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使用原则及氮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使用的基本原则
(1)根据土壤、气候、作物吸肥规律进行施肥。
各地土壤不同,有酸、有碱、有肥、有瘦,供肥能力大相径庭;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化肥施用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作物产量、作物茬口、肥料效应、肥料利用率制订具体的施肥方案,确定合理用量。
(2)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因为有机肥料的特点是肥效缓、稳、长、养分齐全,而化学肥料的特点是肥效快、猛、短、养分单一,二者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既有前劲、又有后劲,平衡供应作物养分。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可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肥料进一步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又有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供给作物吸收利用。
全国化肥试验网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高于单纯施用化肥。
(3)氮磷钾合理配比施用。
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按一定比例有规律吸收的,各种营养元素都有特定的作用,不能代替,但能互相促进。
如氮肥能促进磷的吸收,钾肥能提高磷肥的肥效,同时又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起到连应效果,大大提高肥料的使用率。
(4)因地制宜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量有限,但不能缺少。
植物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僵苗死亡。
微量元素的缺乏,与土壤供应状况和作物吸收利用的情况有很大关系,不同土壤提供微量元素的量是不同的,不同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也不同。
由此,施用微量元素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施用。
有些微量元素使用不当,还会对植物造成毒害。
(5)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
化肥一般养分浓度高、水溶性大、易于流失,因此在施肥上用量不宜过多。
施肥过多不但不经济,还易造成倒伏减产。
氮肥应注意深施,以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
氮肥还应根据土壤的状况掌握分次施肥,不要直接接触种子、幼芽和叶片,以防烧种、烧苗。
磷肥到了土壤中容易固定,移动性很小,而且后效长。
因此,磷肥施用一般做底肥,施用时尽量集中施于作物根部,不要撒施。
钾肥一般做底肥施用,也有少量的做追肥或叶面肥。
微量元素肥料既可做基肥、种肥,也可做追肥。
使用方法有喷、浸、拌、穴、撒、沾等多种方法。
无土栽培如何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
一方面,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亚硝酸盐可与人类摄取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力致癌物——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减少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施肥技术是关键,其中包括合理的肥料品种、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方法、有机无机肥料配合等方面。
一、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配合
施用有机肥料是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积累,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措施,化学氮肥与厩肥、土杂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通常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应为1∶1;氮磷钾三要素比例,100天以内的短季节蔬菜为1∶0.2∶0.5,长季节蔬菜为1∶0.5∶0.6。
二、选择适宜的氮肥种类、形态和用量
不同氮肥品种、氮素形态影响硝酸盐的累积,例如使用铵态氮肥(氯化铵)会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浓度,但在水培液中施用大量铵态氮肥常导致中毒,产量受到限制。
因此,氮肥要以尿素、氯化铵为主或硝态氮肥(硝酸铵)、铵态氮肥(氯化铵)配合(比例约为3∶7)施用,则既可降低硝酸盐浓度,又可使蔬菜生长良好,甚至比单施硝态氮肥效果还好。
氮肥的施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为了保证蔬菜的质量,适当控制菜地的氮肥施用量是必要的。
