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细菌变异
布氏杆菌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 异;即从光滑型(S)变为非光滑型——粗 糙(R)或粘液(M)状。 变异菌落常比光滑型稍长,表面有颗粒。 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或褐色,
5 抵抗力
布氏杆菌在合适条件下能生存很长时间,有 较高的抗灭活能力。 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 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可用冷冻 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
2 牛布鲁氏菌病噬菌体展示抗原的制备及其 在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模拟布鲁氏菌抗原 表位,经健康牛血清反复多次预淘选之后, 再以临床分离的布鲁氏菌阳性混合血清IgG 为靶分子,进行了正常的3轮生物淘选,挑 取单平板内所有50个噬菌体克隆,提取单 链DNA并测序。运用间接ELISA方法、竞 争抑制ELISA方法及Western-bloting方法 分别鉴定测序得到的不同噬菌体克隆的亲 和力、特异性及反应原性。最终得到两个 亲和力高且特异性好的噬菌体克隆,命名 为P2和P14。
3.一种快速检测牛奶样品中布鲁氏菌 的PCR方法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牛奶样品中布 鲁氏菌的PCR方法,涉及一种人畜共患传 染病病原体的基因检测技术,适用于布鲁 氏菌定性检测。本发明由标准阳性模板 PCR反应液﹑布鲁氏菌BCSP31基因特异 性引物、阴性指控标准品组成。本发明检 测速度快、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使用步骤 简单,可重复性高,可以替代传统的病原 学检测方法。
4.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0基因敲除的新 型标记疫苗的研制,使布鲁氏菌自然感染 和疫苗接种有效的区分。
牛种布氏菌:1、2、3、4、5、6、7、9型 羊种布氏菌:1、2、3型
猪种布氏菌:1、2、3、4、5型
鼠种布氏菌 绵羊附睾菌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 杆状细菌; 宽约0.3—0.5微米、长0.6—1.5微米。电 镜下见到的羊种菌为明显的球杆状、牛种 菌和猪种菌为短杆状; 6种布鲁氏菌靠形态很难区分,一般来说, 羊种菌最小,牛种菌次之,猪种菌较大; 布鲁氏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夹膜。
现阶段任务
1.布氏杆菌强、弱毒菌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 mRNA差异性分析,寻找新的抗布病关键 性基因与作用机制研究。 2.羊种布鲁氏菌强、弱毒菌株巨噬细胞中吞 噬小体差异调控表达蛋白分析,寻找新的 抗布病关键性基因与作用机制研究。 3.患布病的羊与健康羊巨噬细胞miRNA差异 性分析,寻找新的抗布病关键性基因与作 用机制研究。
将特异性噬菌体P2和P14为检测抗原直接 包被酶标板建立牛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的间 接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灵 敏度高,与传统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方 法符合率为96.7%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使用胶体金标记G蛋白制备金标垫, 以高特异性混合噬菌体克隆包被NC膜作为 检测线,采用间接法原理组装了布鲁氏菌 抗体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符合率 分别为97.5%和97.8%。为布鲁氏菌病血清 学诊断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
2、染
色
涂片染色检查多为单个排列,少见成对 短链排列。 布鲁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革兰氏染色阴性; 用0.5%沙黄水溶液染色,加热出现气泡, 水洗后用0.5%孔雀绿或1%美兰复染,布 鲁氏菌呈红色,其它细菌呈绿色和兰色。
布鲁氏菌用柯氏染色染成红色
3、培养特性
1.布鲁氏菌培养营养要求高: 需要各种氨基酸和各种金属离子,有的菌种需 要血清才能生长。 2. 生长缓慢:一般需经4—6天,有的甚至21—30 天才能长出菌落。 3.生长所需温度:20—40℃,最适为37℃,超过 42℃则不生长。 4. C02: 绵羊附睾种菌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菌需严格 的C02(5~10%)。
一 布氏杆菌概述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 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其临床特点 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 大,被感染的人和动物表现为流产及不 孕不育等症状 1887年英国医生布鲁氏首先从死于 “马尔他热”的英国士兵脾脏中分离 出羊种布氏菌。
布鲁氏菌属(Brucella),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二、从牲畜材料中分离布氏菌
从牲畜流产胎儿检菌 从胎衣检菌 从阴道分泌物检菌 尿液检菌 乳汁检菌 脓汁检菌 血液培养 脏器检菌
布鲁氏菌常用分离用培养基
血清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胰酶大豆培养基 土豆琼脂培养基
布病组阶段性成果
1.布鲁氏菌强毒株与弱毒株基因组 DNA差异基因筛 选与鉴定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对流产布鲁氏菌强毒 株 544 A 和弱毒株 104 M 进行基因组差减分析 获得强毒株特有的 9 条差异片段和弱毒株特异的 17 条差异片段。经 BLAST 分析和PCR 鉴定, 最终证实 3 条差异片段,与流产布鲁氏菌经典弱 毒株 S19 同源性在 98 %~99 %之间,只在弱毒 株104 M 基因组中检测出,而在强毒株 544 A 中 不存在。该实验为建立布鲁氏菌自然感染菌与疫 苗株的基因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布鲁氏菌基础知识及本室研 究现状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 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类世界范围内流行 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和多 种动物的健康。布鲁氏菌可以引发人和牲 畜及野生哺乳动物的感染,尤其牛、绵羊 和山羊等家畜易染,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