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二极管分为三种 状态——截止、导 通和击穿。
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0
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锗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1
分析:
• 1)正向特性: • OA段:当 UF < UT (死区电压)时外电场不 足
以克服结内电场对多数载流子扩散运动的阻力,故 正向电流 IF 很小(I F ≈0), D处于截止状态。
• 硅(Si):U T ≈0.5V; 锗(Ge): U T ≈0.1V。 • AB段:当 U F >U T后, Ed↓↓→扩散运动↑ ↑ → I
半导体三类。
• 1.导体:电阻率很低、电流易通过、导电性强的物
体。
• 2.绝缘体:电阻率很高、电流不通过、无导电能力
的物体。
• 3.半导体: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
物体。
• 半导体是如何导电的?怎样提高其导电能力?
2
一. 本征半导体
半导体经高度提纯并制成晶体后,原子间组成某 种形式的晶体点阵,这种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也就是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 一般情况下,锗管反向电流I R>硅管I R反向电流。
23
综述:
• 1)二极管的 V—A 特性为非线性;
• 2)当
时,且 U D >U T ,则 D 导通;
• 3)当 -U BR < U D < U T ,有I R ≈0,则D 截
止;
• 4)当
时,且 绝对值U R > U BR ,则
反向击穿烧坏。
U DR M 2 U 2 (6 .4 ) • 4)整流元件的选择
根据ID、 UDRM 选择合适的整流元件D;
39
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1). 电路组成: 原理图如图所示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
40
2)工作过程
• 当u2 >0 (正半周),D1、D3导通,D2、D4
截止。i2的通路是a → D1 → RL → D3 → b;
极管。
微分电路
整流作用
27
• 例 2. 开关电路如图所
示,当输入端 UA = 3V , UB = 0 V,试求 输 出端 Y 的电位 UY。
解:
∵ UA = 3V, UB = 0V
∴ DA优先导通, DB 截止;
则 UY = UA-UD =3- 0.7(0.3)= 2.3( 2.7) V
UA 31
12
三. P N 结
•多数载流子要从浓度大
的 区域扩散到浓度小 的区域,形成空间电荷
区--PN结,产生电场, 称为内电场 Ed ;
•内电场对多数载的扩散
运动起阻挡作用,对少 数载流子又起推动作用, 这种少数载流子在内电 场作用下有规则的运动 称为漂移运动。
13
1. PN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
随Ed
漂移运动
达到动态平衡
形成稳定的PN 结
Ed 不变化
注意:
1)空间电荷区的正负离子虽带电,但它们不能移 动,不参与导电。因区域内的载流子极少,所 以空间电荷区的电阻率很高。
2)内电场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起阻挡作用, 所以空间电荷区--PN结又称为阻挡层或耗尽层。
14
2. P N 结的单向导电性
1)PN 结加正向电压
F ↑ ↑ → D 导通。
• D导通时的正向压降,硅管约为(0.6~0.7)V,锗管
约为(0.2~0.3)V。
22
2) 反向特性
• OC段:当 U R < U BR (击穿电压)时,
扩散
Ed
I R 很小
D 截止。
漂移
• CD段:当 U R > U BR 后, PN结被击穿,
随△ U
IR
D 失去单向导电性。
内电场 Ed
PN 结变窄 多子扩散运动 少子漂移运动
形成正向电流 I
PN 结导通 ( PN 结呈现 R )
15
2) PN 结加反向电压
16
2) PN 结加反向电压
加反向电压
P区接负极 N区接正极
内电场 Ed
PN 结变宽
多子扩散运动 少子漂移运动
形成反向电流 I
PN 结截止 (PN 结呈现反向R )
由此得知:
• 1)稳压管的 V—A 特性为非线性,且反向特性很
陡,;
• 2)稳压管有导通、截止、击穿三个状态,常工作
于反向击穿状态。
31
二. 主要参数
1). 稳定电压 UZ
• DZ在正常工作下管子两端的电压,也就是它的
反向击穿电压。
2). 稳定电流 IZ
• DZ在稳定电压工作管子中的工作电流。
3). 动态电阻 rZ
•加在PN结上的电压的变化可影响空间电荷区电荷的
变化,说明PN结具电容效应。PN结的结电容的数 值一般很小,故只有在工作频率很高的情况下才考 虑PN结的结电容作用。
18
5.2 半导体二极管
一. 点接触式和面接触式二极管的结构
二极管符号
阳极
D 阴极
19
二. 伏安特性(V—A特性) •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 结论:
• P 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 加正向电压,PN结导通,正向电流较大,结电阻
很低。
• 加反向电压,PN 结截止,反向电流很小,结电阻
很高。 17
