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4T17:04:41.1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董靥

[导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已在很多方面领先于世界。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2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已在很多方面领先于世界。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需求取向多样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越来越薄。本文在理论层面分析我国制造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当前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对策

引言

库存是公司的库存资源、原材料的综合。各类的成品、半成品都属于库存范围。库存是维持企业正常生产、保持企业供求平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条件。公司运转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合理控制库存,让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一、我国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中,普遍存在单纯重视经济效益的现象,各方面不能做到沟通联动,企业管理层人员在做决策时,只关注生产量和销售量;而生产部门依照决策,将产品足量生产出来,并不会考虑仓库的贮存费用;销售部门仅仅报出生产计划,而不考虑市场的接受能力,造成产品滞销或者积压,在汽车行业中,不正确的决策会使零件积压变旧,流通缓慢造成大量压货,也使得旧车型的比率上升和新车型市场缩小。这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还给企业的名誉造成损失,这些都是由于各方面的库存管理意识不强所导致的。

(二)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中间环节众多,不完善的制度会导致在环节中出现漏洞。从原料采购、生产线领料生产,到之后的成品入库、销售出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把关。比如采购部门制度若不完善,可能会出现原料成本变高、工作人员吃回扣的现象发生;产销协调制度若不完善,则可能会出现产品不足或者库存积压的现象发生,对于布局相对分散的汽车企业来说,如果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各个工厂和不同仓库之间来回调运,都给企业增加了物流成本,也拉低了生产效率。这些都是由于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与不便。

(三)库存量不合理,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由于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市场动向变幻莫测,企业决策人员若事先没有对市场需求做充分调查而产生需求预测失误时,会导致各类原料、半成品、产成品超过合理库存量,在仓库积压,不仅增加了管理费用,也占用了企业的可流动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的投资和规模扩大受限,为企业带来亏损风险。

(四)库存结构不合理

汽车是多个环节的集成品,因此需要各部门之间流畅、高质量的配合,任何环节断裂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过程失败当上游的原材料商家无法为公司按计划提供供货时,企业库存依然可以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实施。因此,为了使生产平稳有序的进行,必须要保证库存结构合理。库存结构不合理,会增加成本支出,浪费企业资源,最重要的是影响整体生产活动的进行。

(五)信息化程度不高

仓库是一个企业物资最为集中的地方,很多企业为了受传统固有思维的影响,认为仓库管理没什么技术含量,找几个会用电脑,文化程度不用太高的员工,对账目进行登记管理就可以了。忽视了作为仓库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对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能力不加以重视,最终实际结果也不会理想。所以在对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安排时,必须要保证同时具有技术和管理能力。另外,一些仓库管理人员往往抱有只要货物出入库数量和账目对得上,自己的工作就完成了的心态。但是对于货物的库存周期、周转率、库存量是否合理都不关注。仓库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的对库存量变化进行分析,不能及时的做到反馈与预警,则生产的各个环节沟通会更加不畅顺,无法及时地调整计划。

(六)供应链管理不健全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供应链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的各个过程,从原料的采购、生产到最后的销售;外部供应链包括前期与供应商的协调、后期与客户的沟通等。前期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对相关情报准确的收集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对市场快速反应。而目前汽车企业在做相关决策时往往凭借以往的经验或对市场的推测,对于行业趋势和竞争对手知之甚少,可靠程度很低,这会造成整个生产链的断裂。

二、完善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对策

(一)管理层重视并参与到库存管理

在GMS体系里提到的7大浪费中,库存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库存管理成本占企业总经济效益的很大一部分,有效的控制库存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效益。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提高全局意识,正确规划,学习相关的库存管理知识,强化意识,为企业库存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可以亲自参与、亲自把控。

(二)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各个环节有序工作的先决条件。制造企业为了使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应该进一步明确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尽量杜绝管理盲区和管理漏洞。做到从源头开始,对库存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缩减因为制度不明确而产生的开支。进行企业内部过程的一体化建设,企业整体运作顺利是各种活动有机结合的结果,完善的制度可以让员工工作时有据可依,当中间环节产生纰漏时,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做出反应,减少因为对市场反应过于缓慢而产生的损失。企业在不断发展扩大的过程中,要引入内部控制管理方法,组件一支专业的内控团队,建立内控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一切活动进行规范化、可控化管理。

(三)控制合理的库存量

如何将库存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又能在销量上升时敏锐的反应,是很多汽车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的难点。这不但需要管理层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到包括市场动向、客户需求等各个因素,还需要采购部门和制造部门相互协调,通过对现有库存的有效管理,利用

大数据,建立合理的库存量模型,科学分析,寻求到最佳的生产量、采购量、库存量。同时,准确计算有关于成品的制作周期,使库存内的原材料和生产销售匹配,避免发生在生产期间出现原料短缺或者部分原材料积压仓库,在人力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将原料与成品控制在一个相对安全和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因为人管理疏忽所造成的损失。

(四)优化库存结构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环节众多,所需要的原材料、配件相对精密,除了传统企业的组装生产之外,还有很多企业核心的制造技术。这种生产过程是通过有形的投入转为有形产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缺少必须的材料或者材料本身有问题,则整个生产过程都会罢工。汽车制造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自营库存模式,转而寻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材料供给、销售各个部门要全力合作、互相配合、在科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使各类原材料、零件的库存量比例适当、结构合理。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同时也不会积压大量货物。

(五)加强库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库存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包括货物出库、入库时的信息化办公,还包括生产的车间、运输环节、仓库等监控工程的完善。各个部门在经过信息化的改革之后,采购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原材料的剩余或短缺,及时进行原料的协调;生产部门可以判断生产任务是否可以完成;销售部门可以根据库存,适时调整销售计划,避免因生产周期过长而造成的客户减少。另外,信息化建设可以让各部门财务透明,处于管理人员的监管之下,有效的反馈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管理过程中,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六)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

一方面,从企业内部管理的方面看,还是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实现企业内部供应一体化,建立科学而有效的标准和程序,保证合理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的方面看,要准确了解市场,及时对市场动向做出反应。在与上游供货商沟通时,首先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其次,对供货商的供货量、交货时间、原料价格进行沟通,与供货商保持长期的伙伴关系。对下游客户来说,要让客户了解到自己企业的优势所在,让客户了解企业的战略方向,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建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系统数据存储模型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7,(18):80+83.

[2]刘计香.探析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J].商,2013(23):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