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旁瓣对消系统攻防对抗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基于旁瓣对消原理, 对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和特点作了全面的分析, 从而根据旁瓣对 消系统的缺陷和技术难点寻找更加有效的干扰措施。
二、天线旁瓣自适应对消
天线旁瓣自适应对消( A SLC) 是雷达抑制旁瓣干扰的有效方法[ 1] , 其基本技术已相当成 熟。模拟闭环梯度型自适应对消系统在通信及雷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高速算法、并行处理技术以及信号处理芯片等的迅速发展为信号处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应用 空间,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实现高对消比的雷达天线技术在很多新体制雷达中得到了应用。
下面将建立典型的旁瓣对消系统模型, 分析采用不同算法时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 并进行 系统仿真。
图 1 为旁瓣自 适应对消 系统的 工作原理。该系统的 开环算 法是由 I. S. Reed 和 L . E. rennan 等引入的直接矩阵求逆法, 简称 DMI 法。
图 1 旁瓣自适应对消系统工作原理图 旁瓣自适应对消的工作过程为: 当空中没有干扰时, 辅助通道接收不到目标回波信号( 或 信号很弱) , 输出权值为零, 主通道信号直通输出, 供后继 MT I 或 MT D 处理; 当空中存在有源 干扰时, 主天线旁瓣接收的干扰信号和辅助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被同时送入旁瓣自适应对消 处理器, 根据相应的算法计算出最优权值 W , 经过相乘求和对消后输出抑制从旁瓣进入的干 扰后的回波信号。 在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的研究上, 着重推导 DM I、辅助通道 HT 变换、HT 变换 QR 分解 和 Givens 旋转 QR 分解等四种常用算法的原理及内在联系, 同时对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中天 线放置和通道失配等几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
雷达旁瓣对消系统攻防对抗技术研究
齐立峰1 冯新喜1 侯宏伟2
( 1.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 710077; 2. 解放军 93861 部队, 陕西三原 713800)
摘 要 本文基于旁瓣对消原理对雷达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和特点作了全面的 分析, 利用旁瓣对消系统固有的缺陷提出攻击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以及具体实施方 案, 并提出了利用评估模型对攻击效果进行仿真的方法, 证明了提出的干扰方法是有 效的。
) 14 )
的闭合环路永远不能调整到稳定状态, 因此大大降低其性能。 对旁瓣对消系统进行攻击可利用的一个更普遍的弱点是主、辅天线的交叉极化响应, 它们
通常是不匹配的, 因此旁瓣对消系统不能对消共极化干扰。如果主天线具有大的共极化响应, 则此问题更为突出, 因为大多数干扰机采用圆极化或斜极化干扰信号, 具有大的交叉极化分 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许多采用旁瓣对消系统的雷达都有垂直和水平极化两种辅助天线以 便对消掉干扰信号的垂直和水平分量。
报, 1984( 1)
( 上接第 40 页)
参考文献
1 刘永坦等. 雷达成像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 王盛利, 于立, 倪晋鳞. 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J] . 电子学报, 2003( 12) :
23~ 25 3 T echnical Documents SPRS146, T ex as Instrument s
旁瓣自适应对消技术可较好地消除连续型有源干扰, 提高雷达的自适应抗干扰能力。旁 瓣匿影技术可对付脉冲型干扰, 其原理非常简单: 当信号进入主天线主瓣时, 其电平远大于从 辅助天线进入的信号电平; 当信号进入主天线副瓣时, 其电平低于从辅助天线进入的信号电 平, 因而被认为是干扰, 这时主通道关闭, 干扰被阻断。通常旁瓣对消和旁瓣匿影技术被结合 使用[ 4] 。
