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海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作业

班级:2013MBA-4

学号:**********

姓名:姜**

浅谈上海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国务院总理根据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前提下,力排众议做出的重要决定。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基本含义

中国的所谓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上流行的传统自由贸易区两者之概念有所不同。国际公认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形成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而中国所谓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自由贸易区狭义的概念,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上海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自由贸易园区,在国际上被称作小自由贸易区(FTZ),与国内的100多家海关特殊监管区性质相同。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上海方面的申报方案,涉及投资、贸易、金融、行政法制多项改革试点的上海自贸区,希望能够用两至三年的试验,推进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以及综合实现一系列创新改革目标。

1、投资领域

(1)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对“三个准入环节”(项目准入环节、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环节、工商登记环节)进行改革。

(2)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根据我国服务业发展需要以及试验区功能定位,率先选择“六个服务领域”(金融领域、航运领域、商贸领域、专业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取消资格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3)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探索形成有利于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环境。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加强境外投资事后管理、鼓励从事境外股权投资、支持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支持企业按国际惯例的股权激励分配机制。

2、贸易领域

(1)创新贸易发展新方式。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离岸贸易发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推动国际航运发展政策创新。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

3、金融领域

(1)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取消区内资本项目管制;在区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全面推动人民币自由跨境使用;推动金融服务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全面开放;允许金融市场在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支持市场自主推出交易产品;支持银行卡组织建立跨境转接清算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国际保险市场;建立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2)优化外汇政策环境。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4、行政法制领域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的服务模式;(2)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3)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4)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5)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援助等多元化解决机制。

5、监管税收领域

(1)创新监管模式。改革和优化海关监管机制和模式是上海综合保税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关键内涵,是实行贸易和投资领域进

一步开放试验的先决条件。基本目标是: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流动自由。

(2)配套税收政策。以培育功能为导向,开展税收制度改革试点,率先调整相关税收政策,并与国内其他税收制度改革相衔接,着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环境。基本目标是: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实施与海关监管模式想匹配的税收政策。

三、上海自贸区的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

1、扩大开放“试验田”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强调,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自贸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而事实上,在自贸区获批建设之前,上海已经在外高桥等几大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表示,自贸区显然将比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更加开放,这也是为形势倒逼。

2、辐射长三角

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

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3、推动上海中心建设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3)国务院2012年底批复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经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中转第三国的45个国家外籍旅客将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加上自由贸易区的项目,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

(4)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

事实上,近几年来,上海GDP增速徘徊在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虽然上海一心发展港口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离岸经济”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