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相似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的相似性

摘要: 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英汉隐喻既有表现为隐喻概念和通感作用的相似,又有着因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一定的差异。从隐喻的相似性的视角,以英语和汉语为例,亦可说明人类思维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隐喻;相似性;文化差异

1引言

使用语言文字,目的在于表达思想感情。要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使用必须恰如其分,否则“言意相离,凶也”(《吕氏春秋·离谓》)。因此,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汉]刘向《说苑·善说》)。为了使“辞”“修”,使“说”“善”, 古人认为应当是“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 善道也”(《孟子·尽心下》)。也就是说, 要必须“有象有比”。所谓“有象有比”, 简单的说就是“形象譬喻”,即“以其所知谕[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汉] 刘向《说苑·善说》)。

2隐喻

西方的隐喻研究源远流长。对隐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亚里斯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metaphorical language);亚氏认为隐喻与明喻一样,都是一种不同事物间的对比,是一种修饰性的语言使用现象。隐喻由“本体” (target)和“喻体” (source)两个要素构成。“本体”是需要比喻的事物,而“喻体”是用以比喻的事物。不使用“喻词”,比喻敛于内而隐约的,称“隐喻”(metaphor)[1]。

英语的“rhetoric”源于古希腊的“rh ētorike”, 意谓“public speaking”。在其《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称“明喻亦属隐喻, 二者差异甚小”, “明喻省却说明即成隐喻”[2] 。在《诗学》(Poetics)中,亚里士多德将“隐喻”定义为“the application of an alien name by transference either from genus to species, or from species to genus, or from species to species, or by analogy, that is, proportion”[3]。认为隐喻不外乎有四种:或“以属喻种”,或“以种喻属”,或“以种喻种”,或“以类喻类”。比喻的认知基础是“甲似乙于丙”(A is like B in respect of C)。明喻通常明示“喻底”(the ground of comparison), 隐喻通常隐含“喻底”,大都含有认同性并进而形成“语义转化”(transference), 且喻底常常需要从中“推定”[4]。

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人们通常为隐喻所吸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隐喻的简洁、有力,而且往往伴随着感情和态度的表达[5]。

例1 Learning is climbing up a mountain.

学习就像是在爬山。

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于思考和决定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验的以及所做的一切都与隐喻密切相关[6]。他们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发现概念系统,如:

“辩论就是战争”。

Argument is war.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你的观点不堪一击。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在辩论中我们从未胜过他。

我们不仅用战争术语谈论辩论,还把与我们辩论的人看成敌人。我们在辩论中作的许多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按照战争概念加以构造的。尽管没有任何物质上的战斗,但确实有语言的战斗。在这个意义上“辩论就是战争”构造了我们在辩论时的行为。

3隐喻解读的基础——相似性

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所谓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7]。相似性既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基础,又是属于人的思维的。所以,人们理解隐喻性语言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虽然语境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最终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思维和形象加工的机器——大脑,具备了这种隐喻性思维的功能,即:通过相似性把“此物”与“彼物”相联系[8]。这里的“此物”和“彼物”即为隐喻当中的“本体”和“喻体”。

例2,当我们说Life is a game (人生是游戏).

要理解的本体——即人生的意义跟我们已经理解的喻体——游戏的意义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比如:人生就像游戏那样,有始有终;游戏有其规则,而人生也有一定的规矩要遵守;游戏有输有赢,人生有起有伏,有成功亦有失败等等。如果以相似性为出发点,可以将隐喻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3.1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其喻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客观上具体的相似,且这一相似性是在隐喻使用前人们就已经了解的。如“浪花”,水浪的形状与花十分相似,人们自然想到用“花”来称呼某一形状的水浪。两个事物的具体相似性是指二者共有的理化特征,如:形状,色泽,空间,时间,运动形式,功能特点,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等。

例3Skyscrapers are the giraffes of the city.

摩天大楼是城市中的长颈鹿。

这个隐喻句利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即各自在其实际出现的环境中都是“高而突出”的特征。在以物理特征为相似点的隐喻句中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事物的,一般可以依其“形似”为基础互相比喻。

3.2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所谓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主要是指在隐喻使用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喻体和本体之间存在什么相似的那类隐喻。如“爱如潮水”,在这个比喻出现之前,人们恐怕并不知道“爱”与“潮水”之间存在什么相似性。它们之间的所谓相似性是听话者在使用者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并置后想象出来的。

相似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可以是客观的相似,也可以是主观的相似。不同的人可能发现相同的事物之间有不同的相似性。而且相似性也有一个程度的问题。从一个极端,我们可以说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相似性,到另一个极端,每一个事物都不同于其他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隐喻之所以可能也正是因为事物之间关系的这种特性,喻体与本体之间的意义转移只是部分语义特征的转移而不是全部。如果两个事物完全相同,或两者绝然没有相似之处,隐喻都不可能成立[9]。

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比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更具有认知价值[9]。这类隐喻往往更多地出现在诗歌中,它们常常给人一种意外感,启发人们的想象力。比如:

例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