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依广《区域经济学》讲义word版-前 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先问世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才逐步走向成熟,在中国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逐步兴起和发展。由于区域经济学一开始就表现出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因而又被人们视为一门决策性科学,并日益受到许多国家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区域经济学是当代最使经济学界感兴趣,又深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者所重视的经济学科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差异大,具体到省、市、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问题大量涌现。因此,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问题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尽管国外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毕竟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实践。因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我在1991年出版了《区域经济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至今又过去了10多年。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不断推出,但在学术界、理论界对其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许多理论问题(甚至包括有关概念问题)等尚很不统一,可以说众说纷纭。鉴此,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对区域经济学进行重新审视和撰写,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拙著《区域经济学原理》,是我们为此而进行努力探索的一个新成果。如果说本书的出版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并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加速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成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将是我们的初衷和追求的目的。

本书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借鉴、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新成果,探索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区域经济运动的规律和作用机制。全书共12章,其内容体系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一、二章);第二部分为区域内的经济运动及其发展规律(第三、四、五、六章);第三部分为区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第七、八、九章);第四部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第十、十一、十二章)。

本书由主编叶依广拟就编写大纲,并与参加撰写人员共同讨论后修订,然后按编写大纲分工撰写。各章撰写者是:第一、二章,叶依广;第三章,叶依广、孙林、陶应虎;第四章,王启仿;第五章,王启仿、刘卫东;第六章,厉伟;第

七章,叶依广、厉伟;第八章,孙林;第九章,叶依广、李银、孙林;第十章,陶应虎、王启仿;第十一章,叶依广、周蕾;第十二章,叶依广、刘志忠。本书初稿完成后,经过撰写人共同讨论,并吸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由各章撰写人对初稿进行了多次修改,期间博士生王启仿协助主编做了一些工作。最后,全书由叶依广总纂修改定稿。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资深知名经济学家沈立人先生对本书的撰著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和悉心指导,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仍处于创建阶段,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诚请有关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叶依广

2002年7月26日于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