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线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线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一)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线虫的基本构造,掌握动物常见线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实验器材

1.器械。光学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平皿、载玻片与盖玻片等。

2.试剂。乳酸酚透明液等。

3.标本。

(1)浸渍标本。

网尾科线虫:丝状网尾线虫、鹿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等。

原圆科线虫:毛样缪勒线虫、柯氏原圆线虫和肺变圆线虫等。

后圆科线虫:野猪后圆线虫和复阴后圆线虫等。

毛圆科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属线虫等。

钩口科线虫:羊仰口线虫、牛仰口线虫、长尖球首线虫、萨摩亚球首线虫和椎尾球首线虫。

盅口科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和短尾食道口线虫等。

冠尾科线虫:有齿冠尾线虫。

圆线科线虫:马圆线虫、无齿圆线虫和普通圆线虫等。

毛尾科线虫:猪毛尾线虫、绵羊毛尾线虫(T.ovis)、球鞘毛尾线虫及斯氏毛尾线虫等。

毛形科线虫:旋毛虫等。

颚口科线虫:刚棘颚口线虫和陶氏颚口线虫。

吸吮科线虫:罗氏吸吮线虫和丽嫩吸吮线虫等。

丝状科线虫:马丝状线虫、鹿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等。

尖尾科线虫:马尖尾线虫。

(2)封片标本。动物横纹肌中的旋毛虫幼虫、颚口线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等。

(3)病理标本。后圆线虫引起猪支气管堵塞、食道口线虫幼虫引起动物肠道的结节病变、毛尾线虫头部钻入动物肠壁、钻入动物胃壁的颚口线虫等病理标本。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挑取捻转血矛线虫或粗纹食道口线虫的雌雄虫各一条,分别放在两张载片上,滴加乳酸酚透明液1-2滴,盖上盖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透明虫体的详细构造。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封片标本的形态构造。

3.用肉眼或借助手持放大镜观察虫体浸渍标本及病理标本。

四、实验注意事项

1.乳酸酚透明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不宜滴加太多,以防溢出载玻片之外而腐蚀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

2.虫体在滴加乳酸酚透明液后,应尽快放到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若虫体透明过度,则不利于虫体内部形态构造的观察。

3.雄虫尾端交合伞常包裹在一起,可用解剖针轻轻移动盖玻片,让交合伞展开便于观察交合伞内肋的形态。

五、实验报告

1、绘捻转血矛线虫虫体头端、雄虫尾端构造;或绘出粗纹食道口线虫的前部、雌虫与雄虫后部的形态构造图,并标出各部位的名称。

2、列出实验中所观察线虫的中间宿主、终末宿主与寄生部位。

附:参考资料

(一)大动物常见线虫的形态特征

1.网尾科线虫。网尾科(Dictyocaulidae)的线虫较大,故又称大型肺线虫。网尾科、网尾属(Dictyocaulus)的线虫寄生于反刍兽和马属动物的气管和支气管。网尾属线虫虫体呈乳白色丝状,较长。头端有4片小唇, 口囊小。雄虫交合伞发达,前侧肋独立;中侧肋和后侧肋合二为一,有的仅末端分开;背肋为两个独立的分枝,每枝末端分为2或3个指状突起。交合刺两根等长,呈暗褐色,为多孔性结构。引器颜色稍淡,也呈泡孔状构造。雌虫阴门位于体中部。虫卵内含幼虫。

常见虫种有:丝状网尾线虫(D.filaria)寄生于绵羊、山羊、骆驼等反刍兽的支气管;鹿网尾线虫(D.eckerti)寄生于绵羊、山羊、驯鹿、马鹿、羚牛等动物的支气管和气管;胎生网尾线虫(D.viviparus) 寄生于牛、骆驼和多种野生反刍兽的支气管和气管;骆驼网尾线虫(D.cameli)寄生于骆驼的气管和支气管;安氏网尾线虫(D.arnfieldi)寄生于马属动物的支气管。这几种网尾线虫的主要特征如下:(1)丝状网尾线虫。雄虫长25~80mm,交合伞的中侧肋和后侧肋合二为一,只在末端稍分开,两个背肋分枝末端各有3个小分枝;交合刺靴形。雌虫长43~112mm。虫卵120~130μm×80~90μm。(图8-1)

