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生物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射)生物学
提纲
概述 肿瘤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美国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我国城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位居第一,其次是心脑 血管
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男性:肺癌;
肿瘤
良性 癌
女性:乳腺癌
恶性
肉瘤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肿瘤?
科学家们在不断探索癌症的分子 生物学发病机理时,就意识到如 果能够针对癌症的特异性分子变 化给予有力的打击,将会大大改 善治疗效果,引发抗癌治疗理念 的变革。最近几年,新型分子靶 向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 的疗效,实践已表明了分子靶向 治疗理论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把 癌症的治疗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 的新阶段。
细胞周期失控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
Ras-MARK(ERK)途径
(未完,待续~~~)
肿瘤诊断方法
病理学诊断 影像诊断
临床分期 疗效评价 肿瘤诊断 指导靶向治疗 脏器功能评价
免疫诊断(检测肿瘤标志物、放射免疫显影 诊断)
病理学诊断
病理检查是诊断肿瘤最准确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它是将患病器官的分泌物制成涂片,或直接取下
60Co远距离治疗机
伽玛刀
X射线治疗仪(WEIDA)
内照射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将开放型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 引入体内,利用核素发射出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 应, 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 适当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能选择性浓聚于病变 组织, 所以病变局部可受到大剂量照射,而正常组织 所接受的辐射量很低,能够耐受。
现有治疗方案
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中医治疗 热疗 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
疗、干细胞 再生医学)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 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 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 有治疗作用。
治疗 远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用途
— — 深部放疗:照射被健康组织包围的靶 — — 表浅放疗:对表浅组织进行照射 — — 全身放疗:对全身进行照射,主要用于骨髓移植或外 周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 — — 全身皮肤电子束治疗:用低能电子束对全身皮肤病变 进行的放射治疗 — — 术中放疗:对术后瘤床、淋巴引流区或原发灶,在直 视下一次给予大剂量电子束照射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SR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采用小的射线束、多角 度、多平面地聚焦于一处的集束定向放射治 疗。使肿瘤受到多方向照射得到高剂量,而 正常组织尽可能受到低的剂量。从而提高肿 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正常组织特别量敏感 组织的剂量并减少并发症(α/β值)。
远距离放射治疗
最主要的放疗方式 远距离放射治疗:指辐射源至皮肤间距离大于50cm的放射
放疗与化疗的区别之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治 疗方式,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癌 症可以产生较好效果。
化疗
化疗 (chemotherapy )(化学治疗), 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是指应 用药物治疗癌症。这些特殊的药物可 杀灭肿瘤细胞,有时称为细胞毒药物。 许多化疗药物来源于自然,如:植物, 其他是人工合成。目前已超过50种化 疗药物,如常用的有:表阿霉素、阿 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 啶脱氧核苷酸等。这些药物经常以不 同的强度联合应用。
发生率不同,有个体差异! 表明不同的个体,易感性不一样 ※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基因的易感性有关!
常见化学致癌物
致癌机制
(2)癌基因被异常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
化学致癌物的作用
常见的有p53和Rb基因,进而引发多
种癌瘤的产生。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的关系
物理因素的致癌作用
病毒的致癌作用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广义) 这些基因起何作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 … 当这些基因受到体内外理化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
肿瘤病毒)等影响时,基因结构或其表达发生改变,失 去对细胞生长的控制作用,导致组织异常增生、癌变。
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致癌作用
环境因素 DNA损伤而未能及时修复 突变 引发肿瘤
可致基因
放疗
放疗就是用放射线照射癌细胞病 灶,目前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是用医学电子直线加速器、 质子加速器使电子或质子带上高 能量;内照射时用放射性核素来 产生放射性。现在的直线加速器 带上了立体定位系统,可以精确 的照射癌细胞病灶,能量的放射线,在较精确 的定位下照射癌细胞病灶并穿透癌细胞, 可破坏癌细胞的染色体的端粒酶,使其不 能正常生长。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在 细胞分裂期最高,所以可以用于对抗快速 生长繁殖的癌细胞。放射疗法不那么损伤 周围正常组织,仅是对异常增殖的癌肿给予 大量的杀伤,使之缩小,同时机体又再次尽 可能发挥最大的调节功能。
检测肿瘤标志物 一般可以从血或尿中检测,常见的标记物质有肝癌的甲
胎蛋白( α-fetoprotein,αFP或AFP),结肠癌、胰腺癌 等的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绒毛膜癌等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检测肿瘤抗体 放射免疫显影诊断(如将碘131与抗肿瘤单抗结合后,体内 或腔内注射将放射性核素导向肿瘤的所在部位,用γ照相 机显影)
病灶小块组织制成切片或印片,放置显微镜下观 察其细胞形态、结构等,确定肿瘤的性质。
病理学诊断
但病理诊断也有局限性。因其活检标本、取材和切 片检查均属抽样检查,最终在光线镜下见到的仅是 病变的极小部分,有时不能代替整个病变。
另外病理诊断是否可靠也与病理标本的选取有关。 有时也有假阴性的结果。
免疫诊断
致癌机制
致癌机制
致癌机制
遗传特性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肿瘤易感个体
(BRCA1)
肿瘤生化与细胞学特点
糖酵解速率增大
糖异生及糖原合成能力均下降
氨基酸分解下降而蛋白质合成增强
核苷酸乃至核酸代谢异常旺盛
表达胎型同工酶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点
肿瘤细胞膜性质改变
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
肿瘤细胞分化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