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
本科生遥感实习报告
实习题目: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以2002年大兴安岭重大森林火灾为例实习时间:2013年6月24日-7月5日
目录
0 引言-------------------------------------------------------------------------1
1 研究区概况----------------------------------------------------------------1
2 火点类型介绍-------------------------------------------------------------1
3 遥感火险监测原理-------------------------------------------------------2
3.1火灾点的识别和定位------------------------------------------------------------2
3.2过火面积的估算------------------------------------------------------------------2
4 数据简介及研究方法----------------------------------------------------3
4.1 数据来源--------------------------------------------------------------3
4.2 Landsat-7数据格式--------------------------------------------------3
4.3 本课题使用的数据--------------------------------------------------3
4.3.1火灾点定位使用的数据---------------------------------------------------------------4
4.3.2火灾前后植被覆盖对比使用的数据------------------------------------------------4
4.4 研究方法--------------------------------------------------------------4
4.5 数据处理--------------------------------------------------------------5
4.5.1着火点定位------------------------------------------------------------------------------5
4.5.2火灾前后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比较------------------------------8
5 总结-------------------------------------------------------------------------9
6 实习心得-------------------------------------------------------------------9 参考文献------------------------------------------------------------------------10 有关文献摘要------------------------------------------------------------------10
0 引言:
森林火灾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失去控制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火灾对生态平衡和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它改变植被的物理状况,向大气中释放各种温室气体。因此,对森林火灾进行及时、准确地监测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依靠地面人工和飞机进行森林火灾的监测,不仅费用高,存在盲区,而且时效性差,监测精度不高。遥感(RS)以其动态实时、更新速度快、覆盖面积大等特点成为研究森林火灾预防和监测的重要重要数据来源,已被许多学者应用于森林火灾的预警、动态监测和灾后评估中。
1 研究区概况: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面积为835万hm2,是我国最北又面积最大的林区(50°10′-53°33′N,121°12′-127°00′E)。该区为我国森林火灾高发区且危害最严重,2001--2010年10a评价过火面积为4.87×104hm2]1[,是全国年平均过火面积的3.66倍,其年森林过火面积居全国之首]2[。
2002年7月27日,建国以来有记载的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蔓延。自2002年6月以来,全球气候异常,美、加、俄等国相继发生多起森林大火。进入7月,我国东北、内蒙古北部地区持续高温干旱,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减少六至八成,并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干雷暴天气。经国家林业局确定,此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即由雷击引发。此次火灾爆发于无通行道路的原始森林,交通不便;且长期干旱使灭火水源短缺;地下火与地表火同时出现,尤其是森林里累积的腐殖层燃烧形成地下火,以致风力灭火机等现代化工具束手无策,只能依靠人工挖开腐殖层直至土层或岩石层,形成隔离带,才能有效控制地下火。再加上在扑救过程中,当地又频发干雷暴,引发新火点,造成火场多而分散,牵制了兵力,给扑救工作增加了更大难度。
2 火点类型介绍
卫星遥感监测到的火点有多种类型,例如森林火灾、火山活动、工业热点和
农作物秸秆焚烧等,为了满足各种不同应用的需要必须将这些火点加以区分。对于森林防火应用来说其他类型火点成为必须加以过滤的噪声点。识别森林火灾的依据是火点像元所在的地表是否属于森林类型,包含森林地理信息的地表类型数据是识别森林火灾的前提]2[。张雪芬等]3[在多年森林火灾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建立了自动化、流程化的河南省森林遥感防火系统。该系统的资料接收、处理、服务等都实现了软件支持,使火点监测图像、气象和森林火险预报与地理信息叠加。
3 遥感火险监测原理
3.1火灾点的识别和定位:
火灾发生点属于高温目标,高温目标遥感影像特征识别是建立在普朗克(Planck)定律、维恩(Wien)位移定律、斯特藩一玻尔兹曼(Stefa~Boltzmami)定律和基尔霍夫(Kirchho均基础之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都只是对于绝对黑体才是正确的,是本文所研究的高温目标的理想化模型,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Wein定律可表述如下:
λmaxT=2897·8μm·K(1)]4[
从式(1)可知,黑体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ax与其绝对温度T成反比,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对应的辐射波长就越短。一般地,红外波段的通道适于火情监测。红外通道探测到的是物体的辐射强度,由Stefan—Boltzman定律:E=σT4]4[(其中σ=5·6693×10-3W·m-2·k-4)可知,物体的辐射能力E与其绝对温度T的4次方成正比。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反映在卫星图像上是温度越高颜色越深。Landsat7遥感中2.08~2.35μm通道的空间分辨率为30m,主要应用领域是探测高温辐射源,如监测森林火灾、火山活动等,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岩系判别。
3.2 过火面积的估算
森林火灾发生后,其地物的光谱特征与火灾发生前相比显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般地由于地物部分或者全部被火烧毁,地物颜色将变深变暗,从而会导致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有明显的下降,因此经过分析,本研究采用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