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放射性药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于治疗的放射性药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即载体和治疗用放射性核素。 • 载体(carrier)是指能将放射性核素载运到病 变部位的物质,通常是小分子化合物或生 物大分子,或某些特殊材料制成的微球或 微囊等。
第六节 放射性药物研究进展
1. 代谢显像剂(metabolic imaging agent)
• 发射+或γ射线 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大都是缺中子核素,往
往通过+衰变发射正电子,或因电子俘获(EC)发射特征X射线,许 多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发射单能γ 射线。 • 半衰期短 病人使用时所受辐射剂量小,可以多次作重复检查。但 是有些核素的半衰期太短,制备相应的化合物需要特殊的快速化学分 离装置,如11C、13N、15O、18F等均用化学黑盒子(chemical black box) 合成所需化合物。 • 比活度高 带电粒子核反应生成的核素大部分与靶核素不是同位素, 可通过化学分离得到高比活度或无载体的放射性核素。例如Zn(p, xn)67Ga和18O+(p,n)18F等。 • 用途广 生产的正电子发射体 11C、13N、15O等,由于它们的稳定同位 素是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加上半衰期短、能发射发射+或γ 射线, 在生命科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 来源
加速器(accelerator)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radionuclide
generator)
核反应堆
Nuclear reactor
反应堆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
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品种多,成本低,是目前医用放射 性核素的主要来源。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大多是丰中子 核素。
医用回旋加速器
临床常用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
正电子核素
Nitrogen-13 Oxygen-15 Fluorine-18
半衰期(T1/2)
10min 2.1min 110min
核反应过程
16O(p, 14N(d,
α)13N
n)15O 15N(p, n)15O
18O(p,
n)18F 20N(d, α)18F
核素交换法是利用同一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与稳定同位素在两种不同 化学状态之间发生交换反应来制备标记化合物,其反应如下: AX+BX*—AX*+BX X和X*分别为同一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AX为待标记化 合物;BX*为放射性同位素的简单化合物。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通 过调节反应条件(温度、pH等)和加入催化剂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常 用于放射性碘、磷、硫的标记。
(二)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1. 理想的生物学性能 体内诊断用的放射性药物应具有良好的定
位和排泄性能。用于体外诊断的放射性药物应具有良好的示踪性能。
2. 简单的制备过程 供体内使用的放射性核素一般皆具有较短的半
衰期,加上辐射防护的要求,标记制备放射性药物必须简单、快速。
3. 良好的稳定性 与普通药物不同,放射性药物的稳定性包括化学
2.体外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要求 • 核素所发出的射线易被普通的探测仪器所 探测,且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 • 标记所用放射性核素应有较高的比活性、 放射性纯度和化学纯度,载体含量应尽可 能少或无。 • 物理半衰期较长,数十天以上,以保证所 制得的示踪剂具有较长时间的货架期。
3.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要求 • 射线具有强的辐射电离作用和生物效应, 同时只有很弱的穿透能力。通常选用发射α、 β-射线或中子,不发射或少发射γ射线和χ射 线的放射性核素,α、β-射线电离密度大, 传能线密度高,相对辐射生物效应强,因 而治疗效果好,一般α射线能量小于6MeV, β-射线能量小于1MeV为宜。 • T1/2能维持一段持续作用的时间,确保治疗 效果,一般以1~5天为最佳。
4.金属络合法
目前在核医学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如99mTc、 67Ga、68Ga、111In、113mIn和201Tl的标记药物,一般采用金属放射性 核素直接形成络合物的方法进行标记,此法即称为金属络合物法。 大多用于标记多肽、单克隆抗体等。由于鳌合剂的存在,被标记物有 可能出现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临床应用时要注意。 特点:标记反应对试剂浓度、pH值、离子强度等反应条件极其敏感。
临床医学八年制核医学教学课件
第3章 放射性药物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是指 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 一类特殊制剂。 用于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药物体内 过程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都属 于放射性药物的范畴,其中对用于显像的 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习惯上又称为 显像剂(imaging agent)或示踪剂 (tracer)。 放射性药品(radio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与放射性药物有所不同。
放射性药品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质量标准、 规格标准和使用说明书,允许市场流 通与销售。
放射性药物的主要特点
• 有放射性 放射性药物主要利用其放射性核素放出的粒子 或射线达到诊断与治疗的目的。 • 不恒定性 放射性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是不稳定的,会自 发衰变为另一种核素或核能态,不仅放射量随时间增加而 不断减少,其内在质量也可能改变。 • 自辐射分解 放射性核素衰变发出的粒子或射线的物理效 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直接作用放射性药物本身,引 起化合物结构的改变或生物活性丧失,可导致放射性药物 在体内生物学行为改变。 • 引入量少 普通药物的一次用量大多以g或mg计算,而放射 性药物的引入量相对少得多。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与质量要求
一、基本要求 1. 体内使用的诊断性放射性核素的要求 • 合适的物理半衰期:一般T1/2以数十分钟至数天之间为宜。 • 适宜的射线种类和能量:发射γ线或高能χ射线或正电子 (β+),其能量以100~300keV为佳。 • 毒性小:毒理效应尽可能小或无。毒性大而又有确切疗效 的,应在临床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合适的化学性质:具有合适的化学状态和较强的化学活泼 性,此外,还应具有较高的放射性纯度和化学纯度。
2.化学合成法(chemical synthesis)
