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事仲裁》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商事仲裁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总学时:32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课程性质:国际商事仲裁是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商事仲裁课程是法学
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地位:国际商事仲裁是大学本科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任务:开设本课程,旨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高等本科教育
的要求,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理论及实际应用的教授,
使学生系统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提高学生运用国际商事
仲裁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仲裁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对仲裁制度产生与发展,仲裁
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仲裁机构与仲裁协会,仲裁协议,仲裁参加人,仲裁的申请和受
理、审理、裁决、撤消、执行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

仲裁法学是一门应用法学,学习《仲裁
法》可以为学员构建完整的争议解决的知识体系,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导论(学时2)
教学目标:本章讲述仲裁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理解仲裁的含义,了解仲裁
的分类、特性及其优势与局限性,对仲裁的性质和仲裁的历史发展有初步理解。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的性质。

·第一节仲裁的概念(学时1目标层次理解)
1.1.1 仲裁的定义
1.1.2 仲裁的分类
1.1.3 仲裁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二节仲裁的性质和特点(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1.2.1 仲裁的性质
1.2.2 仲裁的特性
·第三节仲裁的历史沿革(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1.3.1 国外仲裁起源的概况
1.3.2 中国仲裁的起源和发展
第2章中国仲裁法概述(学时2)
教学目标:本章旨在介绍中国1994年《仲裁学》的概况。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重点掌握仲裁法和仲裁范围的概念,了解1994年《仲裁法》制定的背景及其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范围。

·第一节仲裁法的概念(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2.1.1 仲裁的定义
2.1.2 《仲裁法》制定的背景、宗旨及意义
·第二节中国仲裁法上的仲裁范围(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2.2.1 仲裁范围的概念
2.2.2 中国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中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和掌握)
2.3.1 当事人自愿原则
2.3.2 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
2.3.3 独立公正仲裁原则
2.3.4 一裁终局原则
第3章仲裁机构和仲裁协会(学时4)
教学目标:本章主要从机构仲裁的角度讲述仲裁组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仲裁机构的性质及其设置的一般概况,中国仲裁协会的职能以及仲裁规则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国际著名仲裁机构的概况等。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规则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仲裁机构概述(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3.1.1仲裁机构的性质
3.1.2仲裁机构的设立
3.1.3仲裁机构的概况
·第二节仲裁委员会(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3.2.1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和注销
3.2.2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性质
3.2.3仲裁委员会的内部组织
3.2.4重新组建仲裁机构的问题
·第三节中国仲裁协会(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
3.3.1中国仲裁协会的法律地位
3.3.2中国仲裁协会的性质
3.3.3中国仲裁协会的组成
3.3.4中国仲裁协会的职能
·第四节仲裁规则(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和掌握)
3.4.1仲裁规则的概念与性质
3.4.2仲裁规则的规定
3.4.3制定仲裁规则的依据
3.4.4仲裁规则的主要内容
3.4.5仲裁规则的作用
3.4.6暂行仲裁规则
·第五节著名仲裁机构简介(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
3.5.1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
3.5.2瑞士苏黎世商会仲裁院
3.5.3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3.5.4国际商会仲裁院
3.5.5美国仲裁协会
3.5.6日本商事仲裁协会
3.5.7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3.5.8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3.5.9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
3.5.1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中心
第4章仲裁员(学时2)
教学目标:本章阐述了作为仲裁制度核心之一的仲裁员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仲裁员的资格条件以及仲裁员的聘任与制定,熟悉仲裁员的道德规范,并初步掌握仲裁责任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正确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枉法仲裁罪及其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员的行为规范及仲裁责任。

