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解读

淅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淅川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国杰

一、为什么提出“导学互动”课堂教学?

1、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良现象:

一是课堂灌输多,主动思考少;

二是教师包办多,学生参与少;

三是纸上谈兵多,实践活动少;

四是讲课时间多,备课研究少;

五是课外作业多,课外阅读少;

六是作业布置多,教师批阅少;

七是统一要求多,因材施教少;

八是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少;

九是拼时拼力多,科学施教少;

十是因循守旧多,改革创新少。

由于教育方法落后,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目的意义:

目的:为了改变这“满堂灌”“自由化”等低效教学现象,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跨越,邓局长亲自提出“导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可谓是审时度势,高屋建瓴。

意义:“导学互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模式,它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方法;还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确切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思路、一种理念和一个策略。

3、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导学互动”教学策略的本质与理念

定义:“导学互动”教学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

理念:实践新课标,创新教与学。“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

特征:一是以课时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以课时为单位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课时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二是以导学提纲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导学提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以“导学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关系:“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导”是前提,“学”是目的,“动”是根本。抓住了根本,就实现了“导学”。

意义:“导学互动”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实质:落实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学”,训练为主“线”。

1、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教师的讲深讲透,也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练习作过细的指导。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做了认识的主体,参与了过程,掌握了知识和方法,建立了真情实感。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什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学:自主、合作、探究。

2、教师为主导。导---因势利导,“势”就是学生思维的走势,即学生思维动向所呈现的端倪。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学之得法。要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组织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走势方才明显,教师才是顺势而导,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师导什么?(1)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知识、能力;(2)学习的方式、方法和习惯——学会学习;(3)

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思想品德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良好的心理品质。

3、训练为主线。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两者在教学中必然构成一个以课文为中介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训练。何为“训”?就是教师的指导、辅导;何谓“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的三个要件: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实践——师生的互动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