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的奇观 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

《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一书收录了9位文化学者的文章和著作节选,包括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精神分析经验中揭示的“我”的功能构型》和《论凝视作为小对形》、居伊•德波《奇观社会》、鲍德里亚《拟象的进程》、米克•巴尔的《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的对象》、查尔斯•伽罗安和伊冯•高德留所作《视觉文化的奇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幽灵写作:视觉文化构想》等。

本书在序言中就开明宗义地指出“视觉文化研究”针对着现代和后现代时代的文化表征,以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主导框架,围绕着“视觉性”的问题,对现代世界的主体建构、文化表征运作以及视觉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释了人类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辩证法,揭示了这一辩证法与现代主体的种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纠葛。巴尔否认视觉文化是一门学科,他认为视觉文化“需要借助其他学科,比如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还有其他本身就比较年轻的学科,如电影研究和传媒研究,简言之,视觉文化应当合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而整合成自己的研究体系。

以下是我对几个视觉文化理论的简单梳理和自己一些浅薄的理解。

进入20世纪,随着现代科学的变革和和传媒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商品广告的影像文化向我们的日常生活全面渗透,视觉中心主义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种梦靥式的存在。拉康是质疑视觉中心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幼儿可以通过镜子确认自己与自己镜像的统一,幼儿对“自我”的界定和理解全部来自镜中的对立物的镜像,婴儿对自我产生虚假感和圆满感。以时下流行的娱乐节目来说,观众爱看是因为此类节目拉近了传媒与生活的距离填补了娱乐和现实的鸿沟,使节目成为一种游戏着的真实。对这些娱乐节目来说,不但是把真实生活作为娱乐的内容和手段呈现在电视上,同时也是对真实的戏仿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参照的镜像,这些镜像极大满足并且调动了观众的“窥视癖”。拉康把大众普遍存在窥视别人隐私的快感称作“窥视癖”。电视以一种合理合法的方式来满足观众这种窥视癖,使潜藏在观众深层心理无意识得到宣泄和升华。拉康还把主体的自我建构与他者的凝视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凝视”不仅是主体对物或他者的看,而且也是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对主体的注视,是主体的看与他者的注视的一种互相作用,是主体在“异形”之他者的凝视中的一种定位。

“奇观社会”这个概念由居伊•德波提出,他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奇观”理论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西方消费时代的到来着直接的关系。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积聚,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见的消费文化的形成。从物的生产到物的呈现再到主体的购买与消费,这一系列的过程不再单一地只是物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而且还是物的符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是物在纯粹表征中的抽象化。正如德波所说:“真实的世界已变成实际的形象,纯粹的形象已经转化成实际的存在——可感知到的碎片,它们是催眠行为的有效动力。”

当世界通过视觉机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是时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不再有本质与现象、真实与表象之分,表象本身就是一种真实,还是一种比真实还要真的“超真实”(hyperrrality),鲍德里亚把这种超真实又称为“拟象”。在这种拟象中,媒体与信息模糊不清,真实与虚拟也混淆不清。鲍德里亚指出,迪士尼乐园是虚拟性的,它们是拟象的完美模型,是社会的缩影,在迪士尼乐园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美国式的图景和快乐,在他看来,迪士尼乐园的里的美国模型甚至比社会世界中的真实的美国还要真实,以至于仿佛是美国越来越像迪士尼乐园了。在我国的正在风靡的各种主题游乐场、电影院、鬼屋也是这个道理。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报纸、电视、电影、广告因特网等),形形色色人为

的形象符号成为我们接触世界的主要通道,所以,虚拟性的符号往往比现实本身更为重要。但由此导致了更为严峻的问题:形象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完全割裂了。人们生活在一个由仿拟所构成的社会,“假的比真的更真实”,当人们习惯于在虚拟的世界里生存的时候,反倒对他们的真实世界不再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