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1期西南公路
混凝土结构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
陶齐宇1张义志2
(1.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
【摘要】本文回顾了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和设计流程。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是对空间问题的简化分析,既能解决空间效应问题,又易 于工程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拉-压杆模型;发展历程;建模方法;设计流程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〇引言
拉-压杆模型(Stmt-and-TieModel,艮PSTM)设计方法根据自受力处至支承处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 力迹线,应用混凝土抗压、钢筋抗拉的概念,把结 构离散成由只受拉的拉杆、只受压的压杆和结点组 成的类似于桁架的简化模型来分析结构的强度并进 行配筋设计。

这一方法直接抓住了结构的受力本质,而且模型内力和配筋计算也十分简便;同时,国外的研究与工程实践[1]表明:拉-压杆模型设计方 法用于计算平截面假定不成立的区域具有足够的工 程精度。

1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发展概况拉-压杆模型由压杆(Strut)、拉杆(Tie )和 结点(Node)组成。

压杆是拉-压杆模型中承受压 应力的构件,代表同一方向上主要承受压应力的混 凝土区域,其中心为压应力的合力中心;拉杆是拉- 压杆模型中承受拉应力的构件,代表同一方向上主 要承受拉应力的区域;而结点是用来模拟拉杆、压 杆交汇区域的,处于多向应力状态。

1.1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
拉-压杆模型是由桁架模型发展而来的,桁架模 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Ritter ( 1899 )和M tech ( 1902 )最先提出平
面桁架模型,将构件模拟为平行弦桁架,用于分析 受弯剪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这一模拟促进了横向 钢筋的使用,通过这一途径增大了梁的抗剪能力。

Rausch ( 1929 )将平面桁架模型推广到空间桁架模
型,视构件为由一系列抗剪平面桁架组成的空间桁
架,初步揭示了钢筋混凝土梁的抗扭机理。

Ritter、M6rsch和Rausch所提出的模型为“原始桁架模
型”,模型的建立没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凭的是他 们的科学素养和直觉。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Nielson ( 1967 )、Lampert和Thurlimann ( 1968 )根据塑性理论,推
导出桁架模型的三个基本剪切平衡方程式,首次从 理论上X#桁架模型进行了研究。

Elfgren ( 1972 )又 进一步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受扭矩、弯矩和剪力共 同作用的情况。

由于这些理论的前提是钢筋的屈 服,都是基于塑性理论,因此,这个阶段的桁架模 型称为“塑性桁架模型”。

【收稿曰期】2016-05-23
【作者简介】陶齐宇(1971-),男,山东巨野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跨度桥梁设计研究工作。

西南公路
Collins( 1973 )假定混凝土压杆的倾角与主
压应力、主压应变的倾角相一致,根据在莫尔圆内 的几何关系,建立了三个剪切协调方程式,进一步 发展了桁架模型。

因模型的平均应变需满足莫尔协 调条件,这个阶段的桁架模型称为“莫尔协调桁架 模型”。

下一个重要的进展是Robinson和Demorieux在 1972年发现了压杆的软化现象,即混凝土压杆因其 垂直方向受拉而致受压方向上的抗力降低。

在此之 前,一般假定混凝土压杆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标 准圆柱体轴压试验所得的关系曲线相同,以致这一 假定过高地估计了桁架模型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1981年Vecchio和Collins在混凝土压杆的应力-应变 关系曲线中引入了软化系数,第一次将软化理论定 量化,这是人们认识剪切和扭转问题的一个根本性 突破。

1988年Hsu综合混凝土的平衡条件、协调条 件和软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正式提出了 “软化桁架模 型”;在此之前,Hsu和他的同事们已将软化桁架 模型应用于分析各类受剪、受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证明软化桁架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桁架模型设计方法被普遍认为是结构混凝土设 计的合理和适当的基础,但桁架模型主要适用于结 构的普通部分,在力学或几何的不连续点处,桁架 模型的使用受到限制。

