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了解的中国文化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离不开人。这一点是很明确的。有人才能创造文化,形成文化。。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园圃中一个独具性格且结构完整的系统,~~
我认为中国文化主要指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包含有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她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服饰、茶酒、园林、家具、民俗、婚姻、文学、皇帝制度、科举制度等等,无一不在体现着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文化。首先是世界人民的需要。如今的世界,已经是全球化时代。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其次,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文化延续到今天,是历代中国人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它在未来的发展与延续,依然要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当前时代,中国文化发展与延续,面临国际、国内两种形势的挑。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必须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我们既不因循守旧,盲目自满……
西方宗教生活与中国宗教生活的差异世界宗教文化主要分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两大派别。中国宗教属于东方宗教。
东西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的差异与比较
东方宗教文化我们主要研究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显然指孔子文化, 佛教文化显然指释迦牟尼文化, 道家文化显然指道祖老子文化, 这些宗教文化起初或后来大都被神化。而神本身是神秘的、完美的, 超越的。东方宗教的神, 与希腊罗马神话中人格化的神明显不同, 也不同于基督教中的上帝。东方人的神是神就是神, 神在天上, 高贵脱俗, 是人生存的最高理想状态; 人就是人, 人在地上, 平凡现实, 但人是神或宗教关怀的中心, 其最终目的也直指人的发展和幸福而不是神的权威和尊严。东方宗教注重人在崇拜中汲取智慧并追求生命质量的提升。东方宗教也注重人在共处中获得智慧, 各种宗教可以和平共处, 甚至可以把不同宗教的神供奉在一起, 可见,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占主流的儒家文化与道教和佛教等文化是和谐交融的。西方宗教文化的神是唯我独尊的, 不容“异端”的。
在价值取向上,就是东西方宗教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构造不同, 人格取向冲突剧烈。东方宗教文化是以道家思想、儒家伦理和中国佛教经学等为基础构建的,西方宗教文化是以古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为基础发展而建立的, 是以平民为主体的商业海洋文化。因此, 东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传统, 西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则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决定了东西方人格特质构造和价值取向的整体差异。东方宗教文化人讲内敛, 以自然之和谐为真, 以人际之和谐为善, 以天人之和谐为美, 寻求与环境相协调, 追求精神享受和深刻的内心宁静与体验注重行为的节俭、封闭、悠闲。万事“和”为贵。西方宗教文化人讲个性张扬, 人与人在社会中讲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注重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体验。
价值取向的不同使东西方宗教文化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方式也就不同。东方文化人追求与自然和谐; 西方文化人追求自然为我所用哪怕门前的花草也要整齐划一。东方人把十二动物, 作为十二生肖, 用山石命名, 用花草寄情, 自然物进入到人的文化生活,与人共处。西方人是一切以人类为中心, 自然仅是为人所用的资源。
值取向的不同也影响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上。东方人崇尚天下为公, 把儒家伦理忠、孝、悌、仁等作为人在社会上的立世为人准则, 把天下太平看作为最理想的社会状态。西方人是以我为中心。世界是我的, 公理是我的, 责任也是我的。追求发展、创新、改革、竞争的社会为理想社会。
西方人对于家庭、婚姻、爱情观点西方人表现在爱情观上就是“探究”心态。特征是爱独立自由,喜欢探究新奇,乐于冒险进取。男女在择偶上不管年龄大小、相貌美丑,不管是否已婚,只要能达到探究上的满足,一切都无所顾忌。而且西方人觉得恋爱是自己的事,不应受过多约束。
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就显得直露、开放。有时甚至是异常狂热、不顾一切的。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对此也予以容忍和支持。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而没有太多道德上的顾忌。
西方人的婚姻目的:其一是坠入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由此可见,追求真爱乃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因此,我们说西方人的结婚,是个人的权利。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由于西方工业革命以及女权运动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对于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妻子无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夫妇同时承担双亲身份,不再有父、母在与子女关系中角色的分担和隔离。
西方文化起源的环境与中国文化起源环境的不同一种文化的形成, 原因是复杂的。它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气候及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相联系, 同时也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 以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自然条件方面,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中华大地地域辽阔,腹地纵深,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宜于渔猎、畜牧、农耕等各种生存和生产方式。黄河与长江这横贯中华大地的两条大河,是中华文化的两大起源地。
西方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中华大地有着巨大的差异,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海陆关系的变化。如果说华夏文明植根于大陆,那么西方文明则诞生于海洋。整个欧洲距海都较近,全洲海洋性气候十分显著。其中,作为西方文化摇篮的古希腊更与海结缘,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交通要塞,多港多山,土地贫瘠,这迫使古希腊人很早就经营海上贸易,以补土地之不足。因此,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古希腊文明呈现出强烈的海洋性。
经济方面,由于自然条件,中国主要是农耕文明,重农传统,以农为主,工商为末。而西方则形成古希腊古罗马的工商文明。
政治方面,东西方国家都产生过奴隶制社会,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专制政权,古希腊建立了一个松散的城邦制政权。古代各朝各代的朝代更替都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朝代更替,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政权交替频繁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却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原因。因此,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城邦制是希腊历史的关键。城邦的出现是希腊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它的特点就是小国寡民。希腊的殖民扩张把希腊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古罗马文化继承了一部分古希腊文化,同时古罗马时期也开始了一种文化转型,它把小国寡民的文化转变成大国沙文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继承和转化,同样也是战争的结果,但却是跨国战争,而不是国家内部的改朝换代。因此,西方文化具有个体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