·第一节仲裁员的资格条件(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和掌握)
4.1.1仲裁员的资格条件概述
4.1.2《仲裁法》关于仲裁员资格条件的规定
·第二节仲裁员聘任与指定(学时0.5 目标层次掌握)
4.2.1仲裁员的聘任
4.2.2仲裁员的指定
·第三节仲裁员行为的性质及规范(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4.3.1仲裁员行为的性质
4.3.2仲裁员的行为规范
·第四节仲裁员的责任(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4.4.1关于仲裁员责任的理论
4.4.2关于仲裁员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4.4.3《仲裁法》有关规定及评述
4.4.4我国刑法上的枉法仲裁罪
第5章仲裁协议(学时4)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仲裁协议的特征、仲裁协议的形式及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等重要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庭自己决定管辖原则/管辖权原则及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原则。

·第一节仲裁协议概述(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5.1.1仲裁协议的概念
5.1.2仲裁协议的特性
5.1.3仲裁协议的类型
5.1.4仲裁协议的形式
·第二节仲裁协议的内容(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
5.2.1概述
5.2.2几种推荐的仲裁协议
5.2.3拟定仲裁协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仲裁协议的效力(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与运用)
5.3.1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机构
5.3.2仲裁协议效力的表现
·第四节仲裁管辖权自决问题(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5.4.1概述
5.4.2管辖权/管辖权原则的意义
5.4.3中国与管辖权/管辖权原则
·第五节仲裁协议的无效和失效(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与运用)
5.5.1仲裁协议的无效
5.5.2仲裁协议的失效
·第六节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5.6.1问题的提出
5.6.2传统的观点
5.6.3仲裁条款自治说
第6章仲裁程序(学时4)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仲裁当事人、仲裁申请和答辩、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与裁决、简易程序的要领,并在理论上理解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异同。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第三人问题、仲裁中的律师代理、保全措施、仲裁员的回避、仲裁开庭的原则、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以及仲裁中如何处理当事人的消极行为。

·第一节仲裁当事人(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
6.1.1当事人的概念与特征
6.1.2当事人与仲裁参加人、仲裁参与人和第三人
6.1.3仲裁中的代理律师
·第二节申请与受理(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与运用)
6.2.1申请
6.2.2受理
6.2.3答辩与反请求
6.2.4对有仲裁协议的起诉的处理
6.2.5财产保全
6.2.6证据保全
·第三节仲裁庭的组成(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
6.3.1仲裁庭的组成形式
6.3.2仲裁庭的组成程序
6.3.3仲裁员得回避
·第四节仲裁审理和裁决(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与运用)
6.4.1仲裁审理的原则
6.4.2证据和举证责任
6.4.3开庭前的准备
6.4.4开庭审理
6.4.5书面审理
6.4.6和解
6.4.7调解
6.4.8对当事人消极行为的处理
6.4.9裁决
·第五节简易程序(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
6.5.1概述
6.5.2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6.5.3简易程序的特点
6.5.4简易程序的进行
·第六节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比较(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运用)
6.6.1受理范围
6.6.2提起条件和管辖
6.6.3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6.6.4组成仲裁庭和审判组织
6.6.5审理方式
6.6.6审理原则
6.6.7审理程序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6.6.8审级制度
6.6.9和解
6.6.10调解
6.6.11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裁定的做出
第7章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学时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设置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意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与条件以及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意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律后果。

本章重点、难点:如何准确理解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与条件,如何理解重新仲裁的条件和程序。

·第一节概述(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
7.1.1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
7.1.2设置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意义
7.1.3国外关于撤销仲裁裁决的规定
7.1.4制定《仲裁法》时的分歧和《仲裁法》的规定
·第二节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论(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掌握与运用)
7.2.1申请的条件
7.2.2申请的理由
·第三节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后果(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7.3.1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7.3.2撤销仲裁裁决
7.3.3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第8章仲裁裁决的执行(学时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仲裁法》规定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程序,特别应注意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条件和事由、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如何理解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有关规定。

·第一节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程序(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8.1.1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8.1.2申请执行的条件
8.1.3执行的程序
·第二节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学时0.5 目标层次掌握)
8.2.1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理由
8.2.2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裁决的区别
·第三节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学时0.5 目标层次掌握)
8.3.1中止执行
8.3.2 终结执行
8.3.3 恢复执行
第9章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互相执行仲裁裁决(学时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悉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内地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的有关规定。