Marti ( 1985 )、Collins和 Mitchell(1986 )、Rogowsky和 Macgregor
(1986 )、Schlaichetal ( 1987 )等扩展了桁架模型 的应用范围,不考虑变形协调条件,把它引入平截 面假定不成立的区域,如集中荷载作用点、框架隅 角、梁托、凹缺开口及孔洞附近,桁架模型得以以 拉-压杆的形式几乎推广应用到结构的所有部分;使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成为结构混凝土的协调统一的 设计方法。

此后,Adebar (1990 )、Adebar和 Zhou ( 1996 )采用拉-压杆模型研究墩帽,与美国 ACI规范(ACI318-05 )相比,其结果更为准确。

Alshegeir、Ramirez (1992 )、Siao (1993 )和 Tanetal (1997 )将拉-压杆模型应用到深梁设计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Tanetal ( 1997 )完成 的试验表明:拉-压杆模型能够预测混凝土结构的极 限承载能力,且所得结果是偏于保守和安全的。

拉-压杆模型的新近发展是由Yun[2] ( 2〇00 )提出的非线性拉-压杆模型。

在Yun的模型中,拉、压 杆的位置由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来确定;模型考虑因材料非线性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允许钢筋拉杆中出现塑性铰,以获得较线性拉-压杆 模型更高的结构承载能力。

当然,无论采用非线性拉 -压杆模型还是线性拉-压杆模型在设计中都是可行 的,但非线性拉■压杆模型可产生更为经济的册。

进入新世纪,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应用更为广 泛和深人,所用于研究的问题也更为复杂。

研究者 力图使模型的建立程式化和便利化,如利用计算机 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自动建立拉-压杆模型P]-ra;并关 注模型的精度,如对模型杆件强度影响因素和瓶形 压杆效率的深入研究[™等。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 已经成为解决各种结构混凝土问题的有力的和重要 的手段。

1.2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对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我国台湾学者 起步较早,台湾科技大学黄世建和他的团队对软化 桁架模型设计方法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9]-[13]〇
我国大陆对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起步较 晚,周履( 2001、2002 )较早地对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和较为全面的介绍。

近几 年,大陆学者对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较为活 跃,如周冬华(2001 ) [17]、林松(2002 ) ™分析桩 基承台时采用了空间桁架模型,王田友( 2004 )[19]采用拉-压杆模型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张文学 (2007 )[2°]、王东(2007 )[21]将拉-压杆模型用于 预应力筋锚固区的分析等。

陶齐宇(2012 )[22]在对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分析中引人拉-压杆模型设计方 法,在锚固区竖向拉-压杆模型和水平向拉-压杆模 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塔壁预应力的完整统一计算 公式,定量设计塔壁预应力筋。

可以说,对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在大陆正逐步快速深人。

1.3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程序开发
目前,拉-压杆模型计算分析软件CAST (Computer Aided Strut-and-Tie )p3]自美国 Illinois 大学1988年开发成功至今己发展至0.9.11版;这一 软件主要用于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陶齐宇,张义志:混凝土结构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
CAST的计算步骤与拉-压杆模型计算步骤基本相
同,但不能自动建立、优化拉-压杆模型,需设计者 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步,并根据受力情况来确立拉-压杆模型。

随着拉-压杆模型应用范围的扩大和CAST软件在工程中的运用,其不足将会得到不断
完善,尤其是在它与有限元的结合运用并引人自动 建立并优化模型技术后,其使用会变得更为方便。

该软件的未完善之处还有:由于采用矩阵位移法计 算拉、压杆的内力,因而不能计算几何可变的拉-压 杆模型;而且不能考虑混凝土拉杆。

Yun[24] ( 2000 )开发出一套平面非线性拉-压杆
模型交互设计软件一NL-STM,用于钢筋及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的分析。

