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桑文化已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蚕桑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蚕丝是丝绸的基本原料,丝绸文化实际上就是蚕桑文化的高度发展成熟阶段。
中国古代诗歌经典中有非常多对养蚕种桑的描画,从中可以看出蚕桑文化对中原文化以及东亚文化的影响。
二、蚕桑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基础
蚕桑文化的发展,使中原文明的纺织业领先于世界数千年,形成了中国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习俗。同时对软笔(毛笔)、刺绣、纸张的发明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及世。从此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一根真丝来之不易,注定了丝绸的华贵和神秘。在唐朝,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将以“丝”为主的中国服饰文化传送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也由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稠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蚕桑文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半壁江山,夏鼐先生认为:“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的国家,长期以来曾是从事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有人认为丝绸或许是中国对于世界物质文化最大的一项贡献。”
蚕桑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的农业发展以及农耕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蚕桑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是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条件;蚕桑文化植根的经济环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蚕桑文化根植的社会结构形态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宗法制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先民遵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百姓“衣食为先”,农桑、田蚕、耕织并重,“耕读传家”,世世代代繁衍在东亚这块大地。历代统治者治国无不农桑并重倡导“农者,食之本;桑者,衣之源”、“奖劝农桑,教民田蚕”、“帝亲耕,后亲蚕”、“一夫耕,一妇蚕”、“农事伤,饥之本”、“女红害,寒之源”等观点深入人心,达成官民之共识。同时蚕桑文化对于中国的礼教文化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尚书·益稷》载舜、禹古代圣贤论“十二章”丝绸服饰图案,形成“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教文化源头,蚕丝服饰成为等级文化的重要外在标志,并形成了一个祖先、一种权力、一个核心的特殊礼治政体;《吕氏春秋·上农》中“帝亲耕、后亲蚕”的“先蚕礼”,及《礼记·月令》中“季春月,后妃亲躬东乡蚕桑,以劝蚕事,分茧称丝以共郊庙之服”等“劝课农桑”的农政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对于蚕桑的重视程度;《蚕织图》描绘饲蚕、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配以精美的图文和朗朗上口的诗歌,成为融艺术、技术于一体的教育百官及百姓栽桑养蚕的重要图谱,是统治者“为政以德”思想的实施。
三、蚕桑文化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
蚕桑文化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中亚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丝绸的遗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丝绸传人西方,对西方的政治、经济也起过一定的影响,起初安息(今伊朗高原北部)以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控制了中西丝绸贸易,安息用汉代的缯彩与大秦(罗马帝国)贸易,便阻止大秦与中国直接通商。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从海上来华,才得与中国通。大秦得到中国缣素后,又将
丝拆下再织成胡绫、绀纹,与安息等国交市于海上。宋代以后中国的丝绸产品遍及东南亚各国,代表了蚕桑文化和华夏文化向外的传播。
四、蚕桑文化是雷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古代西方称我国为丝国,最早通过西方世界的交通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雷州半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地段。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到今徐闻、雷州市考察后形成了认为“汉徐闻港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而西汉徐闻县是合浦均属县之一,辖地包括整个雷州半岛。海上丝绸之路鼎盛于唐宋时期,此时广州早已取代徐闻为始发主港口。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船舶从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北部七洲南下,往来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洋、东印度洋、波斯湾沿岸诸国和地区。雷州半岛东海岸,仍是这条海上通道的必经之地。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雷州半岛主港口向北迁移到雷州治所海康县(今雷州市)南渡河口南浦津,靠近雷州城,水道北向20里到郡城皆可停船。“自闽、广、高、琼到此泊舟”,然后出雷州湾,通南洋。自唐代至元代750年间,雷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前沿地段雷州半岛的第二个出口主港,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推动了雷州城的建设和发展郡城的兴建是适应雷州行政建署的需要,也是适应港口发展的需要,港口的发展也推动了郡城的兴旺。明修、清嘉庆重编的《雷祖志》记载,首任雷州刺史陈文玉于贞观八年开始建郡城,至贞观十二年竣工。此后,郡城代有发展,衙署驿铺大备,桥梁津渡皆通。郡城及辖县遂溪、徐闻,均重视埠和步的建设,以利泊舟和货运。郡城所在海康县有15埠,遂溪县有14埠,徐闻县有20埠,除南浦津(即雷州港址)可“自闽、逛、高、琼至此泊舟,乃通郡城”之外,其他埠,还可通琼州、廉州、吴川、石城和北部湾上的涠洲岛。“或上游发檄,或邻域行关,或商旅之时往返,均于此(郡城)作过所”,“舟楫运货,从桥下乘潮而过”,“山程水驿,从无阻截之区,攘往熙来,并鼓康衔之腹”,显示出雷州城和雷州港的繁盛景象。2、推动了雷州水利工程和农业的发展主港北移,郡城建成,人口繁衍,商贸需要,推动了雷州水利工程和农业的发展。雷州滨海,台风时作,咸潮涨溢,和田屡被浸没,产量低下,有时颗粒无收。为改变这种情况,雷州自南宋绍兴年间(1131—1149年)开始大规模修筑捍潮防咸海堤,并制定一整套管理堤渠和用水灌溉制度,历届州府县官以此为施政造福当地的头等大事,百姓绅商积极参与,前仆后继历时700年,到清代嘉庆年间,海康、遂溪两县境内共修筑海堤28387丈,涵洞闸门107 个,终于开发、形成了雷州城东西两面的“洋田”数万顷,号称“雷州粮仓”。有谚曰:“洋田熟,雷州足。”3、推动了陶瓷业的发展雷州窑瓷器,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趋于衰落。宋元时期雷州窑烧制的瓷器,已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博易物品。4、20世纪80 年代客路是雷州市蚕桑种植基地。雷州市客路中学在当时也开设蚕桑种植培训班,积极传承和弘扬了蚕桑文化。
五、蚕桑文化是东西方科学和文化交流的纽带魏晋南北朝时,中外在丝绸和蚕桑技术上的交流更加密切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这种交流,在政治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经济上,促进了双方之间经济贸易、生产技术的交流;在文化上,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和礼乐文化的发展。蚕桑是我国古代文明产物之一,中国丝绸早在汉代以前就已输出,且闻名于国外,《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责,求奇缯物,问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今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乌氏倮贩卖丝货,运销外国,竟成巨富,位同封君,列朝议事”。
中国丝绢在当时国际市场的身价,由此可见。公元前1090年至公元900年间,即周至隋末,中国的蚕丝文化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向欧亚等地传播。其中向东主要是传播到日本,向西主要传播到一些欧洲国家,向南则主要传播到印度、越南等国。根据印度学专家雅各比考证:公元前四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在位时,大臣高底里雅所撰书中不仅有支那之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