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下)
2015年06月09日
2、该社区银行发展策略。
一是坚持常态化的社区宣传工作。
结合四平街道创建全国文明街道、全国卫生街道的“双创”契机,建立与周边居委会常态化的联系机制,定期举办“五星联盟”社区便民服务活动,在老年大学开办“反假宣传”系列专场,参与社区服务,开展营销工作。
二是加强网点亲和力建设。
通过网点员工与客户聊家常,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增强与客户间的感情。
在交流中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客户的投资理财出谋划策,成为客户的金融顾问。
三是营销服务主动化。
树立全员营销意识,激励柜面人员积极开展大堂内营销。
指派专人,主动定期对接区科委、商委、街道招商局,推动小微企业业务发展。
(二)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银行
1、社区特点。
华阳街道面积2.04平方公里,位于长宁区东部,地处中山公园商业中心。
街道现有21个居民区,实有人口约8.3万人,外来流动人口近9000人。
社区内经济发展程度高,商业繁华,人流密集,驻区单位2500多家,商务楼宇32幢。
华阳社区银行业竞争激烈,仅定西路上就有银行网点13家。
其中四大行成立历史悠久,积累了客户群体,储蓄存款沉淀深厚,但其理财产品竞争力较弱。
而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入驻较晚,但凭借高收益的贵宾理财产品和优质的综合服务能力,对社区内高净值人士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2、该社区银行发展策略。
一是分析自身优势,明确客户群体定位。
面对该社区居民趋利性强的特点,作为市场后发者,该网点从自身产品比较优势出发,主要定位于开发购买大众理财产品的中老年客户,聚拢人气,培养一批忠诚的客户群体。
二是加强网点与社区的互动。
积极与华阳街道沟通,重点联络网点所处的建宁居委会,坚持参与街道的党员先进活动、文体娱乐活动、帮困慰问活动,融入周边属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口碑营销吸引潜在客户。
三是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通过每个工作日下班时的夕会,统计通报业务数据,分享工作经验。
定期汇总统计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完成情况,努力营造一种你追我赶、多劳多得的工作氛围。
(三)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社区银行
1、社区特点。
湖南路街道面积1.72平方公里,位于徐汇区东北部。
街道现有16个居委会,户籍人口约为5.5万人。
街道内的社区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部分社区为中高档住宅和商务楼宇,并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居民,但另一部分社区老化严重,人口持续向外流出,实际居住人口不多,外来人口混杂,并有部分居民区长期处于动拆迁的进程。
社区内银行业竞争激烈,仅五原路方圆一公里内就有17家银行,涵盖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外资银行等各种类型的银行。
工行和上海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客户基础;以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较高,抢占社区内高净值客户群体;汇丰银行凭其外资背景,在服务外籍居民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2、该社区银行发展策略。
一是加强与社区的对接,挖掘客户资源。
从成立初始,该行就注重与所临的安福、金波、
春华居委会建立往来关系。
通过元宵节、中秋节、敬老节等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营
销推广、社区金融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活动,赢得居委会的信任,建立较深厚的感情。
二是
加强客户细分,探索差异化营销。
积极梳理和分类存量客户,结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
网点客户进行梳理,加强现有产品交叉营销。
三是主动拓展区外小微客户。
该行积极拓展
增量客户,通过小微企业专营团队跑街扫搂、与各区工商办主动联系争取推荐,了解企业
的经营情况及融资需求、带动小微业务发展。
(四)松江新城区杜区银行
1、社区特点。
松江新城于10年前启动建设,是上海率先试点并基本建成的新城。
“十一五”末,松江
新城已经基本建成。
方松街道是松江新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总面积33.81平万公里,常
住人口约为13万人。
社区人口持续流入,周边居民区中产阶级家庭和小企业主聚集,资
源丰富。
近两年来,社区内银行业竞争逐步趋向激烈,股份制银行和中小城商行逐渐入驻,仅新松江路上一公里内就有10多家银行。
该社区银行是入驻新城区最早的银行之一,伴
随着社区的开发发展,积累了大量客户。
客户忠诚度相对较高。
客户基础较为牢固。
2、该社区银行发展策略。
一是确定目标客户,加强交叉营销。
加强客户细分。
针对周边中年客户、退休的老人客户
和具有一定资产规模中小企业主客群的特点制定营销方案,开展营销。
着重对大众理财客
户加大营销力度。
二是维护社区关系,加强品牌形象建设。
该行始终注重与周边社区和居
民保持良好关系,与周边居委会结对,定期开办社区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三
是攻坚克难,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
提高开户效率,灵活收费,吸引小微企业开户。
通过从现有开户企业中逐户排摸、存量客户推荐、私营经济开发园区招商引资推荐等方式,主动挖掘潜在客户需求。
提高开户效率灵活收费,吸引小微企业开户。
(五)案例综合分析总结
四平路街道社区银行依托的是人口密集的成熟社区,老年客户众多,且街道基础组织活跃,因此,该网点零售业务发展较好,与社区关系也较为深厚;华阳街道社区银行依托的商业
型社区,周边人流量较大,轻资产商户较多,因此,该网点作为市场后发者,取得了一定
的业绩成果,但后续发展压力较大;湖南路街道社区银行依托的是人口导出型社区,地理
位置不佳,周边市场饱和,具备先天劣势,因此,该网点业务发展迅速遇到瓶颈期;松江
新城区社区银行依托的是人口导入型的社区,周边居民区众多。
商业配套设施逐步成熟,