软件共分三部分,第一、二部 分进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的前后处理工作,得到结 构的主应力迹线图,辅助建立拉-压杆模型;第三部 分为拉杆、压杆与结点的尺寸确定和详细设计的有 关规定。

该软件虽然嵌入了有限元分析模块,并考 虑了结构的非线性,为模型的建立带来了便利;但 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软件仍需手动建立模型,且 缺少对模型的后期优化。

1.4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在规范中的应用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在工程中应用的 时间还不长,刚开始主要用于研究诸如深梁、墩帽和 承台等结构,其中关于深梁的研究最多。

随着研究的 深人,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使用范围正逐步扩 大,成为欧美各国规范推荐的结构设计方法,其应用 与发展的潜力巨大。

欧洲现行设计规范Eurocode2已大量使用拉-压杆模型的方法与概念,将其用于受 剪、受扭、疲劳等受力情况及深梁、牛腿、挂梁、剪 力墙等结构;另外,还建议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也可 使用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进行计算。

美国ACI规范 (ACB18"05 )、美国 AASHTO规范(2005 )、加拿 大CSA标准(A23.3>04 )、澳大利亚标准(AS3600- 2001 )和新西兰标准(NZS3101:Partland2:2006 )也 采用了拉-压杆模型册方法。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在 牛腿设计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 设计规范(JDGD62-2004 )在桩基承台的设计上虽 然也吸取了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而难以给出详细的条 文说明,其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还有待完善。

2拉-压杆模型的组成
拉-压杆模型由压杆(Strut)、拉杆(Tie )和 结点(Node )组成。

2.1压杆
压杆是拉-压杆模型中承受压应力的构件,代表 同一方向上主要承受压应力的混凝土区域,其中心 为压应力的合力中心。

根据所代表的压应力场的不同,压杆可分为如 图1所示的三个类型,分别是(fl)棱形压杆、(6)瓶形压杆和(c)扇形压杆,对应着平行应力 场、瓶形应力场和扇形应力场;其中,平行应力场 主要出现在B区,瓶形和扇形应力场主要出现在
D区。

在平行和扇形应力场内不存在横向拉应力;由于瓶形应力场在中部向四周扩散,应力场内存在 横向拉应力,如不配置一定数量的横向钢筋,常会 导致瓶形压杆过早破坏。

这里,B (“B”代表Beam或者Bernoulli)区 是指其应变分布符合Bernoulli平截面假定的区域;其 内部应力状态按线性分布,可由基于平截面假定的梁 理论得到。

D (“D”代表Discontinuity、Disturbance或者Detail )区是指应变分布呈现明显 非线性状态的区域,如集中荷载作用点附近区域、角隅处、弯折处、开口或缺口及其它不连续区域;通过简单成熟的梁理论已不能得到其内部真实的应 力状态。

(a)(6) (c)
图1压杆的基本形式图
2.2拉杆
拉杆是拉-压杆模型中承受拉应力的构件,代表 同一方向上主要承受拉应力的区域。

拉杆有两种类 型,一是无钢筋的素混凝土拉杆,二是有钢筋的混 凝土拉杆。

在混凝土开裂前,有钢筋的混凝土拉杆 由拉应力区域内的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构成;在混凝 土开裂后,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应力由受拉普通钢
西南公路
筋或预应力钢筋承担,钢筋的中心就是拉杆的中心。

文献[25]指出:在高应力区,素混凝土拉杆将会 开裂,对结构承载能力贡献较小;但在中等应力 区,素混凝土拉杆不会开裂,对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有较大贡献,应该考虑素混凝土拉杆的作用。

2.3结点
结点是用来模拟拉杆、压杆交汇区域的。

结点 区域处于多向应力状态,结点的有效强度与其分类 密切相关。

按照所连接杆件的不同,结点可分为四 类,如图2所示,分别为(a)CCC结点、(6) CCT结点、(c)CTT结点和U)TTT结点,其
中,C代表压杆,T代表拉杆。

