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栽培技术

梨是我国主要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1997年梨果总产量达630万吨,仅次于苹果和柑橘,位居第三。梨果营养价值很高,除生食外,可制梨膏、梨酒、梨脯等,为我国重要出口果品,出口品种达30余个。

解放以来,梨曾为湖南第二大水果,但70年代中期,由于品种单一,管理粗放,产量低,因致种植面积下降。80年代末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及果树品种结构调整,梨作为一种名特优果品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湖南怀化、岳阳、平江及株洲、炎陵等地栽培较多。

梨树在南方栽培,冬季不存在冻害问题,但其花器官与幼果耐寒力低,高海拔山区由于晚霜易引起冻花冻果;梨需水量大,生理耐旱性弱,但耐涝性强;梨为喜光树种,若光照不足易表现徒长,开花坐果少;梨耐风力弱,易受风害。此外,梨对地势、土壤选择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宜。

第一节目前推广的主要良种

梨属于蔷薇科、梨属,该属经济栽培价植较高的主要为白梨、秋子梨、砂梨和西洋梨4个种(系统)。湖南省栽培的梨品种多属于砂梨系统。梨品种根据其来源分为地方梨(本地梨)与日本梨。本地梨树冠高大,生长旺,抗病虫,适应性强,但晚熟品种为多,结果偏迟,肉质稍粗糙(石细胞较多)。日本梨则早熟、品质好,但抗逆性较弱,病虫害较多,不耐粗放管理。

一、早熟品种

㈠翠伏梨

原名金水二号。系湖北省果茶研究所用长十郎与江岛杂交育成。7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或倒卵形,单果重220克;果皮近熟时翠绿色,采收后转黄绿色;果心小,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微酸,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2%,常温下可贮放半个月;适应性强,抗病力较强;株产50-65千克;花期较早,宜配黄花、新世纪、二宫白、苍溪梨等为授粉树;对肥水要求较高,在瘠薄地、受旱地栽培易落果;生长势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故注意开张枝梢角度,及时摘心、拉枝。该品种为湖南主栽品种。

㈡七月酥

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幸水梨与早酥杂交育成。果实卵圆形,单果重220克;皮黄绿、细薄光滑,贮后变为金黄色;肉质细嫩松脆,汁多,味酸甜可口,可贮藏20天;抗旱,丰产,早熟,一般7月上旬全部成熟;树冠半开张,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注意适当开张角度,缓放枝梢。

二、中熟品种

㈠黄花

浙江农业大学用黄蜜与三花杂交育成的品种。8月中旬成熟,果实圆锥形,单果重200克;果肉细嫩,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果心小;结果早,丰产稳产性强,成年树株产100-150千克;抗病虫力较强,耐旱、耐瘠,易管理;花期和幼叶期易遭蚜虫为害;宜用二十世纪、长十郎、新世纪、今村秋作授粉品种;树冠开张,坐果率高,注意加强肥水,适当疏花疏果。

㈡长十郎

日本从梨园自然实生苗变异后代中选出。8月上旬成熟,果实扁圆至近圆形,单果重200克左右,最大340克;果皮黄褐色,果心较大,汁多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结果早,成年树株产50-100千克;耐旱耐瘠,抗病虫;树冠较直立,可密植栽培,生产上注意拉枝,开张树冠;抗风力弱,应选择背风园址或造防护林;用黄花、二宫白、新高、今村秋作其授粉树。

㈢新世纪

日本用二十世纪与长十郎杂交育成,实行套袋栽培即为水晶梨(商品名)。7月下旬成熟,果实圆形,整齐均匀,单果重150-160克;果皮黄绿色,果肉质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适应性强,抗黑星病,早果丰产,成年树株产100千克;果实近熟前有少量裂果现象,果面有少量锈斑,宜加强肥水管理,实行套袋栽培;幼树较直立,注意开张树冠,提早结果,用长十郎、二十世纪作授粉树。

㈣幸水

日本用菊水与早生幸藏杂交育成。7月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20-200克;皮黄褐色,肉质细嫩,果心小,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优;成年树株产60-80千克;对黑斑病、黑星病抵抗力较强,易感胴枯病;对肥水条件要求高,宜选择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栽培,防止树体早衰;幼树较直立,注意幼树整形修剪;果面有褐色锈斑,欠美观,宜套袋或设施栽培;用翠伏梨、黄花作授粉树。

三、晚熟品种

㈠湘南

日本用长十郎与今村秋杂交育成。8月下旬成熟,果实有近圆锥形和扁圆形两种,单果重260~280克,最大达400克;果皮红褐色,肉质松脆、贮后变软,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略有涩味;早果丰产,株产100~150千克;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管理粗放,易成小老树;易感梨锈病;树姿开张,枝易披垂,应合理蜜植;用黄花、新世纪、晚三吉、菊水作授粉树。

㈡金秋梨

由湖南省安江农校从新高梨的芽变中选出,1994年通过鉴定。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371克;果皮黄褐色,平整光滑;肉质白嫩细脆,不易褐变,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5%;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耐贮藏;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早(2年始果),丰产性强,三年生树株产达16~22千克;与杜梨砧嫁接亲合力强,但与海棠砧不亲和,最宜授粉品种为黄花。该品种为怀化地区主栽品种。

另外,圆黄、喜水、筑水、翠冠——西子绿、黄金等中早熟梨在我县栽培表现优异。

第二节栽培技术

一、建园与栽植

㈠园地选择

梨园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段。山地丘陵梨园由于通风透光好,树势易控制,病害少,昼夜温差大,易于高产优质,但不宜在寒冷的高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栽培(以免花期受霜害)。园地若土层浅薄,结构不良,则要撩壕栽植,栽后注意深翻改土,熟化土壤。此外,避免在桧柏多的地方建园(以免梨锈病

严重)。

㈡栽植

1. 配置授粉品种大多数梨品种单独一个品种不结果,必须配栽授粉品种。授粉品种应同样是栽培良种,具有经济价值,其花期与主栽品种要一致或稍早,花粉量多,且亲和力强。授粉品种若同样为主栽品种(黄花、长十郎与湘南可相互授粉),则按1:1比例配置,也可2:1配置。生产上一般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比例为1:4~8,湖南由于花期多阴雨天气,以1:4最佳。同时由于梨花期因年份不同有差异,且有些品种有大小年结果现象,故宜选择2~3个授粉品种,以保证充分授粉。通常2~4行主栽品种,间栽一行授粉品种。在密植条件下,由于蜜蜂只在行内活动,则行内需配植授粉品种。

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配置形式

2. 栽植密度一般常规栽植密度为4米×5米~2.5米×4米,每亩33~67株,平地与强势品种,密度宜稀,反之宜密。生长势中等的黄花、翠伏梨品种,每亩41~56株;生长势弱的湘南、长十郎亩栽56~67株。同时,梨由于成枝力弱,可实行计划密植栽培,每亩栽植110~148株。目前国外有采用4米×1~2米(每667平主米83~167株)的宽行窄株篱壁形密植,可达到速产丰产,但栽植密度不能过大,以不超过210株/亩为宜。

二、土肥水管理

㈠土壤与水分管理

梨树根系分布深,宜注重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深翻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进行,深度80~100厘米。幼树可自定植沟两侧逐年扩大,成年树则隔行深翻。幼年梨园行间可间种2~3季绿肥,树盘中耕,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