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室内设计风格演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中得到发扬光大
莫里斯与一些工厂合作设计了许多壁纸与花布。在纹饰设计 上他坚持:崇尚中古哥特式风格;坚持师法自然;注重设计的统 一性和完整性。他设计的纹样取材于野草、飞禽走兽,源自自然 又不简单模仿自然。构图讲究统一、合理、严谨、秩序的章法, 在对纹样做大胆的简化、规则化与图案化的同时,又注意保留大 自然千变万化的多样性和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
饰母题。
文化背景
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启发
2、现代艺术潮流的影响
3、对东方文化艺术的借鉴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启发
新艺术运动承继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观点:顺应自然、注重
植物曲线形态,艺术与技术结合、鼓励艺术家从事设计事业。
新艺术运动摆脱了自然主义的细枝末节,启用更 为抽象、简洁而明快的图形图案来表达自然的精 神。
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
新艺术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年代,处于19和20世纪
交接的年代,即受世纪末的颓废风气影响,也反
映了新世纪来临所带来的希望的阳刚之气。
风格特征: (1)力图打破承袭传统形式的所谓历史风格, 探索新的艺术方向;其根本动力在于人们强 烈的试图摆脱世纪末的精神需求。
(2)强调追求自然的本质而不是细枝末节。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 线和有机形态。磷光闪烁的蜻蜓翅膀和孔雀羽毛是最常用的装
室内装饰运用浮雕等具有神秘感。
典型的罗马券 券、拱和穹顶
古罗马风格以豪华、壮丽为特色,券柱式造型是古罗马人的创造,
两柱之间是一个券洞,形成一种券与柱大胆结合极富兴味的装饰性柱 式,成为西方室内装饰最鲜明的特征。
罗马万神庙是建筑设计 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并 充分发挥出穹顶技术与 混凝土特性 的典型建 筑。
西方室内设计的特征
与我国的建筑室内的发展情况类似,西方建筑设计的外观设计 与内部空间处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从古 希腊、古罗马的神庙、中世纪的教堂,到文艺复兴的建筑,设计师 把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因素完美结合,使建筑内外空间变现 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西方室内设计的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常常有比较大的变化,形 式丰富多彩,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由于其特征的演化比较复杂,在这里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加以 介绍。
“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
种乐趣。”及“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 精神内涵பைடு நூலகம்后来的包豪斯和现代设计运动就是秉承这一思想而发展的。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 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 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 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
1.古希腊风格: 被称为古典主义,内饰简约(古希腊崇尚简朴),讲究对称,蓝 色、白色为基调最宜。
内室靠墙可用多立克或爱奥尼柱式(且不用科林斯),最好加上希 腊陶瓶及相应的希腊瓶画。
代表:帕特农神庙
雅典 帕特农神庙平面图
庙宇
2.古罗马风格 罗马建筑师把多力克式、艾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合而为一,创造了 “合成式”,也称罗马样式,集中体现在拱门,圆顶、券拱结构上。简单 的几何造型,巨大的规模体量,厚重的石头材料给人心里以强大震撼。11 -12世纪,宗教盛行时期,受欧洲长方形会堂影响,加厚了罗马式拱形建 筑的墙壁,建筑厚壁所产生的庄重美,教堂建筑窗户少而使室内光线弱,
刺绣挂毯 莫里斯设计 1877年
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 的复兴风格 三、提倡哥德风格和其它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 良好功能; 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 实的趋向; 五、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艺术和东方的装饰特点。
理论指导者
工艺美术运动关键人物约翰·拉斯金说:艺术家 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只是沉醉在古希腊和意大 利的迷梦之中,这种只能被少数人理解,为少数 人感动,而不能让人民大众了解的艺术有什么用 呢?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作的,如果作者 和使用者对某件作品不能有共鸣,并且都喜欢它, 那么这件作品即使是天上的神品也罢,实质上只 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东西。
3.哥特风格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
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
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 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
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 和飞扶壁组成。
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风格 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 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前奏) 在1851年的展览上,工业产品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外形全部都相 当简陋,工匠们尝试用一点装饰来加以弥补,于是把哥特式的纹样 刻在铸铁的蒸汽机上,在金属椅子上用油漆画上木纹,在纺织机器
上加了大批洛可可风格的饰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应该说这
种情况是必然的,应该是新思想出现的前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乐 队演奏前杂乱无章的调音。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
英国工艺美术的影响及其在设计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开创了 一个新时代的新思想,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创作奠定
了设计的基本要素的组成。一些思想仍然影响着现代的设计。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认为机械生产是产品丑陋的根源,而以手工作坊 代替机械批量生产,这无疑是滞后的。设计应当是综合因素的设计,
圣彼得大教堂
6.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法语原意为“贝壳”,洛可可风格的比例关系偏于高耸和 纤细。造型均以S形曲线为主,一般以不对称代替对称,色彩明快柔淡, 象牙白和金色是其流行色。
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 是造型装饰多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大量用卷 草纹样,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
工艺美术运动概述