在本文的各图中,一般以虚线表示压杆,实线表示拉杆。

当交于同一 结点的拉杆、压杆数目多于3根时,结点的检算与 3根杆件相交的结点相同,有效强度取值也类似。

(a)(6) (c)(d)
图2结点的基本分类示意图
根据结点区域内应力的弥散程度,也可将结点 分为集中型结点与弥散型结点,如图3所示,“B”为弥散型结点,“A”为集中型结点。

根据结点的 定义,在结点区域内应力流将发生偏转,弥散型结 点的应力流偏转发生在较大的范围内,交汇于此的 拉杆、压杆所传递的力也相对分散,一般需布置多 排分布钢筋。

与弥散型结点相比,集中型结点处的 应力流较为集中,应力流的偏转也发生在较短的长 度与较小的区域内。

111111H1111 H11U U U n U U T I I I lp
图3集中型结点与弥散型结点对比图
弥散型结点位于结构的内部,一般不需要进行强度检算,但应使锚固在该结点的钢筋满足与集中 型结点相同的锚固要求。

当使用上有不允许产生裂 缝的要求时,则应检算弥散型结点处的拉应力。

在集中荷载、支座反力或者由钢筋通过锚板、粘结力所引入的集中力作用下均可形成集中型结点,几何形状发生突变会产生应力集中,也可表示 为集中型结点,如凹角处。

对集中型结点处的检算 是拉-压杆模型检算的重要内容。

3拉-压杆模型的特点
3.1模型的非惟一性
拉-压杆模型是针对结构在某一特定荷载作用下 的情景建立的,是对该特定荷载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 力流的凝缩和简化。

荷载的作用点和方向等发生变 化,结构内部的应力流相应改变,则拉-压杆模型一 般也要随着变化,需要重新建立适合于变化后荷载的 拉-压杆模型,以达到拉杆、压杆的新的力的平衡。

另外,对同一荷载,拉-压杆模型也不是惟一 的,只要满足平衡条件和模型的强度要求,有多个 模型可供选择。

当然,最合理的拉-压杆模型是惟一 的,模型优化的目的,就是寻求相对最为合理的拉- 压杆模型。

3.2模型的保守性和广泛性
拉-压杆模型是基于塑性理论建立的,满足塑性 下限定理,与桁架模型相比,只需满足平衡条件和 屈服准则即可,而没有考虑变形协调条件,放松了 对模型选取的限制。

可见,只要拉-压杆模型代表结 构内部可靠的传力机制,既能够满足混凝土塑性变 形能力的要求,又能达到外部作用与内部抗力的平 衡,则由该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偏于保守的,能够保 ffiX程设计的合理与安全。

正是由于放松了对模型选取的限制,与桁架模 型相比,拉-压杆模型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拉-压 杆模型不仅可以是静定、超静定体系,也可为几何 可变体系,而桁架模型不能为几何可变体系。

在工 程设计中,桁架模型主要用于结构的B区,拉.压杆 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结构的B区,更可用于结构的D区,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是结构混凝土的统一设 计方法。

3.3模型的不可叠加性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是塑性方法,属于非线
陶齐宇,张义志:混凝土结构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
性范畴,不能应用叠加原理,所建拉-压杆模型不 应出现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被重复利用,特别是 混凝土强度被重复利用的情况。

一般应针对结构所 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建立拉-压杆模型进行计算;有时结构受力复杂,直接进行拉-压杆模型的拟定 比较困难,也可先分开拟定拉-压杆模型,再将结 构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拉-压杆模型组合在同一模 型里,只要没有压杆相互交叉的情况,就是可行 的;因为没有混凝土强度被重复利用问题,这不属 于叠加原理。

3.4模型的直观性
拉-压杆模型是建立在反映结构内部传力机制上 的自然模型,是对结构内部应力区域的简化,抓住 了结构的受力本质,相对于有限元模型这种研究模 型,拉-压杆模型是设计模型,用于设计,概念清 楚、直观。

