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1.封建“雅乐”和民间俗乐的“雅部”不断衰落

2.一些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新民歌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发展而产生

3.大量农村的民间艺人进入城市,使得说唱曲种,戏曲剧种不断在城市中落脚,形成许

多对后来颇有影响的新剧种和新曲种。

二·近代西洋文化的传入

1.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从20世纪初,产生了“学堂乐歌”

2.学堂乐歌的传播使西洋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表现手法,在一般民众中广泛的扎根下来,为后来“五四”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群众歌咏的产生和发展

1.在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下,群众歌咏活动在人民音乐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各类声乐体裁得到发展。

2.20世纪30年代后,群众性的进步音乐在整个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四·两种音乐文化的并存和发展

1.中国的新音乐不断迅速发展。

2.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新音乐相互影响,不停地向前演变。

近代音乐发展中的城乡关系问题(民间艺术商品化带来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城市经济为这些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2.相互的竞争和交流,提高了民间艺人的技艺,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3.推动了各地区各种艺术体裁之间的交流融合

4.民间艺术和人民生活相结合,相互影响

5.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民间戏曲及说唱音乐逐步女演员的产生

二·负面影响

1.民间艺术逐渐成为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

2.民间音乐中的封建主义糟粕同资产季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小市民低级庸俗

的趣味结为一体。

3.在艺术表演上更加华而不实,肤浅庸俗。

三·总之

进入到城市的民间艺术体裁,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器乐在近代的传承与延续

1.清中叶后,民族器乐的合奏形式如河北的“吹歌”和山东等地的“鼓吹”,华中的

“八音”等,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合奏曲目,如《百鸟朝凤》《三六》《放驴》等

2.清末戏曲音乐的广泛发展,使得这时期的民族器乐增添了一些新的形式,如“吹歌”

中的“咔戏”,王玉峰的“三仙弹戏”等都是当时利用器乐来模仿戏曲演唱所形成的新品种

3.在器乐独奏领域,这一时期出现了各有特色的个人流派

古琴:张孔山,王露等

琵琶:曹安和,吴梦飞

他们对保存、整理和发展古琴、琵琶等传统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

4.张鹤《琴学入门》,杨宗稷《琴学丛书》等,对继承和发扬民族器乐传统有着积极的

意义

5.辛亥革命后产生的一些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社团,如天韵社,清平集,文明雅集等,

他们的奢谈活动对民族器乐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1.辛亥革命以来,普通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建立的新型音

乐社团,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蔡元培提出的“美育”的主张深入人心,社会急需大量培养音乐教师和各种音乐人才

3.人们以各种方式对音乐专业皎月的创办进行了一定的努力

4.最初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多是附属在师范或艺术学校内的系科,规模较小,带有明

显的初创特点,如北京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等

近代中西方音乐交流

一·传入

中国留学生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以传播西洋近代音乐为主线,构成了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科学启蒙。其中最先引进西方歌曲形式的队伍,包括了归国的留学生沈心工(1902年留日)、李叔同(1905年留日)、曾志忞(约1901年留日)等。随之,杨仲子(1904年留法)积极筹建各种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专业音乐的创作,以1902年留美归来的赵元任奠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形式为开端,萧友梅称赵元任为“中国的舒伯特”。同时,王光祈(1920年留德)对于西洋音乐学理论的传播亦功不可没。

第二阶段:三十年代以后,一批批陆续学成归来的中国留学生,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主要基地,开始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为全面的传播西洋音乐文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播已经越过了20年代的启蒙阶段,而深化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借鉴,从而在中外音乐文化交融的创造性发展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二·传出

进入20世纪,梅兰芳的出国演出活动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他于1919年和1924两次应邀访问日本演出。1930年他又应邀访美演出,历时半年多。1935年,梅兰芳访苏演出,历时一个半月。

1928年黎锦辉率领的“中华歌舞团”到南洋巡回演出,历时八个多月,先后到过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

1938年民族乐器演奏家卫仲乐随“中国文化剧团”赴美演出1年左右,足迹遍及洛杉矶,旧金山等30多个城市。美国报纸称卫仲乐是“第一个上美国电视台的中国人”。他还灌制了一套4张的民族器乐唱片。卫仲乐民族乐器表演在美国引起了一次不小的轰动,中国民族音乐开始走向世界。

3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的救亡歌咏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任光在法国组织了“华侨合唱团”。此外,40年代初,在美国组织起了“华侨青年歌唱队”。

由此,中国民族音乐自此传向世界。

清末民初

传统音乐

民歌:鸦片战争以来,在贯穿着阶段的反帝放封建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了一些生动的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

1.反映人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的痛苦生活的民歌,如河北民歌《种大

烟》,山西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等。

2.反映在官僚买办压迫剥削下,中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如

河北民歌《矿工苦》,辽宁民歌《煤黑子苦》等

3.热情歌颂群众反帝放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如山东民歌《甲午战争》,河北

民歌《打洋鬼子》等。

4.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出现了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压迫的民歌,

如蒙古族民歌《高大人挑兵》,侗族民歌《随天军》等。

这些新民歌都是根据群众熟悉的曲调,加以填词改编的,他们直接产生于群众斗争生活,鲜明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城市小调: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广大城市曾涌现不少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城市小调或小调性的填词歌曲。其中有痛斥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出卖祖国、对内欺压善良群众的罪恶,如《坚持到底》《苦百姓》等。有抨击、讽刺军阀政府大搞所谓“议会民主”把戏的《鬼议员》,揭露当时社会腐败黑暗的《张考生》等,还有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爱情自由的《孟姜女》《寡妇歌》,这一切都说明,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是民间艺术题材中,反映现实生活各个方面最及时、广泛、直接的一种艺术品种。这些新民歌和城市小调,虽然在内容上与其原来的民歌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他们在曲调方面,往往是同出一宗。当时还出现了少数完全是新编的小调歌曲,如小调性歌曲《木兰辞》,辽宁的《苏武牧羊》。

在“五卅”运动期间,杨荫浏又将《金陵怀古》的原曲调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