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检测方法、设备和孤岛检测设备的制作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孤岛检测方法、装置和孤岛检测设备,孤岛检测方法包括: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相邻的模态对应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不同;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若连续获取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输出电流质量影响较小,且实施起来较为简单。

技术要求
1.一种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相邻的模态对应的所述无
功扰动电流信号不同;
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若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包括:
获取所述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
若所述电压频率的幅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无功扰动电流的变化趋势一致,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包括:
分别获取第N个模态与第N-1个模态所对应的所述电压频率fN、fN-1,并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差值Δf[N],其中,Δf[N]=fN-fN-1;
获取所述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信号,基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和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
若所述电压频率差值以及所述电压频率变化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信号,基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和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包括:
获取无孤岛发生时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
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的第一比值;
计算所述无孤岛发生时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与2倍品质因素的第二比值;
计算所述第二比值与第一比值的乘积,记为所述第N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所述电压频率差值以及所述电压频率变化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当Δf[N]>0时,且当Δf[N]<0
时,则在所述预设时长结束的时刻触发孤岛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包括四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所述四个模态所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q1、0、Iq3与0,其中,Iq3<0<Iq1。

7.一种孤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两个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触发孤岛保护。

8.一种孤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并网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孤岛检测设备以及分布式电源。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孤岛检测设备执行时,使所述孤岛检测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说明书
一种孤岛检测方法、装置和孤岛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孤岛检测方法、装置和孤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分布式发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发电市场。

电网正常的情况下,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共同对周围的负载供电,在电网因为检修或故障等原因与负载断开的情况下,分布式电源仍然对负载供电,分布式电源与负载形成一个电力公司无法控制的孤岛。

孤岛状态下的异常的负载电压与频率会损坏负载设备,负载端带电还会危害电力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电网重合闸时,由于负载上的电压、频率与相位与电网不同,合闸时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对电网和用电设备照成危害。

目前的主动孤岛检测方法有主动频率偏移法、滑膜频率偏移法等,但上述方法通过对输出电流频率施加扰动,对输出电流质量有较大影响,又或者是直接检测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压谐波与序阻抗等电气参数,当电压谐波与序阻抗超过了设定的阈值时,触发孤岛保护,运算量较大,对控制器要求较高,实施起来较复杂。

技术内容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孤岛检测方法、装置和孤岛检测设备,能够对输出电流质量影响较小,且实施起来较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孤岛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相邻的模态对应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不同;
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若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包括:
获取所述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
若所述电压频率的幅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无功扰动电流的变化趋势一致,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若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包括:
别获取第N个模态与第N-1个模态所对应的所述电压频率fN、fN-1,并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差值Δf[N],其中,Δf[N]=fN-fN-1;获取所述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信号,基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和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
若所述电压频率差值以及所述电压频率变化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信号,基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和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包括:
获取无孤岛发生时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
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的第一比值;
计算所述无孤岛发生时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与2倍品质因素的第二比值;
计算所述第二比值与第一比值的乘积,记为所述第N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若所述所述电压频率差值以及所述电压频率变化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当Δf[N]>0时,且当Δf[N]<0
时,则在所述预设时长结束的时刻触发孤岛保护。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包括四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所述四个模态所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q1、0、Iq2与0,其
中,Iq2<0<Iq1。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孤岛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两个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触发孤岛保护。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孤岛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并网发电系统,所述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孤岛检测设备以及分布式电源。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孤岛检测设备执行时,使所述孤岛检测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技术提供的孤岛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以检测孤岛,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该无功扰动电流信号在有电网连接的情况下,对并网的电流质量影响较小,且在孤岛发生时,只需检测负载端的频率,通过计算则可得到触发孤岛保护的条件,该方案实施起来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孤岛发生前后的扰动无功电流信号与电压频率信号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孤岛保护的计算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孤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对逆变器输出电流叠加一个较小的无功扰动电流,在有电网连接的情况下,对并网电流质量影响较小,基于负载与扰动电流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孤岛检测以及进行孤岛保护,对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得出更加完整及准确的数据。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孤岛检测方法被配置在孤岛检测设备中。

可选地,孤岛检测设备具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了嵌入式计算、控制技术、信号构造技术等的一种或多种,以实现构造信号、信息处理等功能。

孤岛检测设备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台式机、平板电脑、嵌入式设备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孤岛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11: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相邻的模态对应的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不同。

其中,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这里不做限制,例如图2所示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a、图,3所示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b以及图4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c;各种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一个周期内的模态只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即可,比如在一个周期内,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a刚好有两个模态而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c有四个模态。

