及基础

本机应安装在干扰源(各种振动、机床频繁启动等)较少的地方,否则数字易受干扰而晃动,影响平衡精度。

安装基础对硬支承动平衡机极为重要,一般基础重量应大于最大平衡工件重量的十倍,具体要求见附图一。基础浇铸干硬后,方可安装。安装时要用水平仪校正水平,使纵横两个方向达到0.5/1000以内,并将地脚螺丝紧固。

五、硬支承动平衡机原理

所谓硬支承动平衡机是指平衡转速远低于参振系统共振频率的动平衡机。一般取W<0.3W0。W0一参振系统共振频率,W一平衡转速角频率。

1、测量原理分析

在硬支承动平衡机中,由于轴承支架刚性很大,故转子不平衡量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仅能使轴承支架产生微小摆动,因而转子和轴承支架水平不产生振动偏移,这样的作用力可认为是作用在简支架上面的“静力”,因此,可用静力学原理来分析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不难理解,对于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转子(所谓刚性转子,即在任何力的作用下都不会产生形变),总可以在与旋转轴线垂直而不与转子重心相重合的二个平面上(称作“校正平面”)减去和加上适当的重量来达到动平衡.当转子旋转时,支架上的轴承会受到“不平衡”交变动压力作用,这个动压力就包含“不平衡”的大小和相值,因此对这个“动压力”经转换处理后,可精确地得到转子两校正面平面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向。

由于传感器是安装在支承轴承处,而在实际对转子的平衡中,并不是可以在转子的任何位置都可加重或去重的,因此,在平衡时需确定两个工艺允许的校正平面,这就需要把轴承处测到的不平衡力信号换算到两个校正平面上去。这可利用静力学原理来实现。其原理如下:

图中: a c:左、右校正平面对左、右支承轴承间的距离

b:左、右校正平面间的距离

r1 r2:左、右校正平面的半径

W:旋转角速度

根据已知条件a、b、c、r1、 r2和FL,FR(可由传感器测量)及W求mL、mR。

解:按根据静力学原理,转子处于动平衡须满足∑F=0,∑M=0的初始条件,由此可得方程如下:图中:

Fl Fr:左、右支承轴承上承受的动压力

Fl Fr:左、右支承轴承上承受的动压力

fL fR:左、右校正平面上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力

mL mR:左、右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

联解方程组(1)、(2)可得

mR=1/r2W2[(1+c/b)*FR-a/b*FL]—--—————--(3)

mL=l/r1W2[(1+a/b)*FL-c/b*FR]————————(4)

公式(5),(4)的物理意

(1)a、b、c、r1、r2、w为已知,则校正平面上应加的校正量(或减去的校正量)可直接测出,并以克数显示,实现了轴承处测到的不平衡力信号向校正平面的转换。

(2)由公式(5)和(4)可看出,工件两校正面的不平衡量的相互影响(a/b*FL和c/b*fR)取决于a,b.c等具体尺寸,这可在电箱中设置a.c,l/b

乘法器电路来消除。

根据转子的不同形状,按其校正平面与支承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六种不同的装载形式,通过计算可得到四种模拟方程式。详见附表(计算略)。

六、操作使用说明

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特别是轴颈,滚轮摆架底部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部位等连接处,都要进行擦试清洁,并在滚轮上加少许清洁的机油,严禁转子与联轴节未接好就开车。

(2)根据转子和联轴节尺寸配好接头,其要求是形状对称,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重量要轻,各档内外圆同心,工件和联轴节凹孔配合精度为D1/d 要保证同心和端面垂直。

(3)调整两摆架距离从适应转子两端轴承间距离,并根据转子轴颈尺寸,参看滚轮架标尺读数调好滚轮架高度并紧固。

(4)将工件与万向联轴节联好并紧固,同时将联轴节的行程调

节紧定螺钉固紧。

(5)转速选择由工件质量、初始不平衡量来确定,—般160公斤以下的转子可用高速或中速。大于160公斤的转子用中速或低速,初始不平衡量较大,应先用低速初平后再改用中速或高速,否则会使转子在支承轴承上跳动。对于重量不大,但外径大或带有风叶的转子当影响到拖动功率而不易启动时,亦应用低速校正。

具体选择详见电动机功率与工作转速对飞轮力矩GD’的限止表。

(6)对平衡重心在左右两支承架外侧的工件,应将安全架压紧滚轮压于

工件端的轴颈上,方可开机校验。

(7)为减小光点晃动,工件轴颈和滚轮外赃避开相同或接近以免干扰,其比例最好在0.8,以下或1.2以上。

2、电气控制部分:(控制原理见附图六、七)

(1)本机电动机电源采用380V/50HZ,电测箱电源为220/50HZ。

(2)电机通电后如联轴节与转子连好行程开关2XK闭合,将转速转换开关拨到高速或低速挡(中间为停止),即可启动。停车时可按停止按钮或车头箱右侧的制动手柄,制动后,应将制动手柄抬起,为下次开车接通电路。

(3)本机规定转子转动方向为:由车尾向车头看,顺针方向旋转。

3、注意事项:

(1)转子的实际平衡转速必须与调整时按钮表示的转速相一致.

(2)测量灵敏度的提高一对大直径的轻型转子为在低速平衡时获得高精度,可以真实半径的分数这一虚构值来代替半径的实际尺寸。此时灵敏度所提高倍数正好是半径减小的倍数。即读数值增大的倍数就是半径减小的倍数。

4、特殊转子的平衡方法:

A、在两校正平面上,必须按固定角度值位置,减重和加重的转子对这类转子进行平衡时,可以把矢量表的极座标度盘换上矢量分解标度盘,将光点指示的量值分解到对应的坐标轴上平衡即可。

B、带有叶片的转子平衡

对于此类转子为减小叶片旋转时受空气阻流的影响,应用纸封住进风口再行校验。

C,薄片状转子的平衡

所谓薄片转子是指两校正平面间的距离L远小于其外径D,即L/D≤0.1,对于此类转子可用静平衡的方法一单面平衡来校验。

令A、B、C≥100按电箱说明,用静偶分解原理作静平衡工艺。

七、维护与保养:(机械部分)

(1)经常保持机器清洁,导轨面上应经常涂油防锈,非常用导轨面涂油后应加贴油纸保护。

(2)滚轮表面更不准粘有任何灰尘和杂物,使用时要在滚轮表面不断加些清洁机油,在移动加有工件的摆架时,应同时转动工件或两个摆架同时移动,以免滚轮表面损伤。

③使用制动手柄制动时,不宜用力过猛,应先轻后重以免损伤万向联轴节。

(4)工作完毕应用塑料防尘罩套在摆架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