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与美国太平洋战场获胜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4,2011
General.No.122
2011年第4期(总第122期)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8月最终结束,历时八年。在此期间中国付出了巨大地牺牲,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中国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民族自卫战,而且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二战中,中国和美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两大主力,美国方面于1941年12月参战,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击,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中国则是亚洲太平洋战场的主要承担者,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海外军事力量的主力。中、美两国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日本于1941年偷袭珍珠港开始与美国交锋,从1937—1941年四年的时间内中国坚持与日作战,中国抗日战争到底于美国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关系,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释。
一、中国抗战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首先,从日本的战略目标来看,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富于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最后目标不仅仅是侵占中国,而是要在侵占中国的基础上征服亚洲,控制世界。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公开宣称“要继续列祖列宗的伟业”,“安抚尔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用武力征服世界。20世纪20年代,他就策划“利用中国的富源”,“和赤俄发生冲突”,“与美国一战”。1936年修改帝国国防计划时,日本又
把美苏列为第一“假想敌国”,其基本国策中提出:“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上地位的同时,向南太平洋发展”,“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在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海军军备应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为目标,充实足够的兵力”。从上述日军的计划与目标来看,日本法西斯的最终目的是对抗苏美,称霸世界。侵略中国只不过是为达到上述目标而实行的“中间突破”,然后攫取丰富的战略资源,再“南进”或“北进”,进一步扩张侵略范围。在整个太平洋地区,日
本处在中美两国的中间地带。日本一旦开始对外扩张,
向南将会危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向西就将入侵中国,占领太平洋防务的中心位置。从20世纪日本的国力来分析,他还没有能力同时向中美两国宣战。无论日本首先选择对那一方采取军事行动,都会确保另一方暂时安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首先选择侵略中国作为其对外扩张的“中间突破”,等攫取中国丰富的战略资源后再“南进”。日本原计划3个月内占领中国,而后“南进”,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拖住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伐,至1941年日本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实施其“南进”计划,与美国争夺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可见中国抗战避免了日本首先对美国开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
中国抗战与美国太平洋战场获胜的关系
费晓华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730030)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陆军主力的牵制,推迟了日本
“南进”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为美国赢得了备战时间;中国抗战对日本财力物力的消耗,使日本背着沉重的包袱发动太平洋战争,减轻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和配合美国对日作战,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关键词:抗战;美国;反法西斯战争
中图分类号:K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58(2011)
04-0088-03收稿日期:
2011-06-23作者简介:费晓华(1985———),女,甘肃省兰州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U.S.Pacific Battlefield Winning
FEI Xiao-hua
(Historical Culture Institut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030,China )
Abstract:China's Anti-Japanese War delayed Japan's "south into"plan,which bought time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cific war;Chi-na's Anti-Japanese War consumes resources of Japan,it lead to Japan carrying a heavy burden in the Pacific War which eased the Amer-ican pressure;China's Anti-Japanese War effectively support and cooperate with the United States,it has a U.S.defense frontline role,China's Anti-Japanese War for the world has contribute to Anti-fascist War.Keywords:Anti-Japanese War;the United States;Anti-fascist War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间接有利于美国的国防安全。
其次,从美国方面来看,为稳定亚洲局势美国出台了亚洲战略。这个战略包括两个层次:在战时使中国成为一个可靠的军事同盟;在战后通过中国来控制亚洲。前者侧重于军事,后者侧重于政治。就其军事目标来看,主要是解决美日矛盾。中国在解决美日矛盾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这是罗斯福设计亚洲战略时着重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罗斯福的一些重要幕僚向他提出了许多建议。如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在给海军上将兼罗斯福私人参谋长李海的报告中提出:中国是美国在亚洲的防御堡垒和最重要的盟友,挫败日本图谋的唯一办法是援助蒋介石,同时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此外,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和国务院远东事务顾问项白克也提出一种原始的多米诺理论:中国处于太平洋防务的中心点,如果日本获胜,就会破坏西方横跨东南亚和太平洋的整个地位。而美国驻日大使格鲁认为:中国抗战是美国最有力的自卫方略”。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上校也表示:“如果日本人在中国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1]这些建议的核心点就是要求美国同中国结盟,正是从以上战略考虑出发,罗斯福很快形成一个亚洲战略的初步思想:维持中国抗日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2]
