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总结

近代史纲要总结
近代史纲要总结

第五章

意义:

宣传了党的和平民主的方针政策;

展示了共产党联系群众和实际的工作作风;

展示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袖风采;

赢得了国统区民众,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1.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激烈斗争

1946、6—1947、2 全面进攻

1947、3—1947、6 重点进攻

1947、7—1948、9 战略反攻

1948、9—1949、10 战略决战

2.(1)第二条战线斗争的特点

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规模大、时间久

斗争勇敢坚决,策略灵活

斗争策略正确

(2)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高涨的社会原因

经济危机,人民生活不下去

国民党政治欺骗破产

共产党领导正确

3.1)概念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和领导的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起义运动

(2)特点

斗争内容的独特性斗争领域的特殊性

斗争方式的隐蔽性斗争手段的突发性

起义部队与人民解放军的相互配合性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国民党的“和平”攻势与共产党的

八项和平条件

2、中共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七届二中全会内容:

提出彻底解决国民党军队的方针

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转移到城市

提出一系列施政纲领

向全党警告,防止腐败

第八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新中国统一政权建立的意义

1.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从此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集中力量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从此开始到来了

4.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2)、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确立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

土改:在1950——1953年进行的土改运动摧毁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三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3、新民主主义社会及其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社会形态,其本质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政治上,实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当然要求

(2) 对个体农业改造,是保证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3)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的积累与增长是转变的内在驱动力

(4)国际环境促进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政策:利用、限制、改造

团结、教育、改造

方法:和平赎买

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特点:多种形式,由低到高,逐步进行

对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改造的原则: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2)农业合作化的特点:从生产领域入手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3)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特点:

从流通领域入手,从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

供销合作小组

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改造的历史意义: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