4拉-压杆模型的建模
4.1结构B区和D区的划分
对结构进行B区和D区的划分是建立拉-压杆模 型的基础和捷径,目的是借助对B区的成熟分析来 建立较为复杂的D区拉-压杆模型。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是既适用于D区又适用于 B区的结构混凝土统一设计方法,D区和B区的拉-
压杆模型都是整个结构模型的一部分。

应用梁理论
可得到B区内部和B、D区交界面上的应力分布状 况;显见,B区拉-压杆模型的建立和对交界面应力 分布状况的分析都有助于D区拉-压杆模型的建立。

图4为桥梁结构的分区情况,图中标有“B”的 无阴影部分为B区,标有“D”的有阴影部分为D 区。

图中的A为构件的截面髙度,fc为构件_宽度。

bi>K
了令
B区和D区没有严格的界限,工程中一般取集 中荷载作用点、支座或几何外形突变处周围各一倍 构件截面最大尺寸范围内的区域为D区。

王田友 (2004 )[19]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框架节点 及附近梁柱各截面上的正应变,来分析节点附近梁 柱的受力状况是否符合平截面假定,以指导节点附 近B区与D区的正确划分。

得到的结论是:对于离 开梁柱端一倍梁柱高度处的截面采用平截面假定已 具有足够的精度,而对于离开梁柱端0.5倍梁柱高度 处的截面采用平截面假定也具有较好的精度,在正 应变较大时误差仅10%左右。

4.2建模方法
通常根据实际荷载条件、结构自身特点以及设 计者的建模经验来建立拉-压杆模型,一般有以下三 种方法网。

4.2.1 荷载路径法
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荷载在结构内部总是沿尽 可能短的路径进行传递,如图5所示,采用A、B两 个集中荷载替代作用在顶面的分布荷载,荷载A、
B的作用点为所替代的分布荷载的重心,与对应的 支座反力相等(A1=A,B1=B),但方向相反;荷 载A、B将按尽可能短的路径分别传递到左右两支
西南公路
座,可用平滑曲线描绘出两荷载自作用点至支座处 杆,从而建立完整的拉-压杆模型。

当然,只有拥有 的传递路径。

依据荷载的传递路径,以折线代替平 丰富建模经验的工程师才能娴熟地利用此方法来建 滑曲线,并考虑横向平衡,增设横向的拉杆和压
立拉-压杆模型。

4.2.2 应力分析法
依据弹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整体应力分布图和 关键截面的应力分布图来建立拉-压杆模型,如图 6所示,将主要的拉应力区、压应力区凝缩并简化为 直线型的拉杆和压杆,拉、压杆的轴向应大致与主
应力方向一致,并放置在相应截面的应力曲线的重 心处,主要的拉应力区与压应力区的交汇区域形成 结点区,从而建立起结构的拉-压杆模型。

此方法需 借助于有限元分析,工作量较大,一般用于复杂结 构的建模。

n n 111111111I I I I I I 1 111l l l l l l l l 1 1 II II II II 1 IIIIIIMI :I I I I I I MI
l l l l l l l l 1 l l l l l l l l 1
1
II II l | I !:W
麵:
(c )
n n I n I h n
i p
l l l l l l l l
ITTT^-p
图6
应力分析法建模示意图
4.2.3 综合法
实践中,综合应力分析法和荷载路径法共同建 立拉-压杆模型最为有效。

如图7所示,构件顶部靠近左端作用一集中荷 载F ,构件D 区底部作用有与F 相平衡的分布荷载 ?(由分析B 区截面应力状况得到)。

首先,将分布 荷载9划分为四部分,它们的合力分别为T 2、C 2、
C ,C 4,其中T 2=C 2、C 3+C 4=F ,根据荷载路径法可
以确定它们所对应的竖向压杆、拉杆的位置;然后, 根据应力分析法得到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水平拉杆I ;、
T 3和压杆Q 的放置位置,拉杆、压杆一雛穿过相应
截面应力曲线的重心处;多数杆件和结点的位置确定 下来后,根据与已确定杆件的关联,剩余杆件的位置 就很容易确定了,如图中的三个斜压杆。

