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隐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作者:张晨光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06期
[摘要]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觉、知识、情绪等)的认识,以及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的能力。Apperly&Butterfill(2009)认为心理理论具有两个系统:一个发展较早的、自动的内隐系统和一个发展较晚的、需要意识控制的外显系统。自这一理论提出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内隐心理理论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对婴幼儿、成人、特殊个体内隐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心理理论;内隐心理理论;双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93-02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觉、知识、情绪等)的认识,以及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的能力。心理理论它在社会交往和沟通中非常重要。这一能力使我们能够推断他人的意图、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因此促成了有效的交流和有意义的社会互动。
自Premack和Woodruff(1978)第一次提出“心理理论”这一概念至今,由于对心理理论的研究结果不同,学者们一直难以定义人们的心理理论能力。Apperly&Butterfill(2009)提出的“双系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的差异。双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一个发展较早的、自动的、快速且有效的内隐系统和一个发展较晚的、需要意识控制的、缓慢且灵活的外显系统。双系统理论提出以来,对内隐心理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一、对婴幼儿内隐心理理论的研究
Pemer(1983)第一次创造并使用“错误信念”研究范式,考察3至9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这一研究开启了对人类心理理论,特别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在心理理论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大量出现,错误信念范式也拓展开来,出现了意外转移任务、欺骗外表任务和二级错误信念任务等。跨文化的研究一致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4岁是东西方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期,同时,心理理论的发展也受到语言、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3-1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具备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他们能够自动且快速的追踪他人的信念,表现出内隐心理理论能力。儿童无法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心理理论能力,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如语言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状况、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完成任务、关键信息记忆错误或者是错误理解了测验的问题。只有剥离语言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才能真正检验出儿童心理理论的固有特征。
因此,研究者使用儿童观看错误信念任务时的眼动轨迹、注视时间的差异、注视偏好来体现其心理理论能力。Onishi和Baillargeon(2005)采用预期冲突范式(violation-of-expectationmethod,VOE),通过婴儿的注视位置考察了15个月婴儿的心理理论能力。预期冲突范式认为,婴儿对他人的行为会有预期,而这一预期来自于对他人心理状态的了解。如果实际情况与婴儿的预期相符,婴儿的注视时间会较短;而实际情况与婴儿的预期不符时,婴儿的注视时间会较长。结果发现,15个月的婴儿会根据主人公对玩具位置正确或错误的信念来预测其行为。表明婴儿能够根据他人的心理状态(目标、看法、信念)来解释他人的行为。Surian的研究表明1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根据他人的信念推测以后的行为。Scott在实验中加入语言,首先让3岁以下的儿童观看错误信念故事,然后设置了两种条件,一种条件下主试对玩具的位置正确回答,另一种条件主试回答错误。以两种情况下儿童注视盒子的时间为指标来测量其心理理论能力。结果表明,2.5岁的儿童通过了这一任务,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Low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3岁儿童能够根据他人的信念预期其之后的行为,表现为自动化的加工模式。Kiley等人(2013)的应用贝叶斯计算模型,支持了10个月大婴儿能够评价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表现出内隐心理理论,然后,随着语言能力及执行功能的发展,逐步获得完整的类似成人的心理理论。研究人员认为,眼动轨迹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很低,因此能够更加敏感的测量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在儿童语言及执行功能发展完善之前,已经表现出对他人信念的追踪偏好,并且这一过程是自动发生了,以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成为后期以语言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成人内隐心理理论的基础。
二、对成人内隐心理理论的研究
成年人在日常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需要在处理好主要任务的同时利用各种认知能力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预测他人行为。现实环境要求成人能够快速有效的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同时又能够根据当前的复杂信息灵活调整。这一能力需要内隐心理理论和外显心理理论的同时作用。
Samson(2010)用一个巧妙的实验检验了成人在一级视觉观点采择上的表现。实验中,要求被试判断自己或者是图片中人物模特看到的圆点数量。在一半实验条件下,被试和模特看到的圆点数量相同;另一半实验条件下,被试和模特看到的圆点数量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当要求被试判断模特视角时,出现了“自我中心效应”。而当要求被试判断自己视角时,出现了“他人中心效应”,即当模特看到的圆点数量与被试不同时,被试的反应时更慢、错误率更高。甚至当模特视角与任务冲突时(在整个block中要求被试判断自我视角的圆点数量),这种效应也会发生。这表示被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快速的判断了模特所见,甚至干扰了对自我观点的判断。王雨晴等人(2015)使用点采择范式的研究表明,被试对自己视角的加工显著快于对他人视角的加工,但仍会受到他人视角的影响。Surtees等人(2016)使用联合任务范式(jpint action paradigms)检测社会背景如何影响认知加工过程。实验中,要求被试独自或坐在另一个人对面判断一个数字的大小。而实验中,从未要求被试判断对方的观点。结果表明,当对方看到的数字与被试看到的数字不一致时(比如,被试看到的是6,而对方看来是9),被试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