本章重点、难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

·9.1内地执行港澳台地区的仲裁裁决(学时1 目标层次了解)
9.1.1 内地执行香港、澳门裁决
9.1.2内地执行台湾地区裁决
·第二节港澳台地区执行内地的仲裁裁决(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
9.2.1 港澳地区执行内地地裁决
9.2.3台湾地区执行内地地裁决
第10章涉外仲裁(学时4)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我国涉外仲裁的一般规定,掌握涉外仲裁的特殊问题,如涉及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及报告制度。

本章重点、难点:涉外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理由与程序。

·第一节涉外仲裁的概述(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10.1.1涉外仲裁的概念
10.1.2涉外仲裁和其他仲裁或争议解决方式的区别
10.1.3涉外仲裁的特性
10.1.4涉外仲裁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涉外仲裁机构(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及运用)
10.2.1涉外仲裁机构的分类
10.2.2中国的常设涉外仲裁机构
·第三节涉外仲裁协议(学时1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10.3.1涉外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特征
10.3.2涉外仲裁协议的类型
10.3.3涉外仲裁协议的基本内容
10.3.4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
10.3.5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
·第四节涉外仲裁程序(学时 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10.4.1涉外仲裁的申请和受理
10.4.2仲裁庭的组成
10.4.3开庭
10.4.4裁决
10.4.5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
·第五节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学时 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10.5.1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理由
10.5.2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程序规定
10.5.3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后果
·第六节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学时 0.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10.6.1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国际公约
10.6.2中国法律关于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规定
·第七节中国涉外仲裁中的报告制度(学时 0.5 目标层次理解)
10.7.1报告制度的缘起
10.7.2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
10.7.3对报告制度的评价
第11章仲裁时效和仲裁费用(学时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仲裁时效和仲裁收费制度的基本内容。

本章重点、难点:我国现行仲裁费实践应如何改革。

·第一节仲裁时效(学时0.5 目标层次掌握)
11.1.1仲裁时效的概念
11.1.2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
11.1.3适用诉讼时效的仲裁时效
11.1.4仲裁时效的开始、中止和中断
·第二节仲裁费用(学时1.5 目标层次理解与掌握)
11.2.1仲裁费用的种类
11.2.2仲裁费用的标准
11.2.3仲裁费用的预收和分担
11.2.4仲裁费用的缓交
11.2.5仲裁费用的监督
11.2.6关于仲裁费用的改革
第12章仲裁监督(学时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中国仲裁监督机制“双轨制”的现状及利弊、仲裁司法监督的内容。

本章重点、难点:仲裁司法监督的事项应如何限定。

·第一节仲裁监督概述(学时0.5 目标层次理解)
12.1.1仲裁监督的必要性
12.2.2法院监督仲裁的范围
·第二节中国仲裁监督机制(学时1 目标层次掌握)
12.2.1内部监督
12.2.2行业监督
12.2.3司法监督
·第三节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仲裁监督体制(学时0.5 目标层次了解)
12.3.1关于仲裁监督的“双轨制”
12.3.2关于仲裁监督的范围
12.3.3中国仲裁监督体制的完善
四、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讲授与指导相结合开展课堂教学。

对国际商事仲裁基本理论进行讲授,结合具体国际商事仲裁的案件对具体法律制度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国际商事仲裁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其中平时作业15%、课堂到课率15%、课堂测验20%、结业考试50%共100分。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
教材:黄进,宋连斌,徐前权:《仲裁法学》, 2008年3月第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主要参考书目:
1.黄进主编:《国际私法与国际商事仲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2.宋连斌:《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宋连斌、林一飞译编:《国际商事仲裁新资料选编》,武汉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宋连斌、林一飞译编:《国际商事仲裁新资料精选》,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
6./
7./
8./
撰稿人:贺佐勇
审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