无功扰动是指对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口输出的无功进行扰动,以使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口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发生变化。

无功电流是和电压有90度相位差的电流。

可选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如图5所示的L1d,其中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d包含4个模态,分别为模态1、模态2、模态3以及模态4,每个模态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q1、0、Iq3与0,其中,Iq3<0<Iq1。

12: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先获取所述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若电压频率的幅值的变化趋势与无功扰动电流的变化趋势一致,获取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

具体地,L2为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曲线。

在未发生孤岛现象时,即孤岛前,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不会被扰偏,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接近一条直线,即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幅值变化值较小,此时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变化趋势与无功扰动电流的完全不同,从而可以据此准确检测到未发生孤岛。

而在孤岛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被扰偏,L2为实际检测的频率曲线,实际检测到的频率曲线比无功扰动电流的相位滞后了一个模态,所以实质上电压频率的幅值的变化趋势与无功扰动电流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电压频率的幅值随着无功扰动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无功扰动电流的减少而减少,从而可以据此准确检测到已经发生孤岛。

在确定发生孤岛后,对每两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之间的差值进行计算并记录。

实际应用中,以图6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运行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说明如何检测孤岛,在该系统中,使用谐振模拟负载电路以说明扰动无功电流对并网电流质量的实际影响情况,该系统中存在逆变器U、电阻R、电感L、电容C以及电网Ug,实际应用中,控制逆变器U产生一个扰动无功电流,即逆变器U输出电流信号中有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负载端的电感L与电容C之间组成一个谐振电路,则负载端的电感L与电容C的谐振频率为工频50HZ,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与负载端的有功功率完全匹配。

则对于负载端而言,有功功率P满足式子(1):P=U12/R,其中U1为逆变器U的输出电压;无功功率Q满足式子(2):Q=U12(1/ωL-ωC);电感L与电
容C的谐振频率设置为f0,也就是未发送孤岛时的频率为f0,并满足式子(3):品质因素Qf满足式子(4):其中,ω0为与f0对应的角频率;结合式子(1)、式子(2)、式子(3)以及式子(4)可得式子
(5):其中f为实际频率;求解式子(5)可得式子
(6):
而对于逆变器而言,有功功率P满足式子(7):P=1.5UId,其中Id为逆变器输出有功电流;无功功率Q满足式子(8):Q=-1.5UIq,其中Iq为逆变器输
出无功电流;将式子(6)、式子(7)以及式子(8)结合可得式子(9):
设置k=Iq/Id,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功率因数接近1且k<<1;而品质因数由负载决定,工程上一般不小于1,所以有以
及则式子(9)可以简化为式子(10):
因此由上述的计算过程可知,在品质因数Qf确定的情况下,频率的变化量完全由系数k决定,而k只与有功电流Id与无功电流Iq相关,因此在当检测到频率随着扰动无功电流变化而变化后,可以认定是发生了孤岛,在确定发生孤岛后,对每两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之间的差值进行计算并记录。

可以理解,在稳态下,即未发送孤岛时,假设设置k=0.05,则逆变器功率因
数可见在有电网连接的情况下,无功扰动电流对并网电流质量影响较小。

13:若连续获取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在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图7所示的步骤来说明如何如何触发孤岛保护,其步骤包括:
131:分别获取第N个模态与第N-1个模态所对应的所述电压频率fN、fN-1,并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第一电压频率差值Δf[N],其中,Δf[N]=fN-fN-1。

132:获取所述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信号,基于所述有功电流信号和所述无功扰动电流信号计算所述第N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
ΔfN。

其中,电压频率差值Δf[N]是直接通过仪器或者设备检测得到的值,而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是基于理论所计算出的理论值。

比如分别获取到第2个模态与第1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f2与f1,则可得第2个模态上对应的电压频率差值Δf[2]=f2-f1,然后再计算出第2个模态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2,Δf2是由有功电流信号和无功扰动电流信号计算得出,如果Δf[2]与Δf2同时满足预设的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比如Δf[2]与Δf2之间满足一种大小关系或者一种倍数关系等。

可选地,将无孤岛发生时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记为f0,获得负载端的品质因数,记为Qf,将第N个模态对应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与有功电流信号分别记为Iqn与Idn,则第N个模态对应的无功扰动电流信号Iqn与有功电流信号Idn的第一比值为无孤岛发生时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与2倍品质因素的第二比值为第N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为第二比值与第一比值的乘积,则
为: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f0在无孤岛发生时是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可认为是一个固定值,在负载端的品
质因数Qf确定的情况下,则第N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完全由所决定。