3) PN 击穿
•当加在PN结的反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UBR)时,
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只 要PN结不因电流过大产生过热而烧毁,反向电击穿 与反向截止两种状态都是可逆的。 4)PN结的电容效应
29
5. 4 稳压二极管(DZ)
• 稳压二极管的工作机理是
DZ
利用PN结的击穿特性。
一. V—A特性、符号、状态
DZ
30
分析:
1)稳压管的正向特性与二极管相同。
2)稳压管的反向特性
•
OA段 时,I
Z:很当小,0<稳U压<管U截Z (止反;向击穿电压,数值较小)
• A虽 △BU段△Z :变I Z当化变很化U≥小范U;围Z 体很时现大,了,稳稳但压压管D特Z反稳性向压。击管穿两,端I 的Z 很电大压,
24
三. 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 I F M 二极管长时间可靠工作时,允许流过二极
管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U R M
保证二极管不被击穿而给出的反向峰值电压。 U R M=(击穿电压)/ 2 3)最大反向电流 I R M
当二极管加上反向工作峰值电压时所对应的 反向电流。 I R M越小,单向导电性好。
IOU R O L0.9U R L 2(6.6)
43
• (3) 二极管中的平均电流ID
IDID i 1 2IO0.4U R 5L 2(6.7) • (4)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DRM
2 U20.4U 52(6.1)
• (2) 单相半波整流电流的平均值IO
IOU R O L0.4U R 5L 2(6.2)
38
• (3) 二极管中的平均电流ID
IDIO0.4U R 5L 2(6.3) • (4)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DRM
磷原子的结构
硅晶体中掺磷出现自由电子
8
• 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数目大
量增加,于是有:
• 自由电子数 >> 空穴数 多
数载流子 少数载流子
• 以自由电子导电作为主要导
电方式的半导体,称为电子 半导体或 N 型半导体(N — type semiconductor ) 。
N 型半导体示意图
9
硅
2. P 型半导体
400
电路的逻辑关系为或逻辑 531
二极管具有钳位作用
600
例 2图
UB
U
0 0 2.31
31 2.31
31 2.31
00 -0.07
28
• 例 3. 限幅(削波)
作用电路如图所示,
ui 2Usint
求 uo 及画出波形。
解:1)当 ui >E 时, D导通;
∴ uo = UD + E≈ E 2) 当 ui <E 时, D截止, ∴ uo = ui
变比K= U1 U2
额定容量SN=UN2IN2
36
二、 整流电路
• 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 1). 电路组成
波形图
• 2)工作原理
• u1 经Tr
u2
u2 >0 u2≤0
D导通 uo = u2 ;
D截止 uo = 0 ;
37
• 3)主要参数 • (1) 单相半波整流电压的平均值UO
U O T 1 0 T u 0 (t)d (t) 2 10 2 U 2Si t( n d t)
共价键中留下一个
空位,称为“空
穴”。 5
2)载流子的形成
•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价电子填补空穴,就好像
空穴在运动。而空穴运动的方向与价电子运动 的方向相反,空穴运动相当于正电荷的运动。
• 当加上一定方向的电场后,就会不断有激发、
复合过程,出现两部分的电流,即 电子电流: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 空穴电流: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递补空穴所 形成的电流。
• 自由电子和空穴是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
子
6
二.杂质半导体
• 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
量的杂质(某种元素),而形成的半导体。 N 型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P 型半导体
7
1. N 型半导体
•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人少量的五价元素(如
磷元素),如图所示,多余的第五个价电子很容 易挣脱磷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晶
体
掺
硼
出
现
硼原子的结构
空 穴
• 自由电子数 << 空穴数
少数载流子 多数载流子
• 以空穴导电作为主要导电方式的半导体,称为空
穴半导体或 P型半导体 (P —type semiconductor ) 。
10
N 型、P 型半导体示意图
N 型半导体
P 型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浓度取决于 掺杂浓度 少数载流子浓度取决于 温度
(a) 锗Ge 的原子结构
(b) 硅Si 的原子结构
3
• 本征半导体导电方式