4.2.4 注意事项
(1 )拉-压杆模型是结构内部应力迹线的凝缩 和简化,拟定模型时,应使各杆件不偏离主应力迹 线过远。

(2 )拟定拉-压杆模型时,应注意使各压杆不 能有交叉,以免混凝土强度被重复利用;但拉杆可
陶齐宇,张义志:混凝土结构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
以交叉,交叉处可以没有结点。

(3)
结点是压杆、拉杆的连接区域,与压杆 的宽度与结点处钢筋的布置、锚固形式以及支座垫 板宽度等因素有关,拟定尺寸时,应注意压杆和结 点的相互协调。

(4)
拉杆与压杆之间的夹角对模型与原结构 的近似度有比较大的影响,设计模型时,应使拉、 压杆夹角在规范建议的取值范围内。

(5) 所拟定的拉、压杆尺寸不应超过结构的
边界。

5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拉-压杆模型的建立只是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完
整的设计方法还包括对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得 到的模型杆件内力对结构进行配筋设计和检算,并 根据检算的结果进一步完善模型,以得到最优的设 计。

具体设计流程如下:
(1) 对结构进行分区;
(2) 对结构整体计算,确定结构D 区的边界条件;
(3 )采用4.2节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建立结构的 整个拉-压杆模型;
(4)根据B 区连续钢筋的布置和支承垫板等 条件初步确定压杆和节点的截面尺寸,进一步细化 拉-压杆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的荷载平衡条件,计算 拉-压杆模型结构内力;
(5 )拉-压杆模型中拉杆内力由钢筋(或预应 力钢筋)来承担,忽略混凝土抗拉贡献,以此来计
算拉杆所需要钢筋面积,选择钢筋直径并进行钢筋 布置,钢筋的布置尽可能使其重心与拉杆中心一
致。

如果拉杆钢筋的布置不能够满足构造要求,应 适当调整拉杆尺寸,返回第4步;
(6) 压杆和结点的混凝土应力检算,如果不 满足,应适当调整压杆和结点尺寸,返回第4步;
(7)
在压杆、结点的混凝土应力和拉杆中钢筋
应力均满足规定的要求后,为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延 性,应特别注意构造钢筋的布置和受拉钢筋的锚固。

6结语
拉-压杆模型能够反映结构内部的应力流,直接
抓住了结构的受力本质,有助于清楚认识结构内部 的传力机理,且模型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十分简便。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比传统经验方法合理,是复杂 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该方法并不需要 具有深厚的空间分析理论和熟练的有限元计算能 力,易于普通桥梁设计者掌握应用。

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是对空间问题的简化分 析,既能解决空间效应的问题,又易于工程应 用,可以指导结构的尺寸拟定和预应力筋布置, 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髙效率的方法,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 Tan K H,Lu H Y.Shear behavior of l arge reinforced concrete deep beams and
code comparisons[J].ACI Structural Journal,1999,96(5): 836-845.
[2] Yun Y M.Nonlinear strut-tie model approach for structural concrete[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0,97(4) :
581-590.
(下转第51页)
白建伟,梁丰:墩顶块节段梁预制关键技术研究
3结语
通过现场的具体实施,本预制工艺及模板系统
具有如下优点:
(1)
外模系统采用液压油缸进行开/合控制, 利用调节丝杆进行微调,大大缩短模板调整时间。