有着较丰富的中产阶级家庭和中小企业主资源,因此,作为市场先发者,该网点业务增长
速度较快。
客户基础牢固,忠诚度高。
综上,四个案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区银行建设的思路。
即社区银行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前
瞻性地分析研究社区周边资源分布和未来发展规划,选取市场容量大或发展潜力大的社区,提早布局,尽快入驻,抢占市场的先发优势,从源头积累客户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因
地制宜的求异型发展策略。
根植社区,依托社区,专注社区,共建社区。
通过与各层级社
区组织开展充分互动和热情主动服务社区客户,切实贴近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提升个性
化金融服务需求,提升竞争力,成为区域内富有特色的银行。
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建议
五、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建议
(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精心布局社区银行网点
社区银行网点是提供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金融服务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是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金融需求的重要方式。
国内银行在推动社区银行建设时,需合理布局社区银行网点,加强网点分类管理。
一是合理确定社区银行物理地址。
针对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不高的社区银行,可将物理地址调整至居民小区集中、商业集中、休闲消费集中、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城郊结合部,充分利用人流量大、客流量大的位置特点和本行品牌效应,提高社会认可度;二是微调营业时间。
充分发挥延时营业优势,以错时服务带动整体业务水平提升。
可从业务需求出发进行精细化研究,探索差异化管理,增加营业时间的弹性和灵活性。
(二)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体验
社区银行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差别化的定位和个性化的产品服务。
建议社区银行差异化定位,集中力量做好社区客户市场,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设计金融产品与服务,关注客户金融服务的细节以及客户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打造服务快捷、方便或高性能拳头产品,吸引客户。
充分考虑客户基本特征、行为需求、风险偏好、忠诚度等因素,围绕居民和小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务。
及时掌握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杜区银行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上下联动的产品创新机制,强化业务功能,壮大客户群体。
提升客户体验,创造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三)推进交销售,提高整体效益
社区银行应从操作型网点向交叉销售服务型网点转变。
通过集中办理后台业秀、强化大堂经理的引导和销售职能、健全完善客户信息系统,对客户的相关信息全面整理、分析,挖掘潜在的销售机会等措施,推动交叉营销。
充分利用杜区银行营销平台,强化功能,推广特色金融产品。
强化产品设计与现有产品的功能互补,以及不同现有产品之间的功能组合,方便营销人员灵活组合,促进交叉销售,提高客户粘性,实现共赢。
(四)主动对接社区各类平台,丰富服务内容
构建与社区的战略合作关系,丰富网点服务内容是社区银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是要积极对接社区各类平台。
社区银行应依托街道、居委会、招商办、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类平台,主动对接。
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跟踪社区金融需求、活动信息,挖掘潜在客户,全面融入社区管理体系。
二是根据社区特征,提供差异化服务,丰富服务内容。
通过提供免费代收快递、举办金融知识、理财知识讲座、布置儿童游乐园等增值服务,拉近银行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
如地处大型普通居民居住区,定期进社区开展系列理财知识讲座,满足客户资产保值增值需求。
若地处商圈、专业市场的,则可以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小微贷客户对接会,推介小微企业贷款、个人助业贷款等特色产品。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Coeheo, Steve. "Seventh Annual Community Bank Competiveness Survey:
Regaining Your Perspective." 2003, Supplement. ABA Baking Journal 95, no.2.
[2]Deyoung, Robert and William. C. Hunter. "deregulation, the Internet and the Competitive Viability of Large Banks and Community Banks." in the Future of Banking, 2003, 173-201. Quorum Books.
[3]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4]辛本胜,张兴荣.从社区银行到全球金融巨擘[J].国际金融,2012.
[5]严谷军.竞争环境下美国社会银行发展研究-兼论对我国借鉴[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2008:13-15.
[6]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金融研究,2003 (10):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