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近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十九世纪的近代史——扬州的衰落

扬州,

一座曾经富冠天下的繁华都市,

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芸芸众城”。

她,

兴起于大运河的开挖,

也随着大运河与现代交通运输手段竞争的失败而渐趋没落;

她,

得益于徽商的倾力打造,

也随着徽商退出时代舞台而退尽铅华……

(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扬州完全折射出整个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走向,扬州的衰落也正好反映了中国的衰落。

(二)军事的毁灭性打击

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于扬州地处要冲,因而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反复争夺的战场。三年以后,扬州被太平军占领,此后又两次遭遇叛军攻打。当地绅士举家被杀,甚至一些普通人家也是如此。1854年,江南教区的耶稣会士葛必达写道:“灭绝之神在这座不久前还非常富裕、奢侈逸乐的城市上空盘旋,反复发起攻击,从不收剑回鞘。”

不仅城里,乡村地区也遭到蹂躏。叛军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攻击时来到北湖,向那里科以重赋。文汇阁(天宁寺内)四库藏书馆被洗劫,由此剥夺了象征着扬州与北京、清迁以及御驾南巡往事之联系的最突出的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加剧了家庭收入的下降、就业低迷和园林的荒废。太平天国运动对这座毫无恢复能力的城市带来了粉碎性的打击。当地的敌对状态结束很久之后的1866年,那里依然“处于半毁灭状态,留下一片关于过去的悲伤遗迹”。

太平天国的战火将扬州昔日的繁华化为了一把灰烬,唯留下倒塌的城墙在衰草残阳中哭泣。我们不能把扬州的衰落通通归结为农民起义军的这把战火,但这的确是扬州衰落的直接原因。更严重的是,大火烧塌的不仅是扬州,更是整个城市文明。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带着农民的思维和局限性,对城市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毁灭。扬州遭到焚毁,这标志着小农思想对城市生态的又一次胜利,这是战争对人类文明、对个人的又一次践踏。城市是人性的高度汇聚。人性汇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却依旧如此脆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其实,中国的近代史从来就充斥着战火与硝烟,中国近百年的落后就在于这种无休止的毁灭性的战争状态,城市被摧毁了,百姓流离失所,农田任由荒芜。说到底,近代中国是被战争榨干了心血,拖住了进步的脚步。

(三)运河的风光不再

运河之于扬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京杭运河连接了北京和杭州,其意义在于连接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京杭运河是一条从北向南的河流而长江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长江把中国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农业地区湖北湖南连接到了京杭运河这条经济动脉。在前近代时期,水运因其省时、省力、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一直是长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自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历朝历代都对这条南北生命线极其重视。因此,长江和京杭运河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经济动脉。扬州的繁华与兴盛很大程度上都得以于京杭大运河。但近代以来,由于京杭大运河北段的淤积,再加上现代的运输工具铁路和轮船的出现,运河的作用在全国政治经济中越来越轻,扬州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了。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扬州过去商贾如

云,繁华似锦的兴盛已不复存在。

近代中国的落后,首先就归结于没有能够走出江河,跨进大航海的时代。当西方的货物的在平原上的列车上飞奔时,当西方的战舰在寥廓的海洋上驰骋时,我们的先辈们还在慢悠悠地晃荡在内陆河流上。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的落后,体现的其实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落后,更主要的更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上的保守。遥想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丽景象,再看今朝龟缩于内河的卑微场面,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慨。我们不得不说,一个民族要想长久地利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拥有开放的眼界和寥廓的胸襟。

(四)商业(特别是盐商)的衰落

因为扬州正好位于京杭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所以在清朝时政府指定扬州作为盐的集散地,扬州附近的盐场生产了海盐之后运输到扬州。在扬州,盐商们把盐贩卖到全国。扬州的兴盛也就由此而起,四方往来的商人带动了扬州消费行业的兴盛,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富足的生活则带动了文化的大繁荣。扬州是典型的商业城市,商人是扬州社会的主体力量。但由于战争,盐不能由运河运输,所以生意人就把盐运送到上海,由上海经过海运绕过太平天国占领区而运送到全国各地。上海成为了盐业新的集散地。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京杭运河由于长期的荒芜无人治理,以至于大量河道泥沙淤积,不能通航。扬州失去了先天的优势。尽管后来曾国藩、李鸿章整顿两淮盐业,调整盐法,李鸿章推行“循环转运法”。此时的票盐法有其名而无其实,本质上使其重回纲盐法,扬州盐商喘了一口气,又“复活”了。但1912年,从南京到天津的铁路完成建设,彻底的取代了京杭运河在中国的作用。它宣布了近代扬州经济的彻底毁灭。

本来扬州还有再次崛起的机会,但保守的扬州商人未能像南通的张謇、无锡的荣氏兄弟那般,完成由纯粹商业向工商业的转型。可以说扬州人的封闭保守的思想,是其经济上衰败的根本原因。

(五)

扬州经历的这些持续的繁华和无情的衰落,折射出的是封建时代的持续的繁华和近代社会条件下的无情的衰落,这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扬州的兴衰是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的产物。扬州的繁华是农耕时代的繁华;近代社会是转向和建立工业社会,工业文明无情地淘汰了农耕文明,扬州兴衰的本质反映着这一历史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