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_1979_1989_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学语言学研究 2007年10月号下旬刊
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 1979—1989)
侯 营1 胡足凤2
( 1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2广西师范学院 中文系,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的时间 早, 起点高, 但是在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就中断了, 直到 八十年代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再一次为中国学者所注 目。在1979—1989十年间,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 的研究可分为两类: 一是对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的 解 读 、赏 析 ; 二 是 对 海 明 威 短 篇 小 说 总 体 特 点 、艺 术 风 格和思想内容的分析。
在197Leabharlann Baidu—1989的 十 年 间 , 中 国 学 者 对 海 明 威 短 篇 小 说 总 体 性 研 究 的 文 章 共 有 两 篇 。第 一 篇 是 孙 致 礼 发 表 在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1984 年 第 3 期 上 的 《含 蓄 凝 练 的 艺 术 结 晶— —— 试 析 海 明 威 的 短 篇 小 说 艺 术 》, 孙 致 礼 以 海 明 威 的 “冰 山 ”理 论 为 依 据 , 从 四 个 方 面 对 海 明 威 的短篇小说艺术作了简要分析。他认为海明威强调 “客 观 ”的 描 写 , 这 就 使 得 他 的 短 篇 小 说 的 主 题 思 想 非 常含蓄隐晦。他分析了海明威一系列的含蓄手法, 认 为 “有 人 指 责 海 明 威 的 小 说 过 于 粗 糙 , 缺 少 艺 术 特 色 , 这是很不公平的。实际上,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经常 运 用 隐 喻 、反 讽 、对 比 、象 征 、内 心 独 白 等 艺 术 手 法 , 熟 练 自 如 , 独 具 匠 心 。 ”[13] 另 外 一 篇 是 毛 华 奋 、王 建 华 发 表 在 《台 州 师 专 学 报 》1987 年 第 2 期 上 的 《略 论 海 明 威 塑 造 尼 克·亚 当 斯 形 象 的 系 列 小 说 》。 毛 华 奋 、王 建 华 的 文 章 探 讨 了 “尼 克·亚 当 斯 这 个 贯 穿 于 系 列 小 说 中 的人物是怎样成长的?其性格特点是什么? 这个人物 形象在海明威的创作中有什么重要性? 其审美价值又 如 何 ? ”等 问 题 。 [ 14]
对 海 明 威 名 篇 《弗·麦 康 伯 短 暂 的 快 乐 生 活 》的 研 究文章虽然只有两篇, 但都较有深度。陈际春的文章着 重分析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关于小说的主题, 论者 提 出 与 其 他 评 论 家 相 反 的 观 点 , “死 亡 并 不 是 主 题 , 它 是小说逻辑上的必然指向, 是人物处理的终极形式。把 死 亡 作 为 海 明 威 全 部 作 品 的 主 题 是 大 而 无 当 的 。”[ 11] 另
中国学者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海明威在短篇小说创 作方面的突出成就: 海明威的作品第一次被翻译到中
国 的 就 是 他 的 被 誉 为 现 代 美 国 短 篇 小 说 杰 作 的 《杀 手》; 而中国学者研究海明威的开端也 是由他的短篇小 说出发的, 题目就是《作为短篇小说家的海明威》。文章 指 出 “虽 然 海 明 威 的 成 名 作 是 他 的 长 篇 《告 别 了 , 武 器》, 可是新闻记者出身的他, 简练明快的 叙述, 用着单 纯的造句传达复杂的事实, 这种才能, 只有在他的短篇 小 说 里 才 充 分 的 表 现 了 出 来 。”[1] 之 后 , 赵 家 璧 和 施 蛰 存 在 同 一 年 分 别 写 出 《海 明 威 的 短 篇 小 说 》和 《从 亚 伦 坡到海明威》, 两者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写短 篇小说 的技巧, 正是从裘屈罗斯坦出发, 经过了安得生的阶段 而 创 造 了 他 自 己 的 风 格 ”[2] ; “亚 伦 坡 与 海 明 威 到 底 有 一个分别。那就是……亚伦坡的目的是个人的, 海明威 的目的是社会的, 亚伦坡的态度是主观的, 海明威的态 度是客观的, 亚伦坡的题材是幻想的, 海明威的题材是 写 实 的 ”。 [ 3]
