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学生姓名胡莉华
指导教师杨波
专业药学
学院药学院
2012年06月1日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 content in
radix astragali
Student Hu Li Hua
Supervisor Yang Bo
Specialty Pharmaceutics
School College of Pharmacy
2012-6-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
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
摘要
目的: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黄芪种总黄酮含量。
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药材黄芪中对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品对总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黄芪中总黄酮类成分的总量为0.1605%。
芦丁在8~48 μg/ml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A=0.03950C - 0.01820( r=0.9999)。
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 重现性好, 可用来作为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黄芪;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
Abstract
Objectiv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e medicinal Astragalus species.Methods: the ultrasound extraction from Chinese milkvetch on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ith rutin as control sample on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e composition.Results: Th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ith rutin as standard sample, using standard curv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Radix Astragali total 0.1605%. Rutin in 8 ~48 g / ml has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A =0.03950C+ 0.01820( r = 0.9999).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reliable, reproducible, and can be used as medicine Astragalus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e.
Key words: Astragalus; total flavone; UV spectrophotometry.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4)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
1.2 黄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中医药对黄芪的认识 (4)
1.2.2现代药理研究对黄芪的认识 (6)
1.3黄芪概述 (8)
1.3.1化学成分 (8)
1.3.2 药理作用 (9)
1.3.3 临床应用 (11)
1.4 中药鉴定方法 (13)
1.4.1 性状鉴定 (13)
1.4.2 显微鉴定 (13)
2 仪器与药品 (14)
2.1 实验药材 (14)
2.2药品与试剂 (14)
2.3仪器 (14)
3 实验部分 (15)
3.1黄芪的鉴别 (15)
3.1.1 性状鉴别 (15)
3.1.2理化鉴别 (15)
3.2 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 (16)
3.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 (16)
3.3.1 实验原理 (16)
3.3.2 实验操作及结果 (16)
3.3.3 方法学考察 (18)
4 结论 (20)
讨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5)
1 绪论
1.1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 anaceus( Fisch. ) Bg e. var. monghol i cus ( Bge. )Hsiao 或膜荚黄芪A str 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 e. 的干燥根, 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等功效。
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证实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可以清除氧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维持血中NO 浓度, 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1]。
临床应用发现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抗衰老作用,抗癌等多重作用。
是一种常用的非常重要的药材。
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
现代研究发现:蒙古黄芪的根中含有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果素、β2谷甾醇、亚油酸及亚麻酸等; 膜荚黄芪根中含有黄芪甲苷、2’、4’二羟在25’、6’二甲氧基异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的叶酸。
而且黄芪还含有硒、锌、铜、铁等14 种微量元素。
本实验一方面可以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总含量,研究黄芪的临床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所得黄酮类成分的总量对黄芪药材进行一定的真伪以及纯度检验。
旨在通过使用现代方法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含量,为黄芪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 黄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中医药对黄芪的认识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
《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
1.本草对于黄芪的论述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
专补气。
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
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
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
盖气无形,血则有形。
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
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
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
2.中药学中的黄芪名医陶弘景就说:“黄芪第一出陇百沈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
”是指的甘肃省野生黄芪,黄芪商品中,野生品除东北所产三种关芪(卜奎芪、宁古塔芪、正口芪)较佳,最好的当数甘肃野生黄芪。
由于野生品较少,在中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①倪朱谟:“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
”(《本草汇言》)
②张景岳:“(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
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
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
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
”(《本草正》)
③贾所学:“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疹惨白。
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
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
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
”(《药品化义》)
④张石顽:“(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
《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
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
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
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
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虚之谓。
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药。
”(《本经逢原》)
⑤张秉成:“(黄芪)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
”(《本草便读》)
⑥张山雷:“(黄耆)补益中土,温养睥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
其皮味浓质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凡饥饱劳役,脾阳下陷,气怯神疲者,及疟久脾虚,清气不升,寒热不止者,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无不捷效,正以黄芪为参、术之佐,而又得升、柴以升举之,则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
”(《本草正义》)
黄芪功补三焦
①李东垣:“黄耆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
但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耆则益气也。
又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
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
”(引自《本草纲目》)
②王好古:“(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
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
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
