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育脱贫攻坚的实践和思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积极履行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职责,既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也是“扶贫先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扶贫效果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区教育局对全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鄠邑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特色做法
1、强化三个意识
强化政治意识。区教育局党委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教师党性和能力的试金石,作为锻造鄠邑教育铁军的主战场,通过扶贫工作提升全系统干部教师的政治意识和工作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全系统党员干部、教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帮扶工作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行业优势,通过扶志、扶智和扶技,努力提升教育品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强化长效意识。建立全学段学生资助、教师“一对一”帮扶、高职中教师联系贫困大学生等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因学返贫现象。
2、突显三个重点
重点落实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义务段营养改善计划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高职中国家助学金、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5大类10项资助政策,做到了教育资助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实现建档立卡户家庭就学子女全学段教育资助全覆盖。截止2018年6月,累计受助学生2.4万余人次,累计投入资金2285余万元。
同时为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249名学生发放交通补贴19.92万元,积极落实贫困户学生的参加校外活动费用补助。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落实贫困学生的免校服费、免研学旅行费等校内资助,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60余万元,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重点做好控辍保学。成立全区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七长制”和义务教育学段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辍学情况月报制度;在城区周边安排充分学位,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入学;针对残障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确保残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对接高校帮扶。积极对接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力落实高校结对帮扶工作,共同商讨、制定完善帮扶方案,谋划合作项目,明确职责。截至目前,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已面向全区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11次,联合区卫计局在草堂镇黄堆村开展《吃出健康、吃走疾病》特色讲座1次,针对我区中学生开展生命科学教育讲座活动4次,为乡村医院培训医护人员一期,志愿者服务队到区中心敬老院开展义工服务活动4次。同时西安医专与鄠邑区共建的“老年康复”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已挂牌成立,并落实了定期体检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实体项目。
3、坚持五个精准
精准摸排。在2017年组织开展了“万名教师大家访活
动”、“教育脱贫信息精准摸排专项行动”等活动基础上,2018年鄠邑区教育局召及时开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新学年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及时安排新学期贫困生信息再核对和“帮扶教师大家访活动”,建立新学期376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及资助信息台帐。
精准帮教。积极开展党员认领“责任田”、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印发《“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作《三秦教师结对帮扶纪实簿》,实行“一生一簿,簿随人走,跟踪帮扶,全程记录”,通过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教、技能上帮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贫困户因学返贫,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积极开展贫困生“励志帮扶”活动,利用励志主题班队会、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开展我脱贫我光荣签名活动等形式,结合西安市“一校帮一村,一班帮一户”扶志扶智专项行动,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对生活的热爱,教育他们战胜困难,摆脱困境,自强自立。
精准培训。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努力打造“鄠邑技工”品牌。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需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共举办果树种植、农业技术培训、电子商务、残疾人职业培训、中蜂养殖等共25期,受训人数852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340人次。
精准宣传。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园)利用悬挂横幅、制
作板报、专栏、展板、召开班会、家长会以及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微信平台、QQ群、印发宣传单等载体及时高效地宣传教育脱贫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印发《西安市鄠邑区学生资助项目一览表》、《致全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教育资助政策问答》等近15万份,制作《教育资助明白卡》,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万名教师大家访”、“心连心、大走访”、“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全学段、多轮次宣传学生资助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精准提升。提升硬件水平,狠抓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鄠邑教育品质。积极实施“全面改薄”,加快学区长学校、幼儿园、高中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园)条件。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九年一贯制振华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探索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教育铁军,提升教师素质。结合校长教师大招聘,落实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落实边远地区教师工作补贴,全面启动教师提升工程。
4、实现一个目标
扶贫政策宣传到位,一个都不能少;学生资助应享尽享,一个不能少;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一个不能少;师生结对帮教,一个不能少;特殊学生接受关爱,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脱贫工作实效。
5、特色亮点做法
(1)、扎实开展“三秦教师结对帮扶”专项行动,通过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教、技能上帮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贫困户因学返贫,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积极开展扶志扶智工作。积极开展贫困学生“励志帮扶”活动,以“精准扶贫看变化,立志成才报党恩”主题征文和“我脱贫我光荣”小手拉大手签名活动等形式,结合西安市“一校帮一村,一班帮一户”扶志扶智专项行动,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对生活的热爱,教育他们战胜困难,摆脱困境,自强自立。
(3)、借力社会力量,提升鄠邑教育品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农村音乐教育水平,创立音乐扶贫新模式,区教育局主动对接“陕西赵季平音乐基金会”,着力提升我区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经过前期对接,基金会的崔炳元理事长和刘志勇秘书长多次到我区开展实地调研,制定帮扶方案,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我区30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走进西安音乐厅感受高雅艺术;为我区响桥小学、青阳小学分别捐赠一台电钢琴;联系西安音乐学院金鑫宇老师为我区音乐教师进行了8期专业培训;2018年4月22日,著名音乐家、全国音协名誉主席赵季平老师亲自观看了汇报演出,参加了座谈会,对我区音乐教师的业务提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2018年上半年,鄠邑区民培机构爱心联盟、华诚春蕾爱心小组鄠邑分站、西安市慈善协会、大明宫集团等机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