《杀 手 》是 海 明 威 短 篇 小 说 中 译 成 中 文 最 早 , 各 种 译 文 最 多 的 小 说 。然 而 对 于 这 篇 被 誉 为 “美 国 短 篇 小 说 经典”的作品作专题研究的文章却只有三篇 。1982年 , 温儒敏在《延河》上发表《海明威: 简明而蕴藉 ( 读〈杀人 者〉) 》, 论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杀人者》“简 明而蕴藉” 的艺术特点: 一是戏剧体的场景描写, 二是富有潜台词 的对话, 三是悬念和富有暗示性的细节。[8]同年, 翁长浩 在 《衡 阳 师 专 学 报 》的 “外 国 文 学 专 刊 ”发 表 了 《〈杀 人 者 〉析 》。论 者 认 为 这 个 短 篇 小 说 的 主 要 思 想 意 义 在 于 : “作 品 中 的 悲 观 情 绪 和 当 时 由 于 经 济 ‘繁 荣 ’而 产 生 的 盲目乐观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这就使这部作品具 有强烈的揭露性和讽刺性。”[9] 对《杀手》评论的第三篇 论文便是董衡巽发表 在《人民文学之友》上的《起点高、 难度大的短篇 杰作— ——读海明威的〈杀人者〉》, 文 中 着 重分析了作品的对话艺术。论者指出: “运用他的‘冰山 原 理 ’, 使 对 话 只 透 露 ‘八 分 之 一 ’的 信 息 , 把 ‘八 分 之 七’, 即人物的情绪反应, 深埋在水面之下。”[10]
24
年以来独身生活, 拼搏经历, 期待回返以往美好婚姻生 活和圆满家庭幸福的深刻反省。
一部作品的意味可以是无穷无尽的, 对文学作品 的无穷尽地解读、理解, 赋予其在新的历 史社会环境中 以新的意义, 这才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体现。作者的创 作意图无疑是理解作品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这也只是 一个切入点。读者经过重新创造和想象, 可以发现小说 的意义不是要显现马拉德夫人追求自由的渴望和激 情, 而是要突显她的癫狂话语。女主人公本质上是脆弱 的, 她的梦想是如此不堪一击, 她有渴望自由的一面 ( 这也在非理性状态下得出的虚幻的景象) , 但这终归 是一场幻想, 一味追求自由的代价即是死亡。
关键词: 海明威 短篇小说研究
海 明 威 的 “四 大 小 说 ”, 即 长 篇 小 说 《太 阳 照 样 升 起 》、《永 别 了 , 武 器 》、《丧 钟 为 谁 而 鸣 》和 中 篇 小 说 《老 人与海》几乎被每个读者所熟知 , 其中《老人与 海》也使 海明威凭着高超的技艺和透彻的思想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这些作品使海明威在文学史的地位坚固牢靠, 但是 我们也不能忽视建于这个稳固地基之上的是他的短篇 小说。
如果考察作者肖邦的经历就可以从侧面了解此篇 文本的深层意义。肖邦五岁时父亲突然去世, 30多岁时 丈夫又突然去世, 她不得不含辛茹苦地承担起经营农 场的繁重工作, 还要照看六个孩子。在写完这个故事的 一个月后, 她在日记中写下了对丈夫和母亲深深的眷 念: “假如我的丈夫和母亲能够复活 , 我觉得自己会毫 不犹豫地放弃他们去世后进入我的生活的所有的东 西, 与他们的生存重新结合在一起。”[5]从她的日记可以 看到她的心声。丈夫死后, 肖邦的确是凭借自己的力量 独当一面, 但是对丈夫的爱和思念可以让她抛弃所得 到 的 任 何 一 切 , 这 与 《一 个 小 时 的 故 事 》中 所 叙 述 的 马 拉德太太所谓追求“自由”的 心态是截然相反的。经过 更为深层次的解读, 这或许就可以视为肖邦对自己多
参考文献: [ 1] Hall, Sharon K.. Twentieth - 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 Vol. 5 [ Z]. Detroit, Michigan: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87: 150. [ 2] 凯 特·肖 邦 著.张 强 译. 一 个 小 时 的 故 事 [ J] . 名 作 欣 赏. 1999, ( 4) : 42- 43. ( 文 中 未 注 明 出 处 的 引 号 皆 来自于此篇小说) [ 3] [ 4] P.D.却尔著.吴启之, 顾洪洁译. 解释: 文学批 评的哲学[ M] . 北京: 文化文艺出版社, 1991: 119, 116. [ 5] ( 转引自) 申丹. 叙事文本与 意 识 形 态— ——对 凯 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J] . 外国文学评 论, 2003, ( 1) : 103, 114.