工艺美术运动又称为“艺术与手工艺术运动”,是针对工业 革命后艺术设计领域所出现的危机,力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 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 艺术设计发展道路的一场设计运动。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 的英国,在1880-1890年间到达顶峰,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激 起强烈反响。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时间:19世纪下半叶性质:设计运动 原因: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理论指导人:约翰.拉斯金
运动的主要人物:威廉.莫里斯(艺术家) 菲利普.韦伯(建筑师)
他们主张回归中世纪的传统,回归手工艺的传统,反对机器美学
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
19世纪初期,欧洲工业革命都先后完成,蒸汽机在西欧和美国得到广泛的推 广。第一条铁路建成,第一艘轮船下海,工厂的烟囱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地林 立起来了,大批工业产品被投放在市场上,但设计却远远落后。
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
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 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 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佛罗伦萨大教堂
5.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
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 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寓意奇异古怪,古典主义 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外形自由,追求 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
椭圆形空间。
1859年,他与菲利普· 韦珀 (Phillip Webb,1831-1915)合作设计建造了“红屋”,内部 的家具、壁毯、地毯、窗帘织物等,均由莫里斯自己设计。
莫里斯强调的两个设计的基本原则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 动
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而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艺术家
中的不少人不仅看不起工业产品,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一手段。但是这
对于蓬勃发展的工业浪潮来讲却是反动的。当时摆在设计家面前有两个 问题:一是过分装饰、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蔓延;二是令不少艺
术家感到震惊、甚至恐慌的工业化的来临。
产生的两条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为了炫耀工业革命带来的伟大成果,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9世纪
中叶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提议,同时也得到了欧洲各国的积极响应。博览会由 英国的阿尔伯特亲王主持,他建造的水晶宫是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温室,展览大
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185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震
惊了整个世界。会上展出了各种工业 产品(包括传统手工业产品)一万余件。
拉斯金继承了先驱者普金的基本思想,但他的理论更加的完善和系统。
主张: ①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旧有的样式。
②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③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 另一方面,拉斯金还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1834~1896)
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知识分子、文学家、诗人等等,非常恐慌于工业革命所带 来的各种问题,好比工业化的过程当中造成的贫民窟,城市生活恶化,童工女工 的困苦生活等等,他们渴望中世界的浪漫,他们企图通过艺术和设计来逃避现实, 回到他们理想的浪漫的哥德时期去。这正是19世纪,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产生 “工艺美术”运动的根源。从意识形态来看,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也绝对不可能 有出路的,因为他们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之中,企图逃避革命的一个知识 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已。但是由于他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门提供了新的设 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尝试。因此,这场运动虽然短暂, 但在设计史上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认真研究的。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威莫里斯所推 崇的是复兴手工艺,反对大工业生产,虽然威廉莫里斯也看到了机器
生产的发展趋势,在他后期的演说中承认我们应该尝试成为“机器的
主人”,把它用作“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一项工具”。他一生致力的 工艺美术运动却是反对工业文明的。但他提出的真正的艺术必须是
现代艺术潮流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反映了当时艺术家们的乌托邦精神世界,在艺术表现方面体
现出想象丰富、力求创新、艺术形象自由奔放,富于装饰趣味的种种特 点。
莫里斯被后人尊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 在设计理论上莫里斯主张: 1.造型艺术与产品设计紧密结合,通过艺 术家与工匠的合作以及艺术与手工艺的结 合来达到改良日用品的目的。 2.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 对于机器和工业社会的排斥以及对中世纪 行会制度的不适当推崇,成了莫里斯有关 艺术理论的两大弱点。
英国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滞后与“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束缚不无关
系。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走出了现代设计的第一步。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 1、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 “纯艺术”。 2、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 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3、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 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 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在那个时候的美术家就是神邸(受到中世纪的影响),他们不屑与过问工业
产品,而工厂也只顾着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和销售利润等等,没有想过对于 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当时的艺术和技术已经分离,到19世纪初则更加对立。
这个时期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 1.工业产品外形粗糙简陋,缺乏美感
2.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