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下)
案例介绍
2014年9月17日初诊患者,男,74岁,退休职工。
主诉间断大便秘结2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2年前因眼部病变致使视力下降后长
期卧床或久坐而出现大便干结,排出不畅。
2014年6月查电子肠镜示慢性乙状结肠炎,服用“果导”“福松”后症状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反复,后间断使用“开塞露”纳肛帮助排便。
刻下大便干硬、排出困难,2~3 d排便1次,量少,
时腹胀不适,偶感乏力懒言,伴畏寒喜暖,面色淡白无华,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纳食一般,夜寐尚可,舌淡,苔白,脉沉迟。
辨证分析患者为老年男性,出现大便干结、排出不畅2年余,予“果导”“福松”后症状有缓解,查电子肠镜未发
现器质性病变,由上述表现不难诊断患者为慢性功能性便秘。
患者证属肾阳虚弱,精津不足,兼见气虚。
治法益气温。
肾,润肠通便。
处方济川煎合黄芪汤加减。
具体用药黄芪15 g,党参10 g,生白术10 g,附子20 g (先煎),肉苁蓉15 g,川牛膝15 g,当归10 g,麻仁泥10 g,
杏仁泥10 g,瓜蒌仁10 g,枳壳10 g,炙甘草3 g。
7剂,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嘱其多进食高纤维食物,慎食生冷水果,适当活动。
治疗思路及方药分析济川煎是治疗肾虚便秘的常用方,具有温润通便的功能。
方中肉苁蓉质润滋养,咸以人肾,且归大肠经,具有温肾暖腰、益精润肠之功,是治疗老年人便燥闭结的要药;配以附子温补肾阳,散寒助运,以解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小便清长之苦;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川牛膝补益肝肾、壮腰膝,且善下行,补肾又利于通便;枳壳下气宽肠而助通便;麻仁泥、杏仁泥、瓜蒌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且杏仁和瓜蒌仁具有肃降肺气之功,有利于肠道传导;黄芪补益肺脾,行气通便,与麻子仁相配取黄芪汤益气润肠之功,并加入党参、白术增加补气之力,且有助脾健运之功;炙甘草则调和诸药。
诸药共奏益气温肾、润肠通便之功。
2014年9月25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畏寒、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等症状消失,大便干硬、腰膝酸软则明显好转,刻诊时大便日行1次、偏干,偶感腰酸,继予上方减附子,先后加减使用莱菔子、焦山楂、神曲、川牛膝、当归等药物,患者共服药14剂后诸症消失。
嘱患者服用补中益气丸和麻子仁丸2周巩固疗效,并嘱患者在家属陪同下适当活动,多进食粗粮、蔬菜及多饮水,并尽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治疗思路及方药分析老年性便秘多病程长久,治疗切不可一味泻下,必须顾及气血津液,重在扶正固本。
《脾胃论》中有“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论述,且“肾主二阴,司开合”,由此可见脾肾功能的失常与大便排泄密切相关。
故对于老年性便秘的治疗,脾。
肾功能的调节尤为重要。
因此,二诊时继续以补脾益肾药物治疗,而脾胃功能的失调不能短期恢复,症状消失后继以补益脾胃、润肠通便之补中益气丸和麻子仁丸善后以巩固疗效。
经验总结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尤以老年人为多见,虽病在大肠,但与肺、脾、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临床中病分虚实,症见寒热,虚者可见气虚失运,或血虚津亏,或阳虚失温,或肠燥失润;实者或热积肠道,或寒实内结。
但临床也可有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故临证中通下法的应用需审慎病因,详辨阴阳,分清主次,灵活变通,既不能一味补虚,又不能滥用攻伐通下,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笔者喜用麻仁泥、杏仁泥、瓜蒌仁泥(或全瓜蒌),用量多为10~15 g,三药质润多脂,捣
泥人药,效果更佳,以取润肠通便之功,且杏仁和瓜蒌仁具有肃降肺气之功能,以应“肺与大肠相表里”,更有利于肠
道传导;另多加莱菔子、枳实(或枳壳),用量多为8~12 g,两药均能行气消胀,且性善下行,符合六腑“以通为用,以
降为顺”的生理特点;老午性便秘则又多加肉苁蓉、当归,润肠通便,用量多为10~20 g,尤其肉苁蓉一味,补。
肾益精,质润入肠,《本草经疏》谓之“治老年便燥闭结”,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要药。
总之,便秘的治疗不离“通降”二字,根据病变特点,结合五脏,兼顾虚实,并调阴阳,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时,患者常需要接受一个阶段的维持治疗,多以丸药图之,丸药的用法用量及药物的选择因个体差异和病程长短不同而异,以达到每日正常通便为效。
在治疗的同时,应嘱患者注意饮食的调理,合理膳食,以清淡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适当增加活动或锻炼,保持心情通畅,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增强或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