) 12 )
众所周知, 天线的方向图具有空间滤波特性, 主瓣相当于/ 通带0, 旁瓣相当于/ 阻带0[ 3] 。 如果另外增加辅助天线, 可将其所接收的干扰信号与主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加权求和, 得到的 新的空间滤波特性在干扰方向形成零点, 从而抑制旁瓣干扰。辅助天线一般无方向性或具有 弱方向性, 其增益远低于主天线的主瓣, 而与旁瓣相当。因而辅助天线的引入对主天线主瓣的 影响很小, 主要作用是改变它的旁瓣特性。权值根据干扰变化自适应地实时调整, 使天线合成 方向图始终在干扰方向形成零点。
关键词 旁瓣对消 攻防对抗 有效干扰 评估模型
一、引 言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 雷达的抗干扰性能不断提高, 电子干扰对敌雷达的威胁也日益 降低。同时, 随着雷达体制( 多面相控阵雷达、超宽带雷达、双( 多) 基地雷达等) 的不断改进以 及天线技术( 自适应天线技术、超低副瓣技术等) 的迅速发展, 新体制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也得到 了迅速提高。能否有效地干扰敌方雷达效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我方空战武器的生存, 为了有 效地对雷达进行干扰, 必须深刻理解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机理, 从而利用其缺陷对其进行相应的 干扰攻击。
四、结 论
本文在深入分析旁瓣对消系统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旁瓣对消系统固有的缺陷提出了攻击 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并提出了利用评估模型对攻击效果进行仿真, 证明提 出的攻击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是有效的。为了在有效打击敌人的同时更好地保存自己, 不但 要加强我方的抗干扰能力, 还要削弱敌方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目前针对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 的干扰措施尚没有专门的研究, 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雷达电子抗干扰最重要的部分是天线。天线是雷达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变换器, 天线采用抗干扰技术是雷达抗干扰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雷达而言, 最难对付的是有源干扰。 对雷达的有源干扰不仅可以从雷达天线主瓣进入, 而且还可以从旁瓣进入。人为干扰由干扰 发射机产生, 雷达接收的有效功率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干 扰功率很容易达到远比有用目标回波强得多的功率。降低天线副瓣是抗人为干扰的重要手 段, 通常可以采取超低旁瓣、旁瓣对消( SLC) 和旁瓣匿影( SLB) 等措施[ 2, 4] 。雷达天线旁瓣电 平要作得很低极其困难, 代价会相当高, 而我国现役雷达的旁瓣电平都比较高, 有源干扰很容 易通过天线旁瓣进入雷达接收机, 对雷达防空造成严重的威胁。实践证明, 对付旁瓣有源干扰 最有力的措施是自适应天线旁瓣对消技术和旁瓣消隐技术。
另外, 还可用交叉极化干扰攻击旁瓣匿影系统( 通常与旁瓣对消系统配合使用) , 这种主瓣 干扰技术产生交替的极化干扰覆盖脉冲, 它们在一个雷达脉冲宽度内进行转换。干扰信号在 天线瞄准轴方向时主天线的交叉极化响应通常为零[ 7] 。而辅助天线的较高的交叉极化响应 将激活旁瓣匿影器, 会部分压制掉真实目标回波, 因而限制了其对目标的检测。
三、对天线旁瓣自适应对消系统有效干扰的研究
1. 对不同有效干扰样式进行建模与仿真 在新形势下开展对不同体制雷达有效干扰样式的研究非常必要和紧迫。对不同体制雷达
) 13 )
有效干扰样式的研究, 就是要建立各种干扰信号对不同体制雷达实施干扰的有效性模型[ 5] 。 要获得该模型, 需经过如下步骤:
( 1) 建立干扰样式有效性研究的支撑环境; ( 2) 建立干扰样式有效性评价模型; ( 3)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干扰样式的有效性。 2. 在不同战术应用背景下, 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进行仿真, 分析其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 需要分析的是在干扰功率、样式、角度、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对雷达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的 影响。旁瓣对消系统的权系数与干扰信号的形式无关, 仅与波程差引起的相位移动有关。从 根本上讲权值由阵间间距和干扰信号的入射角决定。同样道理, 输出对消剩余也与阵间间距 和干扰信号的入射角有关。为了选择合适的配置间隔, 分别选择 1、2、3 个辅助通道, 考察间距 对对消效果的影响。当采用一个辅助通道对付一个干扰源时, 辅助天线的放置理论上不影响 对消效果。 为了消除或进一步减弱/ 空间模糊0现象, 同时又要求系统不至于太复杂, 可以考虑采用只 增加辅助天线而不增加辅助通道和相消环路的办法。比如, 可再增加一个辅助天线, 使在原来 三个辅助天线进行干扰相消产生/ 空间模糊0现象时, 调换其中某一个辅助天线, 从而可使干扰 源退出/ 空间模糊0区( 因为系统总的方向响应已改变)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我们考察三辅助 通道时的情况, 三个辅助通道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配置形式。当辅助通道与干扰数目相等时, 可 求出的协方差矩阵 R 满秩, 权值 W 有唯一的解。如果不考虑噪声, 可以完全对消干扰, 考虑 噪声时对消有剩余。当辅助通道数目大于干扰源数目时, 协方差矩阵 R 为奇异矩阵, 如果不 考虑噪声, 权值无法用数值法求解; 如果考虑噪声, 协方差矩阵 R 为病态矩阵, 可以求出权值, 具有较好的对消增益。当辅助通道数目小于干扰源数目时, 对消效果很差。 3. 建立旁瓣对消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模型和准则 根据旁瓣对消系统的特点, 建立其抗干扰性能评估的模型, 用以对各种干扰环境、战术背 景下旁瓣对消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定量仿真和计算, 也可用于评估提出的旁瓣对消系统电 子攻击方法的效果。 4. 根据旁瓣对消系统的弱点, 研究攻击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 并提出可行的系统方案 旁瓣对消系统有一些能被支援干扰机所利用的固有缺陷, 例如一般旁瓣对消系统的自由 度是有限的( 取决于辅助通道的数目) , 如果施放多个干扰通过多径反射从不同角度进入雷达, 则旁瓣对消系统会过载, 其性能将严重下降。 旁瓣对消系统是利用主、辅通道干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消的, 当主、辅通道中的干扰信 号存在去相关过程时, 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也将急剧下降。 旁瓣对消系统最易受攻击的一个特点是其瞬态响应, 大多数旁瓣对消系统是用于对付连 续波干扰的, 因此它们采用需要很长响应时间的窄带伺服环。一般而言, 旁瓣对消系统需与旁 瓣匿影系统配合工作以对脉冲干扰进行消影, 但旁瓣匿影器应合理使用, 因为用它对付连续波 信号时会抑制所有的目标而增强干扰。一种可有效对付旁瓣对消器和旁瓣匿影器的干扰技术 是在旁瓣内发射多个同步的假目标, 旁瓣对消器因其瞬态响应时间长而不能对这些假目标作 出反应, 但如果采用旁瓣匿影器, 则会消掉与旁瓣虚假目标相对应的任何主瓣真目标。 利用旁瓣对消器瞬态特性的另一种支援干扰战术是闪烁干扰, 闪烁干扰是指一组在空间 上分开配置的、在干扰机之间同步转换发射的干扰。在准确同步的情况下, 每个辅助通道对应
参考文献
1 向敬成, 张明友. 雷达系统[ M]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2 尹自生. 雷达抗干扰技术[ M]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 1992 3 顾怀瑾, 倪晋麟. 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分析[ J] . 现代雷达, 1987( 6) 4 M . R. Sullian. 张仲西译. 几种旁瓣消隐系统的比较[ J] . 现代雷达, 1988( 4) , ( 5) 5 王晓军. 自适应旁瓣对消模块的研制[ D] . 空军雷达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98 6 张守宏, 保铮. 自适应天线旁瓣对消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J] . 现代雷达, 1987( 2) 7 沈福民, 保铮. 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系统辅助天线放置的研究[ J] .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