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汤液本草》)
③邹澍:“(黄芪),直人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则《本经》所谓补虚,《别录》肺胃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益气也;能中行营气,则《本经》所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名医别录》所谓逐五脏问恶血也;能下行卫气,则《本经》所谓五痔鼠瘘,《名医别录》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腹痛泄利也。
”“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
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
”(《本经疏证》)
黄芪主大风
“ 黄耆,味甘微温。
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一名戴糁。
生山谷。
《神农本草经》上经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很重要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更指出,人的健康长寿,必须“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胺理以密。
”认为“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则“内外调和”,气血和畅是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一个基本条件。
若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则“脉道不通,气不往来”(((素问·玉机真藏论》)而为病[10]。
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反映了公元前二百多年运用活血化疲药物品种之丰富。
全书总结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的性能功用,其中四十一种具有明确的活血、化癖、破血、消癖和攻癖的作用,如丹参、丹皮、牛膝、赤芍、桃仁、水蛙、蛇虫,蒲黄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立“癖血”病名,并在《金匾要略·惊悸吐蛆下血胸满癖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作了专论。
在《伤寒论》太阳病及阳明病篇中也较多地阐述了“蓄血证”的证治[11]。
1.2.2现代药理研究对黄芪的认识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
中国的药剂师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推断并将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
西方的传统药剂师最近开始关注并研究用黄芪减弱化学疗法的副作用。
其中多糖类有促进抗体生成和免疫反应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芪中含
多糖皂苷黄酮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均有促进抗体生成和免疫反应的作用,其中以对黄芪多糖的研究报道为多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经过高科技萃取分离而得到的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应激抗氧化等作用从黄芪分得的葡聚糖和杂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从黄芪中分得三种多糖:即黄芪多糖ⅠⅡⅢ,其分子量分别为,,其中黄芪多糖ⅠⅡ均具有增强免疫活性的作用,黄芪多糖Ⅲ无明显免疫活性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各种巨噬细胞产生的非针对某特定病原体的防御机能这些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能吞噬侵入机体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并且能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杀灭病原微生物或调控机体的免疫机能此外,这些巨噬细胞也是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基础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增强机体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细胞的活化吞噬能力,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增加白细胞数量,减少病毒的致病性黄芪多糖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大体上可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细胞因子及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的调节实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黄芪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紊乱的免疫机能恢复有序,这对治疗肾脏疾病尤其有利李先荣等报道黄芪多糖经腹腔注射,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显著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对抗强的松龙或环磷酰胺对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和促进网状内皮质系统的吞噬功能并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浓度,诱导白细胞介素的产生。
另外黄芪中皂苷类对心肌的具有保护作用。
黄芪总皂苷包含黄芪皂苷ⅠⅡⅢⅤ(ⅠⅡⅢⅤ)等雷春利证实黄芪皂苷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黄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抗缺氧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心功能等作用,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气不足,气虚血瘀是心力衰竭的本质黄芪强心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增强心肌收缩力:黄芪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及其激活剂钙调蛋白的活性,减少分解,增加钙离子内流和肌浆网内钙离子释放,加强心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产生强心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其作用类似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类似洋地黄作用: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酶致心肌收缩力。
此外还能增强对机体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而黄酮类成分则具有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总黄酮主要为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等。
黄芪黄酮不仅对射线所致的细胞链断裂有显著防护作用,还可对失血性再灌注所致的肝损伤有防护作用,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抗病毒抑制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增加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焦艳等应用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明显提高免疫受抑小鼠的细胞总数,并调整细胞亚群紊乱,使其接近正常值,不仅有免疫增
强作用,亦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但有明显量效关系,单独使用不能激活杀伤细胞的活性,联合白细胞介素Ⅱ,可提高白细胞介素Ⅱ,所诱导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抗瘤免疫应答,实验证明黄芪茎叶与黄芪根有相似的作用对抗氧自由基作用。
汪德清等在证实了具有多种活性作用的基础上找到了若干种结构明确的化合物,并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组合比例结果提示中主要为异黄酮类物质,这种天然有机的组合比例可能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基础。
此外还具有扩血管和保护心肌的作用。
黄芪作为一种应用广泛极具潜力的中药材还具有其它很多三种活性一起产生的药理作用,如对肾病的治疗抗病毒促血循环等等故此,如对它只就一方面研究显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贡献本文从药理机制出发对三种主要的活性成份作了综合论述发现近年来对黄芪多糖及皂苷类的研究较多,对黄酮类的研究较少希望广大医药研究者进一步开发黄芪的各种成份的药理作用,使之发挥更多更大的药用效能。
1.3黄芪概述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 st ragalus membr anaceus( Fisch. ) Bg e. var. monghol i cus ( Bge. )Hsiao 或膜荚黄芪A str 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 e. 的干燥根, 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等功效。
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证实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可以清除氧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维持血中NO 浓度, 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10]。
1.3.1化学成分
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为异黄酮类化合物[ 6] , 它们结构相近, 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 且苷和苷元的含量和极性差异均较大。
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在苷类成分中的含量较高, 而芒柄花素在苷元中的含量较高, 选择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素考察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提取效率可以兼顾苷和苷元的特性。
1.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3'-羟基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及其葡萄糖甙、2',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及其葡萄糖甙、7,3'-二羟基- 4',5'- 二甲氧基异黄烷、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及其葡萄糖甙等.其中有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皂甙类成分有黄芪皂甙Ⅰ~Ⅷ及大豆皂甙Ⅰ;黄芪甲甙(即黄芪皂甙IV)与黄芪乙甙.
