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性格矛盾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1944年,美国人类学家菊露丝·本尼狄克特发表的作品《菊与刀》。

作者运用人类学的方法,通过恬淡静美的菊与凶狠决绝的刀来解释日本人的双重性格,揭示了他们性格中爱美而黩武,尚礼又好斗,服从却不逊的性格特点,并由此入手分析日本社会,为世界研究日本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参考.。

几千年来,中日两国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文化上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人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身为邻邦的中国都应该对日本有所了解,这样在以后的外交中,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为两国的长期和平提供保障。

下面我就从日本人的性格矛盾入手,发表一下我个人对于这一点的浅薄的认识。

一优越与自卑
日本人身上有着优越感与自卑感并存的矛盾。

日本人所信奉的神道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神道教是日本本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现代日本文化建构的源泉与基础。

神道教作为日本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精神支柱,已经成为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行为的思想准则。

神道教认为,日本是神造之国,所以被称为“神国”,其他国家则是神创造日本时溅出的泡沫。

“神国”观念使日本人认为他们大和民族的血统优越,同时也负有统治世界的神圣使命,以才有将中国称为“支那”,而日本为“本邦”的说法。

日本的国旗被称为“太阳旗”,来自于日语“日之丸”,代表太阳的意思,大概是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太阳之子的表现吧。

右翼政客、作家石原慎太郎和索尼老总盛田昭夫所著的《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是说“不” 》、《日本坚决说“不”》系列也是在其经济发展脚步加快并
且日趋稳定的情况下发表的,不得不说三本书的态度愈来愈强硬是得益于经济的强大。

所以日本人的优越感与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日本人的自卑感则源于国土资源的狭窄和文化底蕴的缺失。

日本地域狭长,日本国土面积377,835平方公里,总人口127,767,944。

2009年,人口密度达到337人每平方公里。

由于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比较大,农业耕地资源就更显得比较贫乏。

2010和2011年,日本已经连续两年粮食自给率不足40%。

日本的文化大多来源于向别国学习,然后加以改进融入岛国气质,缺少原创。

日本刀来自于唐刀;和服也称为吴服,是由江浙一带的汉服改进;剑道来自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剑术;天皇的登基仪式是按照唐代礼仪来的。

茶道来自于中国,但是日本人将其改进,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了日本的一个传统特色,而中国的茶文化却逐渐没落,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深思的地方。

二尚礼与好斗
很多人都会觉得日本人谦和礼貌。

日本圣德太子的宪法17条中第一条就是“和为贵,无杵为宗”,来强调礼貌的重要性。

日本人有一套自己的礼仪,他们见面鞠躬;说话时总是用敬语;出门和回家之前都会相互问候;公共场合努力不给别人造成困扰;见面时总是会带点精致的小礼物;会给老师或者前辈写“暑中问候”等。

即使只是鞠躬,也包含着复杂的含义。

日本人鞠躬分场合分对象,鞠躬的标准和顺序也很有讲究。

下级要向上级鞠躬、晚辈要向前辈鞠躬、女子先于男子鞠躬等等。

鞠躬的角度根据对象的尊敬程度不同,有15度、30度、90的分别。

鞠躬代表着“自我降低身份的谦和态度”,是日本人尚礼的一种具体表现。

说到好斗,我想不管中国人还是其他亚洲国家人民,心情都是很复杂的,因为日本人的好斗曾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战期间,仅仅在中国战场,其侵略行为就造成中国军民伤亡人数3500万以上,日军伤亡人数在120万到150万左右。

不管是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战争都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主动挑起战争的国家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应该否认历史,美化战争。

一个人只有用于承
担责任才能被称为完整的人,何况是一个国家。

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所公认的大国,日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正视历史,为其曾经的罪恶行为道歉。

除了战争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发现日本人的这一特点。

动漫《地狱少女》中曾出现过一个中学女生因为性格懦弱,经常被学校的另几个拉帮结派的女生欺负,打她、勒索她,逼迫她去做不正当的事情,最终导致这个女生的复仇的故事。

结果虽然是报了仇,可是同时,她也将自己的灵魂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明明都是花季少女,明明都在最美好的年纪,却因为好斗而毁了各自的人生。

追根究源,日本人的好斗除了因为人多资源少而形成的竞争意识外,武士文化的影响是难以否认的。

幕府统治期间,大力推广和发展武士文化,可并没有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形态,在某些方面反而使其走上极端。

武士文化的内核是服从于强者,鄙视弱者。

为了忠诚,武士可以切腹,可以自焚,“四十七浪人”的故事就是经典;对待弱者则可以刀劈尖刺,毫无同情之心,二战的罪行则是体现。

明治天皇即位伊始就曾说过“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辟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可见其野心之大。