虽然我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初探有了可喜 的成果,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颗果实在三十年代中期以 后就夭折了, 直到八十年代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
力意志”的丈夫, 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的。马拉德 太太亦 表示出: “她知道当她看到死者那双曾 经温柔而体贴的 手交叉放置在身前时, 看到那张一向充满爱意凝视着 她 … … 她 还 是 会 哭 的 。”那 种 所 谓 有 人 把 意 志 强 压 于 她 头 上 的 想 法 , 无 非 就 是 那 些 寻 求 女 性 “自 由 ”话 语 的 借 口。她姐姐约瑟芬( Josephine) 作为另一个女性代表, 除 了对于妹妹的那份亲情担忧之外, 更主要的是约瑟芬 知道包括她自己根本没有对自由和独立的概念, 有的 只是脆弱的神经。由此从小说中的男性和女性身份亦 可以得出马拉德太太是由于悲痛过于巨大而产生的虚 妄 , 所谓的“自由”其实是臆想的结果 , 精神的 脆弱是其 死亡的最根本的因素。
2007年10月号下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才又开始生根、发芽、结果。在1979—1989十年间, 中国 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对 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的分析、欣 赏 ; 二是对海明威短 篇 小 说 总 体 特 点 、艺 术 风 格 和 思 想 内 容 的 研 究 。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作研究和评论 开始于1980年。这一年的《译林》第一期上发 表了万 培 德 的 《如 何 欣 赏 〈印 第 安 人 营 地 〉》。文 中 最 终 得 出 了 “海 明威的小说, 通常都写得比较含蓄, 文字不多, 寓意却 很深刻”[4]的结论, 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他的长篇小说, 也充分体现在他的短篇小说 当中。同年在《十月》第四 期 上 还 发 表 了 李 陀 的 《现 实 主 义 和 “意 识 流 ”— ——从 两 篇 小 说 运 用 的 艺 术 手 法 谈 起 》。李 陀 的 文 章 比 较 了 海 明 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和王蒙的《布礼》两篇文 章运用 的意识流手法, 这是中国第一篇把海明威的作品和中 国 作 家 作 品 作 比 较 研 究 的 论 文 。文 章 分 析 了 《乞 力 马 扎 罗的雪》叙事方法上的意识流和描述人在不清醒状态 下 ( 包 括 在 睡 梦 中 ) 的 “不 由 自 主 的 意 识 活 动 ”的 意 识 流 。[ 5] 但 是 吴 然 在 他 的 长 篇 著 作 《海 明 威 评 传 》中 却 提 出 异 议 , 他 认 为 “我 国 有 的 研 究 者 把 这 种 写 法 称 作 ‘意 识 流’, 我认为不够恰当。虽然这篇小说在 原文和译文发 表时都用了两种字体, 以区分现实和梦魇两条线索, 但 我们不能把这两条线索分割开来看, 更不能以此作为 ‘意识流’的依据。因为这两条线索讲的是同一 个人的 经历, 只不过作者把这一过程交叉开写罢了。两条线索 都是清楚的, 它们之间的交错并不存在随意 性、跳跃性 和突兀多变。”[6]时隔六年, 出现了中国学者第二篇将海 明威的短篇小说和中国作家作品比较的论文, 即方国 衡比较研究了《乞力马扎罗的雪》和 《大林莽》中关于死 亡 的 探 索 。论 者 认 为 两 篇 小 说 “在 死 亡 与 社 会 关 系 问 题 的探索上, 海明威和孔捷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找到 了相同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 社会要毁灭人。[7]
一位评论家易晓明则深入分析了作品的戏剧性, 他认 为: “戏剧特征与小说特征在这里高 度融合 , 是一篇戏 剧化的小说。”[12] 文章从人物、情 节、结构、写法以及戏 剧冲突典型化等方面作了论证。
此外 , 对《大二心河》、《印地安人营地》、《十 个 印 地 安 人 》、《桥 畔 的 老 人 》、《雨 中 的 猫 》、《世 上 的 光 》 等 短 篇, 也都有专题性研究文章。但总的看来, 这类文章几 乎都是单篇, 自然论述的深度还待挖掘。当然, 对海明 威短篇的评论也散见于其他评论文章中。