) 15 )
二、天线旁瓣自适应对消
天线旁瓣自适应对消( A SLC) 是雷达抑制旁瓣干扰的有效方法[ 1] , 其基本技术已相当成 熟。模拟闭环梯度型自适应对消系统在通信及雷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高速算法、并行处理技术以及信号处理芯片等的迅速发展为信号处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应用 空间,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实现高对消比的雷达天线技术在很多新体制雷达中得到了应用。
下面将建立典型的旁瓣对消系统模型, 分析采用不同算法时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 并进行 系统仿真。
图 1 为旁瓣自 适应对消 系统的 工作原理。该系统的 开环算 法是由 I. S. Reed 和 L . E. rennan 等引入的直接矩阵求逆法, 简称 DMI 法。
图 1 旁瓣自适应对消系统工作原理图 旁瓣自适应对消的工作过程为: 当空中没有干扰时, 辅助通道接收不到目标回波信号( 或 信号很弱) , 输出权值为零, 主通道信号直通输出, 供后继 MT I 或 MT D 处理; 当空中存在有源 干扰时, 主天线旁瓣接收的干扰信号和辅助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被同时送入旁瓣自适应对消 处理器, 根据相应的算法计算出最优权值 W , 经过相乘求和对消后输出抑制从旁瓣进入的干 扰后的回波信号。 在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的研究上, 着重推导 DM I、辅助通道 HT 变换、HT 变换 QR 分解 和 Givens 旋转 QR 分解等四种常用算法的原理及内在联系, 同时对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中天 线放置和通道失配等几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
雷达旁瓣对消系统攻防对抗技术研究
齐立峰1 冯新喜1 侯宏伟2
( 1.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 710077; 2. 解放军 93861 部队, 陕西三原 713800)
摘 要 本文基于旁瓣对消原理对雷达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和特点作了全面的 分析, 利用旁瓣对消系统固有的缺陷提出攻击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以及具体实施方 案, 并提出了利用评估模型对攻击效果进行仿真的方法, 证明了提出的干扰方法是有 效的。
) 14 )
的闭合环路永远不能调整到稳定状态, 因此大大降低其性能。 对旁瓣对消系统进行攻击可利用的一个更普遍的弱点是主、辅天线的交叉极化响应, 它们
通常是不匹配的, 因此旁瓣对消系统不能对消共极化干扰。如果主天线具有大的共极化响应, 则此问题更为突出, 因为大多数干扰机采用圆极化或斜极化干扰信号, 具有大的交叉极化分 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许多采用旁瓣对消系统的雷达都有垂直和水平极化两种辅助天线以 便对消掉干扰信号的垂直和水平分量。
报, 1984( 1)
( 上接第 40 页)
参考文献
1 刘永坦等. 雷达成像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 王盛利, 于立, 倪晋鳞. 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J] . 电子学报, 2003( 12) :
23~ 25 3 T echnical Documents SPRS146, T ex as Instrument s
旁瓣自适应对消技术可较好地消除连续型有源干扰, 提高雷达的自适应抗干扰能力。旁 瓣匿影技术可对付脉冲型干扰, 其原理非常简单: 当信号进入主天线主瓣时, 其电平远大于从 辅助天线进入的信号电平; 当信号进入主天线副瓣时, 其电平低于从辅助天线进入的信号电 平, 因而被认为是干扰, 这时主通道关闭, 干扰被阻断。通常旁瓣对消和旁瓣匿影技术被结合 使用[ 4] 。
) 12 )