1940年9月,德、意、日缔结军事同盟后,美国决策集团一再强调这一点。同时,美国要求取得太平洋上的优势,以及掌握战后和平中心地位和维护其霸主地位,则必须依赖中国战场。一旦中国战败,从政治上说,日本的威信和侵略性会明显地增长,美国的影响将会减弱;从经济上说,日本将从中国攫取它所需要的资源,利用天时地利之优势,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将美国彻底赶出太平洋地区;从军事上说,美国将失去进攻日本的跳板和前沿阵地。总之要失去中国,美国就将失去太平洋,所以我们说:中国抗战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
二、中国抗战推迟了日本“南进”计划,为美国对日作战赢得了准备时间
“南进”是日本法西斯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由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包括中国、印度支那、马来西亚、澳洲、新西兰、夏威夷以及太平洋和印度岛屿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其矛头主要是英美,并夺取在该区的霸权。1940年,德军在横扫西欧的同时竭力唆使日本“南进”,日本国内也叫嚣进军太平洋,在此背景下“南进”方针初步确定。9月德、意、日缔结《三国军事同盟》日本在“南进”途中找到了盟友。1941年4月,日本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排除了“南进”的后顾之忧。同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南进方针最终确定。日本在得到西方盟友的支持和北方宿敌的默许后,理应肆无忌惮地“南进”,但它却未能利用上述有利时机立即对英美开战,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才从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太平洋战争,实施其“南进”计划。日本从1940年4—6月确定“南进”方针至1941年12月7日发动太平洋战争,历时近一年半。这种为时不短的迁延,相当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战场对其兵力的牵制。对此,日本访德特使寺内寿一道道出了实情;“中国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中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7月7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1937年,日本陆军从17个师团扩充到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用于侵华;1938年,日本陆军达34个师团,用于侵华的32个师团,占94%。[3]从1937年7月到1938年
10月,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同日寇进行了270多次重要战役,歼敌77万人,其中著名的战役有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上海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战役等。特别是淞沪会战,打得尤其艰苦,双方投入兵力近100万人,鏖战三个月。据日本的信夫清三郎在《日本外交史》一书中记载:“到1938年,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已达24个师团,100万人以上,日本国内仅剩下一个师团。”到1939年,日本陆军总兵力41个师团,用于侵华的32个师团,占83%。此时,日本虽然攻占了中国最富饶的地区、港口、交通线以及几个工业中心,但日本在中国土地上已损失100万人。日本陆军部以为几个月之内就可以结束‘中国战事’,但他们只能把少数几个触须伸向深处去‘扫荡’一个地区,而不能真正占领整个国家。”[4]1940年5月,中国敌后战场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万余人,正面战场也重创日军,使日伪军伤亡达273000余人,这一年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团,用于侵华的39个师团,占76%。[5]显然,中国事变使日本的大部分兵力陷入其中而无法用于南进,兵力短缺的原因,使日本军阀虽早已抓起了南进这颗棋子,但直至一年半以后才使之落到它的战争棋盘上,可见中国战场有效地推迟了日本“南进”计划。
日本“南进”时间的推迟也延长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备战时间,有助于盟军全面筹备太平洋战争。据统计1940年,美国正规军只有26万人,加上国民警卫队总计45.8万人,坦克只有500辆,距离实战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美、英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备战。正是由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才迫使日本法西斯一再推迟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这对于当时的美、英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而到1941年,美国兵力已增加到180.1万人。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盟军与日军在该地区陆军兵力为36万对39万;飞机数量也比较接近,盟军为1549架,日军为1175架;舰只则多于日本,盟军为240艘,日军为174艘。[6]显然,太平洋战争的推迟使盟军赢得了一些扩军备战和调整兵力的时间。总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进行的四年抗战,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步伐,使日本陷入了持久战的“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迫使他们不得不推迟“南进”计划,为美、英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
三、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和配合美国对日作战,减轻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欧美反法西斯国家领导人都有这样的共识:中国的抗战把日本陆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也使日本在财力物力上遭受重大损失。1941年8月,日本陆军总兵力51个师团,用于侵华的41个师团,占80%,而其投入南进的陆军兵力仅为10个师团和66个航空中队,约计40万人。服部卓四郎曾毫不隐讳地承认:“日本投入南方作战的兵力,航空部队约占整个陆军兵力的50%,地面部队只不过占20%,即陆军主力仍在中国和满洲的大陆正面,以期充分进行全面战争。”1943年10月7日,日本大本营曾通知在中国的派遣军设法调出10个师团,开赴南太平洋战场作战,但当时日本侵略军在对中国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扫荡中连连受挫,损失惨重,一年内死伤日伪军达13600余人。日本不仅不能从中国抽调兵力支援南方,相反还需要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增援中国战场。同年11月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展反攻作战。此时日本仍有56%的陆军,50%的空军在中国战场,而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只占32.8%,空军只占44%。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在海外的军队365万,其中在中国的199万,占54.5%。[7]从上述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始终抗击着日(下转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