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 1979—1989)
侯 营1 胡足凤2
( 1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2广西师范学院 中文系,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的时间 早, 起点高, 但是在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就中断了, 直到 八十年代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再一次为中国学者所注 目。在1979—1989十年间,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 的研究可分为两类: 一是对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的 解 读 、赏 析 ; 二 是 对 海 明 威 短 篇 小 说 总 体 特 点 、艺 术 风 格和思想内容的分析。
在197Leabharlann Baidu—1989的 十 年 间 , 中 国 学 者 对 海 明 威 短 篇 小 说 总 体 性 研 究 的 文 章 共 有 两 篇 。第 一 篇 是 孙 致 礼 发 表 在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1984 年 第 3 期 上 的 《含 蓄 凝 练 的 艺 术 结 晶— —— 试 析 海 明 威 的 短 篇 小 说 艺 术 》, 孙 致 礼 以 海 明 威 的 “冰 山 ”理 论 为 依 据 , 从 四 个 方 面 对 海 明 威 的短篇小说艺术作了简要分析。他认为海明威强调 “客 观 ”的 描 写 , 这 就 使 得 他 的 短 篇 小 说 的 主 题 思 想 非 常含蓄隐晦。他分析了海明威一系列的含蓄手法, 认 为 “有 人 指 责 海 明 威 的 小 说 过 于 粗 糙 , 缺 少 艺 术 特 色 , 这是很不公平的。实际上,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经常 运 用 隐 喻 、反 讽 、对 比 、象 征 、内 心 独 白 等 艺 术 手 法 , 熟 练 自 如 , 独 具 匠 心 。 ”[13] 另 外 一 篇 是 毛 华 奋 、王 建 华 发 表 在 《台 州 师 专 学 报 》1987 年 第 2 期 上 的 《略 论 海 明 威 塑 造 尼 克·亚 当 斯 形 象 的 系 列 小 说 》。 毛 华 奋 、王 建 华 的 文 章 探 讨 了 “尼 克·亚 当 斯 这 个 贯 穿 于 系 列 小 说 中 的人物是怎样成长的?其性格特点是什么? 这个人物 形象在海明威的创作中有什么重要性? 其审美价值又 如 何 ? ”等 问 题 。 [ 14]
对 海 明 威 名 篇 《弗·麦 康 伯 短 暂 的 快 乐 生 活 》的 研 究文章虽然只有两篇, 但都较有深度。陈际春的文章着 重分析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关于小说的主题, 论者 提 出 与 其 他 评 论 家 相 反 的 观 点 , “死 亡 并 不 是 主 题 , 它 是小说逻辑上的必然指向, 是人物处理的终极形式。把 死 亡 作 为 海 明 威 全 部 作 品 的 主 题 是 大 而 无 当 的 。”[ 11] 另
中国学者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海明威在短篇小说创 作方面的突出成就: 海明威的作品第一次被翻译到中
国 的 就 是 他 的 被 誉 为 现 代 美 国 短 篇 小 说 杰 作 的 《杀 手》; 而中国学者研究海明威的开端也 是由他的短篇小 说出发的, 题目就是《作为短篇小说家的海明威》。文章 指 出 “虽 然 海 明 威 的 成 名 作 是 他 的 长 篇 《告 别 了 , 武 器》, 可是新闻记者出身的他, 简练明快的 叙述, 用着单 纯的造句传达复杂的事实, 这种才能, 只有在他的短篇 小 说 里 才 充 分 的 表 现 了 出 来 。”[1] 之 后 , 赵 家 璧 和 施 蛰 存 在 同 一 年 分 别 写 出 《海 明 威 的 短 篇 小 说 》和 《从 亚 伦 坡到海明威》, 两者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写短 篇小说 的技巧, 正是从裘屈罗斯坦出发, 经过了安得生的阶段 而 创 造 了 他 自 己 的 风 格 ”[2] ; “亚 伦 坡 与 海 明 威 到 底 有 一个分别。那就是……亚伦坡的目的是个人的, 海明威 的目的是社会的, 亚伦坡的态度是主观的, 海明威的态 度是客观的, 亚伦坡的题材是幻想的, 海明威的题材是 写 实 的 ”。 [ 3]