有句广告词这样讲:“懂得通融,方能从容”,可成就大业的人必然是海纳百川,重剑无锋。

若想凌驾于他人之上,应靠的是更为智慧的头脑,而不是急躁的性子和野蛮的武力。

三开放与保守
去过日本的人可能会感觉到日本人不轻易接纳和信任外国人,即使在日本居住多年,要想加入日本国籍,那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

日本人保守性格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

比如,做外贸的大概就会明白发展一个日本客户的难度,日本人不轻易信任一个新的合作者,他们更愿意和交易过的人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企业内部一般也采用终身雇佣制,这种谨慎小心、不轻易改变的态度和保守的性格不无关系。

说到开放,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日本人善于吸收学习他国文化的谦虚态度。

1853年,美国人马修培里以武力迫使幕府开国(黑船事件),日本人在看到了先进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之后,深切感到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
距之后,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大力学习西方文化,从衣食住行到军事、教育、司法、工业技术,处处都打上了西方国家的烙印,并从此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对于学习先进文化,日本人的态度是开放的,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皇帝做的并不如日本人好。

另外,我还想讲讲的是日本人的性观念。

在日本,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这个问题;红灯区是合法的;日本的色情行业发展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收入;情人旅馆、男女共浴也是被容许的。

而中国人则比较保守,认为这是隐私话题,容易造成尴尬,很少有人会在公开场合谈及此事。

另外,日本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的,与中国佛教所倡导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戒色戒荤”等理念完全不同。

为什么日本佛教会对性采取如此宽容的态度呢?据说创造日本的众神是由伊邪那岐命男神和伊邪那美命女神受到神鸽亲吻的启发相结合二生出来的,日本人将之称为“神婚”。

或许是因为对“神婚”的推崇才有了日本人开放不受禁锢的性态度。

所以日本人在吸收引进中国佛教时,也摒弃了与本土文化相违背的禁欲思想。

我个人比较欣赏日本佛教的宽容,修行是精神上的事,不可以有七情六欲,不可以吃荤这些都是不必要的禁锢。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红尘中长大的人,怎么可能脱离的了这一切?要求人摒弃情感可能有些强人所难吧。

四精神至上与感情麻痹
夏目簌石的小说《心》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文中的男主人公K就是精神至上的典型代表。

他原本可以有一个优越的家庭,稳定的职业,可以一生衣食无忧,可他偏偏为了追求心中的信仰,为了修行,为了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而与家庭决裂,一个人一边求学,一边修行,生活极为艰苦。

或许对他来讲,只要是为了精神上的超越,生活上的一切都可以抛弃。

动漫《食梦者》《海贼王》《火影忍者》等都是讲述主人公克服一切困难,追求梦想的热血故事。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感受到日本人身上的这股倔强和坚毅精神。

明明日本人是精神主义,可在抗日战争中以“天皇指引我参加战争,我是军人,服从就是我的天职”为借口,无视自己的感情和良知,淹没于集团之中。

天皇和野心家利用日本人精
神至上,忠孝这一特点,鼓吹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要求无数的日本人走上战场,进行所谓的效忠,变成他们实现“蓝图”的棋子,使整个国家、乃至亚洲陷入战火。

日本学者野田正彰所写的《战争罪责》是一本关于侵华士兵的心理调查之书。

作者说过,战争使人的感情变得僵硬,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将否认侵略战争的日本人与在认罪中的日本人做对比,以表明后者的人生方式在伦理上的宝贵价值。

在中国期间,日本人大规模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活体实验;从大街上随机抓无辜的中国人做活体解剖,不管他身后的老母亲哭多么绝望;进行所谓的“捉兔子”游戏,大肆逮捕中国农民去日本从事奴隶劳动,这里面的细节之处我不想赘述,只有用心阅读过这方面资料的人才能具体地体会到什么叫残忍!战争失败后,中国政府对日本战俘采取了教育感化的政策,用宽容和温情来对抗暴力,许下了“肯定让日本人回去”的承诺。

战犯小岛隆男从1942年4月开始担任第五十九师团机关枪中队的中队长,一直到1945年5月为止,一直带领着部下在山东境内胡作非为。

战败后被收容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在刚开始被要求坦白罪行时,他只是像写战斗报告书一样陈述自己的罪状,仿佛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刑法上的罪。

心里只是想着如何逃避责任,掩盖罪责,如何早点回国和妻子团聚,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并没有什么错与对。

教导员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让他找回遗失的,被称为“自我和人性”的情感。

最终顺利回国。

并将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反战和忏悔上。

只有找回感情,他们才会从麻木中醒来,才能做会真正的自己,才能从“集团犯罪不是犯罪”的错误意识中走出来。

结语
12月7日傍晚,在我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日本发生了以宫城县为中心的7.4
级地震,专家认为这是“3 11”大地震的余震。

日本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地震。

希望日本人民可以充分发挥集团主义精神,以菊的恬静淡然来面对灾难和生活,以刀的坚毅拼搏来度过危机,重建家园。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可能有所偏颇,还请见谅。

参考文献
《战争罪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