众所周知, 天线的方向图具有空间滤波特性, 主瓣相当于/ 通带0, 旁瓣相当于/ 阻带0[ 3] 。 如果另外增加辅助天线, 可将其所接收的干扰信号与主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加权求和, 得到的 新的空间滤波特性在干扰方向形成零点, 从而抑制旁瓣干扰。辅助天线一般无方向性或具有 弱方向性, 其增益远低于主天线的主瓣, 而与旁瓣相当。因而辅助天线的引入对主天线主瓣的 影响很小, 主要作用是改变它的旁瓣特性。权值根据干扰变化自适应地实时调整, 使天线合成 方向图始终在干扰方向形成零点。
关键词 旁瓣对消 攻防对抗 有效干扰 评估模型
一、引 言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 雷达的抗干扰性能不断提高, 电子干扰对敌雷达的威胁也日益 降低。同时, 随着雷达体制( 多面相控阵雷达、超宽带雷达、双( 多) 基地雷达等) 的不断改进以 及天线技术( 自适应天线技术、超低副瓣技术等) 的迅速发展, 新体制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也得到 了迅速提高。能否有效地干扰敌方雷达效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我方空战武器的生存, 为了有 效地对雷达进行干扰, 必须深刻理解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机理, 从而利用其缺陷对其进行相应的 干扰攻击。
四、结 论
本文在深入分析旁瓣对消系统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旁瓣对消系统固有的缺陷提出了攻击 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并提出了利用评估模型对攻击效果进行仿真, 证明提 出的攻击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是有效的。为了在有效打击敌人的同时更好地保存自己, 不但 要加强我方的抗干扰能力, 还要削弱敌方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目前针对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 的干扰措施尚没有专门的研究, 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雷达电子抗干扰最重要的部分是天线。天线是雷达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变换器, 天线采用抗干扰技术是雷达抗干扰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雷达而言, 最难对付的是有源干扰。 对雷达的有源干扰不仅可以从雷达天线主瓣进入, 而且还可以从旁瓣进入。人为干扰由干扰 发射机产生, 雷达接收的有效功率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干 扰功率很容易达到远比有用目标回波强得多的功率。降低天线副瓣是抗人为干扰的重要手 段, 通常可以采取超低旁瓣、旁瓣对消( SLC) 和旁瓣匿影( SLB) 等措施[ 2, 4] 。雷达天线旁瓣电 平要作得很低极其困难, 代价会相当高, 而我国现役雷达的旁瓣电平都比较高, 有源干扰很容 易通过天线旁瓣进入雷达接收机, 对雷达防空造成严重的威胁。实践证明, 对付旁瓣有源干扰 最有力的措施是自适应天线旁瓣对消技术和旁瓣消隐技术。
另外, 还可用交叉极化干扰攻击旁瓣匿影系统( 通常与旁瓣对消系统配合使用) , 这种主瓣 干扰技术产生交替的极化干扰覆盖脉冲, 它们在一个雷达脉冲宽度内进行转换。干扰信号在 天线瞄准轴方向时主天线的交叉极化响应通常为零[ 7] 。而辅助天线的较高的交叉极化响应 将激活旁瓣匿影器, 会部分压制掉真实目标回波, 因而限制了其对目标的检测。
三、对天线旁瓣自适应对消系统有效干扰的研究
1. 对不同有效干扰样式进行建模与仿真 在新形势下开展对不同体制雷达有效干扰样式的研究非常必要和紧迫。对不同体制雷达
) 13 )
有效干扰样式的研究, 就是要建立各种干扰信号对不同体制雷达实施干扰的有效性模型[ 5] 。 要获得该模型, 需经过如下步骤:
( 1) 建立干扰样式有效性研究的支撑环境; ( 2) 建立干扰样式有效性评价模型; ( 3)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干扰样式的有效性。 2. 在不同战术应用背景下, 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进行仿真, 分析其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 需要分析的是在干扰功率、样式、角度、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对雷达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的 影响。旁瓣对消系统的权系数与干扰信号的形式无关, 仅与波程差引起的相位移动有关。从 根本上讲权值由阵间间距和干扰信号的入射角决定。同样道理, 输出对消剩余也与阵间间距 和干扰信号的入射角有关。为了选择合适的配置间隔, 分别选择 1、2、3 个辅助通道, 考察间距 对对消效果的影响。当采用一个辅助通道对付一个干扰源时, 辅助天线的放置理论上不影响 对消效果。 为了消除或进一步减弱/ 空间模糊0现象, 同时又要求系统不至于太复杂, 可以考虑采用只 增加辅助天线而不增加辅助通道和相消环路的办法。比如, 可再增加一个辅助天线, 使在原来 三个辅助天线进行干扰相消产生/ 空间模糊0现象时, 调换其中某一个辅助天线, 从而可使干扰 源退出/ 空间模糊0区( 因为系统总的方向响应已改变)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我们考察三辅助 通道时的情况, 三个辅助通道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配置形式。当辅助通道与干扰数目相等时, 可 求出的协方差矩阵 R 满秩, 权值 W 有唯一的解。如果不考虑噪声, 可以完全对消干扰, 考虑 噪声时对消有剩余。当辅助通道数目大于干扰源数目时, 协方差矩阵 R 为奇异矩阵, 如果不 考虑噪声, 权值无法用数值法求解; 如果考虑噪声, 协方差矩阵 R 为病态矩阵, 可以求出权值, 具有较好的对消增益。当辅助通道数目小于干扰源数目时, 对消效果很差。 3. 建立旁瓣对消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模型和准则 根据旁瓣对消系统的特点, 建立其抗干扰性能评估的模型, 用以对各种干扰环境、战术背 景下旁瓣对消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定量仿真和计算, 也可用于评估提出的旁瓣对消系统电 子攻击方法的效果。 4. 根据旁瓣对消系统的弱点, 研究攻击旁瓣对消系统的方法, 并提出可行的系统方案 旁瓣对消系统有一些能被支援干扰机所利用的固有缺陷, 例如一般旁瓣对消系统的自由 度是有限的( 取决于辅助通道的数目) , 如果施放多个干扰通过多径反射从不同角度进入雷达, 则旁瓣对消系统会过载, 其性能将严重下降。 旁瓣对消系统是利用主、辅通道干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消的, 当主、辅通道中的干扰信 号存在去相关过程时, 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也将急剧下降。 旁瓣对消系统最易受攻击的一个特点是其瞬态响应, 大多数旁瓣对消系统是用于对付连 续波干扰的, 因此它们采用需要很长响应时间的窄带伺服环。一般而言, 旁瓣对消系统需与旁 瓣匿影系统配合工作以对脉冲干扰进行消影, 但旁瓣匿影器应合理使用, 因为用它对付连续波 信号时会抑制所有的目标而增强干扰。一种可有效对付旁瓣对消器和旁瓣匿影器的干扰技术 是在旁瓣内发射多个同步的假目标, 旁瓣对消器因其瞬态响应时间长而不能对这些假目标作 出反应, 但如果采用旁瓣匿影器, 则会消掉与旁瓣虚假目标相对应的任何主瓣真目标。 利用旁瓣对消器瞬态特性的另一种支援干扰战术是闪烁干扰, 闪烁干扰是指一组在空间 上分开配置的、在干扰机之间同步转换发射的干扰。在准确同步的情况下, 每个辅助通道对应
参考文献
1 向敬成, 张明友. 雷达系统[ M]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2 尹自生. 雷达抗干扰技术[ M]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 1992 3 顾怀瑾, 倪晋麟. 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分析[ J] . 现代雷达, 1987( 6) 4 M . R. Sullian. 张仲西译. 几种旁瓣消隐系统的比较[ J] . 现代雷达, 1988( 4) , ( 5) 5 王晓军. 自适应旁瓣对消模块的研制[ D] . 空军雷达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98 6 张守宏, 保铮. 自适应天线旁瓣对消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J] . 现代雷达, 1987( 2) 7 沈福民, 保铮. 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系统辅助天线放置的研究[ J] .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