短季节蔬菜的施肥量:全生育期每亩推荐施用纯氮10公斤,即合氯化铵21公斤、厩肥1200公斤或土杂肥1500公斤;磷、钾两元素均由有机肥供给,不需要补加施用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等磷钾肥。
长季节蔬菜的施用量:全生育期,每亩推荐施用纯氮15公斤,即合氯化铵32公斤、厩肥1700公斤或土杂肥2000公斤。
若是施用厩肥,应补加过磷酸钙26公斤;施用土杂肥,应补加过磷酸钙19公斤;钾素均由有机肥中供给,不需要补加用施氯化钾等钾肥。
三、采用科学追肥方式
蔬菜体内累积的硝酸盐随土壤中吸收的硝态氮素的增多而增加,对生育期较短的蔬菜,采用施一次性基肥较后期追肥对降低硝酸盐含量更为有效。
蔬菜施肥应有“攻头控尾”,“重基肥轻追肥”的施氮技术模式为准,
70%氮肥、有机肥、磷钾肥作基肥,30%氮素作追随者肥,有利于后期制约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四、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
为降低和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氮抑制剂来抑制土壤硝化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目的。
氮吡啉(C·P)和双氰胺(DCD)都是较好的氮抑制剂,对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五、叶面喷施微量元素等化学物质
施用微量元素对于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积累有一定效果。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随钼肥用量增加面降低。
喷钼肥蔬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下降幅度为41%~76%。
根外追施钼、锰等微肥,对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有激活作用,可使植株内硝酸盐含量下降。
另外,收获前一天用草酸、甘氨酸等喷洒,可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蔬菜收获前10天叶面喷施微肥,简单易行,成本也低,值得推广。
蔬菜追肥8天后方可开始收获上市。
在无土栽培中控制农产品硝酸盐的含量可采取下列的一些措施:
(1)以铵代硝或以脲代硝:
通过在营养液中以铵态氮或酰胺态氮来全部或部分代替原有配方中的硝酸盐,再通过控制营养液的pH 值变化和适当增加Ca2+、K+等的供应量,使作物生长正常,产量不致于降低。
池田和大泽(1983)用不同比例的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种植莴苣、白菜、菠菜和小芜菁时发现,在NO3--N:NH4+-N比例越低,即铵态氮用量越高的情况下,这几种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越低,而完全用铵态氮作为氮源时,几种蔬菜的硝态氮含量低至痕量(见表3-10)。
刘士哲等(1998)用全部硝态氮、2种部分铵态氮和全部酰胺态氮的4种营养液配方来种植芥菜和生菜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入适当数量的铵态氮来代替硝态氮可大大降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而全部用酰胺态氮作为氮源的话,虽然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大大降低了,但此时作物的产量也较大幅度的降低。
如何通过增加营养液的铵态氮或酰胺态氮用量而达到降低作物体内硝酸盐含量而又不影响产量,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2)收获前断氮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专性喜硝的作物(如菠菜等),因其耐受铵毒的能力较弱,即使通过控制pH值变化的方法也难以令其在铵态氮作为氮源的营养条件下生长良好。
这就要采用在收获之前中断或减少氮素的供应数量,以达到降低产品中硝酸盐含量的目的。
华南农业大学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室近年来的试验表明,通过在收获前1周中断氮素的供应,可把生菜和菜心等叶菜类的硝酸盐含量降低到432mg/Kg的水平以下,而且此时的蔬菜产量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亚硝酸盐介绍、产生及危害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产生
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分别是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的酸根,它们作为环境污染物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动植物体与食品内。
环境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来源很多,如:1.人工化肥:有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和尿素等;
2.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与人畜粪便,据测试1升生活污水在自然降解过程中,可产生110毫克硝酸盐;1公斤垃圾粪便堆肥在自然条件下经淋滤分解后,可产生492毫克硝酸盐;
3.食品、燃料、炼油等工厂排出大量的含氨废弃物,经过生物、化学转换后均形成硝酸盐进入环境中;