《杀 手 》是 海 明 威 短 篇 小 说 中 译 成 中 文 最 早 , 各 种 译 文 最 多 的 小 说 。然 而 对 于 这 篇 被 誉 为 “美 国 短 篇 小 说 经典”的作品作专题研究的文章却只有三篇 。1982年 , 温儒敏在《延河》上发表《海明威: 简明而蕴藉 ( 读〈杀人 者〉) 》, 论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杀人者》“简 明而蕴藉” 的艺术特点: 一是戏剧体的场景描写, 二是富有潜台词 的对话, 三是悬念和富有暗示性的细节。[8]同年, 翁长浩 在 《衡 阳 师 专 学 报 》的 “外 国 文 学 专 刊 ”发 表 了 《〈杀 人 者 〉析 》。论 者 认 为 这 个 短 篇 小 说 的 主 要 思 想 意 义 在 于 : “作 品 中 的 悲 观 情 绪 和 当 时 由 于 经 济 ‘繁 荣 ’而 产 生 的 盲目乐观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这就使这部作品具 有强烈的揭露性和讽刺性。”[9] 对《杀手》评论的第三篇 论文便是董衡巽发表 在《人民文学之友》上的《起点高、 难度大的短篇 杰作— ——读海明威的〈杀人者〉》, 文 中 着 重分析了作品的对话艺术。论者指出: “运用他的‘冰山 原 理 ’, 使 对 话 只 透 露 ‘八 分 之 一 ’的 信 息 , 把 ‘八 分 之 七’, 即人物的情绪反应, 深埋在水面之下。”[10]
24
年以来独身生活, 拼搏经历, 期待回返以往美好婚姻生 活和圆满家庭幸福的深刻反省。
一部作品的意味可以是无穷无尽的, 对文学作品 的无穷尽地解读、理解, 赋予其在新的历 史社会环境中 以新的意义, 这才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体现。作者的创 作意图无疑是理解作品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这也只是 一个切入点。读者经过重新创造和想象, 可以发现小说 的意义不是要显现马拉德夫人追求自由的渴望和激 情, 而是要突显她的癫狂话语。女主人公本质上是脆弱 的, 她的梦想是如此不堪一击, 她有渴望自由的一面 ( 这也在非理性状态下得出的虚幻的景象) , 但这终归 是一场幻想, 一味追求自由的代价即是死亡。
关键词: 海明威 短篇小说研究
海 明 威 的 “四 大 小 说 ”, 即 长 篇 小 说 《太 阳 照 样 升 起 》、《永 别 了 , 武 器 》、《丧 钟 为 谁 而 鸣 》和 中 篇 小 说 《老 人与海》几乎被每个读者所熟知 , 其中《老人与 海》也使 海明威凭着高超的技艺和透彻的思想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这些作品使海明威在文学史的地位坚固牢靠, 但是 我们也不能忽视建于这个稳固地基之上的是他的短篇 小说。
如果考察作者肖邦的经历就可以从侧面了解此篇 文本的深层意义。肖邦五岁时父亲突然去世, 30多岁时 丈夫又突然去世, 她不得不含辛茹苦地承担起经营农 场的繁重工作, 还要照看六个孩子。在写完这个故事的 一个月后, 她在日记中写下了对丈夫和母亲深深的眷 念: “假如我的丈夫和母亲能够复活 , 我觉得自己会毫 不犹豫地放弃他们去世后进入我的生活的所有的东 西, 与他们的生存重新结合在一起。”[5]从她的日记可以 看到她的心声。丈夫死后, 肖邦的确是凭借自己的力量 独当一面, 但是对丈夫的爱和思念可以让她抛弃所得 到 的 任 何 一 切 , 这 与 《一 个 小 时 的 故 事 》中 所 叙 述 的 马 拉德太太所谓追求“自由”的 心态是截然相反的。经过 更为深层次的解读, 这或许就可以视为肖邦对自己多
参考文献: [ 1] Hall, Sharon K.. Twentieth - 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 Vol. 5 [ Z]. Detroit, Michigan: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87: 150. [ 2] 凯 特·肖 邦 著.张 强 译. 一 个 小 时 的 故 事 [ J] . 名 作 欣 赏. 1999, ( 4) : 42- 43. ( 文 中 未 注 明 出 处 的 引 号 皆 来自于此篇小说) [ 3] [ 4] P.D.却尔著.吴启之, 顾洪洁译. 解释: 文学批 评的哲学[ M] . 北京: 文化文艺出版社, 1991: 119, 116. [ 5] ( 转引自) 申丹. 叙事文本与 意 识 形 态— ——对 凯 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J] . 外国文学评 论, 2003, ( 1) : 103, 114.