(2)鹿网尾线虫。雄虫长24~38mm, 交合伞的中、后侧肋完全融合,前侧肋末端膨大呈球形;交合刺棒状。雌虫长34~56mm。虫卵49~97μm×32~59μm。

(3)胎生网尾线虫。雄虫长40~50mm,交合伞的中侧肋与后侧肋完全融合;交合刺棒状。雌虫长60~80mm。虫卵82~88μm×33~38μm。(图8-2)

(4)骆驼网尾线虫。雄虫长32~55mm,交合伞中、后侧肋完全融合,仅末端稍膨大;外背肋短;背肋末端各有呈梯级的3个分枝;交合刺棒状。雌虫长46~68mm。虫卵49~99μm×32~49μm。

(5)安氏网尾线虫。雄虫长30~40mm,交合伞的中、后侧肋在开始时为一总干,后半段分开;交合刺棒状。雌虫长55~70mm。虫卵49~83μm×25~49μm。

2.原圆科线虫。 原圆科(Protostrongylidae )的原圆属(Protostrongylus )、缪勒属(Muellerius )、变圆属(Varestrongylus )等几个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羊的肺泡、毛细支气管、细支气管、肺实质等处。此类线虫多系混合感染,虫体细小,有的肉眼刚能看到,故又称小型肺线虫。雄虫的交合伞不发达,背肋单个,交合刺具膜质羽状的翼膜,引器由头、体和脚部组成;雌虫的阴门位于近肛门处。常见种为:

图8-1 丝状网尾线虫(引自卢俊杰、靳家声,2002) 1.雌虫阴门部 2.雌虫尾端 3.雄虫尾端 4.虫卵 图8-2 胎生网尾线虫(引自卢俊杰、靳家声,2002)

1.成虫前端

2.雌虫尾端

3.交合刺与引器

4.虫卵

5.雄虫

毛样缪勒线虫(Muellerius capillaris)、柯氏原圆线虫( Protostrongylus kochi)和肺变圆线虫(Varestrongylus pneumonicus)。

(1)毛样缪勒线虫。雄虫长11~26mm,和原圆科其它线虫不同之处在于其交合伞高度退化,雄虫尾部呈螺旋状卷曲,泄殖孔周围有许多乳突。背肋较其他肋发达,于后1/4处分为3枝。交合刺两根,弯曲,近端部有翼膜,远端部分为两枝。引器1对,结构简单,不分为头、体、脚三部。副引器发达。雌虫长18~30mm。虫卵呈褐色,产出时细胞尚未分裂,大小为82~104μm×28~40μm。(图8-3)(2)柯氏原圆线虫。虫体纤细红褐色。雄虫长24.3~30.0mm,交合伞小,背肋为一丘形的隆突,上有6个乳突;交合刺呈暗褐色;引器由头、体和脚3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尖形的耳状结构,脚部末端有3~5个齿状突起;副引器发达。雌虫长28~40mm。阴道内虫卵的大小为69~98μm×36~54μm。(图8-4)

(3)肺变圆线虫。同义名:舒氏歧尾线虫(Bicaulus schulzi)。虫体黄色,细线状。雄虫长13.77~23.10mm;交合伞较小;背肋呈圆扣状,其腹面有5个乳突;交合刺1对等长。引器由体与脚两部组成,体部为单一的棒状;脚一对,上有4个小齿;副引器不发达。雌虫长22~27mm。虫卵椭圆形,大小为39~56μm×26~39μm。

图8-3 毛样缪勒线虫(引自孔繁瑶,1997 仿Boev)

1.雄虫缠绕在雌虫身上(外形)

2.雄虫尾部腹面观

3.雄虫尾部侧面观

4.交合刺

5.雄虫后部

6.头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