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农业项目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发展农业项目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丰南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我区地处渤海之滨,位居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丰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随着我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战略的逐步实施,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最大限度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瓶颈制约,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薄弱环节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克服。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把农村经济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克服困难,认真谋划,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2011年,全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9万亩,总产达27.6万吨,比上年增加5.1%。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8.3万亩,总产13.15万吨,比上年增加4.9%;水稻播种面积13.1万亩,总产7.97万吨,比上年增加4.9%;小麦播种面积16.5万亩,总产5.9万吨,比上年增加0.2%;蔬菜播种面积43.4万亩,总产达194.1万吨,比上年增加1%。奶牛存栏4.2万头,同比增长5%;生猪出栏43万头,同比增长3.6%;家禽出栏700万只,同比增长13.43%;全区肉蛋奶总产达16万吨,同比增长6.67%。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5.9万亩,实现水产品总
产量6.9万吨。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牵动主导产业发展和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和农民增收。现有华北东方希望动物食品有限公司、唐山三商食品有限公司、丰南华成食品有限公司、唐山鸿兴养殖公司、唐山市丰南区新兴海产品有限公司、海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区鼎新蔬菜出口加工有限公司等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5家(省级3家、市级26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个,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额42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
(三)区域特色经济基本形成。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以专业村、特色镇建设为载体,区域经济框架基本构建。形成了东部设施菜,东部奶牛养殖,东南部生猪养殖,中东部肉蛋鸡养殖,西南部优质棉,西部露地椒,南部水产养殖等七大特色生产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区大新庄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棚菜生产专业镇,设施菜面积达到3.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绿音符”牌无公害西红柿已成为该镇棚菜主打品牌,年产37万吨,实现产值3.7亿元,人均蔬菜收入4350元,被誉为“西红柿之乡”。我区南孙庄乡结合新民居建设,瞄准打造面向京津唐、辐射东三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与新民居建设同步,在唐津运河西岸新民居周边今年开工建设1万亩日光温室,目前已完成966个。全区建有300头以上奶牛规模场区45个,规模
化率达到100%。
(四)农业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2011年全区共完成新打机井450眼,架设高压15公里、低压190公里,完成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埋设地下节水管道45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1万亩,安装节水灌溉智能系统850套。以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户用沼气利用率,同时,抓好沼肥利用工作,全年沼肥综合利用种植果菜面积达到1.5万亩,亩增收1500元以上。完成3套秸秆致密成型设备,推广秸秆直燃炉320台,全区生物质能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以绿色家园创建活动为重点,2011年共完成造林1.4万亩。其中,绿色家园创建任务12550亩;新发展果树1000亩;花卉200亩,实现果品产量2.4万吨。唐津运河两侧2000亩高标准绿化工程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项目。三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累计投资12504万元,共购臵拉臂车29辆,拉臂箱457台,其它清运车715辆,保洁员2322名。全区15个乡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所有行政村全部开展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五)农业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我区有各类农业项目15个,其中在建农业产业项目有瑞丰农业园、丰南家万佳超市农超对接、紫雁农业科技生态园、南原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丰南区蔬菜基地等5个项目,总投资9.53亿元,目前累计投入2.1亿元;准备开工项目有丰南港区黑沿子渔港清淤工程、凤达禽业新上国
际标准化养殖园、南孙庄优诗美地农庄项目等3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谋划项目有恒天然奶牛养殖园区、美国太平洋设计集团梧桐树农场项目、食品工业园项目、北京沃乐谷农业生态园、唐山鼎晨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等5个项目。
(六)食品安全工作逐步加强。为保障食品安全,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集中组织开展春防和秋防行动,猪、牛、羊、家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区动物疫情保持稳定。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督检查,仅2011年就对全区43家生鲜乳收购站抽取样品115批次,经检测全部合格。全面加强生猪饲养、运输及屠宰环节“瘦肉精”监测工作,对辖养猪场、养牛场、饭店、饲料库、屠宰场、生鲜肉流通市场等重点关键部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全区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加强种子农药市场监管,通过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有效遏制了违法案件的发生蔓延。加强蔬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2011年先后抽检品种28个,样品850个,所抽样品合格率达到100%。积极争创平安渔业示范县工作,成立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区与乡镇、乡镇与渔业村、渔业村与渔船船主层层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了渔业安全生产意识;成立渔业安全生产监控救助中心,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报,协调指挥渔业事故救助。同时,严格渔船检验,严格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和海上安全执法工作,确保了渔业安全生产无事故。
(七)新民居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以省级示范村建设为重点,
积极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2011年,全区分三期获批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33个(新建村30个、改造提升村3个)。计划总投资43.56亿元,共涉及7946户,已完成投资6.05亿元。新建村中,丰南镇南赵庄村、罗卜坨村(湖岸龙城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已完成投资6亿元,预计6月实现返迁。3个旧民居改造提升村已完成建设任务。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深入开展调研,起草了《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南孙庄乡新民居建设调研报告》、《南孙庄乡土地流转工作方案》、《南孙庄乡新民居建设资金使用方案》。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新民居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准确计算新民居建设成本,并监督实施。
(八)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加强了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设,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奖励政策。截止目前,全区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累计达到93552亩,流转率13.3%,超额完成全年土地流转率12.8%的任务。稳步推进农村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针对各项工作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出台了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全部完成。农村房屋确权颁证工作经费机构人员已落实到位,试点村已进入着手实施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完成外业勘测工作,发放林权证面积3.5万亩,占应发证面积的33.5%。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摸底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