虽然我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初探有了可喜 的成果,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颗果实在三十年代中期以 后就夭折了, 直到八十年代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
力意志”的丈夫, 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的。马拉德 太太亦 表示出: “她知道当她看到死者那双曾 经温柔而体贴的 手交叉放置在身前时, 看到那张一向充满爱意凝视着 她 … … 她 还 是 会 哭 的 。”那 种 所 谓 有 人 把 意 志 强 压 于 她 头 上 的 想 法 , 无 非 就 是 那 些 寻 求 女 性 “自 由 ”话 语 的 借 口。她姐姐约瑟芬( Josephine) 作为另一个女性代表, 除 了对于妹妹的那份亲情担忧之外, 更主要的是约瑟芬 知道包括她自己根本没有对自由和独立的概念, 有的 只是脆弱的神经。由此从小说中的男性和女性身份亦 可以得出马拉德太太是由于悲痛过于巨大而产生的虚 妄 , 所谓的“自由”其实是臆想的结果 , 精神的 脆弱是其 死亡的最根本的因素。
2007年10月号下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才又开始生根、发芽、结果。在1979—1989十年间, 中国 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对 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的分析、欣 赏 ; 二是对海明威短 篇 小 说 总 体 特 点 、艺 术 风 格 和 思 想 内 容 的 研 究 。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作研究和评论 开始于1980年。这一年的《译林》第一期上发 表了万 培 德 的 《如 何 欣 赏 〈印 第 安 人 营 地 〉》。文 中 最 终 得 出 了 “海 明威的小说, 通常都写得比较含蓄, 文字不多, 寓意却 很深刻”[4]的结论, 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他的长篇小说, 也充分体现在他的短篇小说 当中。同年在《十月》第四 期 上 还 发 表 了 李 陀 的 《现 实 主 义 和 “意 识 流 ”— ——从 两 篇 小 说 运 用 的 艺 术 手 法 谈 起 》。李 陀 的 文 章 比 较 了 海 明 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和王蒙的《布礼》两篇文 章运用 的意识流手法, 这是中国第一篇把海明威的作品和中 国 作 家 作 品 作 比 较 研 究 的 论 文 。文 章 分 析 了 《乞 力 马 扎 罗的雪》叙事方法上的意识流和描述人在不清醒状态 下 ( 包 括 在 睡 梦 中 ) 的 “不 由 自 主 的 意 识 活 动 ”的 意 识 流 。[ 5] 但 是 吴 然 在 他 的 长 篇 著 作 《海 明 威 评 传 》中 却 提 出 异 议 , 他 认 为 “我 国 有 的 研 究 者 把 这 种 写 法 称 作 ‘意 识 流’, 我认为不够恰当。虽然这篇小说在 原文和译文发 表时都用了两种字体, 以区分现实和梦魇两条线索, 但 我们不能把这两条线索分割开来看, 更不能以此作为 ‘意识流’的依据。因为这两条线索讲的是同一 个人的 经历, 只不过作者把这一过程交叉开写罢了。两条线索 都是清楚的, 它们之间的交错并不存在随意 性、跳跃性 和突兀多变。”[6]时隔六年, 出现了中国学者第二篇将海 明威的短篇小说和中国作家作品比较的论文, 即方国 衡比较研究了《乞力马扎罗的雪》和 《大林莽》中关于死 亡 的 探 索 。论 者 认 为 两 篇 小 说 “在 死 亡 与 社 会 关 系 问 题 的探索上, 海明威和孔捷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找到 了相同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 社会要毁灭人。[7]
一位评论家易晓明则深入分析了作品的戏剧性, 他认 为: “戏剧特征与小说特征在这里高 度融合 , 是一篇戏 剧化的小说。”[12] 文章从人物、情 节、结构、写法以及戏 剧冲突典型化等方面作了论证。
此外 , 对《大二心河》、《印地安人营地》、《十 个 印 地 安 人 》、《桥 畔 的 老 人 》、《雨 中 的 猫 》、《世 上 的 光 》 等 短 篇, 也都有专题性研究文章。但总的看来, 这类文章几 乎都是单篇, 自然论述的深度还待挖掘。当然, 对海明 威短篇的评论也散见于其他评论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