133:若所述电压频率差值以及所述电压频率变化值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可选地,在预设时长内,当Δf[N]>0时,Δf[N]>(ΔfN-1-ΔfN-2)/2,且当Δf[N]<0时,Δf[N]<(ΔfN-1-ΔfN-2)/2,则在所述预设时长结束的时刻触发孤岛保护。

由上述可知,第N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Δfn完全由所决定,也就是说当发生孤岛时,Δfn与Iqn一一对应,并且符号也一致,
即若Iqn>=0则Δfn>=0,若Iqn<0则Δfn<0,则当Δf[N]>0时有以下情况:
若ΔfN-1>ΔfN-2>0,则
若ΔfN-1>0>ΔfN-2,则
若0>ΔfN-1>ΔfN-2,则
当Δf[N]<0时有以下情况:
若ΔfN-2>ΔfN-1>0,则
若ΔfN-2>0>ΔfN-1,则
若0>ΔfN-2>ΔfN-1,则
可以理解,设置一个预设时长可以有多种方式,这里不加限制,比如可以采用一个孤岛故障计数器,当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即计时时间到了,触发孤岛保护。

进行孤岛保护的方式具体可以通过停止通过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口输出交流电,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孤岛保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来对上述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5所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d中每个周期总共有4个模态,分别为模态1、模态2、模态3以及模态4,每个模态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q1、0、Iq3与0,其中,Iq3<0<Iq1。

当孤岛现象发生后,由于Iq3<0<Iq1,第1-4个模态所对应的电压频率变化值分别设置为Δf1、Δf2、Δf3以及Δf4,根据无功扰动电流以及有功电流所计算得出Δf3<0<Δf1,且Δf2=Δf4=0,由于该信号是周期信号,所以在模态1的前一个模态是模态4,那么由上述式子可
得:
再根据图5中孤岛后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信号L2以及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d,可以确定的是Δf[1]=f1-f4;Δf[2]=f2-f1;Δf[3]=f3-f2;Δf[4]=f4-f3。

当孤岛现象发生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信号L2则随着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d的变化而变化,假设在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f0上叠加的电压频率分别为Δf11、Δf21、Δf31、Δf41,同样的,Δf21=Δf41=0,因此图中未示出Δf21以及Δf41。

那么将L1d结合L2可得Δf[1]=f1-f4=|Δf31|;Δf[2]=f2-f1=Δf11;Δf[3]=f3-f2=-Δf11;Δf[4]=f4-f3=-|Δf31|。

理论上来讲,无功扰动电流以及有功电流所计算得出的频率差值要与实际检测到的频率差值相同,即Δf1=Δf11;Δf2=Δf21;Δf3=Δf31;Δf4=Δf41,再综合上述的8个式子,可知在孤岛发生时,同时满足以下式子:
由于Δf2=Δf4=0,则可将判断的条件简化为:
(Δf[1]>|Δf3|/2)&&(Δf[2]>Δf1/2)&&(Δf[3]<-Δf1/2)&&(Δf[4]<-Δf3/2),当检测到满足上述条件时,开始进行计时,计时时间到了则触发孤岛保护,即在预设时长内,上述条件能一直满足,那么当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一到则触发孤岛保护。

可以理解,进行计时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这里不加限制,比如可以采用一个孤岛故障计数器,当计数到预设的阈值则即使时间到了,触发孤岛保护。

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一种孤岛检测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孤岛检测设备,如图8所示,该孤岛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81、获取模块82以及判断模块83。

具体地,控制模块81是用于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无功扰动电流信号为在任一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模态的周期方波信号,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L1a在一个周期内变化两次,分别为Iq1与0,则电流保持为Iq1这一段记为一个模态,电流保持为0的这一段记为另一个模态。

获取模块82是用于获取两个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在发生孤岛后两个相邻的模态对应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会因为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存在而发生变化,与发生孤岛前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频率的差值的差别较大。

判断模块83是用于判断连续获取的差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孤岛保护。

在未发生孤岛现象时,公共连接点的频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此时可断定未有孤岛出现,若发生孤岛现象时,公共连接点的频率会由于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影响而改变,则可根据公共连接点的频率随着无功扰动电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有孤岛以及何时触发孤岛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内容同样适用于装置实施例,因此,装置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孤岛检测设备900,该孤岛检测设备900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孤岛检测方法。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孤岛检测设备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01为例。

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9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孤岛检测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8所示的各个模块)。

处理器9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孤岛检测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孤岛检测方法以及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901。

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0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90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孤岛检测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和图7所示的各个步骤;也可实现图8所述的各个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