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哲学
笼统而言,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主要包括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中国自辩研究会设有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具体探讨:科学的性质,科与非科的划界,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逻辑(怎么发现,怎样证明),科学理论的提出、检验与评价,理论的结构、进化和更替,发现的模式,科学思维的特点和要素,等等。
以上是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内容(即狭义的科学哲学)。
STC: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STA:Science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
SS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HSS:His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PSS:Philosophical studies of Science
学科性质
对于“自然辩证法”算不算一门学科,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实际上,现在的“自然辩证法”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多个独立学科。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不能把事业和学科混为一谈,自然辩证法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事业,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没有固定的范式,没有流派和国际性。在中国,它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一些相关学科获得支持。
自然辩证法绪论
绪论
一.弁言
二.关于“自然辩证法”
三.几个重要的相关学科
四.绪论部分必读文献
五.学习意义
一.弁言
课程性质:
原为理工农医类研究生公共必修课
2011年秋起调整为所有专业研究生的限定选修课
课程内容:
自然篇: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篇:科学发展史,科学哲学基本问题,科学方法论
技术篇:技术发展史,技术哲学,技术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篇:科技体制化、科技与社会诸因素的互动
学习方式:
讲授(新版教材)
视频
专题报告
网络课件
考核方式:
随堂考(65%):选择,简答
专题报告(35%)
课堂问答(加分)
二.关于“自然辩证法”
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阐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在自然界也是普遍存在的,从而论证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普遍有效的方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前三大流派的观点。
科学史(包括技术史)
现代的科学史研究一般从20世纪初的乔治·萨顿算起,现在已发展得比较成熟。
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内史研究和外史研究。
本课程对科学技术的一般发展情况和特点作简要介绍。
科学社会学
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事业,研究建制化后的科学,着重考察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般认为1931年苏联学者赫森发表《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催化了科学社会学的产生。剑桥大学的左派学者、著名物理学家贝尔纳30年代发表的《科学的社会功能》则被认为是科学学的奠基之作。美国学者默顿1938年发表的论文《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则被认为是科学社会学诞生的标志。此后逐渐走向成熟。
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自然科学寻求独立地位的过程中,抛弃了研究自然的纯思辨方式,许多学者认为自然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现在已不存在。
恩格斯:任何使自然哲学复活的企图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种退步。
现在仍有一些学者把“自然哲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自然哲学,而是以现代科学成就为基础的“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考”。
自然辩证法引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十年代末的延安的自然辩证法座谈会(帮助制定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政策,将之作为中国共产党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家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是“自然辩证法”旗帜的由来)。
建国后延续了这种研究传统,强调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辩证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后,陆续创办了《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等专业刊物。
完成报告后提交书面稿。
注意避免以下两类选题:
1.与自然、科学与技术无关
2.理工科专业论文
书面报告格式:
1.首页:
题目,课题组成员(姓名、学号、专业),具体分工(组长、组员,各自的工作)
2.内容:
材料,分析,总结……
3.参考文献
70年代末第一本《自然辩证法讲义》,奠定了自然观、方法论、科学论三大块内容的基础,形成了基本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增多,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被吸纳进来,自然辩证法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来自不同专业的人士把这个领域的知识背景装点得五花八门。
从迪昂命题,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到潜科学、科学学、科学计量学、科技政策、软科学、管理科学、交叉科学,甚至南水北调问题、乡镇企业问题,都曾经堂而皇之地在自然辩证法的学术论坛上出现过。
STE: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
STP: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STP: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cy
STPP:Science ,Tech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STL:Science ,Technology and Law
科学哲学的发展
一般认为,现代科学哲学在20世纪20年代后,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后来多称为逻辑经验主义)形成后,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路径:逻辑经验主义(1950s前盛行,强调经验与逻辑)——批判理性主义(1950s,证伪主义)——历史主义(1960s后,主张从科学实际发展的历史出发研究科学,动态的观点,文化的视角)——新历史主义(劳丹、普特南等),直至SSK(科学知识社会学)
后来出现的SSK完全不同于默顿传统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科学知识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STS研究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20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与公共政策为主导的学科群。
在此基础上,1960S开始,又形成了新的综合研究领域——STS(最初指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后来又指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也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性领域。STS是一个学科群,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和庞杂。
……
四.绪论部分必读文献
恩格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及目录?
龚育之、孙小礼: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课程报告说明
可在与本课程相关的范围内自由选题,即报告应从哲学、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讨论自然、科学与技术。
两种类型可任选其一:
问题研究:要求观点新颖,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综述评论:要求材料充分,阐述准确,有述有评
如:
STD:Scienc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STES: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STE: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STE: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恩格斯的手稿是未完稿,后来整理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是由181篇论文、札记和片断组成的。
辩证法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能的思路。
无原则的“中庸”不是辩证法;“怎么说都有理”更不是辩证法,而是“变戏法”。
自然辩证法事业在中国
大规模地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和学习,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现象。
简言之,当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涉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史以及STS研究域等。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英文名:Chines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三、几个重要的相关学科
自然哲学
1981年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于光远理事长之下出任副理事长的有周培源、卢嘉锡、钱三强、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设立了专业学位(主要是硕、博)。研究内容逐渐扩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设立为全国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此后延续了近三十年。
2011年秋起被调整为限定选修课。
学科性质
最初,继承恩格斯的研究传统,用自然科学材料对唯物辩证法进行论证和阐发,以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关于自然和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社会理论,后来又增加了科学方法论、科学论(科技与社会)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