以硅(Si)元素为例讨论、分析 硅单晶中的共价键结构
41)Βιβλιοθήκη 由电子和空穴的形成• 在外界的影响下 (如热、光、电场、
价空电穴子 自由电子
磁场等),使得其
共价键中的价电子
获得一定能量后,
电子受到激发脱离
共价键,成为自由
电子(带负电),
流电压。
• 3. 滤波电路:减小整流电压的脉动程度,以适
合负载的需要。
• 4. 稳压环节:在交流电源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
时,使直流输出电压稳定。
35
一、变压
• 利用变压器将交流电源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
要的电压。
• 变压器结构、符号和参数
铁轭
铁心柱
电u1源
N1N2
原绕组
负载 u2 副绕组
i1
i2
u1 N1 N2 u2
第5章 半导体二极管 及基本电路
• 基本要求
理解 P N 结的单向导电性,理解二极管、稳 压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分析二极管、稳压管电 路的分析方法。
• 基本内容
– 基础知识 – 半导体二极管 –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 稳压二极管及电路分析方法
1
5.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 按物体的导电性能,可将物体分为导体、绝缘体和
11
半导体的特点:
⒈ 半导体中存在着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因此,半导体的导电原理明显区别于导体。
⒉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微量杂质可以控制半导体的导 电能力和参加导电的主要载流子的类型。
⒊ 环境的改变对半导体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例 如当温度增加或受到光照时,半导体导电能力都 有所增加。半导体热敏器件和光敏器件都是利用 这一特性制造的。
33
5.5 二极管和稳压管在直流电源中的应用 • 半导体直流电源的原理方框图。
基本要求:理解单相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
工作原理,掌握设计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的方法。
34
图中各环节的功能如下:
• 1. 变压:将交流电源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要
的电压。
• 2.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向脉动的直
• 当u2 <0 (负半周),D2、D4 导通,D1、D3
截止。i2 的通路是b → D2 → RL → D4 → a ; 4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波形图
42
3)主要参数
• (1) 单相桥式整流电压的平均值UO
UO21
2
0
u2d(t)
10 2U2Sintd(t)
0 .9 U 2 ( 6 .5 ) • (2) 单相桥式整流电流的平均值IO
• DZ管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相应的电流变化量的比
值。即
rz △U Z △ IZ
(动态电阻愈小, 稳压性能愈好。)
32
例 1.电路如图所示,设稳压管DZ1 和DZ2 的稳定电
压分别为5V和10V, 试求出输出电压UO,判断稳压 管所处的工作状态。已知稳压管正向电压为0.7V。 解: 当DZ1 和DZ2断开时, 同时加有25V反向电压。 由于UDZ1<UDZ2小, DZ1先被击穿,UO=5V, 因而DZ1处于击穿状态, DZ2处于截止状态。
25
5.3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二极管的应用很广,其基本电路有整流电路、 开关电路、限幅电路等。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器 件,分析电路时常采用模型分析法。
理想模型
恒压模型
26
例 1. 当输入电压为 ui ,
试绘出输出电压 uo 波 形。设U c ( 0+ ) = 0,
tp>> RC ,D为理想二
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0
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锗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1
分析:
• 1)正向特性: • OA段:当 UF < UT (死区电压)时外电场不 足
以克服结内电场对多数载流子扩散运动的阻力,故 正向电流 IF 很小(I F ≈0), D处于截止状态。
• 硅(Si):U T ≈0.5V; 锗(Ge): U T ≈0.1V。 • AB段:当 U F >U T后, Ed↓↓→扩散运动↑ ↑ → I
半导体三类。
• 1.导体:电阻率很低、电流易通过、导电性强的物
体。
• 2.绝缘体:电阻率很高、电流不通过、无导电能力
的物体。
• 3.半导体: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
物体。
• 半导体是如何导电的?怎样提高其导电能力?
