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干预策略(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干预策略(全文)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其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是年轻人、运动员猝死的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对ARVC遗传基础、病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方面研究的进展,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对ARVC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从而减少猝死的发生,使患者获益。本文就ARVC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处置该疾病的认识。

1 疾病认识进展

自上世纪80年代最早关于ARVC的报道以来,对于此疾病本身的认识在逐渐更新。最初认为此疾病机制为右心室先天性发育不良,从而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故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目前已经认识到此疾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因心肌桥粒特定基因缺陷,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典型者以右心室受累为著,纤维脂肪的瘢痕组织通常自心外膜向心内膜蔓延[1]。新近的研究结果显示ARVC患者中左心室受累很常见,70%患者为双心室受累,甚至有17%的患者仅累及左心室,单纯累及右心室者仅占13%[2],故一些新的研究已改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M)。

2 ARVC诊断与危险分层

ARVC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000,常于10-40岁之间发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劳力诱发的晕厥,心电图V1-V4导联T 波倒置,左束支阻滞图形的室性心律失常,影像学检查可见右心室形态改变等,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诊断ARVC目前一般使用2010专家小组诊断标准,内容包括心脏功能不全和结构改变,心室壁组织学改变,心电图复极、除极及传导异常,心律失常和家族史[3]。但此诊断标准中的心脏影像学结果、心电图改变等均缺乏特异性,尤其对左心室受累的患者,诊断准确性更低,所以对于疑诊ARVC的患者,最好结合心电图、心脏影像学检查结果、基因检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还需要结合心内膜活检及心内电解剖标测结果。

ARVC患者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速,部分室速会蜕变为室颤。不同研究结果显示ARVC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在1-10%/年之间,死亡率在0.08-3.6%之间[4],因不同研究入选人群不同而异。虽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ARVC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但也有较大比例确诊的ARVC患者并无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筛选出真正的心律失常、猝死高危的患者进行积极干预,低危的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已知可用于危险分层的因素包括性别、症状、家族史、既往心律失常发作史、心电图特殊表现、电生理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等

[5]。比如曾有过室颤、持续性室速发作的患者为高危患者,再发心律失常事件的风险高于10%/年,而无症状的基因携带者相对低危,心律失常事件风险低于1%/年[1]。

3 ARVC室性心律失常干预策略

ARVC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危害大。持续性室速、室颤可能引起心源性猝死,即使植入了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频繁放电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设备寿命。相对“良性”的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常常引起心悸、黑矇等症状,也有加重心力衰竭的风险。2015 ARVC/D国际小组专家共识中指出,ARVC患者治疗的目标包括降低心律失常性猝死发生率,及通过减少/消除心悸、室速再发、或ICD恰当的或不恰当放电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4]。

3.1 生活方式改变

运动,尤其是高强度运动与ARVC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关系,高强度运动可使异常基因携带者更早表现为临床ARVC,可使确诊患者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6]。竞技性体育活动可使ARVC患者猝死风险增加5倍,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多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刚停止时[7]。所以对于已确诊的ARVC患者,应避免竞技运动、耐久运动,仅可谨慎的进行低强度

休闲型运动,即使未发病的健康基因携带者,或有家族史而未知基因型者,也应该限制运动的强度[4]。

3.2 药物治疗

3.2.1 β受体阻滞剂

因为ARVC患者的心律失常和猝死多由运动诱发,推测交感神经激活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研究结果显示ARVC患者心肌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8],通过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应该可以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且β受体阻滞剂是心力衰竭的治疗基石之一。因此虽然直接证据不充分,对所有确诊的ARVC患者,均建议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无论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对于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或植入ICD后频繁放电的患者,更需要通过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动过速发作,减少放电[4]。

3.2.2 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AAD)

目前尚无AAD用于ARVC患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如何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多借鉴于其他室性心律失常、医生经验和治疗反应。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仅III类AAD可有效减少ARVC患者的室速发作[9],而北美ARVC注册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单用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ARVC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索他洛尔反而使持续性室速或ICD放电的

风险增加[10]。但因为既往研究的入选人群均偏小,且研究过程中AAD 使用存在交叉,结论均存在不确定性。虽然AAD可减少部分心律失常发作,但并不能延缓ARVC疾病进程,目前也无证据明显可降低猝死发生率,且长期应用副作用多,故AAD主要用于缓解ARVC患者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或减少ICD术后放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无明确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及基因携带者,不建议预防性应用AAD[4]。

3.3 导管消融

ARVC患者室速的机制多为瘢痕相关的大折返机制,使得射频消融治疗成为减少室速发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射频消融的长期成功率并不高,尽管即刻成功率可达60-80%,但随访至3-5年时,50-70%会复发[11]。这一方面是因为ARVC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心肌逐渐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射频消融后还会有新的室速机制出现,另一方面是因为ARVC的瘢痕多由外膜向内膜扩展,单纯内膜标测和消融并不能真正消除室速的机制。新近的几项研究纳入既往内膜射频失败的病例,或者初始即选择内膜联合外膜消融策略,可明显减少室速复发,随访3年以上,长期成功率均在50%以上[11]。最新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甚至纳入了有ICD适应证(猝死高危)但未能植入ICD的患者(存在禁忌或患者意愿),平均进行了1.6次射频消融,63%患者进行了外膜消融,在平均46个月的随访期中,未观察到入选者死亡,仅19%患者有室速复发[12],可见选择合理的策略、熟练的手术操作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但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