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商行业拼多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电商行业拼多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拼多多的流量崛起:农村包围城市 (5)
二、拼多多的流量转化与留存 (10)
1、这增量5亿的用户是否能够留存于拼多多中 (11)
2、拼多多能否抢夺市场中电商核心用户 (13)
3、拼多多的留存用户能否支撑一个与淘宝/天猫、京东抗衡的电商平台 (15)
三、拼多多能否提高货币化率,最终实现盈利 (17)
背景:电商独角兽背后的流量生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8 万亿,而市场预期阿里GMV4.6 万亿。
在阿里最强势的电商领域,为什么还能不断诞生新的独角兽?
互联网时代,流量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拥有流量分发能力是BAT之所以为BAT的原因。
未来可能是ATMT(阿里+腾讯+小米+头条)。
通常认为,流量变现效率的优先级是:游戏>广告>电商。
然而从市场规模大小来看,却是:游戏<广告<电商。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在占据游戏和广告的优势后,仍然想做电商(现在是新零售)的原因之一。
梳理历史,我们发现近年来,阿里和腾讯都在通过投资提高流量变现的效率。
但二者的差异在于:
1.阿里的收购和投资更多是为了获取流量,而流量是为了绑定用户在平台上产生更多交易;
2.而腾讯则相反,投资多是为了自有流量的变现,这个逻辑不仅适用于投资电商,也适用于教育等多个领域。
站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再来理解一次近期线下零售投资的战役,马云投资高鑫、三江、新华都、居然之家,马化腾投资永辉、家乐福、步步高、海澜之家。
马云希望获取线下流量、整合数据与供应链;马化腾则一手给钱,一手给流量。
为什么在阿里极占优势,且极度警惕的核心电商领域还能有公司不断成长起来呢?我们认为背后的原因就是“腾讯”。
而究竟哪家独角兽能够长大,最后上市,排除掉融资等原因,或在于三个方面:
1、谁能拥有更多流量,
2、谁能提高流量的转化率和留存率,
3、谁能够提高货币化率,也就是谁的商业模式能够最终盈利。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再来分析现在有公开估值的电商独角兽:拼多多。
拼多多的流量崛起:农村包围城市。
据易观国际,拼多多目前注册用户数超3 亿,17 年1 月MAU 为1176 万,18 年1 月已达1.14 亿,3 月1.01 亿。
拼多多用户逆互联网红利增长背后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微信,低线城市和农村。
一方面,春节红包推动微信支付的全国普及,小程序的推出使得交易可以完全避开淘宝-支付宝体系,拼多多通过拼团购使得相同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被聚集起来,形成爆款;另一方面,拼多多吸引的更多是低线城市即农村里对价格敏感但从未或较少发生电商购物行为的人群。
从用户分布情况看,拼多多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为64.7%,显著高于京东的50.2%;而一线城市用
户占比仅7.6%低于移动网民中一线城市用户占比的13.3%。
拼多多的流量转化与留存。
拼多多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主打生活性商品(生鲜、日用品)等实现流量到消费的转化,而流量的留存问题则是长期决定拼多多成败的关键。
17H2 拼多多的7 日留存率平均76.9%,行业领先;月复装率均值19.9%,逊于淘宝的46.7%。
但目前留存的更多还是对价格最敏感
的用户群体,而主流电商客户或者说已被淘宝充分渗透的人群,他们早已熟悉淘宝的搜索和评价规则,因此,每次出现新平台,他们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