2
一. 本征半导体
半导体经高度提纯并制成晶体后,原子间组成某 种形式的晶体点阵,这种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也就是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 一般情况下,锗管反向电流I R>硅管I R反向电流。
23
综述:
• 1)二极管的 V—A 特性为非线性;
• 2)当
时,且 U D >U T ,则 D 导通;
• 3)当 -U BR < U D < U T ,有I R ≈0,则D 截
止;
• 4)当
时,且 绝对值U R > U BR ,则
反向击穿烧坏。
U DR M 2 U 2 (6 .4 ) • 4)整流元件的选择
根据ID、 UDRM 选择合适的整流元件D;
39
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1). 电路组成: 原理图如图所示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
40
2)工作过程
• 当u2 >0 (正半周),D1、D3导通,D2、D4
截止。i2的通路是a → D1 → RL → D3 → b;
极管。
微分电路
整流作用
27
• 例 2. 开关电路如图所
示,当输入端 UA = 3V , UB = 0 V,试求 输 出端 Y 的电位 UY。
解:
∵ UA = 3V, UB = 0V
∴ DA优先导通, DB 截止;
则 UY = UA-UD =3- 0.7(0.3)= 2.3( 2.7) V
UA 31
12
三. P N 结
•多数载流子要从浓度大
的 区域扩散到浓度小 的区域,形成空间电荷
区--PN结,产生电场, 称为内电场 Ed ;
•内电场对多数载的扩散
运动起阻挡作用,对少 数载流子又起推动作用, 这种少数载流子在内电 场作用下有规则的运动 称为漂移运动。
13
1. PN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
随Ed
漂移运动
达到动态平衡
形成稳定的PN 结
Ed 不变化
注意:
1)空间电荷区的正负离子虽带电,但它们不能移 动,不参与导电。因区域内的载流子极少,所 以空间电荷区的电阻率很高。
2)内电场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起阻挡作用, 所以空间电荷区--PN结又称为阻挡层或耗尽层。
14
2. P N 结的单向导电性
1)PN 结加正向电压
F ↑ ↑ → D 导通。
• D导通时的正向压降,硅管约为(0.6~0.7)V,锗管
约为(0.2~0.3)V。
22
2) 反向特性
• OC段:当 U R < U BR (击穿电压)时,
扩散
Ed
I R 很小
D 截止。
漂移
• CD段:当 U R > U BR 后, PN结被击穿,
随△ U
IR
D 失去单向导电性。
内电场 Ed
PN 结变窄 多子扩散运动 少子漂移运动
形成正向电流 I
PN 结导通 ( PN 结呈现 R )
15
2) PN 结加反向电压
16
2) PN 结加反向电压
加反向电压
P区接负极 N区接正极
内电场 Ed
PN 结变宽
多子扩散运动 少子漂移运动
形成反向电流 I
PN 结截止 (PN 结呈现反向R )
由此得知:
• 1)稳压管的 V—A 特性为非线性,且反向特性很
陡,;
• 2)稳压管有导通、截止、击穿三个状态,常工作
于反向击穿状态。
31
二. 主要参数
1). 稳定电压 UZ
• DZ在正常工作下管子两端的电压,也就是它的
反向击穿电压。
2). 稳定电流 IZ
• DZ在稳定电压工作管子中的工作电流。
3). 动态电阻 rZ
•加在PN结上的电压的变化可影响空间电荷区电荷的
变化,说明PN结具电容效应。PN结的结电容的数 值一般很小,故只有在工作频率很高的情况下才考 虑PN结的结电容作用。
18
5.2 半导体二极管
一. 点接触式和面接触式二极管的结构
二极管符号
阳极
D 阴极
19
二. 伏安特性(V—A特性) •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 结论:
• P 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 加正向电压,PN结导通,正向电流较大,结电阻
很低。
• 加反向电压,PN 结截止,反向电流很小,结电阻
很高。 17
3) PN 击穿
•当加在PN结的反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UBR)时,
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只 要PN结不因电流过大产生过热而烧毁,反向电击穿 与反向截止两种状态都是可逆的。 4)PN结的电容效应
29
5. 4 稳压二极管(DZ)
• 稳压二极管的工作机理是
DZ
利用PN结的击穿特性。