4.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锅炉、民用炉等燃烧石油类燃料、煤炭、天然气,可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平均燃烧1吨煤、1千升油和1万立方米天然气可分别产生二氧化氮气体9、13与63公斤,这些二氧化氮气体经降水淋溶后可形成硝酸盐降落到地面和水体中;
5.食品防腐与保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被广泛用在肉品和鱼的防腐和保存上,以使肉制品呈现红色和香味,在每公斤肉食品中加入亚硝酸盐(一般为亚硝酸钠)5毫克以下,在一定时间内肉色观感良好;加入20毫克以上,可呈现商业上需要的稳定色彩;加入50毫克则有特殊气味。
环境中化肥施用、污水灌溉、垃圾粪便、工业含氮废弃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含氮废气等在自然条件下,经降水淋溶分解后形成硝酸盐,流入河、湖并渗入地下,从而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
如污水下渗、污灌和滥施化肥可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由数毫克/升剧增至400毫克/升以上(国家生活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卫生标准小于88.6毫克/升,以氮计小于20毫克/升);滥施化肥、污灌、用硝酸盐污染的水源灌溉也使农作物吸收了大量的硝酸盐类,如过分施肥所产的菠菜中每公斤干重可含亚硝酸盐达3600毫克。
还有腌制的渍酸菜、经过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的蔬菜以及隔夜的熟蔬菜不仅硝酸盐含量大量增加,而且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上述含有大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饮水、蔬菜、粮食、鱼、肉制品、渍酸菜、隔夜炒菜等经人食用后,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外与仲胺类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它在人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防止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危害,除了要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禁止使用污水灌溉、实行污水、垃圾与粪便无害化处理等环保措施以保护地表水与地下水源不遭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外,还应尽量少吃腌制、熏制、腊制的鱼、肉类、香肠、腊肉、火腿、罐头食品、渍酸菜、盐腌不久的菜;不买存放过久、隔日或发蔫的蔬菜;当日买的菜当日吃完;不吃隔夜的熟蔬菜;不可将剩饭菜长久存放;不可将工业用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当做食盐误食。
大棚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原因
由于蔬菜作物的复种指数高,施肥、灌溉、耕作频率都超过一般农田土壤,特别
是得不到自然降水淋洗的人工保护条件,使保护地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逐步形成了具有高度熟化的有别于一般农田的“人为土壤”。
硝酸盐既是组成土壤盐分的重要离子之一,又是蔬菜作物喜好的氮素形态。
在反映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状况时,必须考虑各种养分的动态变化。
N03-带负电荷,无法被土壤胶体吸附,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大,最易被淋洗。
研究发现,无论是大棚还是露地对照,全土壤剖面耕层硝态氮含量最高,且剖面深层仍有一定的硝酸盐累积。
棚室土壤耕层较高的硝酸盐,几乎是对照的5.5倍,60~80cm土层硝酸盐则是对照的6.8倍。
虽然大棚土壤灌水频繁,小水渗滤,淋溶较弱,但底层土壤较高的硝酸盐含量,与有机肥、化学氮肥施用量偏大,干干湿湿的水分管理和雨季的淋洗有一定的关系,说明生产季节持续的“弱淋溶型”和夏季休闲降雨的“强淋溶型”足以使一定量移动性大的硝酸盐淋洗而带来氮素损失
大棚内表土累积盐分的原因有几种:①大棚内温湿度高于棚外,土表蒸发强烈,使土壤表层水分汽化,带动地下水和土层水分不断上升,产生连续性的上升水流,而溶于水中的盐分离子就被带到土壤表层而聚积;②追肥时水溶表施使养分积于表层;③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地下水易于上升,使表土积盐;④大棚土壤得不到天然降水淋洗,也加剧了表土积岩;由于大棚栽种作物的需水特点,频繁的大量灌溉使溶于水中盐分离子在土壤中而加重此生盐渍化。
土壤亚硝酸盐对农作物的影响
甘蔗、烟草、大棚蔬菜等甚至在通气良好的生长介质中,在种植后几周的连续降雨会导致生长失调,通常称为有机质的毒害,在缺乏的土壤里,亚硝酸盐与有机质结合,导致亚硝酸盐的积累,当土壤水份接近田间水份含量接近田间持水量时,由于氧气扩散缓解,因此有机质的腐解会耗尽土壤中的氧气,从而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
亚硝酸盐对人、畜的危害: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其性质不稳定,它是一种公认的致癌性污染,亚硝酸盐可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危害人畜的生命健康。