(
2)
内模板开/合采用大面积钢模板,大大提 高了内腔混凝土表面质量,通过液压台车整体开/合 内模板系统,大大缩短了模板开/合的时间。

(
3) 中隔墙采用一次浇筑,避免二次浇筑中
新老混凝土接缝质量问题。

(
4)整个预制工艺生产效率高,单榀梁预制
工效从常规7d /榀,提高到5d /榀。

参考文献
[1] Employer's Requirement Section 3-Particular Specifications,BS5975: 1996
Code of P ractice for Falsework.
[2] 朱艺.短线匹配预制法模板设计探讨[J ].广州建筑.2007(1).[3]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
[4] GB 50009-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
[5]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
[6] CIRIA Report 108-concrete pressure on formwork-1985.
逸逸逸
逸趣
逸逸趣
(上接第41页)
[3] Liang Q Q.Uy B & Steven G P.Performance-based optimization for strut-tie
modeling of structural concrete[J] J 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2, 128(6): 815-823.
[4] Ali M,Mhite RAutomatic generation of truss model for optimal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J] A CI Structural Joumal^001,98(4):431-442 -[5] Liang Q Q,Xie Y M «fe Steven G P.Generating optimal strut-and-tie models in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by perfonnance-based optimization[J].ACI Structural Jouraal,2001,98(2):226-232.
[6] Liang Q Q»Xie Y M & Steven G P.Topolo 既 o ptimization of s trut-and-tie models in reinforced cxmcrete structures using an evolutionary procedure[J].ACI Structural Joumal,2000,97(2):322-330.
[7] Brena S F,Morrison M C.Factors affecting strength of e lements designed using strut-and-tie models[J].ACI Structural Joumal,2007,104(3):267-277.[8] Brown M D,Sank 〇vich C L^ayrak O &. Jirsa J O-Behavior and efficiency of bottle-shaped strats[J].ACI Structural Joumal ,2006,l 03 ⑶:348-355 -[9] Hwang S J,Lee H Jj^naly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shear strengths of e xterior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J].ACI Structural Journal, 1999,96(5):846-857.
[10] Hwang S JJ^ee H J.Analytical model for p redicting shear strengths of i nterior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0,97(l):35-44.
[11] Hwang S J,Lu W Y & Lee H J.Shear strengtli prediction for deep beams[J].
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0,97(3):367-376.
[12] Hwang S J,Lu W Y & Lee H J.Shear strength prediction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corbel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0,97(4):543-552.[13] Hwang S J^Lee H J,Lia 〇 T F,Wang K C & Tsai H H.Role of h oops on shear
streng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J].ACI Structural
Joumal,2005,102(3):445-453.
[14] 周履.结构混凝土通向协调设计的压杆-拉杆模型[J].国外桥梁,2001(4):
25-35.
[15] 周履.压杆-拉杆模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世界桥梁,2002(2):1-7.[16] 周履.利用压杆-拉杆模型进行结构混凝土的评估和加固[J].世界桥
梁,2002(4):49-52.
[17] 周冬华.线荷载下桩承台按空间桁架模型的设计方法研究P ].南京:东
南大学,2001.
[18] 林松.桩厚承台空间桁架理论的研究及程序编制[D].南京:东南大
学,2002.
[19] 王田友.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拉压杆模型计算方法[D]•上海:同济大 学,2004.
[20] 张文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局部应力分析及拉_压杆设计[D ].上
海:同济大学,2007.
[21] 王东.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配筋设计的拉压杆模型法[D].上海:上海交 通大学,2007.
[22] 陶齐宇.大跨度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索塔关键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
交通大学,2012.
[23] Kuchma D A,Tjhin T N.CAST(Computer Aided Strut-and-Tie)design tool
[J].Structures 2001,1-7.
[24] Yun Y puter Graphics for Nonlinear Strut-Tie Model Approach [J].
Journal of C 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0,14(2):127-133.
[25] Salem H,Maekawa IC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r einforced concrete using a
refined nonlinear strut and tie model approach[J]Joum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2006,4(2):325-336.
[26] Schlaich J,Schafer K & Jennewein M.Toward a consistent design of s tructural
concrete[J].PCI Journal,May-June 1987,74-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