一. V—A特性、符号、状态
DZ
30
分析:
1)稳压管的正向特性与二极管相同。
2)稳压管的反向特性
•
OA段 时,I
Z:很当小,0<稳U压<管U截Z (止反;向击穿电压,数值较小)
• A虽 △BU段△Z :变I Z当化变很化U≥小范U;围Z 体很时现大,了,稳稳但压压管D特Z反稳性向压。击管穿两,端I 的Z 很电大压,
24
三. 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 I F M 二极管长时间可靠工作时,允许流过二极
管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U R M
保证二极管不被击穿而给出的反向峰值电压。 U R M=(击穿电压)/ 2 3)最大反向电流 I R M
当二极管加上反向工作峰值电压时所对应的 反向电流。 I R M越小,单向导电性好。
IOU R O L0.9U R L 2(6.6)
43
• (3) 二极管中的平均电流ID
IDID i 1 2IO0.4U R 5L 2(6.7) • (4)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DRM
2 U20.4U 52(6.1)
• (2) 单相半波整流电流的平均值IO
IOU R O L0.4U R 5L 2(6.2)
38
• (3) 二极管中的平均电流ID
IDIO0.4U R 5L 2(6.3) • (4)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DRM
磷原子的结构
硅晶体中掺磷出现自由电子
8
• 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数目大
量增加,于是有:
• 自由电子数 >> 空穴数 多
数载流子 少数载流子
• 以自由电子导电作为主要导
电方式的半导体,称为电子 半导体或 N 型半导体(N — type semiconductor ) 。
N 型半导体示意图
9
硅
2. P 型半导体
400
电路的逻辑关系为或逻辑 531
二极管具有钳位作用
600
例 2图
UB
U
0 0 2.31
31 2.31
31 2.31
00 -0.07
28
• 例 3. 限幅(削波)
作用电路如图所示,
ui 2Usint
求 uo 及画出波形。
解:1)当 ui >E 时, D导通;
∴ uo = UD + E≈ E 2) 当 ui <E 时, D截止, ∴ uo = ui
变比K= U1 U2
额定容量SN=UN2IN2
36
二、 整流电路
• 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 1). 电路组成
波形图
• 2)工作原理
• u1 经Tr
u2
u2 >0 u2≤0
D导通 uo = u2 ;
D截止 uo = 0 ;
37
• 3)主要参数 • (1) 单相半波整流电压的平均值UO
U O T 1 0 T u 0 (t)d (t) 2 10 2 U 2Si t( n d t)
共价键中留下一个
空位,称为“空
穴”。 5
2)载流子的形成
•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价电子填补空穴,就好像
空穴在运动。而空穴运动的方向与价电子运动 的方向相反,空穴运动相当于正电荷的运动。
• 当加上一定方向的电场后,就会不断有激发、
复合过程,出现两部分的电流,即 电子电流: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 空穴电流: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递补空穴所 形成的电流。
• 自由电子和空穴是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
子
6
二.杂质半导体
• 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
量的杂质(某种元素),而形成的半导体。 N 型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P 型半导体
7
1. N 型半导体
•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人少量的五价元素(如
磷元素),如图所示,多余的第五个价电子很容 易挣脱磷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晶
体
掺
硼
出
现
硼原子的结构
空 穴
• 自由电子数 << 空穴数
少数载流子 多数载流子
• 以空穴导电作为主要导电方式的半导体,称为空
穴半导体或 P型半导体 (P —type semiconductor ) 。
10
N 型、P 型半导体示意图
N 型半导体
