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
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3
刘金全 刘志刚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130012)
内容提要:本文度量了我国经济周期中的条件波动性,并检验了导致实际产出波动性
降低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价格和货币等名义经济波动性之间
存在密切关系;从产出波动性的成分分解来看,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源于投资波动
性、政府支出波动性和净出口波动性的降低,而消费波动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这意味着
宏观经济调控在短期内仍然需要采用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但长期内应该注重以市场机
制为基础的供给管理政策,并适当激活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活性,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
和稳定增长。
关键词:经济周期 产出波动性 投资波动性 消费波动性 经济政策
一、引 言
、持续时间的长短、扩张和收缩的转变点等特征来刻画经济周期,一直是经典的经济周期分析模式(Burns and Mitchell,1946)。但随着古典经济周期(正增长和负增长交替出现)波动的逐渐消失,增长型经济周期(保持正的增长水平,但是水平高低出现周期变化)逐渐成为了经济周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核心。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出现带来了经济周期理论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在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分离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并通过经济波动幅度对经济周期阶段性进行描述和刻画,由此引出了经济周期非对称性模式和成因的大量经验研究(C over, 1992;刘金全、范剑青,2001);二是如何分析经济周期波动性对经济增长水平,即经济增长过程中风险程度对增长水平的影响,这样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经济周期波动性和价格水平波动性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也出现了检验经济周期波动性之间是否具有“溢出效应”或“杠杆效应”等实证问题(S ola,Fabio and Nicola,2002;刘金全、张鹤,2003)。
随着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出现和持续,一些能够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国家,大都出现了产出波动性显著降低的现象,研究者们由此推断经济周期稳定性的增加是导致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条件(Ramsey and Ramsey,1995)。一些经验研究甚至还对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降低原因以及产出增长率的周期性分解进行了研究。Barro(1995)认为实际产出波动的稳定主要来源于价格水平的稳定性,并认为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的负相关性,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和稳定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稳定;Blanchard等人(2001)利用产出时间序列的样本分段均值和标准差的方法,分析了美国产出增长率序列中出现显著波动性下降的原因,并认为产出波动性的显著下降既不是源于显著的需求冲击,也不是源于显著的供给冲击,而是由市场投资和消费的平稳性导致的。McC onnell等人(2000)比较了美国1980年以后的产出波动模式,也发现了出现在波动模式上的变
3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1016)、教育部重大项目(02JAZ JD790007)和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精品项目(2003JP005)资助。
化,并认为美国产出波动模式的改变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Balke 等人(1996)对欧洲七国的经济运行进行了检验,发现其中一些国家在经济收缩过后出现了快速反弹,“反弹效应”的出现意味着经济波动性对产出增长率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需要注意到,虽然上述这些研究在经验发现和实证结论上并不一致,也与经济周期理论推断存在冲突之处,但它们将短期经济波动性与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性结合起来进行检验和分析,这对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定最优政策干预时期和调整经济政策周期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Orphanides ,1996)。
进入2003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态势,虽然当年经济增长受到了“非典”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但当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近7年来历史新高的913%。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突然加速,不仅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一轮新的经济周期,而且经济周期的波动态势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在刘树成(2003)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初步将1953年至1999年的中国经济划分为9轮周期波动,得到的经济周期分界和经济周期轮廓由图1给出。审视上个世纪后十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我国1996年以前的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剧烈,宏观经济调控幅度和强度较大;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当年经济增长率已经回落到916%的水平上。但是,随后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持续下滑,直到1999年才达到这个周期的底部位置。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开始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2000—2003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715%、813%和913%,2004年经济增长率继续小幅攀升到915%,形成了一个阶段内的历史新高。
图1 1953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图2 1953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 波动性的变化过程
仅从增长率水平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已经结束了“大起大落”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逐步减弱,经济长波态势逐渐明显。这意味着平稳增长将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波动的新特征。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减弱不仅表明我国经济的稳健程度有所提高,也表明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有所加强;但是,为了进一步描述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程度的变化,我们需要考察不同阶段产出波动性的动态轨迹。为此,图2给出了我国年度经济增长率的条件波动性(图中直线表示波动幅度的趋势变化),可以看到经济周期波动性随着增长水平的趋稳也体现出明显下降和稳定趋势。
为什么我国实际产出波动性会呈现出减弱的态势呢?这种波动性减弱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这种波动性变化对经济周期形态和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判断我国经济增长的走势,也关系到如何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为此,我们将从我国短期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度量开始,比较全面地分解实际产出构成的主要成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形成成分、名义经济活性(价格变化)和实际经济活性(产出增长变化)等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从而为正确选择经济政策工具提供必要的决策建议。
二、我国实际产出增长率变化路径的波动性特征
为了判断经济周期中产出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和风险水平,可以采取多种时间序列条件方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