2.蒙古黄芪含黄芪多糖.芒柄花黄素R=H 7,3'-二羟基- 4',5'-二甲氧基异黄
烷毛蕊异黄酮R=OH黄芪皂甙ⅧR=xyl (xyl=xylose,木糖;gal=galactose,半乳糖;glcA=glucuronic acid 大皂甙甙ⅠR=gal glcA=glucuronic acid葡糖醛酸;rha=rhamnose,鼠李糖)
1.3.2 药理作用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
补虚,小儿百病。
”《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经现代医药学研究,黄芪主要有如下药理学作用:
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
黄芪水煎液小鼠灌胃给药能明显增强脾脏NK细胞的活性,这一过程与诱生干扰素同时发生。
黄芪多糖也能刺激NK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体变大。
黄芪对NK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淋巴细胞产生7-干扰素所介导的,黄芪对NK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与其诱导的抗病毒活性相平行。
黄芪在体外与小鼠脾脏细胞一起培养,也能诱生γ-干扰素。
对大黄造成的脾虚小鼠黄芪水煎液和黄芪多糖,给药后,均能恢复其脾脏产生IL-2的能力。
黄芪并能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受IL-2刺激后其增殖指数增高
二、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芪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促进PHA、COnA、PWM(美洲商陆)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
黄茂对6OCo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脾脏抗体生成细胞释放溶血素量、血清溶菌酶量,有增加作用。
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一免疫复合物的花环形成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增强作用。
另外,尽管从黄芪中提取的黄芪多糖等成分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但从黄芪中也提取出有很强免疫抑制作用的成分。
三、增加红细胞数
黄芪多糖能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
对血虚证模型大鼠或小鼠,黄芪和黄芪多糖均能升高红细胞比容或血红蛋白含量。
黄芪还能防治因辐射而造成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减少,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四、对肝的作用
小鼠灌胃黄芪水煎液能明显促进3H-亮氨酸掺入小鼠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速率,而对蛋白质含量无影响,即可以显著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可增加脾脏蛋白质合成,并使脾脏细胞增生,胞浆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
黄芪对糖代谢呈双向调节作用,能显著降低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对抗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糖升高,又能对抗苯乙双胍所致的小鼠血糖降低。
黄芪对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
五、保肝
正常小鼠灌胃黄芪水煎液可使肝糖原增加。
黄芪对四氯化碳造成肝脏损害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有回升作用,并能预防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糖原减少。
黄芪可增加3H-亮氨酸掺入肝脏蛋白质促进其更新。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中CD8升高,CD4/CD8比值降低,黄芪注射液可使病人CD8下降,CD4/CD8升高,恢复正常免疫功能,提高清除病毒或抑制病毒扩散的能力。
六、对精子的作用
黄芪可延长小鼠的动情期,对小鼠的发育亦有良好的影响。
黄芪可增强精子活力,在体外人的精液中添加黄芪水煎液,可使精子活动率、精子运动速度、精子前向运动速度、精子头部摆动的频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这对于将黄芪作为体外添加剂在辅助生育技术方面(如人工授精、体外授精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七、增强抗疲劳的作用
黄芪能增强大鼠和小鼠的肌力。
大鼠灌胃黄芪水煎液6日或14日,能增强大鼠游泳耐疲劳的作用,并使游泳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超过空白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水平。
黄芪可使游泳应激大鼠肾上腺重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增厚,束状带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
表明黄芪增强大鼠抗应激能力是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来实现的[9]。
八、减缓自然衰老的作用
黄芪能延长家蚕和果蝇的平均寿命,减缓人胎肺二倍体细胞体外培养的自然衰老过程,使细胞寿命延长达98代,对照组仅为61-66代,使寿命延长l/3。
对小鼠肾细胞培养也有保护作用。
黄芪并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动物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和肝脏脂褐素含量。
过氧化氢损伤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引起SOD活性降低,黄芪总黄酮有回升SOD活性的作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生物膜的损害。
九、对心脏作用
黄芪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
黄芪对缺糖缺氧条件下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所致的乳酸脱
氢酶及细病变有保护作用。
在加有黄芪培养的心肌细胞内,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糖原颗粒丰富,而糖原颗粒是细胞的能量来源,因此,黄芪可因加强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而加强其功能。
黄芪多糖可对抗垂体后叶索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抗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
十、调节血压
黄芪对多种动物均有降压作用[10]。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灌胃黄芪水煎液可使血压的上升幅度有所控制。
黄芪的降压成分为γ-氨基丁酸和黄芪皂苷甲。
当动物血压降至休克水平时,黄芪又可使血压稍上升且保持稳定,对血压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能明显降低麻醉犬的脑血管、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阻力,对这些部位的血管有扩张作用,但对肾血管却具有收缩作用。
黄茂降压作用主要为直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结果。
十一、抗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黄芪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黄芪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心肌细胞48小时后,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降低,导致病毒复制,加重炎症损伤。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治疗3个月后,使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明显降低,并增强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作用。
十二、抗溃疡
黄芪精对多种实验性动物胃溃疡有抑制作用,对95%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及大鼠幽门结扎所致胃教膜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减少损伤面积,降低损伤指数,但对大鼠胃液量、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并可协同西米替丁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11]。
十三、其它作用
黄芪还有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综上所述,与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
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作用。
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
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12]。
1.3.3 临床应用
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13]。
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