土壤硝酸盐超标的原因:
一、长期大量、过量施用氮肥、硝态氮肥等。
二、长期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生活垃圾等,不但使用有机质腐解过程消耗土壤中的大量氧气,有利于亚硝酸盐积累,同事有一部分生活垃圾及重金属超标,如汞、镉、铅、等污水过量塘泥。
三、长期阴雨,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土壤氧气不足,有利于硝酸盐的积累。
四、土壤板结,土壤氧气不足,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
五、在酸性土壤中,如PH值在≤5的条件下,易形成亚硝酸盐。
方法:
一、平衡施肥:根据植物生长规律,一般农作物缺什么养分就补什么营养,不要单一施用某种肥料,如复合肥或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
二、不要长期选用生理酸性肥料,如含硫酸根、盐酸根等肥料,氮源可选用尿素、碳铵、液氨为氮源
的生理中性肥料,当土壤PH值在6—9时,就可以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所以在科研通过石灰对土壤适当调酸。
三、在当前无公害农产品中,微生物肥料具有增产,改善品质的功能,还有显著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培肥土壤等作用,微生物肥料在无公害生产中,真正发挥增产环保作用,主要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磷细菌肥,钾细菌肥、复合微生物肥等五类。
四、雨季要注意田间排水,进量减少积水,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积累。
五、中耕松土:保持疏松的耕作层,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不利于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积累。
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污染:土壤硝酸盐污染
在自然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类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气和植物等人类环境中。
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是氮素化肥。
长期大量偏施氮肥,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的过量积累。
许多试验证明,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中氮素,特别是硝态氮量以及氮素化肥用量成正相关,尤其在成熟期施氮影响更明显。
例如,菠菜施氮时期愈晚,氮用量越大,采收愈晚,体内硝态氮含量愈高。
因此,对叶菜类蔬菜,宜早期施氮肥且不宜过多,否则产品内硝态氮过高。
有人报道,偏施氮肥的菠菜体内硝态氮明显高于氮、磷、钾配施的,若温度升高并增施氮肥后,会致使菠菜体内总氮和硝态氮的增加更显著。
光周期和光强度对蔬菜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大小与施氮多少有关。
有人报道,不加氮肥,在任何光周期下都积累很少硝态氮,随着氮量的增多和光周期缩短,甜菜的根、叶中硝酸盐逐渐增加,尤其萝卜叶和菠菜根对光周期比较敏感,每延长光照时间6小时,硝态氮降低1750毫克/千克,而萝卜根和菠菜叶的硝态氮含量却无变化。
光强度对蔬菜总氮和硝态氮积累的影响也因氮用量多少而异,在增施氮条件下,降低光照强度可使菠菜总氮和硝态氮的积累增加,如果施氮量大,即使在强光下也会导致硝态氮含量的增加。
由于光强度不同,硝酸盐积累程度各异,冬季温室生产的蔬菜,其硝酸盐含量要比夏季露地生产的高。
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除与土壤肥料、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外,还与蔬菜种类、品种、器官、株龄等内在因素有关。
据沈明珠(1982)调查,不同类型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差异很大,其硝酸盐积累平均值顺
序为根菜类>薯芋类>绿叶菜类>结球叶菜类>葱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
但叶菜类中的菠菜硝酸盐含量往往会超过根菜类,可见菠菜属于硝酸盐富集型蔬菜。
同时品种间差异也很大。
同是菠菜,有的品种的硝酸盐含量可达数千毫克/千克鲜重,有的品种仅有数百克/千克鲜重,其他蔬菜如白菜、甘蓝、油菜也是一样。
另外,蔬菜的部位不同,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
一般而言。
果实或种子是各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最低的部位,最高部位多集中在茎或根中,叶柄高于叶片,外叶高于球叶。
造成蔬菜种类间、品种间和不同器官间硝酸盐累积差异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受营养遗传基因所控制。
这就为通过选种或育种的途径培育硝酸盐低富集品种成为可能。
研究表明,硝酸盐在动物体内经微生物作用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对人畜有毒的物质,可直接使动物中毒缺氧,患亚铁血红朊症,严重者可致死;更为甚者,亚硝酸盐能和胃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