制备有机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最经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原理与普 通的化学合成法十分相似,即应用化学反应将放射性核素的原子“引 入”到所需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去,不同的是所用原料含有放射性。 合成法应用最广的是用11C标记有机化合物。
3.生物合成法(biosynthesis)
发生器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
•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是一种 定期从较长半衰期的放射性 母体核素中分离出衰变产生 的较短半衰期的子体放射性 核素的一种装置,它是医用 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很多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 通过发生器得到。 •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常被人称 为“母牛”。
色谱发生器示意图
其他来源
• 从核燃料(nuclear fuel)后处理中获得放 射性核素。 • 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放射性核素。
葡萄糖代谢显像剂:18F-氟脱氧葡萄糖、11C -葡萄糖、11C-甲基D-葡萄糖等,其中18F-FDG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正电子显像剂。18FFDG可测定肿瘤、心脏及脑中的葡萄糖代谢,用于肿瘤、冠心病及神 经精神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预后评估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5I
124Xe(n,
131I
133Xe 186Re 153Sm
8.04d
5.24d
130Te(n,
γ)131Te→131I γ )186Re
γ)153Sm
235U(n,
90.6h
46.7h
185Re(n, 152Sm(n,
加速器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
•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加速器一般为回旋加速器。 • 回旋加速器是通过电流和磁场使带电粒子(如质子、氘核 及α粒子)得到加速引起的核反应生产放射性核素,得到 的产物一般为短寿命的缺中子核素,大都以电子俘获或发 射β+的形式进行衰变。 • 这类核素适合于γ照相机、SPECT和PET显像,图像清晰, 辐射危害小,与PET配套使用发射正电子的短寿命核素 11C、13N、15O、18F等均由加速器生产。
• ( n,γ )反应 是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的主要途径。特点: 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除氦以外均能发生(n,γ )反应,反应单一, 放射性杂质少。 ②对靶的形状、厚度要求不是很苛刻,但对靶材料的纯度要求很高, 否则会影响产物的放射性纯度; ③(n,γ )反应前后的核素互为同位素,进行化学分离较难,产品 比活度不高。要提高产品的比活度,需用高通量的反应堆。 • (n,p)和(n,α )反应 3H、2P、35S、45Ca、58Co、64Cu等。 • 其他:(2n,γ )反应,(n,nγ )反应等。
第四节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脏器显像用药物
获得药物在体内的位 置及分布图像,也可获 得它们在体内不同器 官或组织中参与代谢 状况及放射性活度随 时间变化的信息。
功能测定用药物
选用特定的放射性探 测仪测定有关脏器或 血、尿、粪中放射性 的动态变化,评价脏 器的功能状态。
第五节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生物合成法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或酶的生物活 性,将简单的放射性物质在体内或体外引入化合物中而制得所需标记 物。本法可合成一些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而又难以用化学合成法 制备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也可利用生物组织中某种特定的酶,促进 标记前体物质的合成反应,生成所需的标记产物。但是,用生物合成 法得到的标记化合物成分复杂,放射性核素的利用率低。
3.生物学鉴定
• 生物学检测主要包括无菌、无热原、毒性鉴定和生物分布 试验。 • 放射性药物必须是无菌无热源。 • 放射性药物毒性包含被标记药物毒性和辐射安全性。被标 记药物的一次性使用量很少,其化学毒性甚微,通常在获 准临床应用前,已通过异常毒性及急慢性毒性试验。 • 放射性药物体内生物学行为测定是获准临床使用前必须进 行的工作。动物实验及放射自显影对放射性药物的生物活 性检测有重要价值。
Gallium-67
Indium-111
3.26d
2.80d
65Cu(α,2n) 67Ga 109Ag(α,2n)111In 111Cd(p,
n) 111In
Iodide-123
Thallous-201
13.2d
73.2h
124Te(p,
203Tl(p,
2n)123I
n)201Pb→201Tl
加速器生产的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特点
稳定性、辐射稳定性、标记稳定性和体内稳定性等方面。
4.适宜的化学量 体内使用的放射性药物的用药量,应遵循全身和
靶器官照射剂量尽可能低的原则。
5.其他 如适宜的物理性状和pH值、 无菌、无热源、无毒性、较高
的放射性核素纯度和放射化学纯度等。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
1.核素交换法(isotope exchange)
常用核反应堆生产的医用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
3H
14C 32P 89Sr 90Mo
半衰期(1/2)
核反应
6Li(n,α)3H
14N(n,p)14C 31P(n,
12.3y
5730y 14.3d 50.5d 2.75d 60.1d
γ)32P γ)89Sr
88Sr(n,
98Mo(n,
γ)99Mo 235U(n, f)99Mo γ)125Xe→125I f)133Xe
三、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1.物理鉴定
包括包装、外观现状、颜色、透明度、颗粒度、比活度及 放射性核纯度。 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放射性物质的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核纯度(radionuclide purity),也称放射性纯度 (radioactive purity)是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占药物中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纯 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与非放射性杂质的量无关, 该指标主要用于监测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沾染程度。
2.化学鉴定
包括离子强度、pH值、化学纯度及放射化学纯度。 放射化学纯度(简称放化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是 指特定化学结构的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 比。该指标是衡量放射性药物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是常规质控项目。 化学纯度(chemical purity)是指特定化学结构化合物的 含量,与放射性无关。化学成分的杂质存在可能对病人产 生毒、副反应,在放射性标记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放射性杂 质而影响放化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