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编码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b) 前向纠错方式(FEC)
FEC的工作原理 优点:
•不需要反馈信道特别适合于移动通信 •译码实时性较好 •控制电路也比较简单 缺点: •译码设备较复杂 •对信道的适应性较差 •编码效率较低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c) 混合纠错方式(HEC)
接收端收到码后,首先检验差错情况,若发现错 误个数在码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 若错误个数很多,超过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纠错能力,但能检 测出来,则通过反馈信道请求发送端重新传送有 错的消息。 优点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n0, k0, m)卷积码是对每段 k0 长的信息组以一 定的规则增加 r0=n0-k0 个校验元,组成长为 n0 的 码段。n0−k0个校验码元不仅与本段的信息码元有 关,且与前 m 段的信息码元有关,当信息码元不 断输入时,输出的码序列是一个半无限长的序列。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2)差错控制的方式 自动请求重发方式(ARQ) 前向纠错方式(FEC) 混合纠错方式(HEC)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a) 自动请求重发方式(ARQ)
ARQ的工作原理 优点: •编译码设备比较简单 •码的检错能力比纠错能力要高得多 •系统的信道适应性很强 缺点: •必须有一条从接收端至发送端的反馈信道 •控制电路比较复杂 •因此传输信息的连贯性和实时性较差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纠错编码技术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 4.3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功能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尽量减少噪声、干 扰等因素的影响,改善通信链路的性能,使系统 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采取的最重 要的措施就是信道编码。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1、编码的基本原理 在原数据码流中插入一些码元,以达到在接收端 能够进行检错和纠错的目的。
(2) 确定伴随式对应的陪集首 Ej,即Ej 被认定为由 信道噪声引起的错误图样;
(3) 将接收序列 R 译为码字 C* = R−Ej。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一个重要的结论:
若(n,k)线性分组码要纠正≤t个错误,则要求≤t 个错误的所有可能组合的错误图样,都应该有不 同的伴随式与之对应,其充要条件是H矩阵中任 何 2t 列线性无关。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定理:(n,k)线性分组码有最小距离等于dmin的充 要条件是,H 矩阵中任意dmin−1列线性无关。 译码步骤如下: (1) 由接收到的 R,计算伴随式 S = R·HT;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1)信道编码的分类 (a)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检错码、纠错 码和纠删码。 (b)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不同, 可分为分组码和卷积码。 (c)按照信息码元和校验码元之间的检验关系,可 分为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d)按照纠正错误的类型不同,可分为纠正随机错 误码、纠正突发错误码和纠正同步错误码,以及既 能纠正随机错误又能纠正突发错误的码。
编码信道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2、线性分组码 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定义
一个长度为 n,有 2k 个码字的二进制分组码,当 且仅当 2k 个码字构成 GF(2) 上所有 n 维向量组成 的向量空间的一个 k 维子空间时被称为(n, k)线 性分组码。
(n0, k0, m)卷积码的码率: R = k0/n0 与分组码的码长 n 相对应,在卷积码中编码 约束长度:
nc = n0(m + 1)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最大似然译码方法 译码器的输出是信息序列 M 的估值序列 Mˆ ,译 码器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一定的译码规则,由 接收序列 R 给出与发送的信息序列 M 最接近的 估值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