P 型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浓度取决于 掺杂浓度 少数载流子浓度取决于 温度
(a) 锗Ge 的原子结构
(b) 硅Si 的原子结构
3
• 本征半导体导电方式
以硅(Si)元素为例讨论、分析 硅单晶中的共价键结构
41)Βιβλιοθήκη 由电子和空穴的形成• 在外界的影响下 (如热、光、电场、
价空电穴子 自由电子
磁场等),使得其
共价键中的价电子
获得一定能量后,
电子受到激发脱离
共价键,成为自由
电子(带负电),
流电压。
• 3. 滤波电路:减小整流电压的脉动程度,以适
合负载的需要。
• 4. 稳压环节:在交流电源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
时,使直流输出电压稳定。
35
一、变压
• 利用变压器将交流电源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
要的电压。
• 变压器结构、符号和参数
铁轭
铁心柱
电u1源
N1N2
原绕组
负载 u2 副绕组
i1
i2
u1 N1 N2 u2
第5章 半导体二极管 及基本电路
• 基本要求
理解 P N 结的单向导电性,理解二极管、稳 压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分析二极管、稳压管电 路的分析方法。
• 基本内容
– 基础知识 – 半导体二极管 –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 稳压二极管及电路分析方法
1
5.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 按物体的导电性能,可将物体分为导体、绝缘体和
11
半导体的特点:
⒈ 半导体中存在着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因此,半导体的导电原理明显区别于导体。
⒉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微量杂质可以控制半导体的导 电能力和参加导电的主要载流子的类型。
⒊ 环境的改变对半导体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例 如当温度增加或受到光照时,半导体导电能力都 有所增加。半导体热敏器件和光敏器件都是利用 这一特性制造的。
33
5.5 二极管和稳压管在直流电源中的应用 • 半导体直流电源的原理方框图。
基本要求:理解单相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
工作原理,掌握设计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的方法。
34
图中各环节的功能如下:
• 1. 变压:将交流电源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要
的电压。
• 2.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向脉动的直
• 当u2 <0 (负半周),D2、D4 导通,D1、D3
截止。i2 的通路是b → D2 → RL → D4 → a ; 4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波形图
42
3)主要参数
• (1) 单相桥式整流电压的平均值UO
UO21
2
0
u2d(t)
10 2U2Sintd(t)
0 .9 U 2 ( 6 .5 ) • (2) 单相桥式整流电流的平均值IO
• DZ管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相应的电流变化量的比
值。即
rz △U Z △ IZ
(动态电阻愈小, 稳压性能愈好。)
32
例 1.电路如图所示,设稳压管DZ1 和DZ2 的稳定电
压分别为5V和10V, 试求出输出电压UO,判断稳压 管所处的工作状态。已知稳压管正向电压为0.7V。 解: 当DZ1 和DZ2断开时, 同时加有25V反向电压。 由于UDZ1<UDZ2小, DZ1先被击穿,UO=5V, 因而DZ1处于击穿状态, DZ2处于截止状态。
25
5.3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二极管的应用很广,其基本电路有整流电路、 开关电路、限幅电路等。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器 件,分析电路时常采用模型分析法。
理想模型
恒压模型
26
例 1. 当输入电压为 ui ,
试绘出输出电压 uo 波 形。设U c ( 0+ ) = 0,
tp>> RC ,D为理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